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媽媽:讓盲童「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2020-12-16 央廣網

她,成長在一個盲人家庭,從小到大是父母的「拐杖」;她,矢志獻身特教事業,讓盲童學會自立自強,在學生眼裡,她是「媽媽校長」。她,是蕪湖市盲人學校校長席蔚菁。

席蔚菁的父母都是盲人,父親席蠻僑深知盲人生活的艱辛,於1979年傾其所有創辦了一所民辦盲校,把全部精力投入盲校的工作中。1994年,席蠻僑突發疾病去世,「為了父親的遺願,為了盲校的孩子」,當時20多歲的席蔚菁挑起重擔,成為蕪湖市盲人學校的第二任校長。

經過20多年的歷練,席蔚菁從孩子們眼中的「知心姐姐」成了「媽媽校長」,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下,蕪湖市盲人學校幾次搬遷,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學校有專職教師30多人,在校學生200餘人。

「特殊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靈魂」,多年來,席蔚菁和老師們堅持與學生「心靈面對面」,做盲童的知心朋友。為了讓孩子們享受音樂藝術,她組建了多個盲人樂隊;為了拓寬孩子們的就業途徑,她以「職業加就業」為導向,完善推拿按摩職業教育課程;為了讓孩子們能接受高等教育,她鼓勵孩子們參加盲人高考。

「我要拼盡一生辦好這所盲人學校,用愛點亮盲童的心燈,讓他們『看見』更加廣闊的世界。」席蔚菁說。

相關焦點

  • 他們用聲音「點亮」盲童世界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如天籟般的聲音出自一群「眼前遮住簾」的孩子——盲童。12月25日下午,射陽縣特殊教育學校,在鹽都盛文助學愛心協會和亭湖大洋灣讀書社志願者們陪伴下,孩子們自信朗誦。「讓我來找找我的『小老鄉』在哪裡!」「大家還記得我的聲音嗎?我是誰?」
  • 你是我的眼:山西盲童用短視頻走出自閉,「看見」更大世界
    你是我的眼:山西盲童用短視頻走出自閉,「看見」更大世界 2019-05-17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關愛盲童公益 共建有聲世界
    上學讀書是他們的奢望盲童在黑暗中摸索著人生的開始走路、吃飯、倒水……正常孩子輕而易舉學習文化、閱讀書籍、了解世界……正常孩子順利完成而他們學會用盲杖走路要專門老師教也要兩月10歲盲童一年才能讀兩本書13萬盲童,32.5%的入學率,成為有文化的盲人只能是夢
  • 媽媽做保潔陪讀盲童 「我是他的眼」
    不料4年前,孩子又患上癲癇病,她到學校做保潔成為陪讀媽媽,「媽媽時刻也不會離開你,生了你,我就會為你負責。」 她就是盲童媽媽魯希英,話不多,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孩子看不到,但他能聽見笑聲,我要讓他生活在一個愛的環境中。」同時,她也把這份愛給了更多盲童,她教孩子上廁所,把地上拖得沒有一個水點,「盲童踩到水就會滑倒,我不能讓孩子們磕到。」
  • 上海盲童學校的他今年高考斬獲623分高分
    上海市盲童學校供圖   在一歲多有自主吃飯需求的時候,媽媽就讓王蘊自己吃,從來沒有覺得他看不見就去餵他吃飯;3歲上幼兒園自己就可以照顧好自己的吃飯、穿衣,還學會洗小襪子和小褲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沒有兩樣,甚至更能幹一些。   8歲開始,王蘊開始學習遊泳,後來,又在爸爸的鈴鐺聲音提示下,學會了騎自行車。
  • 有一段路,叫望你獨行——盲童女孩的「影子」媽媽
    新華社哈爾濱5月12日電(記者管建濤 何山 楊思琪)有一種愛,叫作放手;有一段路,叫望你獨行……對於弱小的盲童女孩來說,這段路很難走;對於一名年輕的媽媽來講,這種愛更難得……有一種距離,叫如影隨形11歲盲童女孩高雅的上學路上
  • 與盲童的每一次「偶遇」都要成為善舉
    但是,比起盲童的母親於玲,簡直太小兒科了。因跌倒哭涕的孩子知道父母就在身邊,他不僅繫著物理保險,更是繫著精神保險。而此時的盲童,她一直以為自己是在獨立行走。這個錯覺,顯得多麼難能可貴,又是多么正確。這個用心需要怎樣的慈愛?她的媽媽,才是一個智慧、理性的母親。
  • 「勵志」上海一盲童高考623分 距離最高分僅差三分
    盲童考生的試卷形式和內容,是根據特殊教育教學標準制定的。有媒體獲悉,清華大學等國內名校已紛紛向他遞來橄欖枝。當王蘊的父母收到盲童學校校長打來的祝賀電話時,他們都沒有叫醒已經入睡的兒子,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告訴他,而兒子的反應也和他們一樣淡定。
  • 紅櫻桃行動讓盲童感受春天
    重慶特教中心的260多名盲童,渴望走出教室,聽一聽春日的腳步,聞一聞青草的氣息。今天,重慶市紅櫻桃「春日植愛」暨關愛特殊兒童公益活動邀請特教中心的盲童在鳥語花香的南山植物園觀看電影,感受春天,志願者們用聲音充當盲童的眼睛,幫助他們感知光明。
  • 盲童「獨自」去上學,媽媽全程跟隨卻不幫忙,2個動作讓網友淚目
    盲童「獨自」去上學,媽媽全程跟隨卻不幫忙,2個動作讓網友淚目!我們常說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收穫。但是其實,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並不公平,所以有些人出生時就擁有很多資源,而有些人卻在出生時被剝奪了正常人該有的能力,比如說盲童、聾啞兒……等等。但是這個世界又是公平的,因為這些天生有缺陷的人,也能夠憑藉著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獲得別人的認可。
  • 樂高磚如今成為了盲童們認知世界的敲門磚
    對於盲童來說,這六個點就組成了他們的整個世界。   承載著普通人童年所有幻想的樂高磚,如今在盲童的手裡成為了他們認知世界的敲門磚。樂高盲塊也趁此機會將逐漸衰落的盲文系統保護起來。   在世界的總識字率達到86%的情況下,美國130萬的視障人群裡卻只有10%可以閱讀盲文,發展中國家這個數字還不足3%。
  • 上海盲童高考斬獲623分 從小獨立自主 綽號「淡定哥」
    王蘊作為學生代表在上海市盲童學校105年校慶上發言。上海市盲童學校供圖6月23日深夜,上海許多高中學生的家長群都因為一張圖片上的信息炸開了——「上海市前10名,復附4 ……盲童學校1」。家長們紛紛驚嘆、感慨、質疑,記者24日上午聯繫到被這張圖片點名的上海市盲童學校應屆高考生王蘊,證實其考分為623分,距最高分626分僅差3分。視力全盲的王蘊取得出色成績本已令人大吃一驚,更讓人吃驚的是,王蘊全家對此並不在意。
  • 上海盲童高考斬獲623分 從小獨立自主綽號「淡定哥」
    王蘊作為學生代表在上海市盲童學校105年校慶上發言。上海市盲童學校供圖6月23日深夜,上海許多高中學生的家長群都因為一張圖片上的信息炸開了——「上海市前10名,復附4 ……盲童學校1」。家長們紛紛驚嘆、感慨、質疑,記者24日上午聯繫到被這張圖片點名的上海市盲童學校應屆高考生王蘊,證實其考分為623分,距最高分626分僅差3分。視力全盲的王蘊取得出色成績本已令人大吃一驚,更讓人吃驚的是,王蘊全家對此並不在意。
  • 聲音的力量——盲童世界裡也有光亮
    新華社哈爾濱5月19日電 題:聲音的力量——盲童世界裡也有光亮新華社記者管建濤、何山、楊思琪有一種生命,困於黑暗;有一種聲音,點燃希望。這些來自志願者的聲音,幫助50多名盲童獲取新知,親近藝術,追逐夢想。他們當中,有的登上舞臺,有的考入大學,有的重拾生活的勇氣。雖然「視界」無光,但他們的世界充滿光亮。 我用耳朵找到光亮聲音,是盲童和外界溝通最重要的渠道。
  • 世界讀書日:來送盲童一本書 點亮他們的世界
    世界讀書日,你讀書了嗎?對於普通人來說,這似乎是舉手之勞,但對視障孩子來說,很多時候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想一想,你知道視障孩子能讀什麼樣的書嗎?他們可以從什麼地方獲得這些書?他們又是怎麼閱讀的呢?如果你想讓他們也像普通孩子一樣讀到更多的書,該怎麼去做呢?
  • 盲童「獨自」上學 影子媽媽默默跟隨
    母愛,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報答不了的感情,它是「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是「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的心疼 母愛是每個人一輩子都報答不了的感情它是「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是「見面憐清瘦 呼兒問苦辛」的心疼是「躺在媽媽的懷抱
  • 心中有光——音樂奏響盲童的夢想之路
    有人說,透過一雙手可以看見一個人的一切。12歲的時候,盲童王太樊第一次在重慶市南岸區的校園裡聆聽到交響樂,從此,他的雙手就在摸索世界之餘,多了一把小號。音樂,帶給了他新的希望,讓他第一次擁有了人生奮鬥的夢想。 手指在樂章上摸索學習,手指也在小號的按鍵上上下飛舞。從2014年開始,小號陪伴著王太樊從學校的小小排練廳,一路走上了北京和上海的大舞臺。
  • 上海盲童學校6名考生與健全考生同校考試,考出未來人生答卷
    其實,小許最不擅長的科目是數學,但在盲童學校的高中四年學習中,有了明顯提升。「在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經常遇到許多困難,比如:圖形看不懂、複雜的計算不會算。」有時候,他也會自暴自棄,但多虧了數學老師,在課堂上耐心地講解每道題,在課後利用休息時間輔導小許摸圖。正是老師不斷鼓勵和耐心指導,小許的數學成績突飛猛進。
  • 2015全國「最美教師」張龍:讓盲童的人生變得優雅
    >  「渴望著幸福我和你一樣」、「衝破了黑暗,我會更堅強」,昨晚,央視綜合頻道播放了全國「最美教師」頒獎典禮,一群快樂活潑、自信陽光的孩子們載歌載舞表演了他們的校歌《牽手》。這就是武漢盲童學校教師張龍和她的「六點藝術團」。   本屆尋找「最美教師」,全國僅10位教師入圍,武漢盲校教師張龍是我省唯一榮獲者。昨日教師節,張龍老師回憶起錄製節目過程,自豪地告訴記者:「一直覺得孩子們看不見沒關係,他們能用耳朵和手感知世界,和普通孩子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