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妝現關店潮,走大眾路線的單品牌店不香了

2020-12-14 界面新聞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

以悅詩風吟為代表的大眾韓國化妝品牌正陷入關店潮。

根據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加盟事業信息提供的系統數據,2018至2019年期間,韓國化妝品單品牌加盟店出現了整體減少的趨勢。

其中,悅詩風吟加盟店數量由765家減少至750家,伊蒂之屋由370家減少至321家,菲詩小鋪由479家減少至270家,而其他如自然樂園、得鮮、思親膚、謎尚等在中國市場有一定知名度的韓妝品牌,也出現了加盟店關店增加的現象。

韓國全境單品牌化妝品店的整體數量下降,也印證了關店潮趨勢的出現。

近3年來,韓國單品牌化妝品加盟總部的數量分別為31、27、20個;同期加盟店數量分別為4467、4372、3677家;直營店也由2018年的3156個,減少至2019年的2586家。整體來看,呈現急速減少趨勢。

據韓國化妝品新聞《富體美麗》分析,韓國化妝品單品牌店減少,是因為與新開店相比,合同終止及解約的店等大幅增加。而更深層次的原因,則是韓國化妝品店遭受了線上購物的衝擊,以及美妝集合店的分流。

與此同時,這類韓國化妝品牌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退潮。

悅詩風吟的母公司愛茉莉太平洋在4月曾宣布,繼2019年關閉40家虧損門店之後,2020年計劃再關閉至少90家在中國的虧損門店。這些門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關店之後,中國市場將僅剩500餘家悅詩風吟。另一韓國化妝品巨頭LG生活健康旗下的菲詩小鋪也曾在中國市場紅極一時,但它在2018年8月也宣布撤離中國。

2017年,「限韓令」、薩德事件的雙重打擊,讓韓流在中國踩下剎車,與此同時,國貨彩妝品牌正在拔足狂奔。

此前一份對過去十年「天貓雙十一」美妝銷售額的統計數據便顯示,百雀羚、自然堂、御泥坊等來自國內的品牌在過去兩年的銷售排名迅速提高,其中自然堂更是連續三年成為位列銷售額第一。以完美日記為代表的一批憑藉線上營銷突圍的美妝品牌也來勢洶洶。

此外,日妝由於其自然、自我的特色,也已成為比韓妝更受中國消費者歡迎的大眾化妝品。

根據《金融時報》2019年的一份報告,韓國化妝品2018年對中國的出口額增長僅為20%,與過去五年中平均每年66%的數字相比,無疑是一次巨大的跌幅。

在韓國遭受網上購物以及化妝品集合店的分流衝擊,在海外市場如中國又面臨韓流退潮、競爭加劇,主打大眾市場的韓國化妝品牌們業績下滑得很明顯。

自2017年起,悅詩風吟就開始出現頹勢,到2019年,它的全球營業收入為5519億韓元(約31億人民幣),比2016年巔峰時期少了近2000億韓元。而同屬愛茉莉太平洋旗下的伊蒂之屋,它的全球營業收入已連續下滑三年,分別為2560億韓元、2183億韓元、1800億韓元,如今業績已跌至10年來最低。

面對頹勢,韓國化妝品公司們正試圖重振業績。

通過加強網上銷售,引進送貨服務,推出網上專用產品等,韓國化妝品公司正在推行連接線上和線下的O2O戰略。舉例來看,在線下,如悅詩風吟等品牌一方面在逐步關閉低效率門店,一方面通過入駐化妝品集合店等方式來擴大零售渠道。針對海外市場如中國,也正加大對線上營銷的投入,推出更多本土化的產品,同時正不斷向中國市場投入新品牌、新業態。

相關焦點

  • 2018韓妝大猜想:競爭升級,「精英」品牌或將高速成長
    導讀 近幾年來,韓妝是中國化妝品市場最繞不開的話題之一
  • 韓妝在中國開集合店 LG集團開出Nature Collection
    韓妝在中國開集合店 LG集團開出Nature Collection來源:聯商網2017-02-16 08:45中國市場已經成為化妝品牌的必爭之地。1月14日,LG生活健康在上海瑞虹天地開出了中國第一家品牌綜合店——Nature Collection。
  • 【特寫】韓妝品牌3CE正式進入中國,商標被搶註的它準備撥亂反正
    這是歐萊雅集團第一次收購韓妝品牌,而收購的大背景是亞太區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一大市場。歐萊雅看中了韓妝品牌在亞洲地區的市場,同時3CE也能夠彌補歐萊雅集團在大眾彩妝品牌方面的缺口。在韓流成燎原之勢的那幾年,Stylenanda和旗下子品牌3CE成為韓國時尚的代表之一,韓國音樂、影視的火爆也為3CE帶來機遇。
  • 韓妝退潮 - 專欄 - 創業邦
    其中,大眾美妝品牌悅詩風吟跌幅最大,2020年Q2銷售額同比下滑40%至88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其次是伊蒂之屋,2020年Q2銷售額縮減至29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同比下跌35%。
  • 遲來的韓妝「本土化」
    文/五月過去,與韓劇頗有淵源的韓妝在馳騁中國市場時,選擇的代言人均是清一色的韓國歐尼和歐巴,韓星代言的韓妝品牌在中國一時風光無兩,甚至很多本土品牌也不惜花重金請韓星代言。但在「薩德」事件愈演愈烈的今天,連街邊的「韓式半永久」店都開始甩掉「韓國」的影子變成了「半永久」之後,韓妝品牌也開始了後知後覺的變革,比如越來越多的韓妝品牌邀請中國本土明星代言。可以說,在國際化的今天,倚重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韓妝,這波本土化浪潮,來得有些遲。
  • 2020年,韓妝殺回來了?
    01、營銷走在前Whoo後這兩年的起飛,不是因為推出了某個爆款新品,也不是因為籤了某位頂流明星代言,而是趕上了國內直播帶貨的風潮。Whoo後與中國頭部主播薇婭等的合作開始於2019年,也正是這一年起,這個韓妝品牌重新回到了電商節美妝榜單TOP10。
  • 韓妝SKINFOOD被謠傳撤離中國市場,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怪誰?
    韓妝SKINFOOD被謠傳撤離中國市場,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怪誰?近年來,韓妝在中國市場的消費者口碑和銷售總額,在爆火之後遭遇了「過山車式」降溫。自2008年進入中國市場,SKINFOOD思親膚十年來市場表現一直不溫不火,在別人藉助韓流扶搖直上的那幾年,也並未有搶眼的成績,顯得很「佛系」。
  • 小家居賣場生意火 大賣場走大眾路線
    「大眾」路線的錯位經營,也讓家居市場的發展更為穩健,提升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 「小賣場」的生意經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今年郊區的不知名賣場過得都挺紅火,可能增長情況要好於大賣場。」據業內人士介紹,在每個區域,都有幾家「不太知名」的家居賣 場,這些賣場體量不大,在整個市場上知名度不高,卻依靠準確的「大眾消費」定位,保持著穩定的收益。例如通州區的強力家居廣場等。
  • 家居賣場走大眾路線 瞄準「剛需」 錯位經營
    家居賣場走大眾路線 瞄準「剛需」 錯位經營   服務大眾消費,似乎在近兩年來,成為一些家居賣場重要的經營之道,無論是最近成立的新賣場,還是一直定位大眾消費的賣場,在整個家居市場「寒冬」中,顯得尤為淡定和堅挺。房價的波動之下,「剛需」始終是購房消費的主力,大眾消費是賣場錯位經營的策略,也讓賣場保持持續穩定的業績。「大眾」路線的錯位經營,也讓家居市場的發展更為穩健,提升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
  • 關店潮中的餐飲「開店王」:商場,招它丨WIN DATA研究
    追求「極致單品」的烘培品類在細分領域冒現不少網紅品牌,如【芙蕾小姐】將以江浙滬為中心向周邊城市輻射,在一二線城市開設快閃店和概念店。同時茶飲異業亦紛紛插足,如【奈雪夢工廠】把烘焙作為重頭戲,【LELECHA】開拓了BOBOCAKE現烤舒芙蕾專制店、軟歐包製造所等子品牌。
  • 起底新銳韓妝too cool for school,玩「野路子」更易火?
    《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財妹)走訪獲悉,too cool for school今年開放加盟權,代理商開設的第一批單品牌店已在鎮江、蘇州、南昌等地開業。在韓妝勢頭普遍不被看好的情況下,這個品牌算得上一股「清流」了。
  • 達芙妮三年半關店4100家 定位「大眾流行」成打折品牌遭遺棄
    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說,「達芙妮、百麗等企業和品牌都面臨同樣的問題,面對當下全渠道市場,時尚度比不上國外品牌,價格比不上國內新興品牌更有競爭力,這些都是導致業績不振的因素。這不是一個短效解決問題,而是需要一個中長期的規劃,搞明白定位,才能更加精準做好用戶體驗。」
  • 盤點10大在華最牛韓妝品牌 哪幾個年銷超10億
    不過,蘭芝卻成功,靠的是不用洗的「睡眠面膜」這一首創新品,從被巨頭切割得差不多的市場邊緣進行突圍,靠單一品牌和細分產品強行撬開了市場。在2011年,蘭芝睡眠面膜佔了其海外銷售額的70%,共售出200萬瓶。其後蘭芝也走的是靠新品類切入市場的路線,例如2008年蘭芝推出的全球首款圖章式BB霜,獲得市場成功的同時還引得其他大牌競相模仿。
  • 韓妝太火,看這幾位在美國做韓妝電商生意的人怎麼說
    在我們總結 2015 年化妝品市場變化的文章裡,提到了很多韓國美妝和護膚品牌給整個市場帶來的衝擊,化妝品的巨頭們紛紛開始向韓妝的創新和帶動潮流的方式學習,從年代有些久遠的 BB 霜開始、到氣墊粉、咬唇妝、繁瑣的護膚程序……  據韓國國際貿易協會(Korea International Trade Association)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 2015 年 8 月,韓國化妝品
  • 韓妝品牌菲詩小鋪掉隊:消息稱中國市場今年全部撤店
    「在韓國,菲詩小鋪(The faceshop) 現在不熱門了,基本上都是中學生在用。」經常跑日韓代購的楊女士說。事實上,在中國,菲詩小鋪的熱度也早不如從前。隨著韓流的減弱,此前便有消息稱,菲詩小鋪正在大面積撤店,預計今年將完成所有店鋪的撤店工作。據最新消息顯示,其目前在北京大部分單品店已經關店。不過官網以及天貓旗艦店仍然正常運行。
  • 誰是BB霜、雙色口紅等韓妝走紅的助推者?
    在我接觸到的幾個25歲左右的採訪對象中,愛麗小屋、謎尚、悅詩風吟是幾個提及率很高的韓妝品牌。從數據上看,2015年韓妝出口額達到27.53億美元,是2013年的2.6倍。也是在2015年,韓妝對華出口額突破了10億美元,這意味著,韓國所有出口的化妝品中,近40%銷往了中國。變化就在這兩年。越來越多的韓妝品牌開始了在中國的「圈地運動」。
  • 警惕關店潮背後的預付費風險
    近日,全國連鎖兒童室內遊樂設施品牌「悠遊堂」旗下部分親子兒童樂園門店因關店、暫停營業等原因,導致會員卡無處可用或者無法退款等問題相繼出現,再次引發公眾對預付卡風險的關注(6月20日《經濟日報》)。  最近一段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出現的連鎖店「關店潮」,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些連鎖店涉及的經營內容,囊括了美容美髮、洗浴、餐飲、寵物、生鮮等等,可以說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 愛茉莉太平洋:中國消費者對韓妝形成新認識 已擺脫韓流風潮
    來源:澎湃新聞「前幾年韓妝發展好更多的是藉助韓劇、韓流的風潮,而如今中國消費者對於產品的體驗、判斷與印象,已經不完全依賴於對周邊文化的印象了。」愛茉莉太平洋中國CMO高辛近表示。現場還陳列有位於韓國首爾雪花秀旗艦店「雲逛店」的互動體驗,可做肌膚測試和分析的一站式鏡面肌測儀(Smart Mirror) 和頭皮健康測試儀等。在近日和澎湃新聞的採訪中,高辛談到了韓妝在中國的發展趨勢,認為其已逐步擺脫韓劇、韓流的風潮,消費者對產品的印象更多來自產品的質量、體驗。「韓流文化的普及程度和以往不同了,但大家對於韓妝的認同還是在的。
  • 今年年底的尾牙宴 下沙酒店走大眾路線
    ;nbsp&nbsp&nbsp&nbsp本報記者胡師睿&nbsp&nbsp&nbsp&nbsp眼看12月已經近在眼前,下沙的不少大型酒店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不少企業公司在2017年的尾巴上已經開訂年底的尾牙宴,同時與往年相比,今年下沙大型酒店的尾牙宴颳起了節儉風,價格都較為親民,不少高檔酒店也放下了架子,創新營銷手段,改走大眾路線
  • 韓妝代購直郵 足不出戶享受真正的韓國購物
    當然,尤其韓國人的好肌膚讓國人對韓國的化妝品大受追捧,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代購一族的出現,讓韓妝的購買更加便捷,也更加優惠。  為什麼韓國化妝品的代購如此走俏呢?筆者為此也走訪了一些消費者和從事代購工作的賣家。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資深買家和賣家的心聲吧!  在微信朋友圈泰深韓妝(微信:ListenXiaMo )是在中高端消費人群中最受歡迎的一位韓妝代購賣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