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樂的碳酸飲料是如何「逆襲」的?

2020-12-16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小食代」(ID:foodinc),作者何丹琳,36氪經授權發布。

可口可樂碳酸軟飲料的收入增長可持續嗎?——最近每次參加會議,這家全球最大軟飲公司的總部高管們總會被問到這個問題。

一年前,投資人不確定可口可樂的CSD(碳酸軟飲料的英文簡稱)業務是否能實現增長;一年後,這一問題的「風向」變了,成了可口可樂碳酸軟飲料能夠在多長時間內保持中位數增長。

小食代留意到,在日前舉行的巴克萊全球消費品大會上,可口可樂財務長John Murphy和可口可樂營運長Brian Smith再次被分析師們提問:「長期來說,碳酸飲料業務可以保持3%左右的增速嗎?」

在分析了可口可樂碳酸飲料近年來的「逆襲之路」背後的原因後,他們給出了樂觀的答案,還談到了可口可樂非碳酸飲料業務未來的增長機會點,以及內部創新及對外投資思路。

今晚,小食代就帶各位看官來聽聽他們的最新說法。

碳酸飲料的「逆襲」之路

「我的觀點是,我們不僅在整個全品類飲料裡有很多增長空間,在碳酸飲料這個品類裡一樣有。」Smith說。

他表示,過去三四年裡,可口可樂的戰略從銷量增長,到價值增長,再到收入增長,在實施這一轉型過程當中有很多相關的事情要做。

「換句話說,當我們說我們是『一家全品類飲料公司』時,我們真正追逐的是消費者。它的意思基本上是說,我們要去消費者所在的地方,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為消費者提供他們想要的飲料。他說。

可口可樂營運長Brian Smith(資料圖片)

過去一段時間裡,可口可樂碳酸飲料在這一點上有所偏離。他認為,以往可口可樂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碳酸軟飲料的銷量增長時,其實「並不一定在考慮消費者是否需要這樣」。

「我們持續在推動更大(規格的產品),更多(份量的飲料),等等,但是我們的許多消費者其實想要更小的包裝,更少的糖含量,不同口味的組合,不同的創新產品等,而我們雖然也有所創新,但更多是在其他品類上,而較少在碳酸飲料品類上。」Smith說。

所以說,這一秘密的核心,仍在於重新聚焦消費者新需求及創新。

「現在,我們發現,通過戰略轉型,我們的碳酸飲料自身在很多方面也有了創新。我們不僅僅有可口可樂咖啡,可口可樂能量飲料,香草味的可口可樂等等,我們還在包裝上創新。」Smith說,「雖然聽起來有點不可思議,但減小包裝規格這個辦法真的管用,且售價更高。

他接著說,消費者也願意為提供便利和高端的產品支付更多,可口可樂可以提供更多這類產品。與此同時,他又指出,在產品組合的「金字塔底」要提供更多的性價比包裝,尤其是在新興市場,產品價格必須要實惠,以便拉動人均消費。

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市場,可口可樂碳酸飲料的創新側重點不同。「在較發達市場,我們更多是圍繞高端化、包裝和便利性等方面進行,而在其他市場,則更多是圍繞推動人均消費量進行。」他解釋道。

但在中國市場,可口可樂也在推動碳酸飲料的高端化和包裝變更。小食代留意到,Murphy隨後在會上舉例道,可口可樂在中國推出了纖體罐(註:更細長的瓶型),「其價格提升了25%左右,這對我們的營收產生了非常積極的影響」。

「我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不僅僅考慮其他品類的創新,同時也在創新碳酸飲料品類。從這一角度來看,人們仍然想繼續喝碳酸飲料。」Smith總結道。因此,最後說回問題本身,長遠來看,收入增長的可持續「是非常樂觀的」。

這也體現在了可口可樂碳酸飲料中國市場表現上。

小食代介紹過,今年上半年,可口可樂在中國的兩大裝瓶商——中糧可口可樂和太古可口可樂都實現了收入、利潤和銷量的增長,其中碳酸飲料品類增長不錯。

其中,中糧旗下的裝瓶業務所在的中國食品,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95.51億元,同比增長10%,主要由銷量增長、新品、包裝結構及價格改善拉動;經調整息稅前利潤達到7.047億元,同比增長20%。

汽水(即碳酸飲料)依舊是中國食品收入佔比最高的品類,收入同比增長了9.51%至70.7億元。在產品線方面,中國食品期內積極推動「無糖」和「纖維+」系列的增長,例如在無糖汽水「雪碧纖維+」下增加了黃瓜等新口味。

中國食品在一份通報中指出,無糖汽水為上半年增長最快的汽水品類,並寄望其能夠「幫助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升盈利能力」。

至於太古可口可樂,今年上半年,其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收入、銷量和應佔溢利都實現了增長;最核心的碳酸飲料品類收入同比增長了6%,銷量同比增長了2%。

「我們可以看到,碳酸飲料的增長仍然很健康,這對我們業務的盈利能力來說至關重要。」太古可口可樂行政總裁賀以禮在業績會上強調道,儘管市場細分化,該公司需要推動不同品類的創新和增長,但核心的碳酸飲料業務「仍然顯示出穩健的增長」。

非碳酸飲料的機會點

在巴克萊大會上,有分析師緊接著問道,在價格和包裝等框架之外,可口可樂的收入增長管理策略還包括什麼呢?

Smith回答道,這歸根結底是一種洞察整體市場的能力,看看自身和競爭對手的所有產品,看看消費者想要什麼,然後基於大量的數據分析找出對可口可樂而言最重要的機會領域,包括在價格和包裝等方面,並尋求最優解。

「這個過程涉及大量的信息,可能會超級複雜。你需要根據你的系統能力,去對你想要追求的目標進行排序,因為你不一定能同時推進所有事情。只有以一種有組織的嚴謹的方式去做,你才能夠抓住這些機會並驅動收入和利潤增長。」他說。

談到非碳酸飲料(non-CSD)業務的最大機遇時,Smith形容「遍地是機會」。

在他看來,無論是碳酸飲料還是非碳酸飲料,其實都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關鍵在於在每個市場弄清楚不同潛在選擇的優先排序,優先考慮那些對可口可樂最有意義的機會點,而不是試圖同時「一把抓」。

「這實際上取決於不同市場的情況。」他說,在某些市場中,最大的機會在這個品類上,而在另一個市場上則是另一品類。

值得注意的是,Smith特別指出,可口可樂目前已經確定的一個巨大機會是「整個咖啡領域」,這也是該公司收購Costa咖啡的原因。「這個機會是巨大的,在收購了擁有不同平臺的Costa咖啡之後,我們有更多機會以不同的形式來切入該市場,包括零售咖啡店、餐飲供應平臺、即飲產品、自動售貨機等。」

很明顯,除了內部創新,可口可樂還在以收購的方式來加碼潛力品類。

Smith認為,可口可樂還有進行補強型收購的機會。「但我想告訴大家,就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多品類品牌平臺而言,我們已經足以在未來很多年裡推動增長。合適的收購標的浮出水面時我們會抓住,但就實現我們為自己設定的計劃和目標而言,這並不是必需的。」他說。

「那麼,可口可樂在選擇完全收購或部分投資背後的決策機制是怎樣的呢?」會上,也有分析師問及這一點。

對此,Murphy表示,可口可樂有時會通過一個小切口來進軍一個機會領域。「有時這也是唯一選擇,因為你總得有同時有意願的買家和賣家才能達成交易。」他說,在考慮收購時,可口可樂會考慮這是否能夠為全品類飲料組合增值,是否戰略性的,是否有助於加速轉型,是否有進一步規模化的機會?

可口可樂財務長John Murphy

另外,他表示,對可口可樂來說,有時候為滿足特定市場的需求而進行的補強型收購也是有吸引力的。

「我認為,我們在市場裡看到了非常多的機會,但我們沒有那麼多資金去追逐每一個機會點,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縮小範圍,保持聚焦,提高門檻,以確保當中一些機會的投資回報率,這點非常非常重要。」他說。

最後,他強調道,一旦納入了新業務,非常關鍵的一點是要學會如何正確運用它,以嚴謹的方式激活潛在機會。「這可能是我們在短期內更關注的事情,因為我們在過去的兩三年裡引進了很多新業務。」Murphy說。

相關焦點

  • 撕掉「碳酸飲料」標籤,可口可樂在下一盤什麼棋?
    在碳酸飲料風光不再的當下,可口可樂不得不加速轉型,以期獲得市場及資本方的認可。可口可樂依然沒有讓投資者們失望。北京時間7月25日,盤前可口可樂發布了2019年二季度財報,營收淨利均超預期,可口可樂股價高開,盤中股價一度高至53.92美元,創歷史新高。
  • 二戰碳酸飲料,德軍芬達美軍可樂日軍彈珠汽水,中國軍人喝啥
    經過一百年流行後的1885年,美國出了個奇葩醫生,將原本作為藥材配方的可口可樂發明了出來,就此開啟了碳酸飲料的新時代。而這股風,也從美洲吹向歐洲亞洲,進而席捲全世界。那麼二戰時候,各國軍隊喝的碳酸飲料都是什麼,就值得研究下了。作為可口可樂的原產國,美軍當然是肥仔快樂水的忠實擁簇,二戰期間,可口可樂對美軍而言,從不是奢侈品,而是必備品。
  • 可口可樂全球再裁員2200人,可口可樂這是怎麼了?問題何在?
    可口可樂公司曾在10月表示,公司將取消名下200個品牌,佔其投資數量的一半。2020年年初,它宣布停止了其名下著名品牌Odwalla,Zico和Tab。與此同時,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卻持續加碼。三季度,湖北太古可口可樂新增的生產線已經完成招標,預計明年4月底正式投產。
  •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已經不是一家「可樂」公司了,他們賺錢的東西...
    百事可樂的商業轉型可以說時機剛好,他們在碳酸飲料消費逐漸下降的市場行情下,適時推出了零食和非碳酸飲料產品。去年,根據飲料文摘Beverage Digest的年報顯示,美國碳酸飲料總銷量下跌了1.2%,百事可樂在美國的消費量下跌了3.2%,可口可樂下跌了1%。在這種大環境的驅使下,碳酸飲料巨頭們為了重新贏回消費者,不得不採用產品多樣化策略。
  • 上市百年,可口可樂的危局與自救
    但不管利潤率提高的數字有多麼的振奮人心,可口可樂營收、淨利潤的逐年降低才是令其最憂心的。可口可樂如何扭轉危局?是去碳酸化,告別「肥宅快樂水」的標籤?還是馴化市場,讓人們重新愛上可樂?可口可樂如果不靈了,下一個可口可樂又在哪裡?
  • 可口可樂日本公司本月將推出「咖啡可樂」
    人民網東京9月7日電 據《每日新聞》網站報導,可口可樂日本公司5日宣布,將從17日起在日本國內便利店及自動售貨機發售一款「Coca Cola Plus Coffee」(250ml易拉罐裝,售價128日元,約合人民幣7.9元)。
  • 稀奇古怪的可樂往往從日本開始,可口可樂說這裡已經成了它的實驗...
    「日本是可口可樂在全球一個非常特殊的市場。是我們進行研發、用更自由的方式來思考的地方。」本周二的東京廣告周上,可口可樂日本的高級營銷副總裁 Khalil Younes 分享了可樂公司如何在日本市場做營銷。
  • 推啤酒味飲料,可口可樂復興醒目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248字,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12月26日,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州可口可樂」)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鄭州可口可樂推出了一款菠蘿啤酒味的「醒目」汽水,這款名為「醒目勁爽菠蘿啤酒味汽水」由鄭州可口可樂結合當地情況研發。
  • 綠罐可樂曲線現身內地 可口可樂能否守住在華大本營
    據了解,這款產品是可口可樂公司繼可口可樂零度和可口可樂健怡後的又一款強調低糖分和低卡路裡的產品,之所以換裝為綠色,也是為了凸顯其健康的理念。  公開資料顯示,在去年12月推出這款產品後,可口可樂公司首先鎖定了英國、美國、智力、阿根廷等國家作為首發鋪貨地區,今年4月可口可樂公司又將該款新品推向了澳大利亞市場。
  • 紅牛是泰國的,可口可樂是美國的,到底中國的品牌是什麼?
    美國有可口可樂和百事,泰國有紅牛,那麼中國有……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講,每天最不能缺少的就是一瓶「快樂肥宅水」,喝上一口它人瞬間就能精神起來,更有甚者很多人把碳酸飲料當成水喝。它的味道讓大多數人沉迷其中,其中最受歡迎最大牌的碳酸飲料品牌當屬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了,這兩個品牌都是國際巨頭中的巨頭。
  • 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有什麼不一樣
    說起可樂,就不能不提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這兩個碳酸飲料的超級巨無霸,而且二者的可樂戰爭已經持續了一個多世紀了。想一下,把碳酸飲料打造變成了一個每年營收過百億美元的企業,誰才是這個企業最大的功臣?他們是怎樣取得這樣巨大成就,並且他們中的哪一個是起到關鍵的作用呢?
  • 可口可樂新媒體口味營銷新玩法
    可口可樂四種口味飲料上熱搜,五一假期結束了依然在熱搜排行榜中。可口可樂將於今年6月在英國全新推出混合著朗姆酒、威士忌、波本的可樂,同時公布了四種口味:煙燻味(Smoky)、香草味(Herbal)、木質香味(Woody)和烈性香味(Spicy)!可口可樂自1886年誕生之後,就創造了飲品界的奇蹟,是一款全球品牌的碳酸飲料。
  • 中金公司:可口可樂與其百年紅色帝國
    2019年可口可樂總收入373億美元,淨利潤89億美元;截至2019年可口可樂在全球軟飲料市場份額達21%,是第二名百事可樂9%的兩倍以上;在碳酸飲料細分市場中,可口可樂全球市佔率高達47%,同樣大幅超過第二名百事可樂18.3%。
  • 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的區別是什麼?你更喜歡喝百事還是可口可樂?
    可樂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碳酸飲料,又被大家笑稱為「肥宅快樂水」,而市面上的可樂又分了很多家,最常見的就是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了,大家也經常拿它們來1作比較,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幾十年前,美國有人當著廣大觀眾朋友們做過一個實驗,把百事可樂分別裝在好幾個杯子裡,然後告訴別人說裡面既有百事可樂,也有可口可樂,結果有很多自信滿滿的高手都猜錯了,從口感這一點上看,其實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沒有太明顯的差別如果你長期只喝一種可樂的話,你的味蕾已經習慣了這種味道,再喝到不同的,你就會發現它們的差別,如果你喝慣了可口可樂
  • 可口可樂轉型乏力 無糖飲品銷量增8%難擋營收下滑
    長江商報消息□本報記者 陳妮希碳酸飲料霸主可口可樂正在發力向「無糖」飲品轉型。近期,我國開展「減糖」專項行動,可口可樂在中國已推出了13個品牌,22款低糖、無糖飲料和風味飲料,表現由為積極。受困於碳酸飲料市場下滑隨著消費者對健康更加關注,以可樂為代表的碳酸飲料的銷量近年一直在下滑,這一點重傷可口可樂,可口可樂在全球近75%的飲料銷量來自其碳酸飲料業務。尤其是從2013年開始,可口可樂收入規模進入停滯期,業績持續下滑持續近16個季度(4年)。
  • 不可一世的可口可樂,也要開始「變味」了?
    據外媒報導,以碳酸飲料而聞名的可口可樂公司,日前宣布將推出Topo Chico,以此來進軍硬蘇打水(含酒精)市場。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這款新飲料將含酒精並圍繞通常用於混合酒精飲料的Topo Chico氣泡礦泉水展開,並且預計今年上市。
  • 可口可樂宣布關閉果汁業務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可口可樂宣布關閉Odwalla果汁業務。在可口可樂宣布暫停廣告投放後,可口可樂調整了產品戰略,並宣布將關閉果汁品牌Odwalla果汁業務和冷藏車分銷業務。一個值得一提的有趣現象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將可口可樂告上法庭,起訴可口可樂的理由是在其Odwalla100%果汁上印有NoaddedsugaR」。
  • 快觀察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未來為何將依賴於瓶裝水?
    百事可樂的商業轉型可以說時機剛好,他們在碳酸飲料消費逐漸下降的市場行情下,適時推出了零食和非碳酸飲料產品。去年,根據飲料文摘Beverage DIGest的年報顯示,美國碳酸飲料總銷量下跌了1.2%,百事可樂在美國的消費量下跌了3.2%,可口可樂下跌了1%。在這種大環境的驅使下,碳酸飲料巨頭們為了重新贏回消費者,不得不採用產品多樣化策略。
  • 可口可樂收購Costa咖啡:佔了便宜 亂了步伐?
    近年來,碳酸飲料巨頭可口可樂越來越表現出對咖啡市場的關注,從入股綠山咖啡,與唐恩都樂母公司Dunkin』 Brands合作進軍瓶裝即飲咖啡市場,到近日宣布以51億美元估值收購咖世家有限公司。   在全球碳酸飲料市場銷量連續多年下滑的趨勢下,可口可樂加速轉型無可厚非,甚至尤為迫切。根據美國飲料行業刊物《飲料文摘》數據,美國碳酸軟飲料銷量連續11年下跌。
  • 無糖可樂和迷你罐裝推動可口可樂收入增長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可口可樂公司(Coca-Cola )在周五公布的季度營收超出華爾街預期,原因是消費者紛紛購買該公司生產的包括「無糖可口可樂」在內的小罐裝碳酸飲料,促使可口可樂公司對2019年做出了樂觀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