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快樂丨湖南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2020-12-23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

今天

農曆戊戌狗年中秋節

小編祝願

所有微友身體健康

闔家團圓 幸福美滿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深受大家喜愛。除了賞月、吃月餅這些平常的習俗外,湖南各地還有各種好玩奇特的中秋習俗,比如「偷月亮菜、跳月、偷瓜送子」聽起來都很與眾不同。一起來瞧瞧,說不定你的家鄉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呢?

長沙

提節、剝芋頭

食俗:除月餅外,餐桌上常有牛肉炒茭瓜、芋頭燉牛肉、鴨子、菱藕等。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闢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

拜月:舊時,長沙有拜月習俗。不過遵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規。拜月時,陳瓜果等食物於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則擺鮮果拜月,祈獲佳偶。

提節:長沙民謠有「八月桂花香,家家接姑娘」,娘家中秋將已嫁姑娘接回家過節,午後歸家,出嫁女向娘家饋贈月餅、菱藕等物。親友間亦互饋月餅、瓜果,俗呼提節。

懷化

偷月亮菜

新晃是位於湖南西部邊陲的侗族自治縣,這裡的中秋夜流行一種「偷月亮菜」的古老習俗。在侗鄉人的傳說裡,中秋這天晚上,月宮的仙女會把甘露灑向人間,甘露代表無私,因此這一夜人們可以共同享受瓜果蔬菜的鮮美。侗家的單身姑娘利用這一時機,在月圓之夜打著花傘,找到自己心上人家的菜園「偷菜」,並故意叫喊讓對方知道,以此傳情。

不同身份的人偷的菜也不盡相同。單身姑娘要偷成雙生長的豆角,表示她們能擁有甜蜜的愛情;成了家的女人要偷長勢最好的瓜或一把飽滿青翠的毛豆,象徵她們的孩子健康茁壯;年輕小夥子們也偷菜,希望月宮仙女賜予他們幸福。偷菜的時候,失竊菜園的主人如果破口大罵,偷者會感到更加吉利。不過這些偷來的菜不能帶回家,只能在野外煮食。「偷月亮菜」這項風俗,使侗鄉的中秋夜其樂融融。

永州

中秋包粽子

粽子不應該是端午節吃的嗎?怎麼中秋節也吃粽子?在永州一些農村地區,中秋節是要包粽子的。據老輩人講,過去永州交通不便,消息閉塞。從湘北的汨羅到湘南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當屈原的消息傳來時,已經是八月中秋節了,為了紀念屈原,他們就用中秋節來代替端午,於是,就形成了中秋節包粽子的習俗。

民間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永州寧遠在端午節青黃不接,只有等到八月中秋收穫季節,家裡有了剩餘的錢才能包粽子紀念屈原。這種習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張家界、湘西

跳月

在湘西、張家界一帶,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的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

邵陽

中秋修路

湖南城步縣的八誹瑤聚居地有中秋修路除草的風俗。八月十五這天,男女老少吃過早飯之後都會自發的去修路,年輕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拿著工具,帶著午飯,翻山越嶺來到與鄰鄉相接的路口,以此為界向著自己的寨子方向除草墊路,整修橋梁,年老體弱者和小孩子則在寨子附近修路。這一天還有個習俗,就是不能在別人家吃飯,意為保住自己修路的功德,不能流到別人家去。當地人認為中秋修路是一件積攢功德的聖事,誰修的路最多最好,就會有光明的前途。

衡陽

偷南瓜送子

在湖南的衡陽中秋晚「送瓜」一事。凡席豐履原之家,娶婦數年不育者,則親友舉行送瓜,先數日,於菜園中竊冬瓜一個,須令園主不知,以彩色繪成面目,衣服裹於其上若人形。舉年長命好者抱之,鳴金放炮,送至其家,年長者置冬瓜於床,以被覆之,門中念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受瓜者設盛筵款待之,若再事然。婦得瓜後,即剖食之。俗傳此事最驗雲。在衡陽,凡是村裡結了婚沒有生育兒女的人家,只要人緣好,村裡都會有人給他們「送子」。長沙、張家界等地也同樣在這樣的習俗。

有的還說吃偷來的南瓜「可治腰痛」。一些人家故意擺出南瓜讓小孩來偷,還擺上油燈,以點綴瓜棚豆架之下節日氣氛。

常德

吃桂花鴨子

農曆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在常德,人們要把已嫁姑娘接回家過節,故又稱「團圓節」。

親友互相饋贈,多以餅、茭、藕、餈粑、飴糖為禮物,其中以月餅為珍,象徵團圓。此時桂花飄香,鴨子正肥,常德流行「吃桂花鴨子」的習慣。舊俗婦女求嗣,於夜間至田間摸瓜,得圓者為喜,稱為「摸秋」。

相關焦點

  • 中秋丨拜月光、吃芋頭、玩燈籠...這些中秋習俗你還記得幾個?番禺...
    點擊播放 GIF 0.0M燒番塔、燒禾樓、玩燈籠……這些廣府中秋民俗,你聽說過嗎?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廣州有著獨特的中秋民俗文化,如拜月光、豎中秋、燒番塔、燒禾樓、吃田螺、吃芋頭等。隨著時代變遷,不少民間習俗逐漸變化甚至消失,但在廣州一些地方,市民仍堅守著燒番塔等獨特民俗,而專家則呼籲更好地活化傳統。番禺僅剩3個村中秋節燒番塔番禺區南村鎮樟邊村至今保留著一種中秋習俗——燒番塔。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馬上又到了期盼已久的中秋節了,今年中秋有些特別,與國慶是同一天。在這個闔家團聚的日子裡,與家人一起賞月,共嘗月餅,歡度佳節,已是我們流傳下來的傳統習俗。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月滿中秋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它的由來傳說也有很多。
  • 「網絡中國節·中秋」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你知道嗎?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今年恰好又是中秋、國慶雙節同慶,花好月圓迎中秋 國泰民安慶國慶 共同慶祝美好佳節!中秋節的傳說和習俗,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韶關市網絡文化節相關連結◆ 【網絡中國節·中秋】我畫你猜大挑戰,看你猜出幾個?◆ 有獎徵稿!「提升網絡素養、共享網絡文明」青少年手繪大賽火熱報名中◆ 恭喜!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這些習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中秋節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節日,吃月餅賞月成了全中國人民一直以來固有的習俗。中秋月圓之日,雲遊四方的你是否回到了故鄉,與親人一同賞月,品味著家鄉的中秋習俗。中秋佳節月圓之日,是家人團圓之日,也是人們寄託思念親人之時。
  • 看湖南女婿,中秋上嶽母娘家吃什麼,就知道湖南女婿什麼地位了
    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中秋節要到了,又到湖南女婿上丈母娘家的日子了,不知道全國其他地方是不是女婿中秋節要在嶽母娘家過,反正湖南株洲這邊是這樣的。今天星姐有事回了趟株洲,下周就是中秋節了,爸爸媽媽已經開始擬中秋女婿上門的菜單了!吃飯間,媽媽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大熊,中秋過來要做點什麼菜?」(大熊就是湖南女婿),女兒已經淪落到不聞不問了,網友嗎,你們也是這待遇嗎?
  • 文話中秋——你知道這些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和故事嗎
    中秋,顧名思義,秋天過了一半的日子。「中秋」一詞最早出現於《周禮》中,但直到初唐,在《唐書太宗記》中,才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明確記載,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后羿的徒弟知道後,在八月十五這一天,乘后羿不在家的時候,要挾嫦娥交出仙藥。嫦娥被逼無奈,將仙藥一口吞下,結果立刻身輕如煙,飛上了天,從此成了長住月宮的仙女,與后羿天各一方。后羿回家知道了此事,萬分悲痛,便在院中供上瓜果食品,寄託對嫦娥的思念。鄉親們敬重后羿與嫦娥的感情,也紛紛效仿拜月,故中秋又稱「拜月節」。
  • 這個「中秋」假期有點長!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一、這個中秋有點「冷」,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1、中秋節的「暱稱」有點多中秋節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節日,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齊名,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名稱來源於我國的農曆,在農曆中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分別是春、夏、秋、冬,每個季節又分為孟、仲、季之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同時中秋節因為在農曆的八月,也被稱為「秋節」、「八月節」、「月半節」;在年農曆的八月十五那天,月亮格外的明亮,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為「月節」;由於我國廣袤的土地,將居住的人們分在了不同的地區,從而產生了不同族群的文化,一些地區根據當地過中秋的習俗不同,中秋節又被稱為「
  • 值此中秋佳節,恭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1轉眼又是一年中秋,那麼,值此中秋佳節,何爹瀏陽蒸菜公司全體員工祝您中秋節日快樂!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團團圓圓!工作之後,我們對於這樣的傳統節日都是特別喜歡,因為又要放中秋假期啦!中秋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也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的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慶中秋迎國慶:這些中秋英文科普,你知多少?
    那對於中秋節的英文知識,你知道多少?邦邦給大家科普一下吧! 中秋節在英文裡是Mid-Autumn Festival,這是直接按照中秋節逐字翻譯過來的。 各種中秋習俗英文表達,你get到了嗎 ?中秋節將至,你還只會說Happy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快樂!)給親朋好友祝福嗎?下面這些「中秋節英語祝福句子」,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 燒番塔、燒禾樓…… 這些中秋習俗仍有市民在堅守
    新快報記者 謝源源/攝廣州市內一些民俗正在淡化,專家呼籲更好地活化傳統燒番塔、燒禾樓、玩燈籠……這些中秋民俗你聽說過嗎?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廣州有著獨特的中秋民俗文化,如拜月光、豎中秋、燒番塔、燒禾樓、吃田螺、吃芋頭等。
  • 拜月、走月、摸秋……南京中秋節習俗,你知道幾個?
    因為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老南京人習俗把這一天稱為「八月節」。除了叫法與眾不同,南京還有很多獨特的中秋文化。在南京六合,有一種「賴月餅」,這是乾隆皇帝御賜的名字;月圓之夜,南京人家焚鬥香,全家老少「拜月」;祭月之後,人們流連街市,泛舟情懷,登樓賞月,吟詩作賦,這是「走月」……中秋將至,聽南京非遺傳承人、民俗專家閒話老南京中秋習俗。
  • 我們家鄉國的中秋習俗,你知道幾個?猜猜我是哪裡人?
    自古中秋有拜月賞月賞桂花等習俗久經不息。中秋節是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有著寄託思念思念,親人之情。中秋的月亮。我們都常說過的太辛苦了。也是,我們古老的祭月日。中秋佳節是否?詩句一首。第三,中午秋習俗有舞火龍,有些地方中秋舞火龍的習俗。船員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且其中香港大坑舞火龍傳統習俗有超過百年歷史。也是文化遺產。
  • 【中秋快樂】來瞧瞧,閩南過中秋有哪些習俗!
    中秋博狀元餅:在閩南地區,中秋節博(卜)狀元餅的習俗非常盛行。關於這種習俗的來歷,在民間的說法並不相同。一種說法是,元朝末年的一年中秋節,人們借玩餅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放鞭炮為起義信號,同時行動,反抗元朝統治者。以後,這一玩餅形式就在民間逐漸演化為中秋節「博狀元餅」的習俗。
  • 中秋節祭月的傳統習俗:除月餅外,這些供品也必不可少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一直是中國的傳統習俗,當然曾經韓國人居然拿去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過好在他們申請的是秋夕節夜晚的一個風俗環節——圓圈舞「羌羌水月來」。中國人的中秋節,在韓國人眼裡,其實叫秋夕節。那麼我們中秋節那天祭月到底有哪些傳統習俗呢?古人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他們一般會扎燈籠,玩花燈,燒鬥香,舞火龍,祭月,燃燈,賞月,觀潮,猜謎,吃月餅以及飲桂花酒等多種環節。截止到目前為止,現代人的中秋節則簡單許多,他們省去了很多的繁文禮節。
  • 上海人以前過中秋還有這些習俗,80%人不知道,現在只剩這一樣
    現在說到中秋節的習俗,大家能馬上說出來的,大多是吃月餅、賞月、和家人團聚之類的,但其實以前上海過中秋的習俗還有一些別的,倒是和秋天這個季節本身更有關聯。其中一樣,就是玩秋蟲,往具體裡說,就是鬥蟋蟀,上海人叫做鬥螊績。很多上海小孩還可能還記得,童年記憶裡跟著家裡的大人去花鳥市場挑選螊績的經歷。
  • 中秋節: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故事嫦娥奔月傳說嫦娥是遠古時候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的妻子。1.賞月:這是最有代表性的活動了。中秋節時節的月亮明亮又圓滿,闔家聚在一起賞月是很重要的習俗。在古代還要祭拜月亮。2.吃月餅:月餅代表著團圓,吃月餅這是必不可少的中秋節項目。現在月餅的餡料繁複多樣。
  • 中秋習俗原來有這麼多,你未必都知道……
    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你準備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呢?「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月是中秋明」,賞月古稱玩月,跟其他景物一起觀賞更有韻味。
  •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你知道嗎,中秋節日習俗活動又有哪些?
    又到一年中秋佳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逢佳節倍思親,每年到農曆八月十五,在異鄉獨自生活的人們,以月亮的圓比作家人團圓,來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的感情,在中國的傳統節日裡,中秋節和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南方過中秋有一個奇怪的習俗,你見過嗎?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作為流傳了2000多年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然是有著很多獨有的過節習俗。除了我們所熟知的賞月、吃月餅外,中秋節還有諸如摸秋、送瓜,燒寶塔等民間習俗,而這所有的習俗都是傳統"祭月"古俗的組成部分。
  • 中秋時節話中秋,傳統與現代的過節習俗有何不同?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你知道中秋節都有哪些風俗嗎?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時候,賞月是一個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其實就是說的賞月。北宋中秋習俗主要是賞月,文人雅士對月寫詞賦詩,往往通宵達旦。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