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是一本英國小說,是個女作家寫的,這個女作家名字叫夏洛蒂·勃朗特,小說裡面有作家的影子,有點半自傳體。後面的一些經歷是她現實中遇到的經歷。
小說以一個名叫簡愛的女孩為女主,描寫了她從一個小女孩到長大成人,參加工作,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大概分成四個階段。
童年及孤兒院生活
簡愛從小就失去了父母,變成了孤兒,和舅舅舅媽一起生活,可想而知,她的生活肯定不會太好,她舅舅去世之後,她舅媽對她就更加不好,她和舅舅家裡的孩子們和她也不睦,後來她因為反抗舅媽,最後被送進了羅沃德孤兒院。
孤兒院的生活十分艱苦,院長也是個負面人物,他只知道賺錢,所以孤兒們的生活環境十分惡劣。孤兒院經常有孩子病死,簡愛最好的朋友海倫患肺結核去世。但是簡愛是個天生具有反抗精神的女孩,她為了自己的生存環境抗爭,但是都是徒勞,由於海倫的去世,院長怕被法律制裁,所以環境得到了改善。
簡愛就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學習,她小時候就喜歡讀書,因為200年前即使是英國,也處於半農耕時代,所以那時候的孩子,能夠讀書就是不錯了。因為她喜歡讀書,在孤兒院裡接受了六年的教育生活,成績優秀,然後又在那裡任教。
桑菲爾德莊園家庭教師生活
因為簡愛的老師譚波爾兒小姐離開孤兒院,簡愛也開始厭倦了孤兒院裡的生活,於是她就登廣告謀求家庭教師的職業。當時在英國家庭教師職業是一個很LOW的職業,基本上沒有什麼社會地位。但是簡愛能做的可能很有限。
有個桑菲爾德莊園的女管家聘用了她。主要是教莊園的男主人羅切斯特的一個養女阿黛拉·瓦朗,這個孩子不到10歲。
於是簡愛就乘坐馬車來到桑菲爾德莊園,莊園在郊外,基於農耕時代背景,可以想像,那時候的所謂莊園,環境就是有大片土地,土地上面有一所類似於城堡的建築,莊園主人一般都是地主。我們現在開發的樓盤,動輒起名叫某某莊園,其實比起英國老地主們擁有的差的多了。
這個莊園坐落在山區,更增加了一絲神秘感。簡愛不大喜歡自己的學生,因為這個小姑娘輕佻。但是新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一天黃昏,簡愛外出散步,邂逅了一個陌生男子,男子當時騎著馬,馬驚了,所以他從馬上跌了下來,受了傷,這時候他急需人幫忙,簡愛於是就過去幫忙,看這個情節設置的是不是很眼熟,一般男主會英雄救美,但是因為小說是女性寫的,所以就設計了一個美女救英雄的故事。
這個陌生男子其實就是本書的男主,羅切斯特先生,也就是莊園的主人。看看多麼巧,愛情都是從拯救和邂逅開始的。
後來羅切斯特先生也坦言,就是因為簡愛扶他,他在按住簡愛的弱小肩膀的一剎那,迸發出愛的火花。這是多麼微妙。
後來當然,簡愛猜到了這是莊園主人,他在回到莊園的當晚感謝了簡愛,兩個人還交流了一會兒。但是簡愛覺得羅切斯特先生是個陰鬱而不樂觀,有些霸道的人,她有些怕他。畢竟自己只是人家僱來的家庭教師。
以後她發現她的主人是個性格憂鬱、喜怒無常的人,對她的態度也是時好時壞。整幢房子沉鬱空曠,有時還會聽到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奇怪笑聲。
一天,簡愛在睡夢中被這種笑聲驚醒,發現羅切斯特的房間著了火,簡愛叫醒他並幫助他撲滅了火。
這是簡愛第二次救了羅切斯特,註定,她就是來拯救他的。
簡愛對這所房子和自己的主人愈發好奇起來。
羅切斯特先生後來也不怎麼外出,還經常在家裡舉行家宴。邀請來一堆上流社會的男女一起。漸漸的簡愛知道,羅切斯特先生是一個浪蕩子,以前生活混亂,在巴黎過著荒唐的生活,家裡的小女孩據說是他的一個情婦,讓他代養的,其實女孩和他關係沒那麼密切。
羅切斯特先生與簡愛交往的過程中,有點若即若離的微妙感情。
在一次家宴上,羅切斯特向一位名叫英格拉姆的漂亮小姐大獻殷勤,簡愛被召進客廳,卻受到布蘭奇母女的冷遇,她忍受屈辱,離開客廳。此時,她已經愛上了羅切斯特。其實羅切斯特也已愛上簡愛,他只是想試探簡愛對自己的愛情。當他向簡愛求婚時,她答應了他。
情節到這裡,好像灰姑娘遇到王子的故事就要結束了,一切皆大歡喜。
但是你卻低估了作家的高度。後面的情節,可以情節可以號稱使用了驚悚或者懸疑小說的手法。
在婚禮前夜,簡愛在朦朧中看到一個面目可憎的女人,在鏡前披戴她的婚紗。第二天,當婚禮在教堂悄然進行時,突然有人出證:羅切斯特先生15年前就已經結婚。他的妻子原來就是那個被關在三樓密室裡的瘋女人,那些奇怪的笑聲就是這個瘋女人發出的。法律阻礙了他們的愛情,使兩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澤地房的生活
在一個悽風苦雨的夜晚,簡愛離開了羅切斯特先生。在尋找新的生活出路的途中,簡愛風餐露宿,沿途乞討,歷盡磨難,最後在澤地房被牧師聖約翰收留,並在當地一所小學校任教。不久,簡愛得知叔父去世並給了她留下一筆遺產,同時還發現聖約翰是她的表兄,簡愛決定將財產平分。
聖約翰是個狂熱的教徒,打算去印度傳教。他請求簡愛嫁給他並和他同去印度,但理由只是簡愛適合做一位傳教士的妻子。簡愛拒絕了他。
這裡的情節設定還是比較理想的,女主終於翻身,在金錢上至少,而且又遇到了愛她的人,這段情節不知道是不是作者自身經歷的一部分,如果是實在太傳奇了,說實在的讀到這些情節,及這部分文字的時候,能夠感覺到這部分內容寫的很平淡。
重回桑菲爾德莊園
簡愛終於變成了一個有產者,她決定再去看看羅切斯特。這時候她的心態是發生了變化的,她已經不是以前那個自卑的無產者了。於是她回到桑菲爾德莊園,那座宅子竟然已成廢墟,瘋女人放火後墜樓身亡,羅切斯特也受傷致殘。他失明了。簡愛找到他並大受震動,最終和他結了婚,得到了他們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於是小說結束了。情節是跌宕起伏的,有懸疑,有神秘,有驚悚,對莊園那鬼地方的寫作,充滿陰鬱感,但是卻充滿魅力,讀者一個想像和嚮往的空間。這就是文字的魅力了。
另外作家這麼設計情節,最後為什麼要羅切斯特失明,並淪落成一個無家可歸者,當然很慘,而在這種狀況下,簡愛卻接納了他,符合女主性格,但是如果你知道作家的經歷,你就會有一種不言而喻的感受,作家本身確實去了當家庭教師,而且確實愛上了自己的主人,這和小說情節是一致的,但是她的僱傭者是有婦之夫,他們的愛情失敗告終,而且據說是單相思。所以,作家大概很希望找到合理的理由,在書本中能夠和男主結合,那麼必然就要男主有個瘋老婆,之後還要因為瘋而死去,男主一無所有,並殘疾,然後自己毅然嫁給他。
這是在本書中,作者對世界的一個宣誓:無論你變成了什麼樣,我對你的感情忠貞不渝,即使你變成殘疾人,並一無所有。
一部書的成功,一定被加持了作者最深刻的感情。
本書是世界名著,不僅僅因為情節,而卻還有文字。
我們可以摘出幾段文字。
小說開頭,寫景,寫心情,同時寫自己的處境。自然的就開始了,並讓人有種想讀下去的衝動。
「那一天不可能去散步了。不錯,我們早上已經在片葉無存的灌木林中逛了一個鐘頭;但是,自從吃午飯的時候起(如果沒有客人,裡德太太是很早吃午飯的),冬日的凜冽寒風就送來了那樣陰沉的雲和那樣透骨的雨,這就不可能再在戶外活動了。
我倒是很高興,我素來不愛遠距離的散步,特別是在寒冷的下午。對我來說,在陰冷的黃昏回家實在可怕,手指和腳趾都凍僵了,還得聽保姆白茜的責罵,弄得心裡很不痛快,而且自己覺得體質不如伊麗莎、約翰和喬奇安娜·裡德,又感到低人一等。
這段是小說開頭,也是簡愛小時候,看到的景色。我第一次讀的時候,被深深震撼,文字可以寫成這麼有檔次。
簡愛到莊園散步時候對莊園的描寫:
「路很堅硬,空氣平靜,我的旅途是孤寂的。我走得很快,直到我覺得暖和為止。然後我慢慢地走著,享受和品味此時此景所賦予我的歡樂。三點了,我從鐘樓下經過時,教堂的鐘響了。這一時刻的美,就在於正在臨近的朦朧,在於徐徐沉落、光彩漸淡的太陽。我離桑菲爾德有一英裡路,在一條小徑中走著。這條小徑,夏天以野薔薇著名,秋天以堅果和黑莓著名;即使現在,也還是有一些珊瑚珍寶般的薔薇果和山楂。但是,這兒在冬天最令人賞心悅目的是完全的寂靜和無葉的安寧。哪怕吹起一絲微風,這兒也不會發出一點聲音;因為沒有一棵冬青、沒有一株常青樹可以沙沙作響,光禿禿的山楂樹和榛樹叢靜得就像鋪在小路中間的碎白石一樣。小路兩邊,極目望去,只有田地,現在也沒有牛在吃草;幾隻褐色的小鳥,偶爾在樹籬中撲動一下,看上去仿佛是一些忘了落下的單片枯葉。」
當羅切斯特先生試探簡愛,並說自己要結婚,並假意讓她離開時候。簡愛對羅切斯特的一段獨白,算是經典了。
「真的,我得走!」我有點惱火了,反駁說。「你以為我會留下來,成為你覺得無足輕重的人嗎?你以為我是一架自動機器嗎?一架沒有感情的機器嗎?能讓我的一口麵包從我嘴裡搶走,讓我的一滴活水從我杯子裡潑掉嗎?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一點美和一點財富,我就要讓你感到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一樣。我現在跟你說話,並不是通過習俗、慣例,甚至不是通過凡人的肉體——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過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
這段話,最後一句,兩個靈魂的對話,和現在人們追求的靈魂伴侶,很像。
這就是全部小說的內容了,能成為名著,自然有這部書的語言和文字之魅力,當然還有情節設定的曲折離奇,還有就是從一個女性作家靈魂深處發出的渴望平等的聲音,反抗強權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