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讓11歲盲女獨自上學:父母給孩子最長遠的愛,就是「狠心」放手

2020-12-14 騰訊網

近日,一位11歲盲童女孩每天「獨自」上學的視頻,一下子戳中了無數網友的心,很多網友感慨:看哭了!

在哈爾濱市宣化街道上,每天都在上演一個這樣的故事:

每天早上七點半

一個盲童女孩,手持盲杖

一路敲敲打打小心探路

96級臺階

368米路程

數千次敲打

這段15分鐘的上學路

她需要獨自摸索前行

在這一段上學路上,小女孩每天「獨自」往返,這是讓她驕傲的事情。

但她不知道的是,這一路總有一個人默默地跟隨著她,或遠或近。

近了,怕孩子聽到;

遠了,擔心不能跟上,又一個箭步趕上。

這個人就是深愛著她的媽媽。

女孩名叫高雅,今年11歲。她因為視神經發育不良先天失明。5年前,她進入哈爾濱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

(視頻來源於網絡)

其實,媽媽本可以每天接送女兒上學,但她並沒有這麼做。

而是選擇讓孩子自己摸索著上學,哪怕孩子走錯了,磕著碰著了,媽媽也只是強忍著淚水,在旁邊靜靜地看著,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辦法。

然後在孩子快到家時,媽媽就假裝什麼也沒發生,笑著和孩子打招呼。

這位媽媽說:「我不希望她發現我跟著,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真正獨立。

看完視頻,網友紛紛稱讚媽媽的做法真的太棒了!

這位媽媽表示,總有一天,我和她的爸爸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希望那時她可以獨自面對。

父母之愛,計於深遠。每一位「狠心」的父母背後,都藏著最深沉的愛。

孩子,我可以陪你長大

但無法陪你到老

曾經有一則新聞,一位單親媽媽逼3歲偏癱兒子練習平板支撐,被網友責難:「太狠心了,對孩子太嚴格了。」

可是,真相卻是孩子在一歲半打了疫苗,由於感染,導致腦癱瘓,最終左手肌肉萎縮。

為了防止孩子肌肉繼續萎縮,這位媽媽就每天帶孩子去公園進行平板支撐練習。

這麼小的孩子,練習平板支撐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但這位「狠心」的媽媽說,孩子不這麼練就廢了。

是的,現在不狠心逼孩子一把,未來孩子可能面臨的就是生活不能自理。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寧願讓自己心疼,也要讓孩子強大。

美國著名音樂大師、靈魂歌王——雷·查爾斯7歲時突然雙目失明,面對這樣的意外,母親不僅沒有更加照顧她,反而對他愈加嚴苛,幾乎到了「狠心」的地步。

查爾斯說,自己7歲失明時,還不能適應外界的環境,自己每次走路摔倒,甚至受傷。媽媽從來不會扶他,也不會告訴他走錯方向了。

正是因為媽媽的狠心,失明並沒有阻礙查爾斯的成長,反而讓他更獨立自信,在音樂世界中,打拼出一片天地,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音樂大師。

查爾斯長大回憶那段艱苦時光說,那時候很多人會認為母親狠心,但現在看來她是對的。

雖然我們可以陪孩子長大,但卻不能陪孩子到老。

作為父母,如果我們註定無法護孩子一生周全,那麼請提前教會他們如何獨立面對生活。

唯有獨立,才是孩子行走一生的能力。

今天,你不讓孩子吃苦

未來,世界就會讓他吃苦

前一段時間《少年說》中,一位總裁老爸的「狠心」教育,就成了網絡熱議話題。

這位爸爸,在女兒的12歲生日時,為她定製了一份特別的禮物——三個月的軍事化訓練

訓練內容如下:

每天5:30起床,晨跑2000米;

跑步結束,參加跳繩,投球等各種體能訓練;

訓練結束開始做早餐,規定不得少於兩菜一湯;

早餐結束後繼續學習,中午準備一家人的午飯;

晚上負責做晚飯,完成功課後已經是凌晨以後;

最後,還要接受老爸的考核,按照任務完成情況打分。

當女兒斥責爸爸太狠心時,爸爸只是簡單單單地問了幾個問題:

「新學期已經進行了一段時間,感覺學習苦不苦?」

「不苦。」女兒回答。

「累不累?」

「不累。」

「快不快樂?」

「快樂,都沒有軍訓苦。」

說完,臺下一篇掌聲。女兒哭著哭著,好像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正因為吃過軍訓的苦,才會在新學期來臨時,不覺得辛苦,反而輕鬆應對。

這位霸道總裁老爸說,看似是簡單的軍訓,卻是對人生更好的磨礪。你能堅持三個月,就能堅持初中三年,人生的30年。

這大概就是「吃苦」的優勢。只有提前吃過生活的苦頭,才會在下一個苦難來臨時,覺得不至於那麼辛苦,也才能輕鬆挺過。

而沒有吃過苦頭的孩子,在未來人生中將會變得不堪一擊。

一部國產動漫《巨嬰》就很真實地諷刺了那些在父母嬌慣中長大的孩子。影片中,主人公是一個「大號巨嬰」,父母對他的生活事無巨細,基本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點擊播放 GIF 2.3M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不幸的是,有一天爸爸遇上車禍,去世了。

家裡的唯一經濟來源沒有了,媽媽只能靠變賣家產,維持「巨嬰」兒子的生活開銷。最後,不堪重負的媽媽也病逝了。

這位早已成年的兒子,一下子失去了生存能力,只能躲在家中挨餓。為了躲飢餓的折磨,兒子最終選擇了扒開媽媽的肚子鑽進去,再次成為一個嬰兒。

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那些從來沒有吃過苦的孩子,一旦脫離了父母的保護,他們將面臨的是來自社會的打擊。

如果現在你不對孩子「狠心」,長大後,社會也不會對他仁慈。

父母給孩子最長遠的愛

就是「狠心」放手

在BBC紀錄片《生命故事》中有這樣一個令人震撼的片段:

一種名為白頰黑雁的鳥,在繁衍後代時,為了躲避危險,會將鳥巢建在懸崖頂上。在鳥寶寶剛出生的兩三天後,它們會被鳥媽媽推下百米懸崖。

在這個過程中,鳥寶寶會在巖壁上摔打、翻滾,但鳥媽媽毫不心軟。

對於這些剛出生的雛鳥來說,要麼學會飛翔的本領,要麼活活摔死。

點擊播放 GIF 0.9M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這是它們必須經歷的磨難,這也是鳥媽媽不得已的「苦衷」。

不是鳥媽媽天生絕情,而是只有它們擁有飛下懸崖的本領,才能覓食,不至於被困在懸崖上活活餓死。看似狠心的背後,是鳥媽媽們最深沉最長遠的愛。

這大概就是生命的故事,沒有那一段成長,不經歷陣痛。

父母能夠做的就是,狠心逼孩子一把,讓他學會獨立飛翔。

未來的道路總是會充滿各種艱難險阻,需要孩子獨自面對。作為父母有義務在孩子踏入社會前,教會他們獨自面對生活。

1.培養孩子獨立生活技能

基本的生活技能,往往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中容易忽視的。但事實上,當孩子獨自面對生活時,這些必備的生活技能至關重要,直接決定著孩子的生活質量。

父母要教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收拾房間、洗衣服、做飯、洗碗等,只有這樣當孩子出國留學或是獨自生活時,才能更好地照顧自己。

2.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很多時候,父母的不放手,往往是擔心孩子做不好。父母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放手讓孩子去做。

父母的信任,會給孩子很大的安全感和自信。父母可以在安全範圍內放手,讓孩子嘗試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3.允許孩子犯錯誤

溫室裡的花朵,永遠抵擋不了外面的寒風暴雨。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要儘可能多給孩子犯錯的機會,讓孩子在一次次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成長。

只有孩子有了自己的實踐經驗,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更有勇氣面對挫折,更加從容淡定。

4.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

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除了生活上的獨立,思想獨立也非常重要。父母要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和空間,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

父母可以多陪孩子閱讀、旅遊,給他們足夠的愛和鼓勵,不斷去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只有一個內心充盈的孩子,才會更勇往直前地面對未來。

著名作家龍應臺在《目送》裡寫道: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句話聽上去有些心酸,但不得不承認,父母對孩子最長遠的愛,就是「狠心」放手。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其實不過是一種愛的成全。父母適時的放手和退出,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廣闊的天地。

未來的路,需要孩子自己走。

國際學校優質的教學環境、雄厚的師資力量、多元化的文化氛圍等,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優質的教育平臺,幫助孩子在未來的道路中,走得更好更遠。

相關焦點

  • 父母最好的修行,就是學會放手
    有很多網友都讚揚父親,但是評論的第一條就點明這樣做的隱患「這不是愛,這是害」父親的愛毋庸置疑,但是這樣的保護是過度的。01過度保護,大有弊端在一檔育兒綜藝節目裡,明星媽媽馬舒雅對2歲的孩子極致保護,讓孩子和家人都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出眾
    其實,這不能完全怪孩子。生活中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事事包辦、過度保護,才會導致孩子產生依賴。要想孩子學會獨立,父母要先學會狠心放手。捨得對孩子「狠心」,孩子才能學獨立。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哈爾濱一名11歲的盲童,在特殊學校上學。媽媽為了鍛鍊她獨立生活的能力,每天讓女兒「獨自」上下學。
  • 媽媽不敢讓十歲的孩子單獨留在家?父母要學會放手,孩子才能自立
    父母要教孩子學做飯小美說,她兒子比小萍的女兒小一歲,現在白天大人上班後,他就自己在家,不但可以自己煮午餐,還會打掃衛生,晾衣服,晚上偶然還會煮好飯等爸爸媽媽回來的。對於高年級的孩子,父母可以偶然讓他幫忙到附近的商店去買買東西;如果學校離家不遠,父母甚至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上學,不再接送。
  • 8歲鋼琴女孩媽媽的含淚教育:我的「狠心」,才是對你的深愛
    她說:「在這幾年學琴的過程中,有的時候我不太認真,不管爸爸媽媽怎麼打我罵我,我都知道他們是愛我的。」「虎媽」聞言聲淚俱下,她坦承在嚴厲逼迫孩子練琴時,內心十分煎熬。她雖然很心疼,但更擔憂孩子若干年後會後悔,埋怨媽媽沒有讓她堅持。
  • 蘇州「望遠鏡」女孩考上985名校:父母最高級的愛,是於無聲處,為孩子計深遠的「狠心」
    本 文 約   3200  字閱 讀 需 要 8 min—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狠心」放手,早早培養孩子的獨立……蘇州張家港市外國語學校的一名女孩,有一個和峨眉派狠人周芷若很像的名字:周芷晴。從不抱怨,也從不妥協,這種內心的堅定是父母教給孩子的一筆無形而終生受用的財富。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一書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家庭的庇護,走向社會,用他們自己的頭腦和雙手開創自己的人生。
  • 父母越狠心,孩子越暖心
    孩子懂事,是每一位父母的心願。正如謝師傅在採訪最後說的那句話:「子女如果不懂事,再怎麼都沒的奔頭。」對於每一位父母來說,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也是自己最成功的作品。而父母最好的炫富,就是養出一個暖心的孩子。
  • 做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放手!
    放手,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歡樂頌》裡就有這樣對比鮮明的父母。關雎爾(關關)媽媽,就是個捨不得放手的媽媽。放手的父母給孩子自由、讓孩子做主,這樣的孩子才有出息,也更幸福。努力,做放手的父母,讓孩子飛得更高獵豹媽媽在小獵豹長大後,自己會在離它不遠的地方另找一塊地方生活;狐狸媽媽在小狐狸長大後,把它趕出巢穴,強迫它開始獨立生活。
  •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放手
    於是,把對孩子的愛傾注在密密麻麻的日程表上,表現在一條條嚴格的家規中。乖巧的孩子,按部就班地完成父母的「任務」,調皮的孩子,在管教中一點點變得「乖巧」,他們很累,家長也很累。其實,不如試著放手,散養的孩子,人生也許有更多的可能性。
  • 《安家》:養育男孩,為什麼媽媽要更狠心?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物質上的錦衣玉食,而是培養好他們正直堅韌的品質和面對生活的能力。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捨得「狠心」。其實房家棟就是被母親養廢了。媽媽潘貴雨想要兒子,生了那麼多的女兒後終於得償所願生了兒子,她想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給房家棟,可她卻不知道養育男孩最需要的恰恰是狠心。
  • 那個被父母「狠心」對待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這本書深受感觸,作者以一位老師和母親的身份,向我們娓娓述說著她身邊的案例,教我們學會放手,學會愛,讓孩子像孩子一樣長大。,恰到好處的愛,滋養孩子。:「狠心」放手。同時,父母能夠傳授給子女最重要的技能,就是「跌倒」以後可以重新站起來,繼續前進。
  • 你越「狠心」,你的孩子越優秀
    「狠心」,孩子讓你不放心我們鄰居王大伯四十多歲才得了一個兒子小林,全家人像寶貝一般供著。作家李月亮曾說:「為人父母,最大的成就是培養出會與世界相處的孩子。」父母的「狠心」裡,藏著對孩子最濃烈又隱忍的愛,是在為孩子優秀的未來人生「保駕護航」。
  • 真正的愛——《特別狠心特別愛》讀後有感
    當靜靜的體會時,也確實觸動不小,我也是一個媽媽,總覺得媽媽就是慈愛的,但或許真的愛是留給孩子生存、生活與幸福的能力。 作品中的母親獨自撫養三個孩子,充滿無限大愛的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引領著孩子們,為了孩子們更好地成為自主自理自立自強的孩子,特別狠心的 &34;孩子們去生存。
  • 父母「缺位」孩子0-12歲,父母應該怎樣對待從小缺失愛的孩子呢?
    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們的目光與精力就完全放在了孩子們的身上,許多父母為了能夠陪伴孩子而失去了輕鬆的周末時間,連逛超市都成為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購物車中再也沒有了華麗的衣服、精美的化妝品、優雅的高跟鞋,取而代之的就是益智類玩具、兒童服飾以及寶貝們的輔食。處於嬰幼兒時期的寶貝在不斷的探索世界,他們是沒有安全感的,而能夠放心依賴的就只有自己的父母。
  • 11歲女娃被獨自關在家中,無人做飯餓著肚子,網友:家長真狠心
    導讀:11歲女娃被獨自關在家中,無人做飯餓著肚子,網友:家長真狠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11歲女娃被獨自關在家中,無人做飯餓著肚子,網友:家長真狠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
    閨蜜煞費苦心卻養出「白眼狼」,父母學會「狠心」才能養出好孩子閨蜜最近抱怨,十三歲的女兒一點也不體諒她。女兒是她一手帶大,從小錦衣玉食沒虧待過半分,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女兒買名牌衣服鞋子,對女兒的要求也是來者不拒全都滿足,在生活上更是事無巨細,這麼大的孩子連襪子都沒自己洗過。
  •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學會放手
    海藍博士說過:「做一個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容易,但做一個心上插把刀看著孩子受苦的父母非常不容易。」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把愛藏起來,很多時候都是默默旁觀,而不是大包大攬。 美國電影《靈魂歌王》中,主人公小查爾斯7歲患了眼疾,有一次他被椅子絆倒狠狠摔在了地上,眼前一片漆黑,他邊哭邊喊地尋找媽媽:「媽媽,快來救我!求求你!」 然而,他的媽媽並沒有應聲前去,而是站在一邊眼睜睜看著他把手伸向火爐,被灼傷,而後默默流淚。
  • 深愛孩子,請先學會放手
    文/月簾電視劇《小別離》熱播的時候,英國的心理學女博士西爾維婭·克萊爾說過的這句話曾一度引爆話題: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 猶太媽媽沙拉育子秘籍只有七個字:特別狠心特別愛
    著有《特別狠心特別愛》《特別狠心特別愛2:贏在家風》。    新學期伊始,很多家長又開始為教育孩子發愁。「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了!」「孩子啥都懶得幹,寒假連作業都懶得寫!」    問題出在哪裡呢?
  • 三個月寶寶趴睡致死: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必須狠心的五個節點
    因為這時的寶寶氣息弱,加上沒有掀開捂住自己口鼻的能力,所以,把衣物放得離孩子遠一點,被子最好不要蓋住孩子的臉,是每個父母應該注意的事項。何況在寶寶還不會翻身之前,更應小心謹慎,嚴防意外發生。這位媽媽,就沒有一點生活經驗嗎?自己趴睡時,是不是感覺悶了就趕緊翻身呢?難道孩子比自己更能悶?三個月寶寶趴睡,這不是置孩子於死亡地帶嗎?
  • 伊能靜:得體的退出才是給孩子最大的愛,學會放手是父母的必修課
    由於害怕不再被孩子需要,許多操控型父母會盡力維持孩子的無力感,並希望它永不消失。——《原生家庭》操控型父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許多父母會盡力維持孩子的無力感。他們通常會有這樣的表現,「你離開我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