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4月22日臺北消息 4月21日上午,湖北省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專程來到位於臺灣島西北的新竹縣、市交界處,考察了新竹科技工業園區同業工會,與園區理事長謝其嘉、總幹事張致遠等進行了座談。
在座談時,謝其嘉介紹道,被譽為臺灣「矽谷」的新竹科技工業園區,自1980年創立以來,歷經3期開發建設,逐步形成集成電路、電腦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六大產業,成為臺灣的高科技基地,為臺灣產業的升級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會下金蛋的母雞」。到2009年底,園區共有企業696家,創造收入15856億新臺幣,從業人員有20多萬人,有62%為大專以上學歷,碩士、博士約2萬人,平均年齡31歲。其中,海外學成回臺人員5000餘人。由他們參與設立的公司100多家。在園區30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海外學人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帶回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在園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園區如何吸引和留住大批高技術人才?」郭有明對此問題非常關注。張致遠講了兩個「秘訣」:一是讓「技術入股」。不僅讓高科技人才的技術入股,而且讓技術入股比資本入股的收益比例高出25%。二是解決高科技人才的「後顧之憂」。最初,有不少高科技人才因為擔心子女教育問題,在園區並不安心,創新的業績也不突出。後來,我們在園區辦了在整個臺灣數一數二的小學、初中、高中,不僅留住了他們,而且激發了他們的創新活力。
郭有明說,新竹科技工業園區通過吸引、留住高科技人才,引進高科技技術,建立高科技產業發展基地,促進產業升級的思路和做法,非常值得宜昌借鑑。
隨後,郭有明考察了園區內的臺揚公司、鼎元科技、頂晶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與高管人員座談,參觀生產作業線。
在新竹科技工業園區同業工會及園區企業考察過程中,郭有明多次介紹宜昌市情、生態環境和區位、交通、資源優勢,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到宜昌參觀訪問、投資興業。
張致遠說,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改善與發展,我相信有更多的臺灣企業到宜昌謀求發展。
當天下午,郭有明專程前往新竹縣政府,拜訪了縣長邱鏡淳和新豐鄉鄉長徐茂淦,就加強兩地交流和縣鄉建設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談。
宜昌市副市長吳靜等參加了考察。(中國臺灣網湖北通訊員範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