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秋節都吃些什麼?不僅僅只有月餅,這些冷知識知道嗎?

2020-12-23 吃心探店

隨著年紀的增長,現在的中秋節已經沒有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很多人都說中秋節變味了,那是因為情懷不再,但是對於吃貨們來說,每年的中秋節都是舌尖上的狂歡日,畢竟,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網絡上關於現代人怎麼過中秋的文章有很多,但是關於古人是怎麼過中秋,中秋節都吃些什麼的文章卻很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權當作中秋節茶餘飯後的談資。

一、吃月餅

過中秋,肯定是要吃月餅的,月餅在古代有著諸如「荷葉」、「芙蓉」、「金花」等美稱,關於月餅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宋代的時候,就有能工巧匠製作各種吉祥圖案的月餅模具來手工壓制月餅,吃這樣的月餅可以討一個好彩頭,但那個時候不是只在中秋節吃,天天都可以吃,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是在明代才形成的。

大詩人蘇東坡曾讚美月餅「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可見這個大吃貨對月餅觀察入微,不負美食家之名。

二、吃鴨子

每逢中秋節前後,鴨子是最為肥美的,而且也是營養價值最高的時候,適合「貼秋膘」,古時候的人們喜歡在中秋節各種吃鴨,比如說什麼桂花鴨、樟茶鴨、烤鴨、當然,還有我個人最愛的鹽水鴨,滋味醇厚鹹香、鮮嫩入味,好吃的根本停不下來的感覺。

鴨肉性寒、味甘,它的的食療功效非常豐富,具有清熱去燥、滋補養胃、提振食慾、止咳化痰的多重功效,非常適合在秋天食用。

三、吃田螺

很少有人知道,吃田螺其實對眼睛很好,它富含維生素A這種微量元素,可以保護與增強視力,古人在中秋節將田螺當做一種難能可貴的美食,因為在中秋前後,田螺裡面是沒有小螺存在的,吃起來不硌牙,而且肉質肥嫩,鮮美多汁,營養價值豐富。

田螺適合拿來爆炒,做法也比較簡單,屬於入門級的家常小菜,重點是在炒制之前,一定要將田螺清潔乾淨,可以在水裡放點食鹽,讓田螺將髒東西都吐出來,一直到水變清澈位置,然後用鉗子將螺尾鉗掉即可。

四、吃芋頭

古人在中秋有吃芋頭的習俗,據《潮州府志》記載,中秋賞月,剝芋頭食之,可以祈求平安順利,芋頭非常容易消化,對於體弱多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群來說,經常吃芋頭可以起到應有的食療功效,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狀況。

推薦排骨蒸芋頭這道食譜,先將芋頭洗淨切塊,然後和提前醃製好的排骨一起放到蒸鍋裡面,開中火蒸上40分鐘即可出鍋食用,芋頭軟糯清甜,排骨軟爛入味,老少皆宜不忌口。

五、吃蟹

古代的中秋節,人們有吃蟹的習俗,並且這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吃的什麼蟹?當然是大閘蟹。秋天的時候,準確地說,應該是中秋前後,正是大閘蟹膏肥肉嫩的時候,個頭大,肉又多,況且那個時候大閘蟹不值錢,滿湖滿灘都是,每天三頓大閘蟹完全沒問題,有時候想想,真的很羨慕古人這一點。

大閘蟹適合清蒸,保留其原汁原味的口感,其肉質鮮美,蟹膏豐厚,而且營養豐富,蘊含超多的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一旦品嘗過,簡直停不下來喲。油光紅亮的色澤,肥美鮮香的蟹肉分分鐘刺激你的腎上腺素飆升,口水直流喲,沒有什麼煩惱是一隻煮熟的大閘蟹解決不了了,如果不行,就再來一隻。

六、吃南瓜

古時江南之地,流行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話說這個南瓜可是個難得的應季美食,很多人中秋節難免會大魚大肉,這個時候吃點南瓜,可以有助於消化,還能減少脂肪堆積,南瓜和糯米一起吃,可以帶來飽腹感,吃幾口就吃飽了,對於想要減肥瘦身的妹紙們來說,友好度非常高。

南瓜的葉子也是寶貝,維生素C含量非常高,我們都知道維生素C有比較好的美白亮膚效果,經常用南瓜葉子煮水來喝,不僅可以讓皮膚變白,還能清熱解毒,促進消化以及緩解皮膚乾燥。

七、飲桂花酒

屈原在《九歌》中唱道:「援驥鬥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古代中秋節,人們偏愛飲用桂花酒,一邊賞月,一邊喝著小酒,那滋味別提有多美了,現在還有很多地方保留了中秋節喝桂花酒的習俗。

除了美食之外,在古代,人們過中秋還有這樣兩種習俗,看完之後,我只能豎起大拇指,說一句,真會玩。

八、偷蔥偷菜

在古代,如果恰逢中秋佳節,沒有結婚的少女們或成群結隊,或獨自一人,趁著月黑風高夜,偷偷地潛入別人家的菜園偷菜,重點是偷蔥,菜園主人如果看見了,也會當作沒看見,等於是默認這種行為,但是僅限中秋節這一天。

好好的妹紙為啥想不開要去偷菜,這是為啥呢?就為了尋找刺激?NONONO,因為啊,在民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偷把蔥,就會嫁個好老公;偷把菜,就會找個好女婿,聽說還蠻靈驗的,現在還在單身的妹紙們大可以試試,但是有言在先,出了事,我可不負責。

想當年,曾經風靡大江南北的偷菜遊戲的設計靈感是不是就來自這個古代習俗呢?

九、熬夜

古人中秋熬夜:舉頭望明月,今人中秋熬夜:低頭看手機,也是很形象了。

是的,你沒看錯,在古代,人們選擇在中秋節這一天熬夜,就像在除夕守歲一樣,這可不是我瞎掰,而是有史料記載的,古時候的人們認為,在中秋節這一天,睡得時間越晚,就越長壽,剛看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差點把我驚到了,完全與現代人的早睡早起養生法則不相符啊,不過這種做法我喜歡,這一天可以光明正大地晚睡熬夜,而不用擔心被老媽責罵,何樂而不為呢?吃雞走起!嗨趴搞起來!

相關焦點

  •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最盛大的當屬春節,這是一個舉國同慶,全世界華人都不會錯過的節日。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就是中秋節了,每年的八月十五,大家都會賞月,吃月餅,喝桂花酒,享受節日帶來的團圓和幸福。可很多人對於中秋節的認識,僅僅停留在吃月餅的層面,月餅是怎麼發明的,這個節日起源於韓國嗎?很多人就不清楚了。
  • 中秋節吃月餅,月餅是怎麼來的?竟起源於古代一個都熟悉的女人!
    中秋節馬上就要到了,在中國我們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的習俗,而在中秋節也同樣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吃月餅,中秋節是團圓的日子,每當這個時候能夠回家的人都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回家,爭取在晚上的時候和家人吃一頓團團圓圓的飯,但是中國很多的傳統習俗雖然我們都知道
  • 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都會想到后羿嫦娥悽美的愛情故事,月餅成為了家家戶戶團圓必備的佳節美食,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賞月吟詩作對,從而出現了「有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成為了中秋節獨有的韻味,除了吃月餅、吟詩賞月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
  • 12個中秋節冷知識,發現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說起中秋節,大家似乎都不陌生,又放假,又吃月餅,秋高氣爽,心情美麗。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三巨頭之一,中秋節的內涵也是相當之豐富。格格盤點了12個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更全面的它。不知道那時的人們在這個小長假期間,是否也會出去旅個遊,看看大好河山。4、月餅極簡史,或與貴妃有緣中秋都要吃的月餅,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帶貨達人張騫出使西域,從國外帶回來芝麻(當時叫「胡麻」)。
  •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為什麼要過「中秋節」我國自古便有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習俗,為什麼要過中秋節呢,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圓的。按照《易經》的說法,陰極則陽升,這個時候的月亮其實已經有陽的味道了,月亮不僅會引起潮汐,還會引起人們的情緒,因為人體內有70%也是水。
  • 中秋節為什麼吃月餅?這一段「月餅起義」的故事,你知道嗎?
    馬上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中秋節又被稱為拜月節、團圓節,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也有很多,比如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等等。每個地區的習俗也都不一樣,但是有一個習俗,幾乎全國都一樣,那就是吃月餅。
  • 月餅在古代是供品,為什麼可以吃?
    那麼吃月餅又有什麼含義呢?吃月餅其中一個意義就在於慶祝,享受,體驗一年的收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知道按照月曆的順序,八月十五已是中秋了。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在中秋節這一天吃的月餅是用一年中收穫的農作物製作成的。一家人在一起帶著喜悅、快樂的心情享受著自己一年收穫的果實,十分愜意。
  • 月餅小科普:你知道中秋節吃的月餅,曾是被朱元璋用來起義的嗎?
    中秋節的三天小長假已經開始了,相信大家都已經計劃好假期的愉快生活了。在家與家人一起團聚,看中秋晚會,吃月餅大閘蟹,在賞一賞那八月十五又大又圓的月亮,好不快說得說。幫助你從繁忙的工作以及外在的壓力中暫時性的逃離,享受假期的美好時光。
  • 中秋節吃月餅含有什麼意思 有著幸福美滿團圓的象徵
    中秋節吃月餅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不變的習俗,到現在人們在中秋節的餐桌上依然會擺上月餅,這是一種傳統,一種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   在大唐那個萬國朝拜的時代,月餅這種食物就已經產生了,不過那時候可不叫月餅,而是叫胡餅,後來玄宗和楊玉環一起賞月,貴妃便把它改為了月餅。
  • 葡萄英語:放下那塊月餅,帶你嘗嘗中秋節趣味英語冷知識
    中秋節名稱表達對了嗎?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你知道中秋節名稱的來歷嗎?按照我國曆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做「中秋」。
  • 南瓜燒糯米飯做法,中秋節在古代有錢人吃月餅,窮人吃就吃它
    江南各地過中秋節,在古代月餅其實是有錢人吃,那麼窮人在中秋節吃什麼呢?其實古代窮苦人都只能選擇吃南瓜了,在江南就流傳了一句話:八月半吃南瓜,那麼今天我們來講講南瓜在中秋的時候怎麼吃呢?現在已經沒有那麼講究的做法,這道南瓜燒糯米飯味道還是很金典的。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月餅是垃圾食品嗎?中秋節該如何吃月餅?
    明天就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了,象徵著團圓,象徵著平安。今晚就來一起聊聊月餅、聊聊生活、聊聊健康吧~月餅文化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月餅成了節日裡特定的食物。從這則故事,我們了解到,當時中秋節吃月餅、互送月餅的習俗早已形成了。中秋節思鄉切以前的人們很講究過節,尤其是中秋節,總認為中秋節和春節同等重要。平時大家很忙,不一定能聚在一起,但中秋節這天,全家人最好能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亮,簡直是太幸福的事了。
  • 我們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人們為什麼在中秋節要吃月餅
    因此,從古至今,人們都用中秋明月寄託相思之情,期盼團員相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是什麼?因為月餅的形狀是圓形的,象徵著團員,也是中秋必備的食品。中秋吃月餅的起源,相傳是從元末開始流傳下來的。在元朝時期,因為中原人民受到了蒙古人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反抗,在朱元璋的領帶下反抗蒙古勢力。因為古時候傳送消息十分不方便,有害怕被人搜查。
  • 中秋節吃月餅的寓意是什麼 這個名稱起源於唐朝
    中秋佳節很快就要來臨,在這個闔家歡樂的日子中大家一定會吃一種食物,它就是月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且關於吃月餅的寓意大家也要清楚。   月餅又被稱作是團圓餅,因為它的形狀是圓的,所以也就寓意著家庭美滿成為了家人團聚的象徵,這種美好的寓意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到了今天依然非常適用。
  • 過了教師節迎來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不用買,知道這些想吃就做
    大家好我是祁胖胖,過了教師節迎來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不用買,教你在家自己做,喜歡的可以收藏,點關注,轉發廢話不多說首先五仁月餅在全國各地都南方還是北方都喜歡吃,再傳統中秋節當中也是一款比較著名的產品,它具有配料以皮薄餡多、軟中帶酥、具有多種果仁的香味
  • 中秋節將至,陝北月餅,皮酥餡香,你吃過嗎?
    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陝北月餅不僅在中秋佳節是必食之品,與其他地方不同的是,一年四季,你什麼時候想吃都可以買到。土月餅、子洲餜餡、定邊爐饃……各式各樣的陝北月餅,在歷盡了時間的考驗後,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
  • 中秋節有吃什麼的風俗 中秋節的風俗是吃什麼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年陰曆的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中秋節這一天月亮很圓,是觀賞月亮的最佳時節,古人習慣稱圓月為團圓,所以中秋節又稱為「團圓節」,顧名思義就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那麼大家知道中秋節有吃什麼的風俗嗎?一起來看看吧。
  • 記憶中中秋節的味道:特殊的月餅——涼拌雞肉
    馬上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你們是不是特別期待這個全家團聚的日子?你們單位中秋節放假嗎?你們回老家過節嗎?你們家中秋節的菜單定了嗎?……月圓之夜中秋節該吃什麼?每個地方應該有屬於本地區特色美食吧!我知道的南京人要吃桂花鴨,廣州地區要吃芋頭,江浙一帶要吃藕盒,但是好像月餅是每個地區都要吃的吧。
  • 中秋節與后羿嫦娥的故事,你還記得第一次吃月餅的場景嗎?
    這句詩詞說的是關於中秋節的故事,中秋節以花好月圓,映照人心之團圓。中秋節寄託思念故鄉和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是我國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與端午、春節、清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從古至今,每當中秋來臨,人們便會全家一起提花燈賞月,吃月餅。舉杯共飲桂花酒,闔家團圓賞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