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泰證券GDR兌回限制期屆滿 跨市場套利交易引發股價波動 來源:上海證券報
部分主流券商股近期融券餘量變化
天風證券、華泰證券股價雙雙大跌,成為昨日盤面上頗受關注的熱點之一。
但兩者的觸發因素有所不同:天風證券一字跌停是由於公司昨日有18.35億股的限售股解禁;華泰證券股價大跌則是由於4個月前發行的全球存託憑證(GDR)兌回限制期屆滿,受套利交易衝擊。
120日成為重要時間窗口
今年6月20日,華泰證券GDR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從而成為滬倫通機制下的首單西向存託憑證,每份GDR的發行價格是20.50美元,募資16.92億美元。
近日,華泰證券多次發布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本次發行的GDR將於2019年10月17日(倫敦時間)兌回限制期屆滿。兌回限制期屆滿後,GDR可轉換為A股股票,將導致存託人Citibank,N.A.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的A股股票數量根據GDR註銷指令相應減少並進入境內市場流通交易。本次兌回限制期屆滿的GDR數量為8251.50萬份,對應A股股票8.2515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9.09%。」
根據《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的監管規定(試行)》,境內上市公司在境外發行的存託憑證可按規定與其對應的境內基礎股票進行跨境轉換。但是,境內上市公司在境外首次公開發行的存託憑證自上市之日起120日內不得轉換為境內基礎股票。
簡而言之,如果將上市公司發行GDR比作一次增發,那增發的股份鎖定期即為120天。此後,增發股份便可在A股市場流通交易。120天成為發行GDR公司的重要時間窗口。
跨市場套利引發股價波動
華泰證券GDR與華泰證券A股都有各自獨立運行的市場價格,而跨境轉換機制的實施,勢必造成兩者間不會留有較大的價差。
但在華泰證券GDR上市的前120天內,也就是跨境轉換還未正式觸發前,兩者間的價差波動還是較為明顯,這讓從事跨市場套利的投資者看到了機會。
以上周五(10月18日)為例,華泰證券GDR當天收盤價為每份23.70美元,按照當天7.069的美元中間價換算,每份GDR相當於167.54元人民幣。由於每份GDR代表10股A股股票,所以進一步換算到A股相當於16.75元/股。
而10月18日華泰證券A股收盤價為18.23元,兩者間存在接近9%的價差。
深圳某家以量化交易見長的私募基金負責人告訴記者:「一邊買入華泰證券GDR,另一邊融券賣出華泰證券A股,是較為可行的套利手法。」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項數據能夠實時反映上述套利行為的交易過程,那便是華泰證券A股的融券餘額。
在過去4個月中,華泰證券個股融券餘額暴增超過5倍,從3.15億元增至16.01億元;個股融券餘量暴增超過6倍,從1414萬股增至8780萬股。在此期間,中信證券、海通證券等主流券商股的融券規模基本保持穩定。
可供套利價差基本消失
套利成本是投資者進行套利交易時必須關注的核心。
安信證券研報認為,在通過華泰證券GDR進行套利交易的過程中,包括換匯成本、兌換成本、資金成本在內的各項套利成本合計約為5%,這意味著未來華泰證券的A股和GDR間的價差或將長期維持在5%以內。
截至昨日收盤,華泰證券A股收盤價為17.19元。至記者發稿時,華泰證券GDR最新價格為23.71美元/份(交易中),對應A股價格約16.76元/股。兩者價差已收斂至3%以內,能夠實現套利的價差已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