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好消息!普通同慶!相信大家已經提前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國慶放8天!中秋和國慶節將至,巧合的是中秋和國慶還是同一天,有關專家表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21世紀,中秋、國慶「同天」的概率非常小,而這在21世紀僅出現4次,實屬罕見!上一次出現中秋、國慶同天是在2001年,今年也就是2020年又出現了一次,接下來還會在2031年和2077年再次出現!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都會想到后羿嫦娥悽美的愛情故事,月餅成為了家家戶戶團圓必備的佳節美食,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賞月吟詩作對,從而出現了「有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成為了中秋節獨有的韻味,除了吃月餅、吟詩賞月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
一、這個中秋有點「冷」,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1、中秋節的「暱稱」有點多
中秋節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節日,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齊名,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名稱來源於我國的農曆,在農曆中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分別是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之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同時中秋節因為在農曆的八月,也被稱為「秋節」、「八月節」、「月半節」;在年農曆的八月十五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月節」;由於我國廣袤的土地,將居住的人們分在了不同的地區,從而產生了不同族群的文化,一些地區根據當地過中秋的習俗不同,中秋節又被稱為「追月節」、「拜月節」、「玩月節」、「女兒節」、「團圓節」、「太太節」等等。
2、中秋節的起源,有點多
在古代的時候,當時的交通、通訊不發達,不能用相機來記錄美好的瞬間,而且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月亮作為「神明」,是健康、平安、長壽的象徵,所以那個時代的中秋節起源於對月的崇拜和祈福的象徵。
中秋節還有一個起源是與考試相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成語「蟾宮折桂」,這是科舉考試「高中」的重要標誌。相傳每年的科舉考試都是在八月公布成績,對「高中」者進行慶祝,於是中秋節就這樣流傳下來,成為全社會都慶祝的一個節日。
中秋節除了我們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因為地域的差異,在中秋節這一天,各個地區過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下面來跟著我看看,中秋節各地的不同習俗。
二、別有一番風味的中秋習俗
1、「偷吃」
在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吃著月餅,賞月拍照記錄這一刻的美好瞬間,然而有這樣一個地方的有著中秋節「偷吃」的習俗,在湖南省與貴州省交界的懷化地區,每到中秋節這天,都將自己庭院的後門開著,在家中準備豐盛的食物,等著「小偷」來,如果「小偷」吃得越多,那麼這戶人家的生活就會越興旺。
2、「罵中秋」
在中秋節這天,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月傷懷,吟唱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千古佳句,然而在廣西壯族的某些地區,卻有著「罵中秋」的習俗,相傳古代有位美麗的姑娘,不喜歡虛假的甜言蜜語,偏偏喜歡尖刻辛辣的罵語。在中秋節那天,青年男子當眾痛罵偷姑娘甘蔗的人,那個姑娘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愛意,最終嫁給了那位青年。從此,當地形成一種青年人以惡作劇引人發罵的風俗。相傳中秋之夜被罵得越多,就越長壽。
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你的家鄉在中秋節那天有著什麼樣的習俗呢?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