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說這條是專門為了歸化特謝拉準備的。其實都是一個意思。
還有人說之前已經有俱樂部這麼操作,足協如今只是多了一道審核的關。
不管你怎麼說,未來可能會有很多球員籤一個第三方公司的合同。該限制的可以限制住,限制不住的也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要把中國足球的事兒想得太簡單,那樣才天真。
足協秘書長劉奕接受外媒採訪時談到了一個觀點:工資帽可以鼓勵本土球員留洋,提升球技。
中國足球過去的確有幾位留洋成功的球員,但他們走出去的原因都不是國內掙錢太少,而是能力得到了國外更高水平俱樂部的認可,哪怕其中也夾雜著些許開拓中國足球市場的念頭。
只有能力被認可才能踢上比賽,只有踢上比賽才能提升球技,否則都是白扯。
留洋的確是件美妙的事兒,但如果為了留洋而留洋,最後就會弄得傷痕累累。
前幾年曾送出過好幾批孩子去葡萄牙、西班牙留洋,然後呢?中國足球真的很健忘。
中國足球發展這麼多年,被批評了這麼多年,到頭來還是個被批評的角色。
當然,批評也無法觸動和改變什麼。球迷再怎麼吶喊,媒體再怎麼呼籲,國安、建業的名字也是不合規的。哪怕他們存在了將近30年,也要推到重來。
球迷的意見重要嗎?該被尊重嗎?誰知道呢。
以往總有人問:中國足球還會好嗎?問了10年、20年、30年,中國足球不但沒有變得更好,各級別國字號球隊的成績反倒是越來越差。
以後是不是還應該再加一個問題:中國足球還會有良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