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從「女兒節」到「中國情人節」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小時候的七夕,就是媽媽、外婆講的牛郎織女的美麗神話。七夕這一天,仰望星空,遙想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那時的我頓覺生活浪漫而美好。

如今的七夕,也是屬於「有情人」的節日,買買買、送送送,表愛達意。自從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始,「七夕節」逐漸坐實了「中國情人節」「東方情人節」的席位。

每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有其獨特魅力,就像是種在土地上的文明之花,需要精心呵護,更需要了解和傳承。2020年的「七夕節」要比往年來的晚一些,這是每兩到三年來一次的閏月「搞的怪」。在8月25日「七夕節」來臨前夕,讓我們走近它的「前世今生」。

七夕:天上「牛郎織女」相會,民間「女兒節」乞巧

「重日」在中國古代被認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古代民間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這「七重」列為吉慶日。七夕也由星宿崇拜衍化而來,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拜祭「七姐」活動在七月七日晩上舉行,故名「七夕」。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巧夕等,是中國民間別稱最多的傳統節日。牛郎、織女二星,分別代表耕作和桑蠶,而將牛郎織女轉化成神話故事則在漢代,漢武帝在長安打造的一對牛郎織女塑像如今還在。七夕逐漸成為以牛郎織女為背景的乞巧節日,初創於東晉,興盛於唐代,鼎盛於宋元,豐富於明清。

早在南北朝時代,「七夕節」的風俗就已形成:搭建彩樓,女人們在彩樓裡擺設瓜果,焚香祭祀牛郎織女雙星,向織女「乞巧」;組織月下穿七孔針的比賽;一旦有蜘蛛在作為祭品的瓜果上結網,便寓意福慶綿延。

乞巧。最早記載七夕「乞巧」習俗的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唐朝詩人崔顥亦有「長安城中月入練,家家此夜持針線」的詩句,描述的就是七夕這天,無論貴妃還是平民女子,無不執行著穿針引線的「乞巧」儀式。

所謂「乞巧」,實為鬥巧。指未婚女孩們在月下進行穿針比賽,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穿不過的叫輸巧,輸的女孩要送禮物給贏者。明清兩代在七夕又多了一項投針活動,繡針投於水,浮在水面,驗水底針影,以辨真巧。

喜蛛。蜘蛛好比織女,南北朝時期興起一種活動,把蜘蛛放進盒中,第二天觀看蛛網,比誰的蛛網密者為「巧」。

生巧芽。就是提前7天用綠豆、黃豆或豌豆在碗裡生豆芽,七夕那天比誰的長得高而好看。

由於我國地域遼闊,各地都有不同的七夕風俗。比如廣東稱七夕為七姐誕,相傳七仙女曾在鳳眼果裡躲避老虎,因而以此果作為祭品;廣西一帶,七夕要到河裡沾沾七姐下凡時洗澡水的仙氣;閩南和臺灣的七夕,民間要為15、16歲的少年行成人禮,還要拜床母。

七夕對亞洲鄰國也有影響,日本、越南和朝鮮半島都有七夕節。畢淑敏在《藍色天堂》裡寫道:據說,「七夕節」是在中國古代傳入日本的,在日本原是朝廷貴族的祭祀活動,又稱「乞巧奠」。從江戶時代開始,逐漸成為一種民間慶祝活動。每年這個時候,大人和孩子都會聚在一起,在五顏六色的長條詩箋上,寫下願望和詩歌,連同用紙做的裝飾品,一起掛在自家院內的小竹子上,此外還要在院子裡擺上玉米、梨等供品,請求織女星保佑自家女孩的書法、裁衣等手藝能有所進步。

舌尖上的七夕:讓美食也傳遞愛與浪漫

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專屬食物,七夕也不例外。

吃「巧果」:一些地區七夕時興吃「巧果」,就是油炸麵食。北宋《東京夢華錄》中描述,七夕吃的小點心,是不分節令都有的。比如紹興一帶的巧果,就是北方過年吃的排叉。老南京人七夕吃的江米條(京果),如今也是任何季節都能吃到。山東民間則是用模具製作的焙烤面點。

除了吃「巧果」,七夕當晚還要在月下擺上供桌,置茶酒果品和香爐,對月祭拜牛郎織女。也有女子為男子製作巧果,一來顯示自己的心靈手巧,二來表明自己的心意。

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7天生發,待豆芽長至兩三釐米長,便可做手擀麵。

吃雞:傳說牛郎織女每年只有在七夕才得以鵲橋相會,而當雄雞報曉時,他們就不得不分開了。古時人們為祈禱有情人永不分離,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天亮之時公雞就不會報曉了。

吃「花瓜」:七夕可是巧婦們大展身手的好機會,把瓜果雕刻成各種奇珍異獸,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吃五子:五子就是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寓意多子多福。

吃餃子:七夕閨蜜們一起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3個水餃裡,乞巧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吃素麵:在日本,七夕傳統食物是素麵。素麵,據說是從中國傳來的「索餅」(指麵條)演變而成,也可看作是銀河或織女的紡織線。煮素麵,配上與七夕有關的配料更好。將秋葵切成圓片,切口會變成星形,很適合七夕;將胡蘿蔔、黃瓜等用星形模具切出小片並分散撒進素麵裡,就會形成閃爍著各色星星的「銀河」,被比作織女和牛郎,配上孩子們喜歡的火腿、魚糕等,食慾大振。

「七夕節」本是中國古代女性的節日,在歷史的發展變化中,男女愛情也融入其中,體現出人們對美好真摯情感的嚮往和追求。因為有了「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七夕也逐漸從「女兒節」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但我國目前僅一些農村地區還保留著相關七夕風俗,而「乞巧」活動已經淡化,所以七夕節的文化內涵還需進一步加以挖掘、保護和強化。期待這個美好浪漫的中國傳統節日,能融入更多現代元素,更好地傳承和發展。

來源:中國婦女報

相關焦點

  • 七夕節是什麼節?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節是什麼節日為什麼七夕節是情人節嗎 七夕名稱有哪些  七夕是我國的情人節,那麼大家知道七夕是幾月幾日嗎?相信大家都知道七夕是在什麼時候吧,那麼什麼是七夕節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的內容。
  • 七夕為什麼又叫「女兒節」?古代情人節是七夕還是元宵節?
    大家都知道七夕是中國情人節,而元宵節則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這兩個節日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實際上在古代社會,情人節更偏向於元宵節,而七夕卻是女兒節。
  • 中國的情人節?其實七夕節與愛情並無關係
    如3月14日是白色情人節,男生在2月14日給女生送禮後,女生會在這一天給男生回禮;不過我們這裡所說的情人節,是西方情人節。如果提起中國情人節,我相信很多人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七夕。但是在古代,七夕和愛情並無關係。
  • 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夕節?那是哪一天?
    最為人們追隨的,便是這2月14日的情人節。這天是西方國家為了紀念瓦倫丁和典獄長女兒的愛情所設立的節日。在這個節日傳入中國後,很多小情侶便也開始跟著「過節」了,並以此來紀念他們的愛情。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開始注重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而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的情人節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七夕節,但其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誤解,七夕節並不是真正的情人節。七夕節,在古代被稱作「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是指女子拜祭紡織高手、女紅大師織女以乞求心靈手巧的意思。
  • 「七夕節」真的不是情人節嗎?不是
    年輕人大都知道「2.14」是西方情人節,那麼,西方有情人節,難道中國沒有嗎?當然有,那就是「七夕節」。可是,為什麼有人說「七夕」並非情人節?主要是源於以下3點傳統文化:一、「七夕節」離不開星宿文化我們常說古代思想很多是封建迷信思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敬畏,而星宿、天文就是最重要的內容。
  • 七月七日是情人節嗎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有少女節寓意
    眾所周知,每年七月七日是中國傳統的乞巧節,是古代女子特別喜歡的一個節日。演變至今成了男女朋友之間必過的節日,有網友好奇,中國沒有情人節,所以七月七是不是中國的情人節呢?    七月初七,又稱七夕節,乞巧節,是中國的情人節,是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節日。中國民間傳說陰曆七月初七晚上喜鵲在銀河上搭橋,讓牛郎、織女在橋上相會。古俗在這天晚上,中國女孩們要穿針乞巧。
  • 從乞巧節到中國情人節,淺談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七夕節的文化重構
    導語:一年一度的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七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情侶們忙著給對方準備節日禮物,商家則忙著借節日之機大搞促銷優惠活動。有時候突然就有了這樣的疑惑:七夕節起源於何時?是慶祝什麼的節日?為什麼現在好多人又叫七夕節為「中國情人節」或者「七夕情人節呢?」帶著這些疑問,咱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七夕——這個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的起源和歷史演變吧。
  • 聚焦|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張圖了解真正的七夕節
    聚焦 | 「七夕」就是中國的情人節?一張圖了解真正的七夕節 2020-08-25 0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夕節的涵義,何止「中國情人節」這麼簡單~
    七夕節的涵義,何止「中國情人節」這麼簡單~ 2020-08-24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七夕節是幾月幾日?2018七夕情人節是哪一天星期幾
    七夕是幾月幾日呢?2018年七夕牛郎織女來相會的情人節是什麼時候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8年七夕情人節時間及七夕活動習俗,預祝大家七夕節日快樂哦!七夕節是幾月幾日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
  • 七夕節2019年是幾月幾號?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2019七夕情人節詳細時間 2019年的七夕節馬上就要到來了,無論是男女老少都想給自己最愛的他/她表示一番,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2019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下面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千萬別錯過了
  • 2017年中國情人節七夕是幾號?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2017年中國情人節七夕是幾號?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時間:2017-08-19 11:38   來源:火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7年中國情人節七夕是幾號? 七夕節的傳統習俗有哪些? 2017年中國情人節七夕是幾號?
  • 七夕節微信祝福語大全,七夕情人節浪漫情話精選
    七夕節微信祝福語大全,七夕情人節浪漫情話精選時間:2020-08-24 23: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七夕節微信祝福語大全,七夕情人節浪漫情話精選 1花朵有個希望,希望天空給它陽光;白雲有個希望,希望風帶它一起飛翔;蜜蜂有個希望,希望四季都有花香;我也有個希望,
  • 2019幾個情人節時間匯總 情人節和七夕節的異同
    (情人節送男友禮物排行榜)(情人節送女友禮物排行榜)2019一共有多少情人節 2019年情人節時間匯總  2019一共有多少情人節 2019年情人節時間匯總  2019一共有14個情人節,西方和中國的情人節時間如下:  2019年1月14日:日記情人節  2019
  • 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來歷
    誰曾想到,一個很普通的七夕節居然過出了春節的感覺,昨晚每家飯店都是滿課 ,想吃上一餐,對不起,請排隊半小時以上,浪漫是需要時間的,同樣,恢復營業的影院也是一票難求,估計這和疫情那麼久,終於找到一個年輕人對口的節日了,不消費一下豈不是浪費良辰美景?
  • 七夕?元宵?它才是最正宗的中國情人節——上巳節(三月三)
    說到「情人節」,很多人都會想到西方的「2月14日情人節」;而說到中國情人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七月初七七夕節」。但是從歷史淵源和實際表現來看,七夕是最不正宗的情人節,「正月十五元宵節」和「三月初三上巳節」才算得上「中國情人節」!
  • 七夕節到底是不是情人節?答案就在這裡
    在現代社會,一提到七夕節人們普遍會聯想到鵲橋和愛情,但是七夕節在古代是情人節嗎?其實,早在漢代,七夕這個詞就已經廣泛出現在了民間,所以,七夕最少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在古代的時候,七夕節被叫做「乞巧節」,是屬於女孩子們的大型祈福節日。
  • 評論:「七夕節」爭議的文化焦慮
    剛剛過去的農曆七月初七 「七夕節」,因和「牛郎織女相會」與「七仙女下凡」兩個愛情神話故事有關,因而又被稱為古代的「情人節」。然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祁慶富指出:「最早的七夕節是兒童節,它可以變,但是你說它變成女人節、姑娘節也可以,現在倒好,變成情人節,這個東西就有點亂套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表示,「七夕不是情人節,是真正的女兒節。」  「七夕節」雖然是我國地地道道的傳統節日,但似乎越來越缺少中國的傳統文化味道,越來越像西方舶來的「情人節」,商業味也越來越濃鬱。
  • 8月7日是2019年七夕情人節 中國七夕節的由來和傳統習俗
    今年的8月7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作為我國傳統節日,七夕一直被稱作中國「情人節」。七夕的美麗傳說和人們對愛情的嚮往,促使一代一代的文人都為之潑墨作詩。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為牛郎織女搭鵲橋相會。》》》推薦閱讀:2019年七夕是幾月幾號?
  • 今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20七夕節具體日期時間
    首頁 > 問答 > 關鍵詞 > 七夕節最新資訊 > 正文 今年七夕節是幾月幾號 2020七夕節具體日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