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一個人的文化苦旅
2017的1月,決定從一場文化苦旅開始。對於博物館控來說, 美國 就是天堂。各種各樣的博物館,滿足所有領域的愛好者。對我而言, 美國 博物館分為兩類,一類與 美國 有關的,一類與全人類有關的。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場暴走苦旅就開始啦。
這是一場高知識密集度、身心細胞都在張開、時刻準備吸收的旅程。
貳。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
克利夫蘭 ,喜歡NBA的人應該都知道, 克利夫蘭 騎士隊在這裡!(我不好籃球,在此略過)
但克利夫蘭的兩個博物館,是我不得不去的理由。其中 克利夫蘭 藝術博物館是 美國 十大博物館之一。館藏高達45000 件,更因其龐大的 亞洲 藝術品和埃及 藝術品收藏而舉世聞名。該館嚴格執行初創者的意願對公眾免費開放。每年接納約598000人次(2014年數據),是世界上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之一。
一到博物館,我興奮不已,學的藝術史仿佛一下都活過來!不管你是藝術愛好者、從業者還是普通人,這裡絕對值得你留下足跡。
去的那天是周末,很多爸媽帶著孩子,突然感覺 美國 小朋友好幸福,這麼早、這麼近接觸打動一生的藏物。
看到莫奈的《睡蓮》真跡出現在眼前,那種感覺叫「熱淚盈眶」,想一想,一直在書裡才能看到,在別人的解說裡才能了解到的偉大作品,如今真跡就在眼前,那一刻有一些「緊張」,拍的也「亂七八糟」。
除了其全面的藝術收藏, 克利夫蘭 藝術博物館還有 美國 最大的藝術圖書館之一英格爾斯圖書館。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館內超過1100平米的「第一展廳(Gallery One)」互動空間,自2013年開放以來,豐富的互動性活動吸引大批觀眾。所以 克利夫蘭 藝術博物館被稱作是世界上技術最先進的博物館,很好的將藝術與技術結合。
叄。克利夫蘭搖滾名人堂
搖滾名人堂博物館是世界上第一個以搖滾樂為主題的博物館,搖滾迷此生必去系列。由華裔建築師貝聿銘擔綱設計,簡單的幾何造型在流暢的整體中實現不同的功能。從 伊利 湖畔遠眺,博物館像艘白色大帆船,充滿蓄勢待發的能量。充分顯示著他的建築理念:「搖滾樂就是能量」!
曾經仰慕的大神,大IP的成名史都在這,看到自己的偶像也是一種超級滿足的高峰體驗!
其實入駐的人,也是有考究的,先從Performers類別開始講起。1986年,第一批搖滾人入駐名人堂,他們是清一色的搖滾樂的奠基人和先驅者。 比如 Chuck Berry、James Brown、Ray Charles、Sam Cooke、Fats Domino、The Everly Brothers、Buddy Holly、Jerry Lee Lewis、Little Richard和Elvis Presley。這十組音樂人中有6位為 美國 黑人,這也看得出搖滾樂是誕生在福音、爵士、布魯斯、Boogie-woogie,R&B等黑人音樂的土壤之中,並混合了來自 美國 白人的鄉村音樂。(*上述來自相關資料記載)搖滾名人堂的爭議也在此,到底誰有資格進駐?目前,每一年皆有6組左右的音樂人入選搖滾名人堂表演藝人類。
我是個「偽搖滾迷」,更沉迷於音樂及音樂家背後的故事。駐足聽了一首強尼·卡什的MV,不覺淚目,這就是音樂的力量。
肆。波士頓公共圖書館
多少人是從一盞綠色的復古燈,而愛上了這座圖書館。
波士頓 公共圖書館(Boston Public Library) 美國 最大的城市公共圖書館,現有藏書量僅次 美國 國會圖書館和哈佛大學圖書館。是由建築師Mckim 以 義大利 文藝復興時的建築風格為基礎設計而來,位於 Back Bay 的 Copley 廣場,她的對面就是著名的三一教堂,不遠處是 波士頓 藝術博物館。
公共圖書館面向公眾開放,門口上面赫然刻著一行字「FREE TO ALL」,所有人皆可自由穿行,被譽為「人民的宮殿」(a palace for the people)。
伍。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穿過中央公園,來到一條「博物館街」,這條街上,大都會、MOMA、自然歷史博物館都在這。所以,穿一雙舒適的鞋子,輕裝上陣,開始一天的知識巡禮吧。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簡稱The Met)是世界上最大的、參觀人數最多的藝術博物館之一,與 法國 羅浮宮、 英國 大英 博物館、 俄羅斯 艾爾 米 塔什 被稱作世界四大博物館。藏超過二百萬件藝術品。有關 亞洲 藝術的館藏是西方國家中最大和最全面的,超過60000件物品。
|| 陳丹青與大都會。如果你不懂或者不知道要看什麼,這個時候找一個KOL帶你看,是事半功倍的,於是我推薦大家:陳丹青。他的《局部》第二季主要講的就是大都會。
「當我走進 紐約 大都會美術館,上下古今的西方油畫看也看不過來,可是沒想到就在那裡,我從此開始了 中國 藝術 中國 文化的啟蒙,認清了我們民族從上古到清末的藝術家譜。(陳丹青《退步集》)
|| 大都會與教育方式。陳丹青說,大都會美術館就是他的大學,「這個館讓我變成現在的我」。現在的大都會博物館是很多人的」學校」,看到他們席地而坐,在藝術瑰寶面前,激發著自己的潛力,這樣的國家,這樣的方式,就是一種「良性循環」呀。
陸。紐約現代藝術館MOMA
學生時代,導師曾說「要看歷史文物,倒不如去羅浮宮或 大英 博物館;在 美國 ,尤其是 紐約 ,自然最好看的便是現代藝術!「,此行,我的導師叮囑,千萬不要錯過這次機會!
MOMA由Abby Rockefeller(小 洛克 菲勒的太太)和另外兩個貴婦合力建於1929年,其用址就是小 洛克 菲勒一家人的原住所。 紐約 MoMA藏品達十五萬件之多,與 英國 倫敦 泰特美術館(Tate Morden)和 法國 蓬皮杜藝術中心(Centre National d'art et de Culture Georges Pompidou)並列為世界三大現代藝術博物館。
柒。紐約古根漢姆博物館
紐約 古根漢姆博物館(Guggenheim Museum,New York)是古根漢姆博物館群的總部,位於 曼哈頓 第五大道88街,對面就是中央公園,也世界上最著名的私人、連鎖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除了 紐約 ,古根漢姆在 西班牙 畢爾巴鄂 、 義大利 威尼斯 、 德國 柏林 和 美國 拉斯維加斯 擁有4處分館。
||創立之初的故事古根海姆基金會的創始人所羅門·羅伯特·古根海姆(Solomon Robert Guggenheim,1861-1949年)家族,具有神秘而龐大的收藏史;它的設計者是建築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Frank Lloyd Wright)。
1959年10月向公眾開放時,賴特已去世半年多,這是他所有作品中建造工期最長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一個項目。
捌。阿靈頓公墓
||軍人的棲息地,孩子們的公園佔地六百多英畝的阿靈頓公墓是全美一百多座國家公墓裡最有名的, 裡面安葬著三十多萬陣亡將士或老兵。今天公墓的所在地, 曾經是當年印地安原住民的生息之處。現在一共有七十個分區,墓碑上刻有編號, 姓名, 職位(或軍銜), 生卒年月以及生前信仰。
|| 墓地文化東西方都把生死視為大事,表現方式卻不一樣。我們對墓地有恐懼感,但在西方這是吉祥的象徵,墓地旁邊房價都很貴,很多人會到這裡來「遛彎」,墓地本身就是一種文化。
除了這次偶遇的 克利夫蘭 墓地、專門前往的 華盛頓 阿靈頓公墓,世界上還有 巴黎 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蒙巴納斯公墓, 莫斯科 郊外的新聖母公墓,許多政治家、作家、藝術家埋葬在這裡。運去的靈魂其實並沒有死,生人與死人依然在一起。
玖。華盛頓國會圖書館
1、200多座博物館的首都。在很多人的眼裡, 華盛頓 是無趣的,只有一些免費博物館而已,但對於一個熱愛博物館的孩子來說,這裡充滿了「誘惑」,整座城市形形色色的博物館超過200座,徜徉在各種藝術寶藏裡簡直幸福到爆表。這裡有航空迷最愛的航空航天博物館,好奇心寶寶最愛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還有讓人邁不開步子的 美國國家美術館,最重要的, 華盛頓 還有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 美國 國會圖書館。
2、託馬斯·傑弗遜:離開了書,我無法活下去。國會圖書館是一幢文藝復興時代式的建築物,圓形天花板由各式玻璃鑲成的,二千扇玻璃窗製造出極好的採光效果。館舍由傑斐遜大樓、亞當斯大樓和 麥迪遜 大樓組成。
美國 第三任總統託馬斯·傑斐遜在國會圖書館的早期建設中充當重要角色,大部分人認為他才是國會圖書館真正的創始人,因他認為:「1.民主來源於知識;2.作為 美國 的立法者的國會議員可能用到任何一門學科的知識。他的這兩個信念成為國會圖書館建立和發展的指導原則。
託馬斯.傑斐遜酷愛讀書,他曾說:「離開了書,我無法活下去」。的句話赫然刻在國會圖書館二樓館藏展覽的傑斐遜藏書的玻璃牆書架上。
3、鎮館之寶: 美國 國會圖書館的鎮館之寶:《古登堡聖經》和《 美因茨 聖經》在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這兩本書由一個 歐洲 商人帶來 美國 。當時人們都食不果腹了,人人都勒緊褲帶過日子。但 美國 國會為了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級圖書館,還是重金買下了這批圖書。當時國會討論時曾有人記載:「我們是一個年輕的國家,我們沒有悠久的歷史,物質固然重要,但精神同樣重要,我們需要這樣的精神寶藏」。
拾。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華盛頓 市中心的 美國 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與 巴黎 羅浮宮、 聖彼得堡 國立 艾爾 米塔日博物館、 紐約 大都會博物館並稱為世界四大藝術博物館。美國 很多博物館都與個人捐贈有關,同樣, 華盛頓 國家美術館與一位叫安 德魯 ·梅隆的捐贈者息息相關。
安 德魯 ·梅隆他曾擔任 美國 財政部長11年之久,是個狡詐、冷酷的銀行家、生意人,同時對藝術品具有強大的佔有欲。從25歲開始,他就在 歐洲 購買藝術品,他幾乎每年夏天都要去一次 歐洲 ,不斷地購買 歐洲 名畫和雕塑。最後在 華盛頓 捐資建造了一座昂貴的美術館,正如他所說:「使 美國 人民在自己的首都看到世界上最好的藝術品」。也算是為後代造了福。
貝聿銘設計東館。華盛頓 國家美術館包括東西兩館,其 中東 館是我們熟知的貝聿銘大師,作為一名華人建築師,他主張把 中國 建築的內在精華融合在現代建築之中。
拾壹。華盛頓航空航天博物館
不得不承認 美國 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其科學技術的確是世界一流的。而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更是一流中的一流。 美國 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是最能展現其科技技術先進的地方之一。
|| 特別適合帶孩子來的博物館。如果孩子是一個航天迷,這裡絕對是個寓教於樂的好地方。展示、體驗、歷史敘述,都非常人性化,擺脫了一般歷史類博物館的枯燥性。與其叫它博物館,不如稱其為「奇幻之地」,這裡有繁多而有趣的動手活動,各個年齡的小小孩和老小孩都會流連忘返。
||24個展廳基本免費!博物館有24個展廳,各陳列著飛行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各類飛機、火箭、飛彈、宇宙飛船、及著名飛行員、太空人用過的器物等。而最讓人興奮的是,進入基本展廳是免費的!博物館的電影場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寬銀幕立體場電影場,它有一幅5層樓高、33米寬的銀幕。
拾貳。一個人的旅行,兩個人的情書。
這次是一個人的旅行,途中所想所感都以「情書」的形式,每日一封。分享最後一封在這裡。
李諾。文化主題旅行者/生活美學家/跨界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