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有明考察臺灣新竹科技工業園

2020-12-19 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22日臺北消息 4月21日上午,湖北省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專程來到位於臺灣島西北的新竹縣、市交界處,考察了新竹科技工業園區同業工會,與園區理事長謝其嘉、總幹事張致遠等進行了座談。

  在座談時,謝其嘉介紹道,被譽為臺灣「矽谷」的新竹科技工業園區,自1980年創立以來,歷經3期開發建設,逐步形成集成電路、電腦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六大產業,成為臺灣的高科技基地,為臺灣產業的升級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會下金蛋的母雞」。到2009年底,園區共有企業696家,創造收入15856億新臺幣,從業人員有20多萬人,有62%為大專以上學歷,碩士、博士約2萬人,平均年齡31歲。其中,海外學成回臺人員5000餘人。由他們參與設立的公司100多家。在園區30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海外學人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帶回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在園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園區如何吸引和留住大批高技術人才?」郭有明對此問題非常關注。張致遠講了兩個「秘訣」:一是讓「技術入股」。不僅讓高科技人才的技術入股,而且讓技術入股比資本入股的收益比例高出25%。二是解決高科技人才的「後顧之憂」。最初,有不少高科技人才因為擔心子女教育問題,在園區並不安心,創新的業績也不突出。後來,我們在園區辦了在整個臺灣數一數二的小學、初中、高中,不僅留住了他們,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活力。

  郭有明說,新竹科技工業園區通過吸引、留住高科技人才,引進高科技技術,建立高科技產業發展基地,促進產業升級的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宜昌借鑑。

  隨後,郭有明考察了園區內的臺揚公司、鼎元科技、頂晶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與高管人員座談,參觀生產作業線。

  在新竹科技工業園區同業工會及園區企業考察過程中,郭有明多次介紹宜昌市情、生態環境和區位、交通、資源優勢,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到宜昌參觀訪問、投資興業。

  張致遠說,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改善與發展,我相信有更多的臺灣企業到宜昌謀求發展。

  當天下午,郭有明專程前往新竹縣政府,拜訪了縣長邱鏡淳和新豐鄉鄉長徐茂淦,就加強兩地交流和縣鄉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談。

  宜昌市副市長吳靜等參加了考察。(中國臺灣網湖北通訊員範長敏)

相關焦點

  • 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考察臺灣中部科學工業園
    「中部科學工業園靠研發和轉化世界頂尖技術推進快速發展,非常成功。」湖北省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在與臺灣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副局長郭坤明座談時說:「我們要借鑑這種模式,通過研發、引進、消化世界前沿高新技術,轉變生產和經營方式,才能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 黔南交流團參觀考察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
    黔南交流團參觀考察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 2013年01月30日 14:3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1月30日黔南州消息 元月15日,交流團一行33人在團長楊築萍的率領下,來到了新竹科學工業園進行參觀考察。
  • 柳傳志:聯想控股將與臺灣新竹工業園進行深度合作
    3月12日北京消息  11日下午,全國人大代表、新近重返聯想控股有限公司擔任總裁的柳傳志,在接受中外記者集體採訪時表示,大陸與臺灣在PC領域各有優勢,聯想控股和中國科學院有可能與臺灣新竹工業園,在企業管理和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當前全球四大PC品牌中,聯想和來自臺灣的宏基這兩個華人品牌佔據了半壁江山。
  • 黃小晶抵達新竹工業園區 拜訪臺灣工業園
    臺海網5月6日快訊(駐臺記者 陳柱勝)最新消息,福建省長黃小晶一行,已於上午9點半左右到達新竹工業園區,參訪臺灣工業園。
  • 臺灣參訪隨記之一 ——新竹科學工業園的追思
    曾以「風城」和「新竹米粉」聞名的臺灣新竹,其發展迅猛的科學工業園更是今天引領臺灣高新技術產業走向世界的陣地。科學園區以引進高科技工業、生產高科技產品為目的,除電訊、電子計算機、精密電子、精密機械等被臺灣當局確定為策略性工業以外,還包括生物技術、能源、材料、自動化及光電等臺灣急需的重點科技研究項目,以及對經濟、軍事有影響的工業等。經過20年的發展,園區現有300多家企業,從業人員7萬餘人,近60%為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為島內高級人才密集最高區,產值已達5千億元新臺幣。
  • 青海省副省長王令浚赴臺灣新竹工業園區考察
    3月18日,(青海省)副省長王令浚率「大美青海臺灣行」活動經貿代表團前往臺灣新竹工業園區考察,並與新竹工業園區同業公會總幹事張致遠進行了座談。  王令浚在聽取張致遠的介紹後說,新竹工業園區在發展過程中,以吸引高科技人才,引進高科技技術,建立高科技產業發展基地,促進產業升級為宗旨,經過多年努力,在集成電路、電腦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創造了很多奇蹟,把臺灣的信息產業推到了全球第三,半導體產業推到了全球第四,臺灣的十大企業中大部分出自新竹工業園區,新竹工業園區的建設對我省工業園區建設有很好的借鑑作用
  • 山東省臺辦考察臺灣新竹科學園區 拜訪新竹市長
    山東省臺辦主任張雪燕與新竹市長許明財互贈紀念品。(圖片來源:威海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1月16日消息  日前,以山東省臺辦主任張雪燕為團長的文化和經貿交流團一行6人在臺灣考察新竹科學園區,拜訪了新竹市長許明財。威海市臺辦主任於連波等陪同。
  • 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臺灣新竹科技園區的經驗及啟示上海城市規劃
    對於上海來說,臺灣新竹科技園是一個很好的楷模,結合上海已經具有的各種優勢,並借鑑臺灣的成功經驗,能夠較好地解決在科創中心建設中遇到的「產學研」結合、人才引進、投資管理、科技服務等各方面的問題。臺灣新竹科技園位於新竹市東南部,被公認為亞洲幾個主要科學園區(中國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日本筑波科技城、韓國大德科技園及新加坡裕廊等)當中較為成功的一個。新竹科技園在多年的發展中成功地將臺灣地區推向信息產業全球第3、半導體產業全球第4的地位,逐漸形成了6大支柱產業,即:集成電路、電腦及輔助設備、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
  • 麻城市委書記楊遙率團赴臺灣新竹考察
    2013年2月20日,麻城市委書記楊遙率麻城市經貿考察團赴臺灣新竹考察交流,麻城市經貿考察團此次訪臺的主要目的是進一步宣傳推介麻城五腦山茶花旅遊開發項目,進一步加深合作,加快推進麻城茶花產業化發展之路。  茶花是新竹縣的縣花,茶花觀光旅遊、茶花盆景等產業發展十分迅猛,茶花產業已經成為該縣的重要支柱產業。
  • 趙克志率貴州代表團參訪新竹科學工業園
    30日上午,中共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率貴州代表團參訪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省委常委秦如培、廖國勳、陳剛等參加考察。在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參訪時,已屆82歲的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忠謀先生親自接待代表團並介紹情況。
  • 謝伏瞻在新竹、臺中考察臺灣電子信息等企業
    本報臺灣訊 6月13日,率團在臺灣開展經貿文化交流活動的省委副書記、省長謝伏瞻從臺北市趕赴新竹、臺中的科技園區、工業區,考察臺灣電子信息、精密機械製造企業,與企業家們交流座談,共商投資合作,共敘同胞情懷。
  • 湖北兩岸高新園區產業合作交流會在新竹舉行
    新華網新竹5月9日電(記者 任沁沁 張承志)湖北兩岸高新園區產業合作交流會5月9日在臺灣新竹市舉行,臺灣科技界希望未來兩岸合作聚焦高科技領域。  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在致辭時表示,湖北最大的優勢和後勁在科技和人才,與新竹相似性、互補性強,合作前景好。
  • 臺灣新竹國際青年商會蒞臨晉工機械交流考察
    2014年8月11日,臺灣新竹國際青年商會宋樹人會長一行7人,在晉江市團市委書記柯楓偉的陪同下來到晉工機械交流考察,晉工機械總經理柯金鐤、生產副總經理胡煒、人力行政副總經理鄭前遠等會見參訪團一行並表示熱烈的歡迎。柯總邀請參訪團參觀考察了公司的辦公環境以及生產製造基地,在隨後的座談會上,大家就發展兩岸企業溝通和工程機械行業發展進行交流。
  • 臺灣新竹科技園員工無薪休假度危機
    新竹科技園內有440家公司,臺灣大部分最大的高科技製造廠都位於該園內網易科技訊 11月28日消息,臺灣省新竹科技園可以說是矽谷模式的一個翻版。臺灣接受了這個建議,隨即邀請一批工程師和科學家回臺灣參觀,並為他們此行提供費用,同時出臺了一個5年免稅的優惠政策。這些做法相當成功,到1998年,新竹有40%的公司是由從美國回來的科技人員開辦的。此外,新竹在吸引國外名牌大企業的同時,還大力發展自己的企業。為給新生企業提供資金,新竹一方面給未上市的公司股票提供灰色市場,同時又在1980年代中期建立了風險基金。
  • 臺灣工業園綜合開發項目籤約
    為進一步推介清遠優良的投資環境,深化清遠與臺灣的經貿交流與合作,9月24日-9月30日,由清遠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家記率領的清遠經貿合作交流團前往臺灣,展開為期7天的經貿交流活動。交流團將先後到高雄、臺南、臺中、苗慄、臺北等地開展經貿交流、考察等活動。
  • 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參訪團到江西九江市永修考察
    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參訪團到江西九江市永修考察 2016年07月04日 13:0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參訪團到江西九江市永修考察。(圖片來源:永修縣臺辦)  中國臺灣網7月4日永修縣訊 6月30日,以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企業系主任李威龍為團長的臺灣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參訪團一行20人在九江市臺辦副主任盧禮敏的陪同下來永修縣工業園區考察交流。縣政府副縣長張義紅,雲山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王宇等縣領導陪同參加了此次交流活動。
  • 李建華率寧夏參訪團考察臺灣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考察學習高科技產業發展,探討推動寧夏與臺灣在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發展。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是臺灣高科技產業的「心臟」,車行園區內,幾乎每一次窗外場景的變換,都可以看到一家世界知名的企業:宏基、臺積電、聯電、華碩、羅技等等。1980年園區設立以來,陸續有近500家高新技術企業入駐,營業收入2000多億元人民幣。形成了集成電路、光電、電腦及輔助設備、通訊、精密機械、生物技術六大支柱產業。新竹工業園區帶動了臺灣經濟轉型,使臺灣的半導體及科技產業名列世界前茅。
  • 你好,新竹臺灣館
    2010年10月24日下午,一頂來自寶島的大紅花轎抬進臺灣館的城市廣場,將以4.5888億元新臺幣中標的臺灣館「迎娶」到素享「臺灣矽谷」美稱的新竹市,其強力主打的主題是——「如果你錯過了上海世博,就一定要來新竹看看」。
  • 臺灣新竹中華大學首次到福州試水招生
    中國臺灣網6月15日福州消息 日前,福建省福州市臺協會組織召開「陸生赴臺修讀中華大學學士學位推介會」,臺灣新竹中華大學首次到福州試水招生。來自福州市華僑中學、教院附中、屏東中學、二中、十中、銅盤中學等福州地區十幾個高中的學校校長與臺灣新竹中華大學招生處處長袁正績舉行了座談,就招生事宜以及該校總體情況進行了討論。
  •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簡介
    慈湖高新區臺灣工業園於2009年4月28日掛牌成立,為安徽省首家臺灣工業園。臺灣工業園規劃面積約2.56平方公裡,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完備,水電氣管線鋪設到位,具備完善的生活、服務配套設施。區內產業導向為新材料、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產業,有利於發揮產業集聚的規模效益和上下遊產業鏈配套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