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輩子只練一件事,就能成為世界級專家

2020-10-20 彭壯講社群

1、人的可塑性很強, 正常人經過訓練都能從事專業工作,如果一輩子只練一件事,就能成為世界級專家

什麼是訓練?重複動作,重複分解動作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所謂特戰隊,不是超人,而是訓練,投入巨大的資源,要去哪兒執行任務,能找個地方把任務執行地模擬出來,提前幾個月反覆演練各種情況。

我高考復讀,就靠 自創的一招——每天計時都做模擬試卷。

熟練、熟練,幹什麼事都靠練,練成熟手。

2、沒有耐心,是為主將者巨大的性格缺陷。

從小被教育成男子漢,必須要戰鬥,要做點什麼

其實有時候,不要隨便去做點什麼更加重要,等待是戰鬥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就像一幅畫,要好看,必須得有大塊的留白。

想盡辦法引導對方誤判,作出錯誤舉動,把破綻露出來,再一戰而定。

高考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大多數考生都是犯低級錯誤導致丟分的?

細心和耐心的人考上來清華北大,不是腦子最聰明的。

3、百戰百勝非真英雄,一戰而定才是真名將。

斷舍離,減法系統,聚焦最主要矛盾。。。。

不該動作時什麼也不做,還不如去訓練,做一次就解決問題。

古今多少事,都誤在頻頻動作。

頻頻動作其實是一種焦慮情緒的緩解方式而已,是用沒有經過訓練的本能情緒思考問題。

小心你的焦慮性動作,那是最能毀你的。

真正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項:準備和等待。

準備就是訓練,不斷把正確的思維模型通過訓練而導入本能情緒裡,甚至導入到靈魂發心裡,然後再由他們從 內而外的快捷方式的投影出來。

4、為什麼人們都喜歡諸葛亮,都喜歡孫悟空,都喜歡奇謀巧計的故事,都喜歡特異功能的故事

因為這個是普通人的快速成功的本能,也是很大的誤區

踢球不是靠假動作,打仗不是靠奇謀巧計,而是靠運營管理。

韓信說劉邦只能帶10萬兵,多了就玩不轉裡,韓信呢?

韓信點兵,給他一百萬,他也能像運用自己手臂一樣指揮自如。

曾國藩說:我們湘軍打的一些勝仗,我看到文人們寫的報導,我都拍案叫絕,不知道這仗原來是這麼打的,太神奇裡!那肯定不是我!

5、本能的低維度思維是什麼?趨利避害:遇到利就貪,遇到害就怕

秦穆公問蹇叔,怎麼樣可以稱霸天下?

蹇叔說,霸天下的人有三戒:戒貪,戒忿,戒急。

不貪心,就不會上當,所有的騙局,都是從貪字入手。

這騙局,是你的自我暗示,因為一個貪字,被人引導到自己欺騙自己。

如果修為不夠,憤怒、急躁都是可以被人為製造出來的

6、關羽是典型的百戰百勝,一敗而亡。

孫子曰: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因為真正的善戰者不打那麼多仗,只打容易的仗,不打跌宕起伏的仗,沒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故事。

故事都是講評書的人,寫小說的人講給普通老百姓聽的,關羽則恰恰和孫子的勝將標準相反。

他威名赫赫,在民間集道德、智慧、武功於一身的千古第一人,而在專業人士看來,關羽實誤國之臣也。

7、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現在的人一天只做一件事情都很難。

太多的誘惑,太多要拒絕的衝動,太多他們對你情緒的影響,使你忘記你是來幹什麼的了。

網際網路上幹擾和噪音非常多,任何的幹擾都會令我們越來越遠離本質的目的,而自己完全意識不到,追求枝節,而忘了根本。

8、離間計為何能成功?

中計者本來就有心結,只是施計的人稍微推了一把而已。

陳平離間了項羽和範增,秦國散布謠言說廉頗沒有趙括厲害,項羽和趙王都中計了。

那是因為項羽本來就多範增多疑,趙王本來就對廉頗不滿。

要想不中離間計,還是靠領導者自己的人格和胸懷。

9、時時刻刻保持警覺,因為其實我們每天都在戰鬥

各種邪念、誘惑和幹擾紛紛而來,我們需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心中的敵人在等待我們犯錯誤,我們也在等待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機會

君子之道和兵法之道一樣,戒慎不堵,恐懼不聞:有自己沒有見過的地方,不知道的事情,要注意。

10、經營過程中踏踏實實把產品用匠心精神做好,把服務做好,別老去追求學習各種「招數」

《孫子兵法》「十二詭道」奇謀詭道很容易,就那幾招,其實技術含量很低,主要的技術含量在於演戲演得像而已。

「五事七計」技術含量就太高了,全是真功夫,是人格,是智慧,是汗水,是時間,是積累。

人們愛聽三十六計,一聽就興奮,不愛聽單調乏味的「五事七計」,一聽就打瞌睡。

你呢?

11、事以密成,語以洩敗。

殘酷的鬥爭,保密工作是第一位的。

十二詭道要成功,最重要的是不能讓人知道,人家知道了,詭計就不管用了。

不能讓敵人知道,也不能讓自己人知道,因為知道的人多了 ,秘密就容易洩漏。

案例:中國 歷史上唯一一個不跟任何人商量,一個人把謀反這大事幹成的人——冒頓單于。

作者:彭壯

社群商業落地諮詢顧問

專注社群營銷和運營,為企業提供社群架構的諮詢服務,幫助中小企業和實體店社群落地,主要投資社群模式型公司。

社群五行系統助力企業和創業者打造盈利社群:金-社群價值、水-社群引流、木-社群激活、火-社群裂變、土-社群領袖。

相關焦點

  • 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唯有機器人!
    李小龍說過「我不怕練過一萬種腿法的人,我只怕一種腿法練過一萬次的人! 在外人的眼中,強大到像李小龍之類的習武之人的身上,就沒有畏懼和害怕的字眼。他是傳奇,是後世模仿和追逐的對象,很難被超越。畢竟在他的時代,沒有人在公開的場合擊敗過他。
  • 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思想禍害了多少有為青年!
    一輩子只深耕一個行業,只做好一件事的思想禍害多少有為青年,在這個獲取知識和信息如此方便的時代,一個人如果一輩子只做一個行業,只做好一件事,那簡直是對生命美好時光的褻瀆,除非你是搞學術和專業的技術人才!新時代,我們得根據不斷變化的新型知識和事物來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使之更加完美的匹配新時代的發展潮流和趨勢,我們要有懷疑一切的意識和勇氣,不迷信專家和權威,不盲目從眾,不輕易跟風,要時刻保持自己獨立思考的意識和能力,只有如此,你才能從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真正的蛻變出這個時代的佼佼者。
  • ...一輩子只吃一碗飯 一百年只做一件事」崔字牌小磨香油飄香全球
    30多年來,他長期致力於傳承匠心精神,凝聚先輩的智慧,延續傳統古法工藝技術,堅守「一輩子只吃一碗飯,一百年只做一件事」,專心、專業、專注於芝麻產業,秉持「有質量就有市場,有誠信就有未來」的理念,讓崔字牌小磨香油走進了千家萬戶,走向世界飄香全球。
  • 平凡卻又偉大的人民教師~黃會敏: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
    一輩子去做一件事「從成為老師的那天起,我就愛上了這個職業。」黃會敏老師沒有高大上的理想,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黃會敏曾在日記裡寫道:「如果我能成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好老師,那我一定會高興地從夢裡把自己笑醒。」不管付出了多少,無論收穫了什麼,在任何境況下,黃老師始終追逐著她的優秀教師夢。在追求夢想道路上,有風和日麗,也有疾風暴雨;有羊腸山路、也有陡峭絕壁;有山石絆腳,也有荊棘擋路。數不盡汗水,從不停歇的攀登,才有了此刻「一覽眾山小」的這份豪邁。放眼前方,又一座高峰巍然挺立,這便是她的下一個目標。
  • 潛心典藏 樂在其中(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資料照片   核心閱讀   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一輩子跟書打交道的人比比皆是。多年來,一代代國圖人圍繞傳承中華文明、提高國民素質、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等目標,不棄微末、久久為功,默默付出智慧和力量。國圖能成為館藏近4000萬冊(件)的亞洲最大圖書館,成為滋養民族心靈、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他們功不可沒。
  • 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將論文寫在大地上
    他就是國家油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油茶首席專家——「油茶博士」陳永忠。 「每天能到山邊地頭,看到漫山遍野的油茶花、壓滿枝頭的累累碩果,我心裡就會感到無比欣慰和寧靜。」如果說一個人一輩子只為做好一件事,那麼,對於陳永忠來說,這一件事就是讓每個人都吃上最純正、最好、最健康的茶油。
  • 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經很不簡單了
    在《新聞聯播》中,任正非表示,「一個人一輩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經很不簡單。」不搞金融、不炒房地產的華為能夠以實業發展至今天地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一條路走到底的堅持,幾十年來「對準一個城牆口持續衝鋒」。
  • 【師者如蘭】一個人 一輩子 一件事丨——記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首任副校長、首任小學部校長黃麗君
    站在走廊這頭,遠遠看見專家團隊中,有一位身穿紅色上衣、著黑色西褲的女專家正朝這邊緩緩走來。人群中的她,魅力出眾,臉龐由內而外散發著親切的微笑。知性大氣的她,有著一個讓人念著就倍感溫暖的名字——黃麗君,現任湖南師大附屬頤華學校首任副校長、首任小學部校長。除此之外,她還有很多頭銜——湖南省首批正高教師,湖南省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建功標兵、全國優秀校長、益陽市名校長.
  • "天才"不是天生的,父母做好這件事,孩子成為「天才」觸手可及
    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也就是說,要想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那麼你需要一萬個小時,如果你一天學習8小時,一周五天,那就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大約需要五年時間。你可能會說,我喜歡唱歌,已經唱十幾年了,為什麼成不了歌星?我喜歡打球,已經打不止一萬小時了,為什麼成不了高手?
  • 78歲高級工程師3次延遲退休:一輩子做一件事
    他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專業技術二級、文職一級,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78歲退休高級工程師顧永順,61年鉚在基層倉庫,工作至今——離不開的山溝放不下的熱愛   在基層單位,很少看到顧永順這樣的簡歷:專業技術二級、文職一級,首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曾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軍後勤科技先進個人」,22項科研成果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是什麼原因,讓這樣一位令人刮目的高級工程師紮根山溝61年,離不開也放不下?筆者試圖在採訪中尋找答案。
  • 巴菲特:一生專注做好一件事,是成為高手的秘笈
    所以,我們這一生,只要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做好一件事,爭取做到極致,我們也可以成為真正的高手。如果你認真去觀察,你會發現,在現實生活中,不管是哪一行的高手,都是非常專注的人,他們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某一方面,不斷深耕,不斷精進自己,進而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乃至大師。
  • 原鐵道部常務副部長孫永福院士: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
    他說自己一輩子只幹了一件事——學鐵路、修鐵路、管鐵路。「逼」出發展新思路由蒸汽機車到內燃機車、電力機車,再到高速動車組,中國鐵路一路飛奔。孫永福正是這場偉大變革的親歷者和實踐者。作為一名專家型鐵路建設領導者,他不僅重視我國鐵路技術進步,更關注鐵路改革與發展問題。
  • 一心一意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人生其實就像鑿井一樣,想要成功,並不需要強迫自己成為「百事通」、「萬金油」;相反地,你其實只需要專心於某一個方面,並努力朝著自己既定的方向走下去,保證在某一個方面有較深的造詣,這樣就能夠做得出色,出類拔萃,有所作為。所謂的偉大,其實很簡單:就是用一生去把一件事情做到盡善盡美!
  • 王寧:情牽漢字六十載(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開欄的話  一輩子有多長?能幹多少事?  掬一捧歲月,書一筆芳華。有的人付出一生,默默守護漢字文化,傳承中華文脈;有的人伏案深耕,訪遍專家學者,編成皇皇巨著《中國大百科全書》;有的人舉目遠眺,託起「嫦娥奔月」,實現千年圓夢……  一輩子,一件事。
  • 李玉蓮:一輩子做了一件事
    33年,學生輔導員李玉蓮除了年齡由「師姐」成為「師奶」,其他沒有變。33年,她視學生如親人,任勞任怨,默默堅守。她戲稱自己一輩子只做了這麼一件事——學生輔導員。她又說自己還沒能「做得更好」。無論是什麼情況,李玉蓮都把學生的事當成頭等重要的事,竭盡全力去幫助,引導。有一件事令李玉蓮難忘。大約是2000年4月的一個周末,當時李玉蓮夫妻兩人正在天津看望生病的母親,傍晚五、六點鐘的時候,她接到一位學生(有心理障礙)母親的電話,哭著說女兒想不開,在陽臺上,誰都不許靠近。李玉蓮告訴家長儘量平復孩子的情緒,自己馬上從天津趕回去。
  • 【夜讀】俞敏洪:一心一意做一件事
    我做事並不聰明,但是喜歡一心一意地把一件事做完,而且常常樂在其中。  農村人有一種說法,就是大年初一什麼活都不能幹,否則一幹就是一輩子。但在我高考那一年的大年初一,我下定了決心要在家裡學習英語。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天就背完了6篇課文,而且背得滾瓜爛熟。我發現如果拋開一切瑣碎的事情,一個人一天是可以有很多收穫的。當然也不幸被言中,我從此一輩子都在用英語混飯吃。  這件事情到現在還在影響著我做事的方式。
  •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事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要在這輩子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自己喜歡的事做成自己一輩子的事業。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確定什麼事才是我們內心一輩子都想要去做的事呢? 一輩子喜歡的事也是這樣,不可能一開始就做了自己喜歡的事然後成為了一輩子的事業。那麼我們要怎樣才能找到自己想要一輩子去從事的事? 首先是要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人們有時愛好很多,所以也很難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比如一些體育運動、文藝特長、讀書、寫作、旅遊等都是很容易就能看到的。
  • 「天下第一」風清揚只練劍不練氣:實在是荒謬之論
    一至少有兩點值得商榷:第一,風清揚真的就只練劍不練氣嗎?話說華山派「劍氣之爭」不是只練劍不練氣,或者只練氣不練劍,而是先練劍後練氣,或者先練氣後練劍。風清揚屬於劍宗,故而他的練劍順序自然是先練劍再練氣。
  • 一群人 一輩子 一件事 西安餐飲私董會正式成立
    2019年7月30日,中國新銳餐飲私董會,西安私董會正式成立,致力於讓每位成員立志成為餐飲行業品類領導者。以研究企業戰略定位為主線,以實現品牌持續增長為使命,不斷把握行業趨勢。   西安私董會主席劉孝國先生表示:「當下網紅品牌以及一些新秀餐飲品牌越來越多,陝西餐飲品牌在近一兩年感覺到明顯的壓力和危機感,我們希望通過私董會的形式,讓陝西餐飲品牌有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心有高山,腳踏實地,一群人、 一輩子
  • 慈雲小語|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每一件小事
    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每一件小事文|楚建鋒在當今社會激烈的競爭中,如果一個人不抱著做大事的心態,做好每一件小事,那麼,他註定永遠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角色。有句古話說得好,上天不會給你提供任何機會,機會是靠自己創造的,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如果我們用做大事的心態,做好每一件小事,一生之中,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是機會。你就比別人多了無數個,甚至無法計算的機會。試想,在做好每一件事中,你不會錯過每一件事賜予你的機會,你就是做了一百件、一千件,甚至一萬件事都沒遇上機會,但在一萬零一件事的時候,可能機遇就向你招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