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GDR跨市場套利說起:另一個角度看券商股的估值及2020年預期

2020-12-22 陳皮財經
券商股的估值是國際資本流動的試金石

10月21日,華泰證券低開向下跳空下挫6%,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出現了跨市場無風險套利。華泰證券今年6月20日通過滬倫通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了GDR,這也是滬倫通機制下的首單西向存託憑證,它是可以轉換成A股的。兌回限制期到期時,倫敦那邊折算出來的價格比A股便宜超過8%,所以直接就引發了無風險跨市場套利。

由此提示我們需要從另一個角度審視一下券商股的估值,跳出局外看局內,從國際鄰近市場角度看券商股的估值。同時我們要看一下,一直號稱是行情先導的券商股2020年後究竟會怎樣?什麼因素會促使券商價值調整?

一、目前A股市場估值的主要方法基本是市盈率+市淨率為主導,券商股以市淨率為主要標準,羅列來看主要券商的市淨率

雖然不同類型的企業,估值模型不一樣,但核心其實是講求回報率。總體講A股主要還是過多地依賴市盈率,因為A股的主要利潤來源點是漲幅而不是分紅。機構為了利於操作,刻意淡化股息率,上市公司也樂於少支付現金,就形成了目前估值標準。

不過,券商股、機械、大宗商品是典型的強周期股,業績波動巨大,市盈率估值也就格外缺乏代表性,於是比較專業地用上市淨率(每股市價÷淨資產)來估值,一般超過2 的就比較高了,實際上如果按股息算,標準要下更多,前些天個別券商股的速跌就是估值過高。

二、市淨率的標準只是一個封閉對比,如果換個角度從國際對比看,就出現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

無論是券商股還是其他各板塊,目前估值標準都是在A股封閉體系內做歷史對比和橫向對比,與國際並不類同。成熟國際資本市場,市盈率和市淨率為標準的估值與股息率為標準的估值基本統一,但是A股兩標準分離很大。

舉例來說,以一隻券商龍頭為代表看H股與A股、以及滬深港通走勢對比。2011年到現在,除了2015年前後全球行情比較火的時候,H股基本維持在同一價格平臺上波動,而滬港通走勢比H股略有很小角度的向上斜,A股走勢則向上持續躍升。圖示是復權後的周線,三個走勢差異很明顯,最重要的是其不僅僅是估值差異,而且走勢也有差異,也就是預期也有動態差異。

三、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走向國際化必然要面臨估值標準差異,並會反向作用於A股股價,未來資本市場開放要面對的首要挑戰就是比價差異

正如上文所述,能夠維持目前估值的關鍵是因為A股是封閉體系,滬港通、深港通和滬倫通等通道限制是很好的護城河,這就導致內資不能自動流向價值低洼的其他國際交易所,也就是說A股的高估值是由於資本流動的約束,與東京、倫敦等國際化市場非常不同。22日社保基金和保險機構座談會上提出要下一步著力中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就是向內進,但並沒有提到能夠向外出的內容,意味深長。

對於資本流動與A股股價的互相作用,從開篇提到的GDR套利例子很容易說明這個挑戰。按照當時價格計算,A股市淨率是1.51,GDR是1.097,港股是0.78。當10月18日GDR能自由流動時,當天收盤價為每份23.70美元,換算到A股相當於16.75元/股,而A股收盤價為18.23元,兩者間存在超8%的價差。這個時候,當資本能自由流動時,一邊就可以買入GDR,另一邊融券賣出A股,就可以套利,帶來的就是A股價格當日下跌6%,兌回限制期到期前4個月融券餘額暴增超過5倍。

這僅是個股差異,如果作為資金的整體而言,如果能夠流動,即使只集中於A+H股,也會大量流向港股市場,促使A股價格和估值回落。

四、資本市場逐步開放是大勢所趨,券商是資本走向國際的晴雨表, 2020年後估值將逐步回歸

目前A股市值百萬億級別,可自由流通的市值保守估計也有30%,大致20到30萬億。市值如果要進一步增長,即使企業業績再好,也必須有足夠的資金推動,因此保障資金面是最主要的目標和措施目的。目前國家在積極出臺各項措施力求擴大引進外資,和擴大結構性供給。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恐怕仍然是以引進類似QFII和險資為主,而不是開放市場本身,

但資本的加速流通是大勢所趨,作為互換,我們除了與港股市場原有的滬港通和深港通,還開拓了倫敦和東京市場雙向投資,澳門也在研究建立人民幣結算的證券交易市場。互通有無加速融合的局面在逐步展開,雖然這個進程在一個短時期內不會進展迅速,但一定是越走越近。如果將2019年滬倫通的實施作為國際交流擴展的新起點的話,2020年後將持續擴大,券商是資本市場的特徵代表,必然最先反映到股價上,因此,如果不考慮自營投資的利潤,其傳統業務的估值將會最先逼近國際估值標準,答案已然很明顯。由此也可以引申,恐怕下一步券商的利潤增長點在於自營和投行業務的業績有多強,由於科創板的存在,其投資眼光尤其重要。

相關焦點

  • 華泰證券GDR兌回限制期屆滿 跨市場套利引發股價波動
    原標題:華泰證券GDR兌回限制期屆滿 跨市場套利交易引發股價波動 來源:上海證券報部分主流券商股近期融券餘量變化天風證券、華泰證券股價雙雙大跌,成為昨日盤面上頗受關注的熱點之一。近日,華泰證券多次發布提示性公告稱:「公司本次發行的GDR將於2019年10月17日(倫敦時間)兌回限制期屆滿。兌回限制期屆滿後,GDR可轉換為A股股票,將導致存託人Citibank,N.A.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的A股股票數量根據GDR註銷指令相應減少並進入境內市場流通交易。
  • 華泰證券GDR兌回鎖定期屆滿 出現新型套利機制
    後一個交易日股價開始回升,上漲2.21%,昨天收漲0.34% ,股價波動開始恢復平穩。業內人士分析,此前估價大跌是由於4個月前發行的全球存託憑證(GDR)兌回限制期屆滿,受套利交易衝擊。「今天a股收盤價17.63元/股,GDR17.36元/股,套利價差基本消失,但只要兩邊市場股價存在套利空間,就會吸引套利資金,兩邊價格再次基本持平」。
  • 2300億大藍籌開盤暴跌 遭遇GDR套利?盤中持續補血 虛驚一...
    為了防範GDR轉換帶來的套利,太保在發行GDR時已經有所考量,例如GDR發行的最終價格為每份17.60美元,較當時A股折價約10%,考慮到約5%-10%的套利成本,套利空間有限;又如,引入基石投資者瑞再,對其設置了3年的鎖定期。
  • 方正證券:中國太保(02601)GDR發行確定,套利空間有限,意在長遠發展
    公司 方正證券:中國太保(02601)GDR發行確定,套利空間有限,意在長遠發展 2020年6月17日 19:05:28 方正證券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欣賞金融」,文中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分析與測算:實際期間套利收益7.9%以內1) 套利空間有限:為套取A/G股發行價差,套利者通常通過購買G股並進行A股融券以鎖定收益。以6月16日A股收盤價及當日匯率計算,A/G股價差10.5%;扣除轉換資本金與券商佣金,A/G股套利價差縮窄至10%。
  • 華泰證券GDR兌回解禁後 二級市場套利空間迅速趨零
    二級市場幾無套利空間有市場人士近日指出,由於有了A股的換股權,華泰證券GDR的發行相當於使用國外資金低價增發A股,而GDR兌回A股又給了這部分投資者溢價賣出華泰A股的機會。這一買一賣之間,理論上存在著細微的無風險套利空間。
  • 跨市場首例,華泰證券(06886)GDR有9%套利空間?
    公司 跨市場首例,華泰證券(06886)GDR有9%套利空間? 2019年10月22日 08:27:42 萬得資訊 本文來自 微信公眾號「Wind資訊」。
  • 桂浩明:對華泰GDR套利的另一種思考
    這個時候如果還是存在較大的價差,那麼就可以進行跨市場套利。應該說這個套利機制對於那些的敏感的投資者是很有吸引力的,且不說兩者之間一度存在的近30%的價差,即便到後來價差縮小到10%,也有很好的利潤。不過,也因為是這樣,有部分投資者對此提出了異議:發行GDR本身是為了引進外資,現在卻成了套利工具,這是給別人送錢。更有人認為,GDR提供了外資打劫中國股市的路徑。
  • 有人在華泰證券GDR上賺到大錢了嗎?
    華泰證券跌不動了,說明4個月前在倫交所發行的GDR(全球存託憑證,每份GDR代表一定數量的境外公司發行的基礎證券)可供套利的價差已基本消失。自從2019年6月17日華泰證券GDR在倫交所發行上市後,市場上出現了一種新鮮的套利手法,就是一邊買入華泰證券GDR,另一邊融券賣出華泰證券A股。
  • 【期權漫談】 第三十一講:豆粕期權的寬跨套利和跨式套利的關鍵性...
    在期權市場,市場中性的策略之中,跨式套利(Straddle) 和寬跨套利(Strangle)是經常被人們使用的。  選擇期權交易策略,主要是關注市場的方向和波動性。按預期方向劃分,市場可以分為上漲的市場、下跌的市場和中性的市場。按波動性劃分,可分為波動性偏低、適中和偏高的市場。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市場是指期權的標的物,而不是指期權。
  • 華泰證券(06886):GDR跨境轉換壓力釋放 是長線資金最佳配置時點
    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將加速行業頭部集中趨勢,當前雖然不是行業景氣度最高的時點,卻可能是長線資金最佳配置時點,維持公司AH股「增持」評級。EPS同比增長22.95%,業績符合預期。2019年前三季,公司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64.41億元,同比增長43.77%,EPS為0.75元/股, 受發行攤薄影響,EPS同比增長22.95%;期末歸屬母公司股東淨資產達到1199.46億元,同比增長16.01%,期末BVPS為13.22元/股,符合預期。GDR跨境套利壓制華泰近期股價。
  • 券商股連日量價齊升 背後邏輯是什麼?
    美國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融資結構以股權融資為主,券商的業務空間很大,而我國產業結構過去以工業為主,社融中股權融資只佔4%,股票市場和機構投資者也不發達,因此券商業務發展有限。市場面上,牛市中券商股超額收益明顯。
  • 華泰證券GDR套利空間收窄趨零,後續GDR只看公司質量
    從股價上看,目前華泰證券A股與倫敦市場的價格基本持平,套利空間趨零,而此前最高套利空間曾一度超過10%。這意味著,首單GDR實現了兩地市場互聯互通的有益實踐,對兩地市場真正實現雙向轉換具有示範效應。此外,境內投資者也通過逐步熟悉GDR的交易機制,熟悉國際做法,實現更好的投資決策。
  • 年內漲幅超過半數A股,券商研判東阿阿膠估值仍有上升空間
    作為與去年底相比漲幅超過8%、年內低點至今漲幅超過50%的個股之一,東阿阿膠通過數位化、年輕化策略成功轉型,不僅扭轉了近三年來二級市場股價的下跌趨勢,讓2020年持有東阿阿膠股票的投資者坐享上漲成果,就連券商也頻頻發布研報,看好公司的轉型效果,研判東阿阿膠二級市場目標價仍有上升空間。
  • 券商12月金股搶先看!這隻股票最受關注 超過貴州茅臺、中國平安
    2020年只剩下一個月時間。面對持續震蕩的行情,歲末A股還有哪些板塊蘊含掘金機會?截至中證君11月30日發稿,已有10家券商披露了12月月度投資組合,中國太保成為券商最看好的金股,此外中國平安、貴州茅臺、三一重工、金地集團等個股也受到多家券商聯合推薦,其投資價值備受看好。
  • 滬倫通GDR首次跨轉生成 兩地市場真正實現雙向轉換
    隨後2日,華泰證券A股反彈領漲券商板塊,倫敦市場GDR價格也跟隨A股價格同步上漲,成交活躍。GDR與A股之間的價差已連續多日收窄至2%以內,二級市場套利空間已基本不存在,每日兌回規模已快速收縮,並於23日實現生成GDR。
  • 四大預期點燃復甦主題 有色金屬等四行業被券商力薦
    今年疫情,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運行均受到嚴重影響,隨著中國經濟在三季度出現增長,市場對來年經濟增長重拾信心。在這一背景下,「復甦」成為各大券商2021年策略報告的高頻詞,也是2021年的一大熱門投資主題。在券商策略團隊已發布的27份2021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中,有17份表述了對復甦主題的看好,佔比超六成。
  • 十大券商預測2020股市
    「大漲、大跌」的2019年、「暴富、巨虧」的2019年,都已經成為過去,投資最重要的永遠是未來。  站在2020年的起點,投資者們或許最關心的是:2020年,A股將怎麼走?2020年,哪些行業將誕生大牛股?2020年,該如何投資才能跑贏大盤?2020的機遇在哪?投資方向指向何處?  且看十大券商「預見」2020。
  • 高估值下的生存之道——2020轉債市場年度策略
    往後看,後續機會可能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而指數性上漲的驅動力相對較弱,轉債市場後續的整體正股支撐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春節後,高價標的可逐漸關注賣點。  新券方面,在當前的估值環境下,對於正股基本面不存在明顯瑕疵的新券均建議積極參與。
  • 太保GDR發行上限縮減為約1.13億份,回應稱望減少短期套利
    根據公告的上市意向函內容,中國太保意向發行不超過1.131606億份GDR,其中每份GDR代表5股中國太保A股股票,即對應不超過5.65803億股A股,不超過本次發行前其A股股票的9%。GDR發行上限縮減為約1.13億份中國太保公告顯示,已於倫敦時間2020年6月10日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正式刊發《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於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全球存託憑證的意向確認函》(下稱「上市意向函」)。
  • 創業板指午後翻紅:木業家具板塊漲幅居前券商股拉升
    木業家具板塊漲幅居前,志邦家居等股漲停。此外,廣電、保險、鐵路基建、智能電視等板塊也表現強勢。券商板塊異動拉升,中信建投漲停。截至發稿,滬指上漲1.25%,深成指上漲0.62%,創業板指上漲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