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玄鳥生商?兩千年前,春秋一小國國君揭露古老商族的秘密

2020-12-25 如斯精舍
- 這是 如斯精舍 的第 172 篇文章 -

文丨舞雩

大家好,國學趣談欄目又和大家見面了。

《詩經·商頌·玄鳥》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這是關於殷商祖先誕生的最早的典籍,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意義,「玄商」之名正是出自於此。

那麼,玄鳥生商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到底隱喻著什麼歷史真相呢?

/玄鳥感生神話的演變

最原始的「玄鳥生商」傳說是這樣記載的。

傳說上天派玄鳥到地面上,玄鳥下了一個蛋(卵),有一個氏族叫有娀(音松)氏,有娀氏的女兒名叫簡狄,簡狄吃了這個燕子蛋,結果懷孕了,然後就生下了商人的祖先,商人的這個祖先名字叫「契」(音謝)。

我們知道,在母系氏族社會時期,在婚姻上實行的是原始群婚,人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這就是傳說中「無父而生」的原因。

創造生命的神話作為發自人類最底層的文化史現象,與圖騰信仰有著密切的聯繫。在圖騰觀念中,圖騰生育信仰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

關於玄鳥生商的神話,實際上表明了遠古時期卵生圖騰信仰的存在。玄鳥是商人的圖騰,是商氏族的庇護者。

不過這裡就出現了很多問題,上天為什麼派燕子來並下了一個蛋?有娀氏的女兒簡狄吃燕子蛋能懷孕嗎?還有,有娀氏的女兒叫什麼名字?她生的這個兒子契又是何許人也?

於是,傳說便隨著歷史的發展,由簡單到複雜,歷代學者們不斷把自己的解釋加進去完善這個神話。

首先,戰國時代,詩人屈原的詩歌集《楚辭》中,簡狄成了高辛氏帝嚳的妻子。這樣,簡狄有了丈夫,那麼她所生的兒子契,也就有了父親。

《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詒,如何喜?」

再然後,秦朝呂不韋寫的《呂氏春秋》中說:「有娀氏有二逸女。」把有娀氏的女兒由一個演變為兩個。

而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則進一步舉出了有娀氏兩個女兒的名字。

《淮南子》載:「有娀長女簡狄,少女建疵。」

這一傳說到了司馬遷史記中又發生了變化,整個事件變得完整,有因有果。

《史記·殷本紀》載:「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當然,這也可以體現出「玄鳥生商」神話的臆想性太嚴重,我們不能完全相信。

但是,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的創世神話,大都是該民族早期發展、社會狀況、民族精神以神話形式進行表述的歷史文本,它是這個民族文化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特定表現形式。

儘管其中有不少前人的臆想和後人附會的成分,但都能反映出真實歷史的一些影子。

今天,我們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所謂契本無父、玄鳥生商這一感天而生的傳說,至少說明了契之前無父而生,契之後子孫相承。

它反映了商族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的歷史過程,也反映了商族以玄鳥為圖騰這一歷史的存在。

/商字的由來

而根據上溯史料記載,商朝國號的來源與契也應該密不可分。

所以此後的史學界便有了兩種說法,來解釋「玄鳥生商」中「商」一字的由來。

一種說法認為契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勞, 被舜帝封在商地,並賜姓子,故契的後人自稱商族,後來更以此為國號。

也就是說商的國號本於地名。

那麼商地在哪裡呢?這裡又有有兩種說法。

其一,根據劉宋裴駰《史記集解》引東漢鄭玄注:"商國在太華之陽",西晉皇甫謐《王世紀》進一步具體到"上洛商",唐李泰《括地誌》更明確為"商州東八十裡商洛縣"。

也就是今天的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其二,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西晉杜預注《左傳》及《撰春秋釋例》、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宋羅泌《路史·國名紀》等都主張商地就是今天河南省商丘市。

兩個商地誰是真的?或許商人曾經進行過遷徙(這在古代很常見),兩個商地有先有後,但既然是國號的來源,自然只可能來自最早的商地。

不過限於史料哪個商地在前,今天已經不可考了。

而繼續翻閱史書,我們會發現"地名說"有一些站不住腳。

地名說的依據就在於商人祖先曾在此地活動,故以此為名。

但根據《尚書》記載,從契傳到成湯一共傳了十四世,其中商人曾八次更換居住地。

《尚書》:「自契至於成湯,八遷。十四世,凡八徙國都。」

《世本》也記載,契的兒子昭明長期在砥石活動,甚至契本人也曾從商地遷居到蕃地。

既然換過八次居住地,並且這些居住地並不是都被稱為"商",那麼為何單要以"商"為國號,僅僅是因為契一開始封在這個地方?

先秦時期以封地為國名的國家不少,其中"黎國(夏商時期)"、"鄭國(西周至東周)"等曾舉國遷移,但他們依然將後來建國的地方稱之為"黎"、"鄭"。

如果商人被封商地後就以"商"為國號,那麼即使遷移,也應當將新居地命名為"商",以示重視,但顯然商人並沒有這樣做。

可見地名說是有弱點的。

而依據上古時期淳樸的風氣,除了地名說外,就剩另一種說法——族名說。

即商族人用自己的族名來命名國名。這就又回到了"玄鳥生商",這一傳說的背後是商人以玄鳥為自己的圖騰。

那麼玄鳥是什麼,東漢王逸注《楚辭·離騷》有言:"玄鳥,燕也。"就是說玄鳥就是燕子,這種說法在後世流傳很廣。

然而能令簡狄懷孕,商人無比崇拜的神鳥只是一隻普通的燕子,這顯然難以讓人信服。

近代郭沫若因《離騷》中有"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認為玄鳥就是鳳凰,這一說法又得到聞一多的大家贊同。

對此當代學者胡阿祥有更加大膽的猜測,認為玄鳥起初是燕子,但是經過後來不斷的渲染、神話變成了鳳凰。

如果這樣一切就比較解釋得通,在甲骨文中"商"與"鳳"看上去很相似,商人有可能為了標榜自己高貴的出身,以商(鳳)來命名自己的部族,是為"商族"。

其後舜帝在獎賞契的時候,特將封地以商人的族名來命名為"商地",最終成湯滅夏後選擇"商"作為新王朝的名字。

"商"完成了從圖騰——族名——地名——國號的跨越。

至於"商"為什麼又被稱之為"殷"。其實早在三國時期的韋昭就對這個問題有極其明白的表述。

韋昭注《國語·周語》:商,殷之本號也。

也就是說"商"是自稱,是商人對自己國家的稱號,而"殷"是他稱,是周人及後世對商朝的一種稱法。

/來自東夷部落的玄鳥氏

至於說到商族的起源,我們不妨先說說玄鳥一詞。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詩經·商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中的「玄鳥」,它經過演變也好,美化也好,最初的真實樣貌肯定不是指遠古時期就存在於大自然的鳥類之玄鳥,而應該是名為「玄鳥」的氏族。

那麼,玄鳥作為氏族名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春秋時有郯國,是東部的偏遠小國,其國君稱郯子,己姓,子爵,少昊後裔。

《左傳·昭公十七年》記載:「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皞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

郯子的這段話中諸鳥後面有「氏」字,說明這些鳥名乃是氏族的名稱。

由此可見,商族以玄鳥為其部族的圖騰,少昊部落中又有一個氏族被命名為玄鳥氏,這並非是無緣無故的巧合,而是商族原本出自少皞部落玄鳥氏的證明。

少皞在位期間,因修太皞之法而稱少皞,亦作「少昊」,是傳說中古代東夷集團首領,名摯 (亦作質),號金天氏。

《左傳·昭公十七年》杜預註:「少皞,金天氏,黃帝之子,己姓之祖也。」

由《左傳·昭公十七年》的記載可知,玄鳥是少皞為一個氏族所「紀」(《史記·本紀注》索隱曰:紀者,記也。本其事而記之)的官名,亦即那個氏族首領官名為「玄鳥」,同時那個氏族的名字也成了「玄鳥」。

由是,不但那個氏族的後代自認為是「玄鳥」(族)的後代,而且其他的人們也很自然地稱他們為「玄鳥」(族)的後代。

這,就是玄鳥生商的全部真相了。

以上就是本期內容,我是如斯精舍,你的文化手冊,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殷商文史(五)——「玄鳥生商」並非僅是神話
    《詩經·商頌》中「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記載,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信息:商族與「玄鳥」有血緣關係。但這裡的「玄鳥」,並不是指遠古時期就存在於大自然的鳥類之玄鳥,而是名為「玄鳥」的氏族。「玄鳥」一詞,作為大自然中的一種鳥名,在《山海經》和《呂氏春秋》中都有出現。
  •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到底是什麼?是哪位天帝派遣玄鳥生商?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大家都聽說過「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簡狄在跟同伴一起洗澡的時候,有玄鳥飛過,掉下了一顆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契是商民族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的第一位男性首領,故而被尊奉為商人始祖。
  •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記商之始祖閼伯的故事
    《詩經·商頌·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就是在說殷商先袓契是由玄鳥生下來的。傳說,帝嚳的次妃(第二個妃子)簡狄是有戎氏的女兒,她嫁給帝嚳之後,兩年都沒懷孕,有一天,簡狄和其他人外出洗澡,看見玄鳥飛過,產下一枚鳥蛋,她撿起那枚鳥蛋吞了下去,就懷孕生下了契。
  • 商丘溯「商」源 「玄鳥生商」不只是傳說
    商丘市中心「商」字標識(受訪者供圖)圍繞著帝嚳和契,有了「玄鳥生商」的記載。「玄鳥生商」這一神話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詩經·商頌·玄鳥》,其中有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多數學者認為玄鳥是燕子,那麼顯而易見的便是燕子只會產蛋而不會生產人。還有很多人把這一神話解讀為帝嚳的妻子簡狄吃下玄鳥蛋而生下商的始祖契,基於人吃燕子蛋同樣不會懷孕生子的事實,「玄鳥生商」這一記載也被視為神話。一些人通過對「玄鳥生商」記載的簡單研究,得出「商丘起源沒歷史」這一觀點。
  • 鳳凰傳說:從「玄鳥生商」到「有鳳來儀」的演變
    「嘗聞秦帝女,傳得鳳凰聲」 《鳳臺曲》唐李白「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登金陵鳳凰臺》唐李白唐代李白在詩作中,反覆詠嘆的的鳳凰故事,是記述在劉向《列仙傳》裡的發生在春秋時代與鳳凰有關的浪漫故事:秦穆公時有一男子名叫蕭史,善於吹簫
  • 駁「屮」「蠢」之誤,證「玄鳥生商」——以古幣文為證,對「甲骨文...
    >鴟鴞 星王 轉世 玄鳥生商 「屮」「屯」之誤蔣文所釋「蠢」字形如下(蔣文附圖):為更全面、清晰觀察,再選甲骨文、金文、先秦出土古幣文該字如下:甲骨文金文以西周至先秦出土古幣文字為物證,出於對其兩方面特點、特性考量:一、古幣文字義範圍的限定性:即除表示數量,多以巫王、星王尊崇表現為主題,為破解字義大大地縮小了「包圍圈」;二、具有相對於文字演化進程的滯後性,得以窺見殷商甲骨文「原貌」。
  • "天命玄鳥 降而生商" 商丘人追星為何必追玄鳥傳說?
    玄鳥傳說名字起源於《詩經》「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商不僅代表二位成員的家鄉——河南商丘,更代表了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商文化。
  • 商朝始祖人誕生:「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傳說
    簡狄早就聽了族裡的老人說過,燕子是商族世代信奉的神鳥,它在誰頭上盤旋打轉,代表著吉祥的寓意,因而她感到十分幸福,而且懷著一種異常崇敬的心情出神地望著這對春燕。這對春燕在簡狄的頭上盤旋了幾轉,輕輕地落在簡狄身旁裸露的石頭上下了一個又圓又白的蛋。
  • 言說歷史|古人深信商族是玄鳥的後裔,因此便有「玄鳥生商」傳說
    (1-03-01-1)商族是黃河下遊一個古老的部族,後來成湯滅夏,入主中原地區,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殷商王朝。《詩經·玄鳥》中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就是黑色的鳥,也就是指燕子,這短短八個字裡蘊含著一段美麗的神話傳說。簡狄祭祀求子相傳,商朝的祖先名字叫做「契」。他的母親簡狄,是帝嚳(ku)的妃子,然而契卻並非帝嚳之子。據說簡狄嫁給帝嚳之後,一直沒有子息。有一年,春暖花開,簡狄和丈夫以及兩個妹妹一起去郊外祭祀媒神。
  • 春秋時的一小國,被秦國消滅,疆域卻被晉國佔據!
    春秋時期,通常用來指東周前半期歷史階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時期,史稱「春秋時期」。據說是由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 春秋新說︱宋襄公:信天追夢的商王后裔
    西周建立後,姬族和姜族也一直是周朝兩大支柱族群,長期聯姻,武、康、穆、懿、厲、宣、幽諸王的王后都是姜姓女子。西周末年,周幽王試圖通過廢申後、驅逐太子、專寵小國女子褒姒等一系列行動剷除宮中的姜姓西申國勢力,卻在最後一步包圍西申時遭遇慘敗,西申糾集犬戎、鄫人反撲,攻入鎬京,殺周幽王,導致宗周覆滅,周平王倉皇東遷到中原。
  • 夏商周春秋戰國是如何建立的
    傳說有絨(song松)氏之女名簡狄,吞玄鳥(燕子)卵而生契(xie謝)。契是商族的始祖。此時的商族大約以玄鳥為圖騰,並由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過渡。《詩·商頌·玄鳥》曰:「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就是記述並歌頌這一故事。契曾協助禹治洪水有功,被舜任為司徒,掌教化,封於商(今河南商丘),以子為姓。契傳十四世至湯,勢力強大,建立了早期的國家,以伊尹為相,以毫(今商丘)為國都。此時,商臣服於夏。
  • 玄鳥傳說 從商丘走出來的耀眼明星(2014-12-27 01:16:30)
    玄鳥傳說組合,是繼鳳凰傳奇、玖月奇蹟等知名組合之後,中國流行樂壇又一新生代實力男女黃金組合,內地樂壇新勢力,國內幾大知名唱片公司爭搶籤約的新寵兒,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的形象代表。
  • 玄鳥傳說:商丘最美音符的代表
    你我馬不停蹄,衝破界定疆域,誓死捍衛不老的傳奇……」一首《雙劍合璧》將他們成功地推向了舞臺,也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對來自河南商丘的歌唱組合——玄鳥傳說。他們是繼鳳凰傳奇、玖月奇蹟等知名組合之後,中國流行樂壇又一新生代實力黃金組合,央視《過年七天樂》特邀嘉賓,新一代廣場舞神曲之王,全球和平藝術貢獻獎獲得者。
  • 該仁義的時候不仁義:宋襄公為什麼要殺鄫國的國君祭天?
    由於「蠢豬式的仁義道德」很對某些士大夫的胃口,因此幾乎是一事無成的宋襄公也被視為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並列的「春秋五霸」之一。但實際上,宋襄公此人也有非常不仁義的一面,比如在會盟時殺死鄫國的國君祭祀天地。
  • 「玄鳥生商」「踐足而孕」——上古傳說是神話還是事實
    我們一起來看兩段《史記》的記載,非常有趣: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為帝嚳次妃。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出自《史記·殷本紀》周后稷,名棄。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見一個巨人腳印,心裡欣然愛慕,想去踩它一腳,一踩就覺得身子振動像懷了孕似的。滿了十月就生下一個兒子,姜原認為這孩子不吉祥,就把他扔到了一個狹窄的小巷裡,但不論是馬還是牛從他身邊經過都繞著躲開而不踩他,於是又把他扔在樹林裡,正趕上樹林裡人多,所以又挪了個地方;把他扔在渠溝的冰上,有飛鳥飛來用翅膀蓋在他身上,墊在他身下。姜原覺得這太神異了,就抱回來把他養大成人。
  • 惟薛有序,於斯千年:豫寶齋分享濟寧博物館古薛國青銅玉器
    周武王滅商,復封其後裔於薛。春秋以後,薛又遷下邳。薛國曆夏、商、周三代,可考者凡64世。戰國時(或疑齊閔王3年,即前298年)滅亡,入為齊邑。傳世器有薛侯匜、薛侯鼎、薛仲銅簠。東夷族鳥圖騰崇拜 東夷是中國先秦時期,尤其是商、周時期,中原居民對黃河流域下遊青、兗、徐三州居民的總稱。東夷人是中國最古老文字、弓箭、禮制和金屬的發明者和使用者,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東周時期,由於齊國和魯國在山東的長期經營,東夷文明與中原文明逐漸融合,成為華夏文明的主體之一。秦漢以後,東夷的概念外延為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及琉球群島等地的外族或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
  • 跑題春秋六:對古代國君的N種稱呼
    春秋時期以及之前的夏、商、西周實行的都是分封制這種政權組織形式,天下除了天子之外還有大大小小、成百上千的諸侯國君,很多國君都是《春秋》裡的重要角色,了解對古代國君的各種稱呼,不僅有助於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春秋》等歷史文獻,而且這也是很重要的歷史常識和國學知識。
  • 春秋小國「偪陽」之滅,孔子父親叔梁紇一戰成名,晉悼公一箭雙鵰
    偪陽故國偪(fù)陽,春秋期的一個小國,其故址在現在的山東棗莊嶧城以南。據地方志《嶧縣誌》記載,「偪陽城,縣南五十裡,古妘姓之國。祝融之孫,彭祖弟陸終第四子求言封於偪陽,後為晉所滅。」「祝融」是上古管理火的官員。偪陽建國者的先祖曾居於此官職。
  • 「老八姓」:遠在古老而尊貴的「老百姓」之前,為姓氏之祖
    一、「陰陽」、「雌雄」:母系社會的遺留物屬於「老八姓」的時代當然是遙遠而古老的母系社會。說到「老八姓」,就不能不提及母系社會。古代典籍中,對於那個古遠的母系時代多有記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詩句,出自《詩經》,有的論者認為「玄鳥」即說的就是太陽神,同時亦是生育殷商先祖的女神。母系時代在古代典籍記載中消失得比較徹底,但亦不是沒有一點痕跡可尋。黃汝誠在給顧炎武的《日知錄》作《集釋》時說:「伏羲之《易》,以坤為首,以陰為主」,其原因是伏羲,又做虙羲,「是以母虎為圖騰的原始氏族部落的名號,尊崇女性,故伏羲先天八卦以陰性坤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