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三個來歷,何時中秋吃月餅?

2020-12-20 騰訊網

中秋節來歷有三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我國的農曆把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部分。農曆的七、八、九三個月為秋季,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為「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的來歷主要有三種說法,除了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的傳說外,也有說中秋節起源於古代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動。在傳統的農耕社會裡,春播、夏收、秋獲、冬藏是主要的勞作活動。土地收成的情況,對於以此為生的人們來說至關重要。因此,人們對於土地還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每到春天播種之時,都會祭祀土地神,祈求土地神賜予五穀豐登,這種活動被稱為「春祈」。到了秋季,正是收穫的季節,也要祭祀土地神,拜謝神的庇護,稱為「秋報」。八月十五是秋季收穫的季節,各家都要拜土地神。所以,中秋節可能是古人「秋報」遺傳下來的習俗。

貂蟬拜月

也有說中秋節與古代的祭月風俗有關。春分祭日,秋分則祭月,自古以來,秋分就是傳統的「祭月節」。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現在的中秋節也可能由傳統的祭月節演化而來。有確切的史料表明,最初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調至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

嫦娥奔月的由來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最早時嫦娥其實叫做常羲。常羲最早見於戰國時《山海經· 大荒西經》,書上說:「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這個女子就是帝俊的妻子,叫做常羲。又因為古音中「羲」讀為「娥」,可能嫦娥的名字是從這兒演變而來的。到了漢代時,嫦娥奔月的故事已經完成。古本《淮南子》中說:「羿請不死之藥與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託身於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姮原作恆,漢文帝時與文帝劉恆相同,為了避諱,改為姮。姮是常的意思,後來又改為常娥。中國人為了更加突出女子所以喜歡在女子的名字上加上一個「女」字旁,於是就有了現在的「嫦娥」。

嫦娥奔月

嫦娥奔入月宮,成為蟾蜍,終日搗藥。蟾蜍是癩蛤蟆,嫦娥化身為蟾蜍,並且終日在月宮搗藥,可見在這一傳說中表現了後人對嫦娥偷取仙藥一事的譴責。到了唐朝時,嫦娥逐漸被人們所喜愛,文人墨客紛紛將這個神話加以美化寫進詩中。如李白《把酒問月》說:「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杜甫《月》說:「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李商隱《嫦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月亮是溫柔可愛的,只能和真善美結合,於是人們就將嫦娥說成是月宮中的仙女,將蟾蜍說成是玉兔,就形成了現在的這種說法。這種說法的出現,表現了人們對真善美事物的追求。

何時中秋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一樣,都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寄託了人們的美好情感。中秋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月餅。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這是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脫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常把與月亮有關的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等作為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受百姓青睞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隨著人們製作月餅經驗的日益豐富,市場上月餅的種類也層出不窮,工藝越來越講究。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相關焦點

  • 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佳節,闔家團圓,沒到中秋佳節時期,每個人第一個想法除了家人團員以外肯定會想到吃月餅,月餅已經成為了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美食。現在的月餅口味也繁多,你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呢?我們大多數人都只是知道中秋節一定要吃月餅,那麼月餅是怎麼來的?吃月餅的意義是什麼?說來話長,中秋節在古代有多種稱呼,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或團圓節等都是以前人們對於中秋節的稱呼,因為中秋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正值三秋過半,而故名「中秋」。
  • 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眾所周知,月餅和柚子是中秋節最常見的食物。在中國,中秋節時,人們經常用月餅作為禮物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敬意。中國人在中秋節吃月餅,因為月餅的形狀類似天空中的明月,所以它們通常有團圓的美好含義。所謂度過一個美好的滿月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是遊子回家團聚的重要時刻。
  • 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習俗?有哪些優美的中秋節詩詞?哪一句最令您動容?中秋將至,除了吃美味的月餅外,我們也需要去了解一下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就著月餅、螃蟹、桂花釀,感受古人有關中秋的妙詞佳句。中秋節來歷中秋節來歷一:中秋節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
  • 中秋節來歷、習俗及詩詞
    最初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就演變成為中秋節。中秋節來歷二中秋節由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后羿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種成仙的藥,他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妻子嫦娥,就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
  •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到底源自何時?月餅原來竟是皇宮美食?
    一首蘇軾的《水調歌頭》一下子把我們引到了那個年代對中秋的無限嚮往。首先,古人對天文星象有著極為濃厚的興趣,並且有著很深刻的研究。說起古人對月亮的崇拜大約是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了關於月亮的刻符。到了唐朝,仲秋改為了中秋,也就是現在我們過的中秋節,原意的仲秋指的是秋季的一段時間,唐代逐漸形成了一天的節日。
  •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過了好多年的中秋節,可是有多少人能說明白中秋節的由來呢?這裡半畝君給大家簡單說說咱們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吧!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為「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為「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為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為「中秋節」。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美到窒息的中秋節古詩詞大全
    中秋節的正式形成尤其是在民間盛行應是宋代的事情。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並出現了「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節令食品,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等節慶活動蔚然成風。明清時期,中秋始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每逢中秋,各家都要設「月光位」,準備瓜果月餅,「向月供而拜」,所供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寓意含義 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的來歷簡單介紹
    中秋在的月亮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又圓又亮的,但古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那麼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呢?為什麼中秋節要賞月吃月餅呢?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什麼意思中秋節賞月的來歷  從時令的角度來說,中秋是「秋收節」,春播夏種的穀物到了秋天就該收穫了,自古以來,人們便在這個季節飲酒舞蹈
  • 古代月餅最靠譜的三個來歷,你知道幾個?
    今年中秋節又要到了,在全家團圓的幸福時刻,最重要的項目是賞月和吃月餅。中秋節賞月,這個來歷就久遠了,在《周禮》中就已經有記錄。但月餅的歷史卻很年輕,至少被稱為「月餅」時的歷史,並不久遠。在此之前,月餅被稱為「胡餅」, 「太師餅」(江浙人紀念聞仲),「圓餅」,「小餅」和「月團」等。月餅究竟有什麼由來?人們卻知之甚少,普遍的印象是朱元璋八月十五起義,後來才有吃月餅的習俗。
  • 「中秋節專題」中秋節的來歷與習俗 中秋節吃什麼
    節日起源中秋節的來歷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因而一舉推翻元朝,為了紀念這一功績,因而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特別在東北地區,有「八月十五殺達子」的說法。不論月餅源於何代,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皆成天下人們的心願。
  •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 2012中秋節壁紙欣賞
    【PConline 欣賞】一年一度秋風盡,又到中秋佳節時,你會怎麼度過這個「地球末日年」的中秋節呢?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當屬全家一起吃月餅和賞月了。而除了吃月餅和賞月之外,也給家裡的電腦換上張溫馨唯美的中秋節壁紙應應景吧!  2012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 詳解中秋節來歷與傳說:朱元璋用月餅起義?
    關於「中秋節來歷」: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 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關於中秋月餅的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人們往往會一家團聚,一起看月亮、吃月餅,那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一、中秋節為什麼會吃月餅有些人認為,由於月餅是圓形的,它們象徵著天空中的滿月。也有些人認為,圓圓的月餅和天空中的圓圓月亮響應和,反映了人們希望家人重聚的美好願望。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又是怎麼流傳下來的中秋節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
  • 2018中秋為什麼吃月餅有什麼來歷 八月十五吃月餅有何寓意
    中秋節吃月餅是為了紀念什麼?每逢中秋節我們都會吃月餅賞月,那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嗎,中秋節吃月餅最初是為了什麼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吧。
  • 中秋節的來歷?關於中秋節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馬上就要過中秋節了,關於中秋的來歷,朋友們,你們知道嗎?其實在民間有很多關於中秋節來歷的說法,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下。3,也有說八月十五吃月餅和朱元璋起義有關。朱元璋起義前,劉伯溫給出主意,將起義時間藏在一種燒餅中「中秋十五起義」,將燒餅送至各起義軍中。後來起義成功了,中秋十五吃月餅的習慣就流傳下來,後來形成各式月餅。那麼中秋節,我們都有哪些習俗呢?
  • 中秋節手抄報:月餅傳說
    元朝末年,漢人打算團結起來反抗蒙古人的統治,卻苦於無從傳遞消息。後來劉伯溫想出一條計策,到處散布流言,說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戶戶都在中秋節買月餅來吃,才能避免。人們買了月餅回到家中,發覺裡面藏著紙條,上面寫著:「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 於是眾人紛紛起義反抗統治者,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是這樣留下來的。無錫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紅燒玫瑰糖芋頭,據說也與此有關。相傳蒙古滅宋之後,民族壓迫深重,漢人時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約好中秋之夜一齊動手。
  • 中秋節來歷和習俗,最美中秋詩詞及《中秋節》400字作文(精選5篇),給孩子收藏!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中秋月》宋·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念奴嬌·過洞庭》宋·張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裡俱澄澈。
  •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為何叫中秋
    中秋節的故事傳說簡短 手抄報內容中秋節的來歷50字中秋節由來  2018年中秋節是9月24日,很多人都要回家過節了,中小學也要被老師布置寫作文,或者做手抄報,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就成了重要的素材,小編準備了中秋的由來故事傳說,希望對網友有所幫助。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啊。
  • 過中秋為什麼要吃月餅,月餅的來歷是什麼?
    小編說到吃月餅,想必大家肯定會想到中秋,可是關於它的歷史和很多傳說你都知道嗎?現在小編就和你們聊一下中秋專題。在節日到來之前各式的月餅都在爭相上市,可以說是大飽口福。作為美女必不可少的佳品,式項繁多,口味也各不同。關於它的來歷也有很多古老的傳說。
  • 關於中秋節的最早來歷,六個中秋節習俗,其中一個很少人知道
    由此,中秋的由來也增添了神話色彩,中秋節便更顯瑰麗迷人。中秋最早記載和來歷其實中秋自春秋時,便已有記載。《禮記》中便曾記載說:「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中秋吃月餅的說法中秋節最大的特色便是吃月餅,吃月餅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是說唐高祖在位時,李靖徵討突厥於八月十五凱旋,消息傳來時,唐高祖正在吃胡餅(月餅),便與月亮對飲說「應將胡餅邀蟾蜍」。由此,胡餅便與中秋佳節掛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