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愛無疆!盲童獨自去上學,她不知道媽媽一直就在旁邊

2020-12-16 瀟湘源記

現在的父母普遍溺愛孩子,致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嚴重的依賴,缺乏獨立,因此,經常有人說放手是愛。其實,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這種愛更是一種無疆的大愛。放手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做起來卻很難,有時候明知放手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但是為了堅守自己心中的那一份摯愛,卻依然選擇放手。放手並不是放棄,也不是放任甚至放縱,放手只是換了一種方式,但對孩子的關愛卻永恆不變。

圖中的這位女孩是一位盲童。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她的眼睛,但是總有一天她要離開父母,獨立去生活。一個健康的孩子父母尚且難以放手,更何況是一位盲童。但是,女孩的母親似乎比別人看得更加遙遠,她必須學會放手,適時放手,要不然女兒便會永遠長不大,更學不會獨立生活。對於這位盲童而言,父母早一日放手,她便會早一天變得更加強大。黑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裡沒有方向,沒有光明。

雖然從家裡到學校只有300米的距離,但是這段距離對於盲童而言依然顯得格外漫長。出了門,要轉彎,還要過馬路,人行道不但窄,而且還停了不少的車。小女孩用棍棍一點一點地觸碰敲擊前邊的黑暗,為自己指引光明的方向。300米的距離,女孩需要15分鐘的時間,雖然漫長,但女孩每一步卻走得格外執著,關鍵的是她自己滿懷希望,覺得自己一定可以的。

女孩並不知道,她的母親一直就跟在她的身邊,注視著她的一舉一動,也會用身體幫她擋住過往的車輛,甚至時刻準備著在那危機的關頭一把拉住女兒。當女兒快要到家的時候,母親快速走上樓梯,然後假裝剛從樓上走下來的樣子去迎接女兒。那一刻,女孩滿臉都是微笑。那微笑,有幸福的喜悅,也有成功的驕傲,還有就是對母親的感謝。女孩雖然看不見,但是我相信她一定感覺得到母親的一路陪伴,這就是母愛無疆。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刪除,致謝。

相關焦點

  • 盲童「獨自」上學 影子媽媽默默跟隨
    母愛,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報答不了的感情,它是「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是「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的心疼 母愛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報答不了的感情它是「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是「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
  • 盲童「獨自」去上學,媽媽全程跟隨卻不幫忙,2個動作讓網友淚目
    盲童「獨自」去上學,媽媽全程跟隨卻不幫忙,2個動作讓網友淚目!我們常說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收穫。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我認為下面這位盲童女孩的母親就做得非常棒!因為她做到了不過分幫忙,又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讓盲童女孩「獨立」去上學,中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說:迷路、過馬路等一些危險的情況。
  •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孩子別怕,媽媽在你身後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孩子別怕,媽媽在你身後對於一個正常的11歲的孩子來說,基本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如果一個家庭特意培養的話,在生活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樣上下學自己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就已經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
  •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 後面這個人總「冷眼旁觀」
    原標題:小高雅 媽媽伴你「獨」行  在我國,盲童的數量很大。因為視力的原因,盲童在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難題。比如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一段上學路,對盲童來說,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近日,盲童高雅的上學路,以及她的媽媽在上學路上對她的無聲陪伴,感動了無數人。
  • 有一段路,叫望你獨行——盲童女孩的「影子」媽媽
    新華社記者 楊思琪 攝早上七點半,上學路上,人流熙熙攘攘。一個盲童女孩手持盲杖,敲敲打打,小心探路,一步步前行。她的身旁,年輕的媽媽一直默默跟著,不遠離,也不貼近……母女之間,始終保持著三四米的距離。近了,媽媽怕女孩聽到自己走路的聲音,知道自己在旁邊;遠了,媽媽又擔心不能一個箭步趕上……看女孩走來,有人想把人行道上臨時停放的自行車挪開,媽媽趕緊用手示意「不用」,讓女孩自己去摸索。女孩個子不高,扎著一個馬尾辮,圓臉,微胖。身上背著一個大書包,胸前掛著一個大小和她年齡不太相稱的水壺。
  • 不平凡的母愛:為了陪讀 盲童媽媽在學校當保潔員
    【解說】隨著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對於盲人尤其是盲童的關愛也越來越多。但是盲童家庭的生活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在瀋陽市盲校,就有這樣一群母親,她們放棄了自己的生活,選擇了陪讀並幹起了學校的保潔員,同時也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著與她們孩子同樣失去光明的兒童們。  【解說】魯希英是陪讀母親當中的一員。她的兒子在出生8個月時,家人發現了孩子的異常。
  • 媽媽做保潔陪讀盲童 「我是他的眼」
    不料4年前,孩子又患上癲癇病,她到學校做保潔成為陪讀媽媽,「媽媽時刻也不會離開你,生了你,我就會為你負責。」 她就是盲童媽媽魯希英,話不多,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孩子看不到,但他能聽見笑聲,我要讓他生活在一個愛的環境中。」同時,她也把這份愛給了更多盲童,她教孩子上廁所,把地上拖得沒有一個水點,「盲童踩到水就會滑倒,我不能讓孩子們磕到。」
  • 媽媽對11歲的盲童女兒冷眼旁觀:你的愛屬於哪一種?
    為了孩子上學,她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之後,媽媽開始訓練孩子獨立上下學的能力。家離學校只有368米,可這短短的300多米在高雅的腳下卻是困難重重。每天送孩子出門,媽媽都會和高雅說再見,然後輕輕地說:我去陽臺上看著你。其實,媽媽一直尾隨著高雅。每天上下學的路上,她都如影子一般陪著她,只是不能讓高雅知道。
  • 盲童小高雅上學:386米,96級臺階,15分鐘,媽媽伴你「獨」行!
    這個小女孩叫高雅,今年11歲,是哈爾濱特殊學校一名學生,因為視神經發育不良導致她雙目失明。儘管看不見,但高雅卻能夠每天獨自上下學,386米路程,96級的臺階,數千次敲打,她要獨自走15分鐘,但這也是她最驕傲的事情。
  • 哈爾濱這名11歲女孩,她的堅強感動了全國!
    在我國,盲童的數量很大。因為視力的原因,盲童在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難題。比如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一段上學路,對盲童來說,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近日,盲童高雅的上學路,以及她的媽媽在上學路上對她的無聲陪伴,感動了無數人。
  • 媽媽教盲童走盲道的視頻看哭了: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守護
    前幾天,刷視頻時看到一則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真的看哭了。因為兒子有視力障礙,媽媽把他帶到街上,幫助他學習走盲道。視頻中媽媽在一旁很耐心地教兒子,盲道的豎直條代表可以放心走路,盲道的圓點凸起則表示有障礙物或者要轉彎。媽媽還告訴兒子,如果感受不到,可以停下來用手摸一摸。
  • 小高雅,媽媽伴你「獨」行
    深團導讀在我國,盲童的數量很大。因為視力的原因,盲童在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難題。比如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一段上學路,對盲童來說,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近日,盲童高雅的上學路,以及她的媽媽在上學路上對她的無聲陪伴,感動了無數人。
  • 與盲童的每一次「偶遇」都要成為善舉
    據5月26日央視報導:靠著盲杖走出校門,在路上敲敲打打的11歲女孩高雅,每一次的「獨自」回家,不亞於走過雪山草地。她一人在徑直前行時,我們就肅然起敬;她不慎走偏時,我們的心就提到脖子上來;她在「死胡同」裡走不出來時,她還沒有哭,我們的眼睛早已通紅。
  •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母愛無疆,八首母愛詩詞及名句欣賞
    它就是最平凡的母愛」。的確母愛是人類最純潔、最無私、最珍貴的情感,母愛無疆,它不追求回報。但當我們唱著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時候,你可曾注意到母親那滿頭的白髮?是否有耐心聽那母親嘮叨的話語呢?常回家看看,陪陪她們嘮嗑嘮嗑,或許是對母親最大的安慰。
  • 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把我看哭了,不只有感動,更有難過和憤怒
    前幾天,常爸看到一則盲童學走盲道的新聞,觸動頗深。天津的一位媽媽上傳了一段教兒子走盲道的視頻,兒子有視力障礙,媽媽把他帶到街上,幫助他學習走盲道。媽媽還告訴他,如果感受不出來,可以用手摸一摸。還有位盲童的媽媽,每天偷偷跟在11歲女兒的後面,陪著她走上學放學那段並不長的路
  • 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把我看哭了,不只有感動,更有難過和憤怒!
    前幾天,常爸看到一則盲童學走盲道的新聞,觸動頗深。天津的一位媽媽上傳了一段教兒子走盲道的視頻,兒子有視力障礙,媽媽把他帶到街上,幫助他學習走盲道。媽媽還告訴他,如果感受不出來,可以用手摸一摸。,每天偷偷跟在11歲女兒的後面,陪著她走上學放學那段並不長的路。
  • 《小歡喜》提醒你,愛孩子,請「放過」她
    在媽媽密不透風的「愛」裡,母女倆都迷失了自己,相愛又互相傷害。網友從這部劇中,也看到了自己當初的影子,紛紛感慨:「你們總會用一句為了你好堵住孩子的嘴,可是英子足夠好了,她想要她的理想有錯嗎?媽媽那不是愛她,那是病態的佔有欲和控制。」「媽媽確實也需要反思,尊重孩子、引導孩子才是真的愛孩子。」
  • 小盲童上學記
    在萬年縣洋灣村,住著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從出生起,視力便開始弱化,不公的命運澆不滅他對生活的熱情,求學之路,他一刻也沒放棄過。  今年13歲的陳昭鴻,先天性視網膜脫落。出生後,他的視力就在一直下降。7歲時,正上一年級的小昭鴻的世界便失去了光明。「我想上學,爸爸。」
  • 「母愛無疆,感恩更美」為主題的活動
    母愛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宛轉悠揚,輕吟淺唱。想起了母親,虛度年華就會化為豪情萬丈;想起了母親,羈旅漂泊的遊子就會萌發起回家的心願;想起了母親,彷徨無依的心靈就找到了棲息的家園!為歌頌這世間偉大的母親,紀念母親的恩情,發揚孝敬母親的道德,5月12日下午,中建壹品新苑項目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精心策劃了此次以「母愛無疆,感恩更美」為主題的活動,共同表達對母親的祝福。在中建壹品新苑項目的工地現場,中建壹品守壹志願者代表王偉,為烈日下的「勞動母親」獻上康乃馨以及賀卡,傳達我們的問候。
  • 校長媽媽:讓盲童「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她,成長在一個盲人家庭,從小到大是父母的「拐杖」;她,矢志獻身特教事業,讓盲童學會自立自強,在學生眼裡,她是「媽媽校長」。她,是蕪湖市盲人學校校長席蔚菁。經過20多年的歷練,席蔚菁從孩子們眼中的「知心姐姐」成了「媽媽校長」,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下,蕪湖市盲人學校幾次搬遷,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學校有專職教師30多人,在校學生200餘人。「特殊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靈魂」,多年來,席蔚菁和老師們堅持與學生「心靈面對面」,做盲童的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