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習俗原來有這麼多,你未必都知道……

2021-02-08 三湘風紀


又是一年中秋時,今年你準備做什麼呢?除了我們熟知的賞月、吃月餅,中秋節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呢?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民間尚有「吳剛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

「月是中秋明」,賞月古稱玩月,跟其他景物一起觀賞更有韻味。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我國自古就有在中秋節祭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相傳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的儀式,向明月寄託對未來的希冀。

兔兒爺是中秋節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

聽香,又叫拈香,古代還可佔卜。偷菜,臺灣有句俗語「偷著蔥,嫁好郎;偷著菜,嫁好婿」。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明月,聞著陣陣桂香,遙想吳剛砍桂,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享受。


►中國歷史上唯一用詩歌公布個人收入的官員,他的詩你肯定讀過……

相關焦點

  • 中秋習俗原來有這麼多,你未必都知道!
    「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因我國古時的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 「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 原來中秋除了吃月餅賞月亮之外,還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習俗……
    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月亮會成為主角,所有的活動和習俗都是圍繞著月亮來的。除了吃月餅、賞月亮之外,在我國的一些少數民族地區,還有著特殊的中秋習俗,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看吧~跳月苗族人民在中秋節有一個特殊的風俗習慣——「跳月」。
  • 中秋吃月餅的習慣一開始就有嗎?賞月吃月餅原來這麼多學問!
    2020年中秋和國慶節同一天,不少人關心的的可能是放假可以休息8天。不少朋友已經擬定好出遊計劃了!休息固然是好的,閒暇之餘對於中秋傳統佳節也可以漲漲知識呢!中秋是從哪個朝代開始的?「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說的是每年秋季,朝廷會給老人提供粥食。在這裡,沒有明確「中秋」具體是哪一天。但在以農業為主的古代,秋收是一年中的大事。
  •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這些習俗已經延續幾千年
    中秋節是我國幾千年來的傳統節日,吃月餅賞月成了全中國人民一直以來固有的習俗。中秋月圓之日,雲遊四方的你是否回到了故鄉,與親人一同賞月,品味著家鄉的中秋習俗。中秋佳節月圓之日,是家人團圓之日,也是人們寄託思念親人之時。
  • 十五的月亮·中秋特輯|這些傳統習俗,你知道嗎?
    那麼,你知道中秋的由來嗎?各地有什麼習俗?川川子帶你談古論今,來盤一盤這月圓背後的故事。中秋祭月古有詩人詠月,今有國人賞月。在中秋除傳統的賞月、吃月餅,還有其他很多有趣的習俗。#3 燃燈中秋之夜,在古代時有燃燒紙燈以助月色的習俗,現在全國多地仍保留有此習俗,尤其是在湖廣一帶。
  • 中秋快樂丨湖南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除了賞月、吃月餅這些平常的習俗外,湖南各地還有各種好玩奇特的中秋習俗,比如「偷月亮菜、跳月、偷瓜送子」聽起來都很與眾不同。一起來瞧瞧,說不定你的家鄉還有一些你不知道的中秋習俗呢?農村有食芋頭者,將剝芋頭皮稱為剝鬼皮,寓意闢邪消災。此習俗在南中國地區廣泛流行。拜月:舊時,長沙有拜月習俗。不過遵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俗規。拜月時,陳瓜果等食物於庭院,祈拜月亮。未婚少女則擺鮮果拜月,祈獲佳偶。
  • 古人中秋節原來這麼會玩,你所不知道的中秋冷知識
    中秋跟月亮有什麼關係?中秋節又有什麼傳統是我們不知道呢?今天猴猴就來跟大家聊聊,有關中秋節背後的故事。在我們國家「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四大傳統節日,說明這四個節日可是相當有歷史的。
  • 中秋將至,民間都有哪些習俗和禁忌?這些都是老祖宗傳下的講究!
    兩漢時期,「中秋」一詞正式出現在文字記載中,這時候的人們在這一天會進行敬老、吃雄粗餅的活動,月餅還沒有出現。唐代,中秋節首次被國家確定為全國性的節日,北方也開始有了賞月的習俗。到了北宋時期,中秋節已經走進尋常人家,成了人人參與的重要節日,這時候的文學作品中開始出現「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這就是月餅最早的樣子,不過月餅最早並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祭月和祭祀祖先的祭品,後來人們才漸漸有了品嘗月餅的習俗。
  • 中秋烤肉——臺灣特有的有趣習俗
    每年中秋節全臺幾乎都陷入烤肉瘋!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近年來中秋節逐漸和烤肉畫上等號。即使現在「環保署」強調,烤肉會讓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飆高,但依舊不減民眾選擇在中秋夜烤肉賞月的興致。  臺灣人愛烤肉  到底臺灣民眾多愛烤肉?從大賣場的銷售數字可看出。
  • 中秋時節話中秋,傳統與現代的過節習俗有何不同?
    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你知道中秋節都有哪些風俗嗎?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新禾入廩,遊子當歸,都要在這天力爭趕回,合家團聚。中秋節的時候,賞月是一個最傳統的習俗之一,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明月四時有,何事喜中秋」其實就是說的賞月。北宋中秋習俗主要是賞月,文人雅士對月寫詞賦詩,往往通宵達旦。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是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一句。
  • 這個「中秋」假期有點長!中秋節的這些習俗、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一、這個中秋有點「冷」,這些「冷知識」你知道幾個1、中秋節的「暱稱」有點多中秋節是大家最為熟知的節日,是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齊名,並稱為中國的四大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還有一個起源是與考試相關,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個成語「蟾宮折桂」,這是科舉考試「高中」的重要標誌。相傳每年的科舉考試都是在八月公布成績,對「高中」者進行慶祝,於是中秋節就這樣流傳下來,成為全社會都慶祝的一個節日。
  • 中秋節: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亦有此意。當時十日齊出,非常炎熱,莊稼都給曬焦了,給神州大地帶來了巨大的恐怖和災害。后羿為民除害,射落九日,留下一個太陽,人們終於得以正常生活,后羿因此為天下人所敬慕。他聽說崑崙山西王母那裡有種「不死藥」,這種藥,一人吃了可以升天成仙,兩個人分吃了,就可以長生不老。於是,他跋山涉水,前往討取,終於得到。
  • 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你知道嗎,中秋節日習俗活動又有哪些?
    中秋節的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古代帝王祭月、拜月,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漸傳到民間的百姓中。一說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農業秋收的季節,農民為了慶祝豐收的喜悅之情,就把這一天定為慶祝的節日。
  • 南方過中秋有一個奇怪的習俗,你見過嗎?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作為流傳了2000多年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自然是有著很多獨有的過節習俗。除了我們所熟知的賞月、吃月餅外,中秋節還有諸如摸秋、送瓜,燒寶塔等民間習俗,而這所有的習俗都是傳統"祭月"古俗的組成部分。
  • 我們家鄉國的中秋習俗,你知道幾個?猜猜我是哪裡人?
    自古中秋有拜月賞月賞桂花等習俗久經不息。中秋節是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有著寄託思念思念,親人之情。中秋的月亮。我們都常說過的太辛苦了。也是,我們古老的祭月日。點燈。中秋佳節是否?詩句一首。第三,中午秋習俗有舞火龍,有些地方中秋舞火龍的習俗。船員於19世紀居民為求消除瘟疫而且其中香港大坑舞火龍傳統習俗有超過百年歷史。也是文化遺產。
  • 燒番塔、燒禾樓…… 這些中秋習俗仍有市民在堅守
    新快報記者見到,番塔由火磚和瓦片疊砌而成,外形如塔,留有門口,塔身周圍留足空隙透光透氣。方錦銘說,他小時候,番塔是用爛磚頭、爛瓦片堆成的,在中秋節前半個月就開始準備堆番塔,塔比較胖,最多只有兩米多高。而現在的番塔更瘦更高,燒起來也更有氣勢。「中秋節晚上8點半,大家吃完飯都聚集到廣場,就開始燒番塔,用禾稈來燒,拿長竹竿把火撩旺,火越來越旺,火從塔身的空隙衝出,十分壯觀。
  • 福建地區中秋怎麼過特色習俗有哪些 福建各地中秋節習俗匯總
    人們感謝土地公的恩德,逢年過節都要用番薯芋頭祭祀他。  福建人還喜於水上賞月。泉州人於此夕蕩舟筍江。廈門也有駕舟於鷺江中流賞月之俗。福州閩江更是中秋觀燈賞月的泛舟之處。萬壽橋下,水上居民常集中在一起賞月、「盤詩」。明代曹學佺《泛舟江上觀塔燈》詩云:「浮邱塔夜放花燈,江上看時倍幾層。向月金莖承沆瀣,中天玉柱勢憑陵。繞枝鵲駭珠彈落,照水犀燃寶藏興。
  • 喜迎中秋國慶佳節慶團圓,來了解安徽的中秋節日習俗,都有哪些吧
    喜迎中秋慶團圓,全家齊過團圓節,今年的中秋國慶佳節同時過,一起歡度中國節。位於安徽省的西北方向阜陽地區,這裡的人們喜迎中秋佳節,除了一家人歡聚一起吃團圓飯以及吃月餅的習俗外,這座皖西北城市最具特色的民俗就是火把節了。
  • 中秋丨拜月光、吃芋頭、玩燈籠...這些中秋習俗你還記得幾個?番禺...
    番塔由火磚和瓦片疊砌而成,外形如塔,留有門口,塔身周圍留足空隙透光透氣。方錦銘說,他小時候,番塔是用爛磚頭、爛瓦片堆成的,在中秋節前半個月就開始準備堆番塔,塔比較胖,最多只有兩米多高。而現在的番塔更瘦更高,燒起來也更有氣勢。「中秋節晚上8點半,大家吃完飯都聚集到廣場,就開始燒番塔,用禾稈來燒,拿長竹竿把火撩旺,火越來越旺,火從塔身的空隙衝出,十分壯觀。
  •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多刻有玉兔嫦娥紋飾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多刻有玉兔嫦娥紋飾   雙鵲月宮盤龍鏡 上海泓盛拍賣供圖  □文 泓文  中秋賞月已是大眾習俗,而秋夜賞鏡,知之者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