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一斷崖發現中文石刻,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終於找到了

2021-01-07 官場歷史

01

歷史的車輪總是在不斷前行,但是它也會留下車轍。

晚清時期,因為清政府太過於腐敗無能,導致我國丟失了大片國土。建國後,雖然我國想盡了一切辦法將失地收回,但是有些總是回不來。

在這些回不來的領土上,我們可以發現一些關於中國的文化碎片,通過這些碎片就可以看出中國文化。

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內蒙和外蒙這一說,內蒙就是中國自治區,外蒙則是一個獨立的國家。當然了,外蒙最早也是屬於中國的,只不過後來分裂了出去。

筆者今天要說的就是在外蒙的一個發現。

02

在杭愛山一處斷崖,有人發現了漢字石刻。後來經過專家研究,將石刻的字都翻譯了過來,專家非常激動地說道:「終於找到了」。

1990年的一天,蒙古國有兩位牧民兄弟在杭愛山附近走過,突然下起了雨,於是他們鑽進了一處斷崖洞中避雨。雨停之後,他們朝四周看了看,突然發現斷崖上有些文字痕跡。他們不敢輕易動,自己也都不認識,於是,出於保險考慮,他們去了相關部門報告情況。

得知這一情況後,相關部門派了專家來鑑定,專家表示這是摩崖石刻。

在後來的相關採訪中,我國專家表示,石刻能夠保存到今天,主要是沒有人發現過,其次就是因為蒙古國的自然環境,一些石頭都會被一些植物遮蓋,基本上不會破壞。

後來為了弄清石刻上的文字,蒙古國專家請教了我國考古專家。有時候就是這樣,差一點都不行。雖然是考古專家是專家,但是文字方面不一定就全懂,也是沒有能夠解讀好。

03

直到2014年,蒙古學家齊木德道爾吉去了外蒙古了解情況,為了弄清楚,雙方還成立了調查小組,親自又去了石刻發現地勘查。

因為石刻文字距離地面比較高,專家帶去了梯子,也拍攝了下來,也拓印了下來。經過所有專家聯繫研究,最終得到了這樣的一個結論:文字是隸書和楷書之間。

一共260個字左右,最終能夠差不多辨別出來的有220個左右。結合文字情況和史料,確定這是班固所寫的《封燕然山銘》。

這上面大概記載的是東漢時期竇憲北徵匈奴,在他的領導下,匈奴軍隊只有逃竄的份,最終他的隊伍大獲全勝,幾乎是全殲了匈奴對戰勢力。當時班固也是跟隨軍隊的,所以他寫了這個,也算是給將士們記下了功績。

這樣的發現對於我國歷史研究價值非常大,因為之前發現的都是一些碎屑殘片。難怪專家會激動地說:終於找到了。

《封燕然山銘》對我國研究古代史非常有價值。通過這件事,也是讓兩國相關人員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這是好事。

04

當然了,還有很多歷史文物等著人們去發現,也不僅僅是在蒙古國。文物發掘工作可以說是「任重道遠」,需要付出大把時間。

05

金庸筆下最美的女子,集家世與美貌於一身,卻活成讓人討厭的樣子

中國出過400多位皇帝,但唯獨這個省沒出過一位皇帝,這是為何?

她是梁山上最美的女子,武功高強手下敗將無數,卻被宋江羞辱一生

朱元璋幼時曾遭地主剝削,還為他放牛,朱元璋稱帝後是怎麼對他的

沒當過軍事主官,無赫赫戰績的他,為何能贏得元帥頭銜?

文章題目:外蒙一斷崖發現中文石刻,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終於找到了文章作者:離央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外國一斷壁上發現中文,文字被翻譯出來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一直在爭取將失去的領土收復回來,但礙於一系列限制,很多領土未能回歸。在那些領土上,至今還保留著具有中國特色的古物,希望他們能好好保存。在我們國家,對於蒙古國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內蒙一個是外蒙。外蒙就是蒙古國,在清朝時期屬於中國領土,後來被分裂出去自成一國。
  • 國外一斷崖上發現中文,將內容翻譯後,學者激動道:終於找到了
    關於邊塞紀功碑,我國能夠找到最早的源頭是《封燕然刻石》,它的發現並非在我國境內,而是在蒙古國境內被牧民無意中發現。當年經過蒙古國的專家研究後,並未能夠成功釋讀石刻上的內容,於是將情況告訴中國內蒙古大學的教授,並邀請他前往蒙古國進行實地考察。當我國的專家學者到達目的地後,將石刻是的文字進行翻譯,大家都激動道:終於找到了。《封燕然刻石》到底是什麼?為何中國的專家學者找到它後會如此高興?
  • 俄羅斯發現一中文石碑,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俄羅斯發現一中文石碑,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很顯然考古挖掘這個不僅僅是在我國有,在外國同樣擁有,而當時俄羅斯在發現這個中文石碑的時候,發現上面的文字看不懂,然後就聯繫了我國的一些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對於中國的學者來說,這上面的文字當然再熟悉不過了
  •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留下了激動的眼淚
    而在30年前,外國斷崖上出現了中國古漢字,經考古專家翻譯過來後,無數人為之振奮。原來,在1990年的某一天,外蒙古的兩位牧民像往常一樣在草原上放牧,草原的天氣總是複雜多變的,本來好好的大晴天竟然瞬間烏雲密布,下起了大雨。兩位牧民為了避雨,只好把羊群趕到了一座山的山腳下。
  • 外國一斷崖發現漢字,專家翻譯內容後,激動道:終於找到了
    中國一直以來都有內蒙與外蒙的說法,而外蒙就是如今的蒙古國和部分俄羅斯土地的總和。作為原本中國的地區,蒙古國內如今依舊有許多人講普通話,只是,文化的斷層又該如何彌補呢?一、蒙古國的前世與今生眾所周知,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也是中國屈辱史的開端。英國人用手中的槍炮,毫不客氣地打開了中國的大門。
  • 蒙古發現漢文崖刻,中蒙專家翻譯後沸騰了:時隔千年終於找到
    儘管外蒙已經變成了蒙古國,但當地居民的主要語言以漢語和蒙古語為主,並且蒙古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十分密切。疫情期間,蒙古國贈送了中國數萬頭羊。 為什麼專家找到蒙古國懸崖上的漢字石碑會覺得很驚訝呢?這可以牽出一段怎樣的歷史呢?
  •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古文字,將內容翻譯過來後,中國人熱血沸騰
    30年前,中國古文字出現在某外國斷崖處,經考古學家翻譯過來後,無數中國人熱血沸騰。1990年,外蒙的兩名牧民正在草原上放牧,可是老天爺的臉說變就變,好好的一個大晴天竟然瞬間烏雲密布,下起了大雨。兩名牧民將羊群趕到杭愛山南麓的時候,結果在不經意間,瞟到頭頂上方的崖壁上,似乎刻著什麼東西。在他們仔細辨認之下,發現那些應該是古代漢字,但是他們一個字都不認識。
  •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經翻譯後,中國專家熱淚盈眶:終於找到了
    曾經,人們竟然在蒙古國發現了一個寫著中國漢字的石刻,為什麼中國的漢字石刻會出現在外國呢?這個石刻到底有什麼來頭?直到有關專家對其鑑別之後,才解開了這塊石刻的身份。
  •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抱頭痛哭
    但中國歷史上曾也遭遇過多次變遷,比如在清朝末年就曾經失去過不少土地,外蒙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塊。 當時由於俄國的強大,把外蒙從清朝手中搶奪過去。現在,在外蒙杭愛山的一塊石崖上,還刻有中國古代的漢字,中國專家對其進行現場勘測後無不潸然淚下。
  • 外國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過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了
    外國斷崖發現中國文字,翻譯過後,專家熱淚盈眶:終於找到了。正文我國在漢朝時期有著名的皇帝漢武帝,漢武帝派出自己的名將霍去病攻打匈奴,將匈奴打回了自己的老家,並且在狼居胥山上舉行了祭天。從此之後,所有武將都嚮往著能夠在狼居胥山上進行祭祀活動,從而表達自己對於霍去病的敬畏。
  •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讓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你!
    此事後來被記錄在《後漢書》中,但就是這麼一個有著明確記載的歷史事件,卻因找不到「燕然山刻石」而被一度質疑。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專家接連在離杭愛山不遠處的新疆東部天山上,發現了漢朝留下的邊塞記功碑。但這些記功碑與「燕然山刻石」的年代有4年間隔。
  • 一外國斷崖發現漢字,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道:終於找著了
    在外國一處斷崖,居然發現刻有漢字。經過學者翻譯,讓在場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甚至當場有位年邁的教授激動地喊:「終於找著了!」 那麼,這個斷崖上面寫了什麼,讓學者們如此激動?這段文字對於我們而言,又有什麼意義嗎?
  • 外國斷崖上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熱淚盈眶
    唯一的文字資料記載是《後漢書·竇憲傳》記載了班固在燕然山大勝以後,為了紀念這場戰役寫下了一篇《封燕然山銘》並刻在摩崖之上。然而古代的地理知識極為匱乏,人們只知道在燕然山這個地方有這篇文章的石刻,但是具體位置在哪裡,偌大的燕然山脈該去何處尋找無人知曉。
  • 外國一斷崖發現漢字,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道:總算找到了
    直到有一天:外國一斷崖發現漢字,將內容翻譯過來後,專家激動道:終於找到了。 翻看現代版的古代朝代的地圖,總是會發現中國古代的領土似乎非常小。就比如商朝,歷史教材上就是一個河南省那麼大的樣子;周朝的王畿也就是甘肅省、陝西省那麼大的樣子。即便是號稱「大唐帝國」、「大漢帝國」的時代,歷史教材上專家畫出來的領土範圍也是非常有限的。
  •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你!
    所以文物的完好保存是尤為重要的,在1990年蒙古國的境內就發現了一個石刻,是兩個牧民無意之中發現的,但上面刻的並非當地文字而是漢字,當地的百姓看不懂就找來了專家查看。不過在當地專家查看之後,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了探尋清楚這裡面的真相,就請教了內蒙古大學的專家,此時距離首次發現這個石刻已經過去了24年之久。
  • 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落下眼淚
    這處銘文是被兩位牧民在蒙古國杭愛山南麓避雨時發現的,時間是1990年,地點在蒙古國中戈壁省,是非常典型的摩崖石刻。因為全部是古漢字,這讓蒙古國當地的專家們也大感意外,但因為漢字實在是博大精深,經過一番研究之後,依然無法解讀。
  • 國外斷崖發現中國文字,內容破譯後,專家激動地說:終於找到了
    《封燕然山銘》拓碑   蒙古發現摩崖石刻 1990年,蒙古國的兩位牧民在杭愛山意外發現了一處刻著漢字的摩崖石刻。由於是繁體字,所以當地的專家並未能破解上面的內容。為了弄清楚上面究竟記載了些什麼內容,蒙古國與我國內蒙古大學展開合作。2017年7月27日至8月1日,中國內蒙古大學蒙古語研究中心與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合作實地勘測,通過仔細辨認,初步確認此石刻正是班固所書的《封燕然山銘》。而這一時刻的發現,也填補了我國歷史上的空白。
  • 國外斷崖之上發現中國漢字,翻譯後讓中國專家激動:終於找到你!
    位於蒙古國中部的杭愛山,在我國古時又被稱作燕然山,根據《後漢書》的記載,東漢將軍竇憲曾率領漢軍大破北匈奴,封燕然山,而隨軍的班固為了紀念這一勝利,便寫下了《封燕然山銘》,鐫刻在摩崖之上
  • 中蒙兩國聯合考察斷崖石刻,中國專家剛到便哭了起來,究竟為何?
    不管是朝代的更迭,還是領土的變化,蒙古國可以說是和我國有著無法切斷的淵源歷史,在蒙古國中的許多歷史遺蹟都需要翻閱我國的歷史資料才能夠找到答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墓也是在蒙古國境內。中蒙兩國考察隊曾聯合考察斷崖石刻,中國專家剛到便哭了起來,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蒙古國斷崖發現漢朝文字,內容翻譯後,專家:找了1000多年
    幾十年裡,漢武帝曾無數次出兵抗擊匈奴,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總算扭轉了對匈奴弱勢的局面,尤其是在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內部發生了內亂,漸漸分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兩股力量,野心勃勃的南匈奴想聯合漢朝的力量,徹底吞掉北匈奴勢力,漢朝恰好也想藉此時機利用南匈奴的力量,削弱匈奴的總體實力,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後,終於在漳河二年,漢武帝任命車騎將軍竇憲遠赴邊疆,竇憲將軍與北匈奴在稽落山展開廝殺,竇將軍最終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