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多數考學科教學專碩的學生而言,333教育綜合都是必考科目。然而,教育綜合的內容包括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學,涉及的內容多,範圍廣,這無疑增大了學生的複習難度。在考學科教學的學生中流傳這麼一句話「得教育綜合者得天下」。因此,如何科學而高效地複習和記憶333變得至關重要。
很多考生在複習教育綜合的過程中,最大的問題無疑是背了又忘,忘了又得背。因為它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多了,所以很多考生剛把中國教育史背完了,結果教育學原理又給忘了。這樣,很多同學會覺得自己複習效率特別低,在複習的過程中覺得很枯燥,甚至喪失成就感。在我看來,教育綜合的複習並非無章可循。首先,在複習教育綜合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承認複習完之後會忘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隨著複習的次數逐漸增加,我們的記憶會逐漸牢固。其次,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制定計劃並且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比如說,在複習第一遍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去記憶要點,只需把書本的大致內容熟悉一遍,看完一遍之後,自己根據目錄和小標題梳理一遍框架,第一輪複習時間把控在1個月的時間內。在複習第二遍的時候,就需要考生認真地去複習,理解每個知識點的要點和記憶關鍵詞,然後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複述出這個知識點的內容。在每複習完一個大的章節之後,學生也需要回過頭去再看一遍,再鞏固一遍記憶。第二遍複習的時間可以長一點,時間可以在倆個月左右。到了第三遍複習的時候,學生可以嘗試檢測一下自己的複習效果,這一輪檢測非常地重要。它既可以幫助我們查漏補缺,也可以使我們獲得很多成就感。對照著框架,抽取其中的某一個標題,再拿一張草稿紙,看自己是否能夠寫出要點且把語言表達通順。在這一輪複習中,有助於我們把自己不會的知識再看了一遍。當我們能把某些知識點熟練地演示出來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到很開心,覺得自己的複習是有收穫的。那麼,在複習第四遍的時候,我們就要開始去做目標院校的歷年考研試題試卷。做考研試題試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該院校的出題規律以及考查重點,使我們在複習備考的過程中更加具有針對性。在複習完了這一遍之後,就要對照著院校考試大綱,再過一輪,找自己的盲點。在這裡,需要提醒一下,有些知識點歷年沒考過的或者其他院校考查的也比較少的,考生也不能忽視。因為往年沒考,不代表今年也不考,不能抱有僥倖心理。到了最後階段,考生還是得多去複習,多看重點知識。
總而言之,教育綜合的複習是一條艱難的道路,也是一條堅持的道路。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制定好計劃,調整好心態,把握每一輪的複習重點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然後不斷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