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11歲盲童女孩每天「獨自」上學的視頻,一下子戳中了無數網友的心,很多網友感慨:看哭了!
在哈爾濱市宣化街道上,每天都在上演一個這樣的故事:
每天早上七點半
一個盲童女孩,手持盲杖
一路敲敲打打小心探路
96級臺階
368米路程
數千次敲打
這段15分鐘的上學路
她需要獨自摸索前行
在這一段上學路上,小女孩每天「獨自」往返,這是讓她驕傲的事情。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一路總有一個人默默地跟隨著她,或遠或近。
近了,怕孩子聽到;
遠了,擔心不能跟上,又一個箭步趕上。
這個人就是深愛著她的媽媽。
女孩名叫高雅,今年11歲。她因為視神經發育不良先天失明。5年前,她進入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
(視頻來源於網絡)
其實,媽媽本可以每天接送女兒上學,但她並沒有這麼做。
而是選擇讓孩子自己摸索著上學,哪怕孩子走錯了,磕著碰著了,媽媽也只是強忍著淚水,在旁邊靜靜地看著,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辦法。
然後在孩子快到家時,媽媽就假裝什麼也沒發生,笑著和孩子打招呼。
這位媽媽說:「我不希望她發現我跟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真正獨立。」
看完視頻,網友紛紛稱讚媽媽的做法真的太棒了!
這位媽媽表示,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
父母之愛,計於深遠。每一位「狠心」的父母背後,都藏著最深沉的愛。
孩子,我可以陪你長大
但無法陪你到老
曾經有一則新聞,一位單親媽媽逼3歲偏癱兒子練習平板支撐,被網友責難:「太狠心了,對孩子太嚴格了。」
可是,真相卻是孩子在一歲半打了疫苗,由於感染,導致腦癱瘓,最終左手肌肉萎縮。
為了防止孩子肌肉繼續萎縮,這位媽媽就每天帶孩子去公園進行平板支撐練習。
這麼小的孩子,練習平板支撐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這位「狠心」的媽媽說,孩子不這麼練就廢了。
是的,現在不狠心逼孩子一把,未來孩子可能面臨的就是生活不能自理。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寧願讓自己心疼,也要讓孩子強大。
美國著名音樂大師、靈魂歌王——雷·查爾斯,7歲時突然雙目失明,面對這樣的意外,母親不僅沒有更加照顧她,反而對他愈加嚴苛,幾乎到了「狠心」的地步。
查爾斯說,自己7歲失明時,還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自己每次走路摔倒,甚至受傷。媽媽從來不會扶他,也不會告訴他走錯方向了。
正是因為媽媽的狠心,失明並沒有阻礙查爾斯的成長,反而讓他更獨立自信,在音樂世界中,打拼出一片天地,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音樂大師。
查爾斯長大回憶那段艱苦時光說,那時候很多人會認為母親狠心,但現在看來她是對的。
雖然我們可以陪孩子長大,但卻不能陪孩子到老。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註定無法護孩子一生周全,那麼請提前教會他們如何獨立面對生活。
唯有獨立,才是孩子行走一生的能力。
今天,你不讓孩子吃苦
未來,世界就會讓他吃苦
前一段時間《少年說》中,一位總裁老爸的「狠心」教育,就成了網絡熱議話題。
這位爸爸,在女兒的12歲生日時,為她定製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
訓練內容如下:
每天5:30起床,晨跑2000米;
跑步結束,參加跳繩,投球等各種體能訓練;
訓練結束開始做早餐,規定不得少於兩菜一湯;
早餐結束後繼續學習,中午準備一家人的午飯;
晚上負責做晚飯,完成功課後已經是凌晨以後;
最後,還要接受老爸的考核,按照任務完成情況打分。
當女兒斥責爸爸太狠心時,爸爸只是簡單單單地問了幾個問題:
「新學期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感覺學習苦不苦?」
「不苦。」女兒回答。
「累不累?」
「不累。」
「快不快樂?」
「快樂,都沒有軍訓苦。」
說完,臺下一篇掌聲。女兒哭著哭著,好像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正因為吃過軍訓的苦,才會在新學期來臨時,不覺得辛苦,反而輕鬆應對。
這位霸道總裁老爸說,看似是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更好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
這大概就是「吃苦」的優勢。只有提前吃過生活的苦頭,才會在下一個苦難來臨時,覺得不至於那麼辛苦,也才能輕鬆挺過。
而沒有吃過苦頭的孩子,在未來人生中將會變得不堪一擊。
一部國產動漫《巨嬰》就很真實地諷刺了那些在父母嬌慣中長大的孩子。影片中,主人公是一個「大號巨嬰」,父母對他的生活事無巨細,基本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點擊播放 GIF 2.3M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不幸的是,有一天爸爸遇上車禍,去世了。
家裡的唯一經濟來源沒有了,媽媽只能靠變賣家產,維持「巨嬰」兒子的生活開銷。最後,不堪重負的媽媽也病逝了。
這位早已成年的兒子,一下子失去了生存能力,只能躲在家中挨餓。為了躲飢餓的折磨,兒子最終選擇了扒開媽媽的肚子鑽進去,再次成為一個嬰兒。
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那些從來沒有吃過苦的孩子,一旦脫離了父母的保護,他們將面臨的是來自社會的打擊。
如果現在你不對孩子「狠心」,長大後,社會也不會對他仁慈。
父母給孩子最長遠的愛
就是「狠心」放手
在BBC紀錄片《生命故事》中有這樣一個令人震撼的片段:
一種名為白頰黑雁的鳥,在繁衍後代時,為了躲避危險,會將鳥巢建在懸崖頂上。在鳥寶寶剛出生的兩三天後,它們會被鳥媽媽推下百米懸崖。
在這個過程中,鳥寶寶會在巖壁上摔打、翻滾,但鳥媽媽毫不心軟。
對於這些剛出生的雛鳥來說,要麼學會飛翔的本領,要麼活活摔死。
點擊播放 GIF 0.9M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這是它們必須經歷的磨難,這也是鳥媽媽不得已的「苦衷」。
不是鳥媽媽天生絕情,而是只有它們擁有飛下懸崖的本領,才能覓食,不至於被困在懸崖上活活餓死。看似狠心的背後,是鳥媽媽們最深沉最長遠的愛。
這大概就是生命的故事,沒有那一段成長,不經歷陣痛。
而父母能夠做的就是,狠心逼孩子一把,讓他學會獨立飛翔。
未來的道路總是會充滿各種艱難險阻,需要孩子獨自面對。作為父母有義務在孩子踏入社會前,教會他們獨自面對生活。
1.培養孩子獨立生活技能
基本的生活技能,往往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容易忽視的。但事實上,當孩子獨自面對生活時,這些必備的生活技能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孩子的生活質量。
父母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收拾房間、洗衣服、做飯、洗碗等,只有這樣當孩子出國留學或是獨自生活時,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2.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很多時候,父母的不放手,往往是擔心孩子做不好。父母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放手讓孩子去做。
父母的信任,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和自信。父母可以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3.允許孩子犯錯誤
溫室裡的花朵,永遠抵擋不了外面的寒風暴雨。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要儘可能多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讓孩子在一次次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成長。
只有孩子有了自己的實踐經驗,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更有勇氣面對挫折,更加從容淡定。
4.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除了生活上的獨立,思想獨立也非常重要。父母要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父母可以多陪孩子閱讀、旅遊,給他們足夠的愛和鼓勵,不斷去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只有一個內心充盈的孩子,才會更勇往直前地面對未來。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句話聽上去有些心酸,但不得不承認,父母對孩子最長遠的愛,就是「狠心」放手。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其實不過是一種愛的成全。父母適時的放手和退出,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未來的路,需要孩子自己走。
國際學校優質的教學環境、雄厚的師資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圍等,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教育平臺,幫助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