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歷史的車輪總是在不斷前行,但是它也會留下車轍。
晚清時期,因為清政府太過於腐敗無能,導致我國丟失了大片國土。建國後,雖然我國想盡了一切辦法將失地收回,但是有些總是回不來。
在這些回不來的領土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關於中國的文化碎片,通過這些碎片就可以看出中國文化。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內蒙和外蒙這一說,內蒙就是中國自治區,外蒙則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了,外蒙最早也是屬於中國的,只不過後來分裂了出去。
筆者今天要說的就是在外蒙的一個發現。
02
在杭愛山一處斷崖,有人發現了漢字石刻。後來經過專家研究,將石刻的字都翻譯了過來,專家非常激動地說道:「終於找到了」。
1990年的一天,蒙古國有兩位牧民兄弟在杭愛山附近走過,突然下起了雨,於是他們鑽進了一處斷崖洞中避雨。雨停之後,他們朝四周看了看,突然發現斷崖上有些文字痕跡。他們不敢輕易動,自己也都不認識,於是,出於保險考慮,他們去了相關部門報告情況。
得知這一情況後,相關部門派了專家來鑑定,專家表示這是摩崖石刻。
在後來的相關採訪中,我國專家表示,石刻能夠保存到今天,主要是沒有人發現過,其次就是因為蒙古國的自然環境,一些石頭都會被一些植物遮蓋,基本上不會破壞。
後來為了弄清石刻上的文字,蒙古國專家請教了我國考古專家。有時候就是這樣,差一點都不行。雖然是考古專家是專家,但是文字方面不一定就全懂,也是沒有能夠解讀好。
03
直到2014年,蒙古學家齊木德道爾吉去了外蒙古了解情況,為了弄清楚,雙方還成立了調查小組,親自又去了石刻發現地勘查。
因為石刻文字距離地面比較高,專家帶去了梯子,也拍攝了下來,也拓印了下來。經過所有專家聯繫研究,最終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結論:文字是隸書和楷書之間。
一共260個字左右,最終能夠差不多辨別出來的有220個左右。結合文字情況和史料,確定這是班固所寫的《封燕然山銘》。
這上面大概記載的是東漢時期竇憲北徵匈奴,在他的領導下,匈奴軍隊只有逃竄的份,最終他的隊伍大獲全勝,幾乎是全殲了匈奴對戰勢力。當時班固也是跟隨軍隊的,所以他寫了這個,也算是給將士們記下了功績。
這樣的發現對於我國歷史研究價值非常大,因為之前發現的都是一些碎屑殘片。難怪專家會激動地說:終於找到了。
《封燕然山銘》對我國研究古代史非常有價值。通過這件事,也是讓兩國相關人員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這是好事。
04
當然了,還有很多歷史文物等著人們去發現,也不僅僅是在蒙古國。文物發掘工作可以說是「任重道遠」,需要付出大把時間。
05
金庸筆下最美的女子,集家世與美貌於一身,卻活成讓人討厭的樣子
中國出過400多位皇帝,但唯獨這個省沒出過一位皇帝,這是為何?
她是梁山上最美的女子,武功高強手下敗將無數,卻被宋江羞辱一生
朱元璋幼時曾遭地主剝削,還為他放牛,朱元璋稱帝後是怎麼對他的
沒當過軍事主官,無赫赫戰績的他,為何能贏得元帥頭銜?
文章題目:外蒙一斷崖發現中文石刻,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終於找到了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