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秋」假期有點長!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2020-12-23 虎媽潘潘

好消息!好消息!普通同慶!相信大家已經提前得到了「可靠的」消息,國慶放8天!中秋和國慶節將至,巧合的是中秋和國慶還是同一天,有關專家表示,在這個日新月異的21世紀,中秋、國慶「同天」的概率非常小,而這在21世紀僅出現4次,實屬罕見!上一次出現中秋、國慶同天是在2001年,今年也就是2020年又出現了一次,接下來還會在2031年和2077年再次出現!

中秋節作為我國傳統的節假日,在中秋節那天,人們都會想到后羿嫦娥悽美的愛情故事,月餅成為了家家戶戶團圓必備的佳節美食,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歡在中秋節這天賞月吟詩作對,從而出現了「有人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樣的流傳千古的名句也成為了中秋節獨有的韻味,除了吃月餅、吟詩賞月外,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

一、這個中秋有點「冷」,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1、中秋節的「暱稱」有點多

中秋節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節日,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齊名,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名稱來源於我國的農曆,在農曆中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分別是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之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同時中秋節因為在農曆的八月,也被稱為「秋節」、「八月節」、「月半節」;在年農曆的八月十五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月節」;由於我國廣袤的土地,將居住的人們分在了不同的地區,從而產生了不同族群的文化,一些地區根據當地過中秋的習俗不同,中秋節又被稱為「追月節」、「拜月節」、「玩月節」、「女兒節」、「團圓節」、「太太節」等等。

2、中秋節的起源,有點多

在古代的時候,當時的交通、通訊不發達,不能用相機來記錄美好的瞬間,而且在那個時代的人們的思想比較保守,月亮作為「神明」,是健康、平安、長壽的象徵,所以那個時代的中秋節起源於對月的崇拜和祈福的象徵。

中秋節還有一個起源是與考試相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成語「蟾宮折桂」,這是科舉考試「高中」的重要標誌。相傳每年的科舉考試都是在八月公布成績,對「高中」者進行慶祝,於是中秋節就這樣流傳下來,成為全社會都慶祝的一個節日。

中秋節除了我們不為人知的「冷知識」,因為地域的差異,在中秋節這一天,各個地區過節的習俗也不盡相同,下面來跟著我看看,中秋節各地的不同習俗。

二、別有一番風味的中秋習俗

1、「偷吃」

在中秋節這天,家家戶戶吃著月餅,賞月拍照記錄這一刻的美好瞬間,然而有這樣一個地方的有著中秋節「偷吃」的習俗,在湖南省與貴州省交界的懷化地區,每到中秋節這天,都將自己庭院的後門開著,在家中準備豐盛的食物,等著「小偷」來,如果「小偷」吃得越多,那麼這戶人家的生活就會越興旺。

2、「罵中秋」

在中秋節這天,古代的文人墨客對月傷懷,吟唱出「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的千古佳句,然而在廣西壯族的某些地區,卻有著「罵中秋」的習俗,相傳古代有位美麗的姑娘,不喜歡虛假的甜言蜜語,偏偏喜歡尖刻辛辣的罵語。在中秋節那天,青年男子當眾痛罵偷姑娘甘蔗的人,那個姑娘對這位青年產生了愛意,最終嫁給了那位青年。從此,當地形成一種青年人以惡作劇引人發罵的風俗。相傳中秋之夜被罵得越多,就越長壽。

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你的家鄉在中秋節那天有著什麼樣的習俗呢?快來和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2個中秋節冷知識,發現它「不為人知」的一面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這裡提前給大家拜個早年!說起中秋節,大家似乎都不陌生,又放假,又吃月餅,秋高氣爽,心情美麗。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三巨頭之一,中秋節的內涵也是相當之豐富。格格盤點了12個關於中秋節的冷知識,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更全面的它。
  •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
    「中秋節」3個冷知識:月餅是楊貴妃命名,中秋節起源於韓國?在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最盛大的當屬春節,這是一個舉國同慶,全世界華人都不會錯過的節日。冷知識一:中秋節命名之謎按照中國農曆的劃分,一年有四季,而每一個季節又詳細的劃分成3個部分,分別是「孟、仲、季」,而「仲」就是中旬的意思,八月十五恰恰是位於秋天的中旬,所以命名為「仲秋」,後來慢慢演變為「中秋節」。
  •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句最令你動容?
  • 古人中秋節原來這麼會玩,你所不知道的中秋冷知識
    雖說是開學,能再跟同學見面一起玩也是件開心的事呢,而且9月份也是相當豐富多彩的,比如沒有幾天就要到月餅節,奧不對,是#中秋節,就讓人很期待呢。那麼這個中秋節是怎麼來的?中秋跟月亮有什麼關係?中秋節又有什麼傳統是我們不知道呢?今天猴猴就來跟大家聊聊,有關中秋節背後的故事。
  • 中秋節: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的發展形成的,賦予濃重的傳奇色彩。對於中秋節,中秋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中秋節由來的故事吧!
  • 中秋丨拜月光、吃芋頭、玩燈籠...這些中秋習俗你還記得幾個?番禺...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廣州有著獨特的中秋民俗文化,如拜月光、豎中秋、燒番塔、燒禾樓、吃田螺、吃芋頭等。隨著時代變遷,不少民間習俗逐漸變化甚至消失,但在廣州一些地方,市民仍堅守著燒番塔等獨特民俗,而專家則呼籲更好地活化傳統。番禺僅剩3個村中秋節燒番塔番禺區南村鎮樟邊村至今保留著一種中秋習俗——燒番塔。
  • 中秋快樂丨湖南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除了賞月、吃月餅這些平常的習俗外,湖南各地還有各種好玩奇特的中秋習俗,比如「偷月亮菜、跳月、偷瓜送子」聽起來都很與眾不同。一起來瞧瞧,說不定你的家鄉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呢?侗家的單身姑娘利用這一時機,在月圓之夜打著花傘,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園「偷菜」,並故意叫喊讓對方知道,以此傳情。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盡相同。單身姑娘要偷成雙生長的豆角,表示她們能擁有甜蜜的愛情;成了家的女人要偷長勢最好的瓜或一把飽滿青翠的毛豆,象徵她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年輕小夥子們也偷菜,希望月宮仙女賜予他們幸福。
  • 2018年中秋節是陽曆幾月幾日?有關中秋節的幾個冷門知識,漲姿勢
    自從過了端午,大家就眼巴巴地盼望著中秋節的到來,一來這是一個團圓的節日,最重要的是有3天假期可以揮霍,譬如旅遊啦,宅家啦,當然與家人來一次團圓聚會也是極好的。那2018年中秋節陽曆是幾月幾號呢,大家習慣了說陰曆的8月15,而了解了中秋節陽曆的日子才好計算假期嘛。
  • 我們家鄉國的中秋習俗,你知道幾個?猜猜我是哪裡人?
    自古中秋有拜月賞月賞桂花等習俗久經不息。中秋節是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有著寄託思念思念,親人之情。中秋的月亮。我們都常說過的太辛苦了。也是,我們古老的祭月日。中秋佳節是否?詩句一首。第三,中午秋習俗有舞火龍,有些地方中秋舞火龍的習俗。船員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且其中香港大坑舞火龍傳統習俗有超過百年歷史。也是文化遺產。
  • 關於中秋節的最早來歷,六個中秋節習俗,其中一個很少人知道
    吃月餅可謂是如今中秋節的主流,這千年文化竟能如此完好地延續至今,實在是讓人感嘆中國文化傳承的博大深遠。中秋節別名以及其他各種習俗自古至今「月圓人團圓」幾字一直印在人們腦海中,無論是宋代蘇轍的「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還是唐代白居易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  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神話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刻板的知識往往很難讓人們記住,但是形成了故事,經歷了無數代人的傳承,只會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會因為時間,媒介而發生改變,我們今天要聊的中秋節的來歷也是一樣,中秋節作為傳統節日,其背後的神話故事同樣迷人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中秋節的由來與習俗
    唐朝以後,中秋節成為賞賜群臣。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正德江寧縣誌》載,中秋夜,南京人必賞月,合家賞月稱為「慶團圓」,團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
  • 「中秋節專題」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 中秋節吃什麼
    2020年的中秋節是10月1日,連著國慶假期一起放,法定休假日為10月1日~8日八天。小知識由於地域文化存在一定差異,不同地區過中秋也形成了獨有的習俗文化,比如江西吉安的稻草燒瓦罐、四川成都的打粑、殺鴨子、吃麻餅等,都是十分有趣的習俗文化,也代表著人們對中秋的喜愛與欣喜之意。秋暮夕月,又是一年中秋節。
  •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目前學者們一致認為,中秋節從宋朝開始盛行,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     原標題:關於中秋節的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多少?     中秋節又被稱為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團圓節、玩月節、拜月節甚至女兒節或團圓節等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節日之一。
  • 在古代,中秋節都吃些什麼?不僅僅只有月餅,這些冷知識知道嗎?
    隨著年紀的增長,現在的中秋節已經沒有小時候的那種味道了,很多人都說中秋節變味了,那是因為情懷不再,但是對於吃貨們來說,每年的中秋節都是舌尖上的狂歡日,畢竟,唯有美食不可辜負。網絡上關於現代人怎麼過中秋的文章有很多,但是關於古人是怎麼過中秋,中秋節都吃些什麼的文章卻很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權當作中秋節茶餘飯後的談資。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012中秋節壁紙欣賞
    【PConline 欣賞】一年一度秋風盡,又到中秋佳節時,你會怎麼度過這個「地球末日年」的中秋節呢?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當屬全家一起吃月餅和賞月了。而除了吃月餅和賞月之外,也給家裡的電腦換上張溫馨唯美的中秋節壁紙應應景吧!  2012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 中秋節的傳統風俗_中秋節習俗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而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仲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節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 韓國、日本、越南也過中秋節?細數漢文化圈內的中秋節習俗
    中國文化傳播的途徑有以下幾種:一、中國歷史文化空前繁榮時期,各國派遣使者來中國,學習了解相應的習俗,回國後,再大力宣傳發揚;二、移民,華人自己把文化習俗帶去國外,例如新加坡,總人口的80%都是華人,不難猜到這些移民者會將中國文化帶到新加坡的本土文化之中, 中秋節作為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唐朝開始就隨之傳播到日本、朝鮮半島
  • 中秋節習俗有哪些?來石景山區圖書館了解中秋傳統文化
    花好月圓人團圓為慶祝2020年中秋、國慶喜相逢,石景山區圖書館在10月1日至8日的「雙節」假期中,為期待已久的讀者朋友們推出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快來看看吧!系列成人活動吃月餅、玩兔兒爺、吃團圓飯……你的中秋節習俗都有哪些呢?石景山區圖書館以「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為主題,通過各種閱讀活動帶你感受中秋節的節日文化。中秋節主題講座特別邀請趙傑教授為大家講解中國節日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