-
百歲現代主義詩人紀弦去世 是臺灣現代詩開山鼻祖
於奎潮收到的這個籤名本,是紀弦90歲時出版的詩集《年方九十》,其中收錄了紀弦晚年的一些詩作。這些詩表現出了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像力,「仍然非常美」。 歷史貢獻 開啟臺灣現代詩運動 紀弦1913年出生於河北清苑縣,1929年開始創作。
-
臺灣現代詩鼻祖紀弦詩選
[導讀]紀弦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後學者競相仿效,成為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紀弦自畫像紀弦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另兩位為覃子豪與鐘鼎文),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
-
中國現代文學館獲贈臺灣著名詩人紀弦文物文獻資料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中國現代文學館15日獲臺灣著名詩人紀弦家屬捐贈一批文物文獻。該館研究部主任李洱表示,將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設「紀弦文庫」,他相信這將進一步確認詩人在中國文壇的地位。 紀弦(1913-2013年),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聲譽。
-
紀弦詩歌四首,一起回顧臺灣現代詩社的輝煌和過往!
——紀弦通過上面這段話,也許你就讀懂紀弦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品性和認知如何。紀弦(原名,路逾,筆名路易士)作為臺灣現代詩社的創辦者,是享譽海峽兩岸的一位大詩人,也是中國詩壇最早倡導現代派詩風的詩人之一。他吸取了現代派的優異技巧,靈活運用,成就了一種隨意大度的大家風範。 紀弦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其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後學者競相仿效,成為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
-
[文學概況]臺灣現代詩發展概況
孟樊《當代臺灣新詩理論》歸納現代詩有兩種指稱:多數人將國民政府遷臺後,臺灣的新詩發展稱為「現代詩」,但亦有泛指從胡適提倡白話詩迄今的新詩發展,如蕭蕭和張漢良合編的《現代詩導讀》。但不論是上述何種指稱,「現代詩」並不等同於「現代主義的詩」。成立現代派的紀弦,在《「現代詩」的正名與其它》一文,認為現代詩的定義可以有廣義的和狹義的兩種說法,廣義的現代詩是指「現代人」所寫的詩,是「現代」的詩。
-
臺灣現代詩派三大詩社及其代表人物
現代詩社1953年2月,紀弦率先創辦了現代詩季刊社,並發行《現代詩》詩刊。1956年1月15日,紀弦、葉泥、鄭愁予、羅行、楊允達、林泠、季紅、林亨泰等九人於臺北市民眾團體活動中心舉行「現代派詩人第一屆年會」,宣告「現代派」與現代詩社正式成立。
-
臺灣現代詩派中的三大詩社及其代表人物
儘管存在分歧,但在某些時期,以三大詩社為代表的臺灣現代詩歌創作仍然表現出了共同的特徵,比如強烈的「表現自我」,反理性的、潛意識的抒寫,追求繁複駁雜的意象,求新求變的藝術追求等等,這三個詩社的情況具體如何呢?且看:1,現代詩社1953年2月,紀弦率先創辦了現代詩季刊社,並發行《現代詩》詩刊。
-
詩人紀弦、配音演員李易走了·都市快報
悼念館 記者 潘卓盈 「今天是煩哀的日子,你突然做了天國的主人,你說夢有聖潔的顏色,如愛人天藍的眸子……」這是詩人紀弦寫下的詩句《煩哀的日子》,他於美國時間7月22日凌晨兩點在加州逝世,享年101歲。
-
臺灣現代詩最重要的開拓者,他如何在歷史與現實間發聲?
一九六〇年開始,以筆名「商禽」發表詩作,震驚文壇,被譽為臺灣現代詩最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商禽的詩作量少而質精,散文詩的創作形式以及超現實主義風格,往往能在最現實的題材中發揮超出現實的深刻想像力,令其詩作兼具冷峻的自省與悲憫的同情。諾貝爾獎評委、漢學家馬悅然曾稱商禽是臺灣現代派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
一周書單|他是園丁、工人、司機也是臺灣新詩開拓者
1960年開始,以筆名「商禽」發表詩作,震驚文壇,被譽為臺灣現代詩最重要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商禽的詩作量少而質精,散文詩的創作形式以及超現實主義風格,往往能在最現實的題材中發揮超出現實的深刻想像力,令其詩作兼具冷峻的自省與悲憫的同情。諾貝爾獎評委、著名漢學家馬悅然曾稱商禽是臺灣現代派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
臺灣詩人洛夫:詩和書法是最具體也最抽象的藝術形式
洛夫從事詩歌創作以外,亦多年沉潛於書法探索,前不久,洛夫就此與筆者進行了關於詩與書法的對話。洛夫洛夫是臺灣現代詩群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他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同紀弦為代表的「現代派」和覃子豪、余光中等為代表的「藍星詩社」成三足鼎立之勢《創世紀》,於時代的風雲變幻中艱難前行,成為臺灣島內堅持最久的一個文學期刊。從事詩歌創作以外,洛夫亦多年沉潛於書法探索,前不久,洛夫就此與筆者進行了詩與書法的對話。
-
試論數學詩及現代數學詩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把數字一、二、千、萬揉入詩中,生動貼切,妙趣橫生。又如宋代邵雍寫道:「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寥寥20個字,用十個數字描寫了一路的景物,通俗自然,膾炙人口。數字入詩,就成了數學詩嗎?
-
詩與歌,太平洋吹來的風
余光中的很多詩被寫成歌,這應該蠻好拍的吧!」和很多受臺灣民謠運動影響的文藝愛好者一樣,陳懷恩所認知的余光中是流行文化中的余光中。「真的開始去籌備才發現,這件事有點麻煩。」從流行文化切入,陳懷恩和他的團隊進入了余光中的文學世界,「1000多首詩,包括散文集在內,50本著作。民歌?那只是他文學創作裡很小的一部分」。
-
詩未必盛唐,此處有民國文壇23位優秀詩人
她輕輕地走了,撐著油紙傘,走到雨巷中去,又或許走過一座橋,看看橋下的風景。她或許喜歡人間四月的天氣,或許喜歡成天夢著一些美麗的溫柔的東西,或許在讚美一個起來的民族,又或許深沉地愛著這一片土地。民國詩壇,論及至今名聲最響的,無人能出徐志摩項背,徐志摩儼然已經成為了中國現代詩或者是現代詩人的代名詞,其在白話文詩壇的地位似乎直追唐詩的陳子昂,和宋詞的柳三變。徐志摩更是新月詩社的主創辦人,更是「新月」盟主,其作品特徵鮮明,浪漫而唯美,且不含黨派色彩,是民國詩壇著名的純粹的詩人!
-
"詩魔"洛夫逝世,臺灣當代十大詩人,名列首位|讓我們一起讀詩懷念
洛夫(1928.5.11~2018.3.19 ),原名莫運端、莫洛夫,衡陽人,國際著名詩人、世界華語詩壇泰鬥、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者、中國最著名的現代詩人,被詩歌界譽為"詩魔"。2001年,洛夫推出3000行長詩《漂木》,同年被評選為臺灣當代十大詩人之一,名列首位。20世紀50年代,他與張默、瘂弦共同創辦《創世紀》詩刊,同紀弦為代表的「現代派」和覃子豪、余光中等為代表的「藍星詩社」成三足鼎立之勢《創世紀》,成為島內堅持最久的一個文學期刊。
-
路易士(紀弦):記炎櫻
是「現代的」。當然,我說這話的意思,並非指「物質生活」的現代化,而係指「精神狀態」的現代化。什麼是真正的現代化?是舞場裡的「派對」之類嗎?決不。那些形式主義!無聊之至!那些是中國人的淺薄,特別是上海人的淺薄!淺薄的上海人,以為「狐步」跳得圓熟西裝穿得畢挺就是「現代化」了,豈不太可笑嗎。那些淺薄的上海人,是不懂得怎樣使他們的精神生活現代化的。丟開他們不要談了,那些使人作三日嘔的繡花枕頭,小白臉!
-
獨家 臺灣詩人鄭愁予:《情婦》是首戰爭詩
鄭愁予先到臺灣大學註冊,並加入思想偏左的文藝社團。當時左傾社團受到調查,他的一位同學程源申還因此被退學。「他為了保護我,燒掉了我擱在他家中所有的詩集詩稿。在白色恐怖年代,唯一能夠保全個人的方式,大約就是自焚自己的歷史了。」鄭愁予說。在這次焚詩行動中,鄭愁予從湘江運來臺灣的《草鞋與筏子》詩集,也一併被燒光。
-
當大陸詩人遇上臺灣詩人
-2004.2.5)山東濰坊諸城人,是聞一多的學生,現代詩人。紀弦(1913~2013.7月22日),是臺灣詩壇的三位元老之一,在臺灣詩壇享有極高的聲譽。紀弦不僅創作極豐,而且在理論上亦極有建樹。他是現代派詩歌的倡導者,他主張寫「主知」的詩,強調「橫的移植」。詩風明快,善嘲諷,樂戲謔。他的詩極有韻味,且注重創新,令後學者競相仿效,成為臺灣詩壇的一面旗幟。狼之獨步我乃曠野裡獨來獨往的一匹狼。不是先知,沒有半個字的嘆息。
-
臺灣有兩首非常著名的寫鄉愁的現代詩,是哪兩首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臺灣兩首灰常著名的寫鄉愁的詩。一首是「左手寫散文,右手寫詩歌」的臺灣文壇巨擘余光中的《鄉愁》,另一首是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於佑仁老先生的《國殤》。閒言少敘,讓我們趕緊走近它們吧!先說余光中的《鄉愁》,對於這首詩,就是船票呀,郵票呀,墳墓呀之類的那首詩,其實我不怎麼喜歡,覺得它更多的是文人玩的一種文字遊戲。作者無聊與想寫名作的心思催生出來的結果,沒多少真情實感,讀不出深度,你感受不到情感洶湧推進的浪潮,更像是技巧推砌出的名作,一個詞,空洞!
-
臺灣詩人楊牧去世:他是在古典與現代之間出入自如的「詩騎士」
據多家臺媒報導,臺灣著名詩人楊牧3月13日於臺北國泰醫院辭世,享年80歲。 臺灣「中央社」稱,楊牧近年身體不佳,呼吸系統與心臟皆有狀況,前幾天身體惡化住進加護病房。臺灣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特聘教授須文蔚表示,楊牧上禮拜送進加護病房就昏迷,沒有清醒過來,過世時十分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