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童「獨自」去上學,媽媽全程跟隨卻不幫忙,2個動作讓網友淚目
盲童「獨自」去上學,媽媽全程跟隨卻不幫忙,2個動作讓網友淚目!我們常說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付出多少努力就會有多少收穫。對於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我認為下面這位盲童女孩的母親就做得非常棒!因為她做到了不過分幫忙,又讓孩子感受到溫暖。讓盲童女孩「獨立」去上學,中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比如說:迷路、過馬路等一些危險的情況。
-
有一段路,叫望你獨行——盲童女孩的「影子」媽媽
新華社哈爾濱5月12日電(記者管建濤 何山 楊思琪)有一種愛,叫作放手;有一段路,叫望你獨行……對於弱小的盲童女孩來說,這段路很難走;對於一名年輕的媽媽來講,這種愛更難得……有一種距離,叫如影隨形11歲盲童女孩高雅的上學路上
-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孩子別怕,媽媽在你身後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孩子別怕,媽媽在你身後對於一個正常的11歲的孩子來說,基本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如果一個家庭特意培養的話,在生活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樣上下學自己坐公交車或騎自行車就已經能夠保證自己的安全。
-
11歲盲童每天獨自上學 後面這個人總「冷眼旁觀」
原標題:小高雅 媽媽伴你「獨」行 在我國,盲童的數量很大。因為視力的原因,盲童在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難題。比如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一段上學路,對盲童來說,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近日,盲童高雅的上學路,以及她的媽媽在上學路上對她的無聲陪伴,感動了無數人。
-
媽媽做保潔陪讀盲童 「我是他的眼」
不料4年前,孩子又患上癲癇病,她到學校做保潔成為陪讀媽媽,「媽媽時刻也不會離開你,生了你,我就會為你負責。」 她就是盲童媽媽魯希英,話不多,臉上卻始終掛著笑,「孩子看不到,但他能聽見笑聲,我要讓他生活在一個愛的環境中。」同時,她也把這份愛給了更多盲童,她教孩子上廁所,把地上拖得沒有一個水點,「盲童踩到水就會滑倒,我不能讓孩子們磕到。」
-
盲童獨自去上學,她不知道媽媽一直就在旁邊
圖中的這位女孩是一位盲童。小的時候,父母就是她的眼睛,但是總有一天她要離開父母,獨立去生活。一個健康的孩子父母尚且難以放手,更何況是一位盲童。但是,女孩的母親似乎比別人看得更加遙遠,她必須學會放手,適時放手,要不然女兒便會永遠長不大,更學不會獨立生活。對於這位盲童而言,父母早一日放手,她便會早一天變得更加強大。黑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裡沒有方向,沒有光明。
-
媽媽教盲童走盲道的視頻看哭了:給孩子最好的愛就是守護
前幾天,刷視頻時看到一則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真的看哭了。因為兒子有視力障礙,媽媽把他帶到街上,幫助他學習走盲道。視頻中媽媽在一旁很耐心地教兒子,盲道的豎直條代表可以放心走路,盲道的圓點凸起則表示有障礙物或者要轉彎。媽媽還告訴兒子,如果感受不到,可以停下來用手摸一摸。
-
媽媽對11歲的盲童女兒冷眼旁觀:你的愛屬於哪一種?
一.路上的冷眼,給孩子一生最暖的愛近日,11歲的盲童高雅和她媽媽於玲的視頻引發人們的熱議。哈爾濱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高雅今年11歲了,從小因視神經發育不良,她的世界完全處在一處黑暗中。為了孩子上學,她媽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之後,媽媽開始訓練孩子獨立上下學的能力。家離學校只有368米,可這短短的300多米在高雅的腳下卻是困難重重。每天送孩子出門,媽媽都會和高雅說再見,然後輕輕地說:我去陽臺上看著你。其實,媽媽一直尾隨著高雅。每天上下學的路上,她都如影子一般陪著她,只是不能讓高雅知道。
-
不平凡的母愛:為了陪讀 盲童媽媽在學校當保潔員
【解說】隨著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對於盲人尤其是盲童的關愛也越來越多。但是盲童家庭的生活仍是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在瀋陽市盲校,就有這樣一群母親,她們放棄了自己的生活,選擇了陪讀並幹起了學校的保潔員,同時也儘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著與她們孩子同樣失去光明的兒童們。 【解說】魯希英是陪讀母親當中的一員。她的兒子在出生8個月時,家人發現了孩子的異常。
-
小盲童上學記
「我想上學,爸爸。」聽著兒子的話,父親陳克信無比心酸。 隨後的一年,陳克信便帶著兒子踏上了治病之路。陳昭鴻先後在南昌、廣州接受治療,醫生告訴陳克信需要6萬元做手術,才有可能保住目前僅存一點餘光的視力。這筆手術費對於這個清貧的家庭來說無疑是一筆天文數字。 陳昭鴻父母在他出生不久便離婚了,家庭的重擔就落在了父親一人肩上。
-
小高雅,媽媽伴你「獨」行
深團導讀在我國,盲童的數量很大。因為視力的原因,盲童在生活中會碰到很多難題。比如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很簡單的一段上學路,對盲童來說,就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近日,盲童高雅的上學路,以及她的媽媽在上學路上對她的無聲陪伴,感動了無數人。
-
校長媽媽:讓盲童「看見」更廣闊的世界
她,成長在一個盲人家庭,從小到大是父母的「拐杖」;她,矢志獻身特教事業,讓盲童學會自立自強,在學生眼裡,她是「媽媽校長」。她,是蕪湖市盲人學校校長席蔚菁。經過20多年的歷練,席蔚菁從孩子們眼中的「知心姐姐」成了「媽媽校長」,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下,蕪湖市盲人學校幾次搬遷,辦學條件得到很大改善。目前,學校有專職教師30多人,在校學生200餘人。「特殊教育不只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的靈魂」,多年來,席蔚菁和老師們堅持與學生「心靈面對面」,做盲童的知心朋友。
-
與盲童的每一次「偶遇」都要成為善舉
據5月26日央視報導:靠著盲杖走出校門,在路上敲敲打打的11歲女孩高雅,每一次的「獨自」回家,不亞於走過雪山草地。她一人在徑直前行時,我們就肅然起敬;她不慎走偏時,我們的心就提到脖子上來;她在「死胡同」裡走不出來時,她還沒有哭,我們的眼睛早已通紅。
-
盲童上學記
盲童上學記 台州新聞 責任編輯:台州在線 台州在線 台州網絡電視臺
-
關愛盲童公益 共建有聲世界
上學讀書是他們的奢望盲童在黑暗中摸索著人生的開始走路、吃飯、倒水……正常孩子輕而易舉學習文化、閱讀書籍、了解世界……正常孩子順利完成而他們學會用盲杖走路要專門老師教也要兩月10歲盲童一年才能讀兩本書13萬盲童,32.5%的入學率,成為有文化的盲人只能是夢
-
「智慧之眼」盲童公益
盲童學習在現實生活中就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的上學讀書,只能以觸摸和傾聽的方式來感受世界、感受溫暖。閱讀盲文書籍據了解,國內6—14歲的盲童大約有13萬人左右,我國盲童的入學率僅為32.5%,每160個盲童才擁有一本書,大多盲童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無力購買或更換必需的盲文書籍和學習資料
-
...媽媽讓11歲盲女獨自上學:父母給孩子最長遠的愛,就是「狠心」放手
近日,一位11歲盲童女孩每天「獨自」上學的視頻,一下子戳中了無數網友的心,很多網友感慨:看哭了!在哈爾濱市宣化街道上,每天都在上演一個這樣的故事:每天早上七點半一個盲童女孩,手持盲杖一路敲敲打打小心探路96級臺階368米路程數千次敲打這段15分鐘的上學路她需要獨自摸索前行在這一段上學路上,小女孩每天「獨自」往返,這是讓她驕傲的事情
-
盲童小高雅上學:386米,96級臺階,15分鐘,媽媽伴你「獨」行!
儘管看不見,但高雅卻能夠每天獨自上下學,386米路程,96級的臺階,數千次敲打,她要獨自走15分鐘,但這也是她最驕傲的事情。然而他卻不知道,她從來都不是孤身一人,每一米、米一個臺階,媽媽都在她身後不遠離、不靠近,看著她一步一步地走完。
-
「勵志」上海一盲童高考623分 距離最高分僅差三分
王蘊媽媽突然意識到,該發生的永遠不可能逃避,必須認真地去面對這突如其來的一切!那一天,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帶著孩子離開現場回家的。只記得一路上,懂事的王蘊沒有聽到她說話,就伸出小手來觸摸媽媽的臉,當他觸摸到媽媽滿臉的淚水時,就不停地在問 「媽媽為什麼哭?是不是因為他們叫我」瞎子「」盲人「?
-
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把我看哭了,不只有感動,更有難過和憤怒
前幾天,常爸看到一則盲童學走盲道的新聞,觸動頗深。天津的一位媽媽上傳了一段教兒子走盲道的視頻,兒子有視力障礙,媽媽把他帶到街上,幫助他學習走盲道。媽媽還告訴他,如果感受不出來,可以用手摸一摸。還有位盲童的媽媽,每天偷偷跟在11歲女兒的後面,陪著她走上學放學那段並不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