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

2021-02-13 書畫半畝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

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

哪句最令你動容?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過了好多年的中秋節,可是有多少人能說明白中秋節的由來呢?這裡半畝君給大家簡單說說咱們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

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

至於嫦娥為什麼吃藥,還有幾種說法,這裡不表,後裔對嫦娥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裡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

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由祭祀土地神演變而來,在農耕社會,農作物的收穫對於農民至關重要,所以人們經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動。

在以前有春播、夏收、秋獲、冬藏之說,在秋季收穫時,農民會祭祀土地神,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所以可能是由這延續下來的習俗。

1、月餅,每到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它象徵著團圓,寓意著圓滿,是我們對親情的寄託。在中秋節來臨之際,親朋好友互相贈月餅,是一種親情的體現,也是社會關係的聯絡。

在節日當晚,一家人會圍在香案前切月餅吃,每個人都要吃,這代表了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象徵著團員。 

2、設香案,中秋季也是祭月的節日,人們會設香案,點上香,放上水果、月餅等,香案置於院落中,表達了對月亮的祭拜,也表達了人們對神的敬仰。 

3、賞月,這一天月亮很美,由古代文人騷客們發起,他們的詩句及作品促使這種活動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一天一家人一起賞月那叫圓滿,一個人漂泊在外賞月,會異常孤單。無論如何,這一天,我們都會情不自禁的看幾眼月亮。

《水調歌頭》

宋·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木蘭花慢》

宋·辛棄疾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

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

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

怕萬裡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中秋月》

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念奴嬌·過洞庭》

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

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

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溟空闊。

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

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子夜吳歌·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綺懷》

清·黃景仁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

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

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

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最後強調一下,不是只要有月的就是寫中秋

比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寫的是春月。

劉方平《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寫的也是春月。

歐陽修「月上樹梢頭,人約黃昏後」,寫的是元宵的月。

 

~歡迎點讚轉發分享~



傳統文化、書畫名家、藝術品收藏、茶道、
天籟琴音、插花藝術、旅行攝影、養生美食

相關焦點

  •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欣賞幾首關於中秋節的詩詞。中秋節來歷中秋節來歷一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為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
  •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中秋將至,除了吃美味的月餅外,我們也需要去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就著月餅、螃蟹、桂花釀,感受古人有關中秋的妙詞佳句。中秋節來歷中秋節來歷一: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基本上都是由很多神話故事串聯起來的,這也印證了中國人的智慧,因為刻板的知識往往很難讓人們記住,但是形成了故事,經歷了無數代人的傳承,只會越來越廣為人知,不會因為時間,媒介而
  •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及《中秋節》400字作文(精選5篇),給孩子收藏!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句最令你動容?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時間:2020-09-30 23:0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中秋節的由來故事 中秋佳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012中秋節壁紙欣賞
    【PConline 欣賞】一年一度秋風盡,又到中秋佳節時,你會怎麼度過這個「地球末日年」的中秋節呢?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當屬全家一起吃月餅和賞月了。而除了吃月餅和賞月之外,也給家裡的電腦換上張溫馨唯美的中秋節壁紙應應景吧!  2012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 簡述中秋節來歷和習俗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了,過了好多年的中秋節,可是有多少人能說明白中秋節的由來呢?
  • 中秋佳節的由來和發展歷史文化、習俗
    中秋佳節很多人多多少少了解一點中秋節的習俗,還有那些朗朗上口的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今天,我們帶您來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順便鑑賞一中秋節的詩詞名句。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中秋節來歷的第二個說法:中秋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
  • 「中秋節專題」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 中秋節吃什麼
    又是一年中秋節,除了難得的放假以外,吃喝玩樂自然也少不了,與家人共度這歡樂的團聚時光。而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十五月圓夜在中華大地可是遍地開花,舉國同慶。而關於中秋的由來和各地的習俗,又有多少人了解呢?下面就跟隨MaiGoo編輯一起來了解下吧。
  •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來歷傳說和習俗 閩南中秋節特色習俗有哪些?  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中國的農曆,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由於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中秋節的來歷?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的來歷,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民間有很多關於中秋節來歷的說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下。3,也有說八月十五吃月餅和朱元璋起義有關。朱元璋起義前,劉伯溫給出主意,將起義時間藏在一種燒餅中「中秋十五起義」,將燒餅送至各起義軍中。後來起義成功了,中秋十五吃月餅的習慣就流傳下來,後來形成各式月餅。那麼中秋節,我們都有哪些習俗呢?
  • 2018中秋節手抄報內容資料大全 中秋節習俗來歷50字簡短
    又是一年中秋節,一輪明月向地上灑下皎潔的月光,不知不覺中,絢麗得難以封存,拔動了濃濃的故鄉情,還有那些古老的中秋傳說。那麼,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中秋節手抄報內容大全。  中秋節習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的來歷有很多版本:第一肯定是很多人會想到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和月亮相關的傳說,嫦娥飛向月宮,從此和相愛的后羿不能見面,而后羿因為思念嫦娥而以月亮為原型,結合嫦娥最愛吃的糕點做成了最初的月餅。月餅寄託了后羿對嫦娥的思念,而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也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遙祭嫦娥。
  • 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中秋節的七大習俗,你知道幾個?
    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中秋節的七大習俗,你知道幾個?時間:2020-09-30 23: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的來歷、風俗和美食 明天就是國慶中秋節雙節了,啊任在這裡提前祝大家雙節快樂。下面我來說說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美食。
  • 中秋節的風俗來歷有哪些 中秋節習俗簡短20字30字50字100字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 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 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中秋節有哪些風俗習俗呢?小編整理了中秋節風俗的相關資料,帶大家一起了解中秋佳節賞月、吃月餅的傳統習俗。
  • 關於中秋節的最早來歷,六個中秋節習俗,其中一個很少人知道
    由此,中秋的由來也增添了神話色彩,中秋節便更顯瑰麗迷人。中秋最早記載和來歷其實中秋自春秋時,便已有記載。《禮記》中便曾記載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其二是說唐玄宗年間,楊貴妃與唐玄宗品嘗胡餅,兩個附庸風雅之人認為胡餅二字不雅,楊貴妃抬頭望見一輪明月,便將胡餅改為月餅,自此人們一過中秋便想起月餅。宋朝時,中秋吃月餅這一習俗便開始廣泛流傳,蘇東坡便寫詩歌頌說「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明朝《夢梁錄》中也記載說「八月十五日,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
  • 中秋節的三個來歷,何時中秋吃月餅?
    中秋節來歷有三 農曆的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除了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的傳說外,也有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在傳統的農耕社會裡,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於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於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
  • 中秋節:你所不知道的中秋習俗
    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的發展形成的,賦予濃重的傳奇色彩。對於中秋節,中秋來歷故事備受人們的關注。那麼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下面,一起來看看中秋節由來的故事吧!
  • 幼兒園中秋節環創 | 中秋主題牆、吊飾大合集月餅節環境布置【幼兒教案】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比如祭月、賞月、吃月餅等等。中秋節元素傳統節日肯定離不開傳統故事、傳統寓意、傳統習俗。所以中秋節的元素大致有:月亮、月餅、桂花、美食、螃蟹、思念故鄉、團圓、家人、詩詞、民間故事、月亮的盈缺變化、宇宙等等等等……有了這些元素,突然就覺得中秋節可以開展的活動就多了起來。
  • 花好月圓·情滿半島,中秋來歷知多少
    春華秋實,月滿半島,中秋將至,中海·半島華府恭祝春城人民中秋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