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中國搏擊資深媒體人、格鬥分析師「平常心」就武術搏擊的進攻發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從發力的原理進行辨析,讓大量武迷獲益匪淺,受到了一致的認可。
平常心表示:「99.9%的人對力量傳導的思維圖是動力鏈,什麼是動力鏈思維呢。簡單比喻就是多米諾骨牌,一個個推倒過去,假設每一個骨牌越來越大,力量傳導就越來越大。這就是層層疊加的思維。基於這種思維,人們開始加強局部肌肉的訓練,從深蹲到二頭肌,因為都是傳導的一部分嘛,最終這個思維和健美是重合的——每一個局部都最強,所以能疊加出最大值。這個公式基本就是1+1+1。這是最直觀的思維,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思維,但經不起推敲。例子:為什麼泰拳手力量數據那麼差,肌肉還那麼糟糕,卻那麼強。為什麼健美冠軍不禁打。」
平常心補充道:「這種單向發力思維,有個稱呼叫做「一順勁」。只要是一順勁,即便是傳統武術,無論你松彈抖都沒啥用,都是唬人的,不如去學拳擊。人體結構很複雜,除了動力鏈之外,還有支撐、摺疊、螺旋、對稱、牽扯互動,都放在一起研究,一順勁的邏輯明顯不是最優的。實際上心意六合、形意八極都求對稱、對爭和「十字勁」,要求發力如同鞭炮向四面爆發。這是一種不同於多米諾骨牌的模型。這種模式是無法依賴肌肉完成的,必須有重力啟動、結構力和筋膜牽扯。這也是為什麼老一輩拳師說要「挑起筋」打人,「寧練筋長一寸不練肉厚三分」「用意不用力」。在局部疊加模式下,這些話都是莫名其妙的。只有在另一種模式下,才有意義。」
平常心最後指出:「另外,摔跤跟我說的打擊系發力不是一個概念。摔跤更多是壓制控制和舉起,跟拳擊、形意這樣的拋投類打擊力量是不一樣的。八極拳不是一順勁,是十字勁的發勁模式。這個督透勁是一種打擊點對阻力的滲透,這種滲透也是建立在整體對稱爆發的前提下的,有內部結構支撐。這其實是更複雜的打擊力點的優化問題了,屬於更細節的內容,要練會這個,還先得了解骨力是什麼。骨力我還沒想好怎麼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