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妝退潮 - 專欄 - 創業邦

2020-12-22 創業邦

題圖源自韓劇《來自星星的你》

編者按:本文來源創業邦專欄商業評論,作者何意。

幾年前,隨著《來自星星的你》《太陽的後裔》《鬼怪》等韓劇的熱播,國內掀起了一陣韓妝潮流,女主角們的同款妝容和代言的化妝品風靡一時,受到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來自星星的你》播出時,陳帆剛上大學,通過劇中植入的化妝品認識了一眾色彩活潑、包裝可愛、定價親民的韓妝品牌,開啟了自己的護膚美妝之路——第一瓶精華是悅詩風吟(innisfree)的綠茶籽,雙頭眉筆來自伊蒂之屋(ETUDE HOUSE),3CE的口紅買過好幾支不同的色號……

然而,從大學畢業之後,陳帆梳妝檯上的韓國化妝品逐漸減少,慢慢被日妝和歐美品牌所代替。在她看來,隨著審美的變遷,過去精緻的韓妝變得不合時宜了。

更重要的是,在接觸過更多的美妝產品和品牌之後,韓妝讓她覺得有些雞肋。

「同樣的價位,日系產品打造出的妝容更自然持久;要想凹造型,歐美大牌顯然更有面子;何況如今國產美妝的平價產品也很豐富。」陳帆說,「而且,現在韓妝品牌的門店越來越少,在商場裡能看到的好像就剩下悅詩風吟了。」

陳帆的直觀感受有足夠的數據支撐。

從今年7月開始,伊蒂之屋關閉了在國內多座城市的店鋪,目前已有門店可能不足10家,而其巔峰時期在中國的門店數量有85家;

伊蒂之屋

與伊蒂之屋同屬韓國化妝品巨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旗下的悅詩風吟,繼2019年關閉40家虧損門店後,2020年計劃再關閉至少90家中國門店;

作為韓國第二大化妝品集團LG生活健康旗下的品牌,菲詩小鋪(THE FACE SHOP)早在2018年8月就已撤出中國;

3CE則隨其母公司Nanda於2018年被歐萊雅集團收購……

在中國萬億級的美妝大市場中,曾經風頭無兩的韓妝品牌,如今好似遲暮的美人,變得難以擁有姓名。

式微早有端倪

2020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疫情不同程度的衝擊。對於極度依賴中國出口市場和本土免稅店的韓國化妝品來說,疫情對其業績的影響尤為嚴重。

韓國關稅廳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韓國免稅店內外國人消費額佔比81.8%,其中中國內地佔到 93.8%,中國臺灣佔0.5%。而美妝品類在韓國免稅店的銷售額中佔據了六成左右的比例。

疫情一來,以往「全年無休」的免稅店,或縮短營業時長,或直接關店,致使韓妝品牌的營收大幅下降。

據央視財經報導,韓國最大的化妝品企業愛茉莉太平洋集團計劃關閉韓國本土900多家門店,僅保留10家線下直營的品牌集合店。雖然愛茉莉方面否認了這一關店數字,但集團內部人士稱確有調整。

從愛茉莉太平洋發布的最新財報來看,關店傳聞似乎與其業績表現不無關係。

2020年第二季度,集團營業額下降24.7%至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營業利潤下降67.2%至362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

整個上半年,愛茉莉太平洋的營業額下降23.4%至2.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6.6億元),營業利潤更是大幅下降67.0%至104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億元)。

作為愛茉莉太平洋的主要業務板塊,其化妝品業務的淨利潤跌幅高達67.2%。

其中,大眾美妝品牌悅詩風吟跌幅最大,2020年Q2銷售額同比下滑40%至88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5.2億元);其次是伊蒂之屋,2020年Q2銷售額縮減至296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7億元),同比下跌35%。

悅詩風吟

在LG生活健康2020年一季度的財報中,其化妝品業務的營業額和營業利潤也雙雙下滑。

作為韓國前兩大化妝品集團,愛茉莉太平洋和LG生活健康尚且如此,其他韓妝品牌的受損情況可想而知。

此前有媒體報導,中小韓國化妝品企業受影響最大,先是因為中國春節期間的疫情,陷入出口銷售困境;當疫情波及韓國境內時,多個企業開始停工,「受損嚴重」。

事實上,韓妝的式微,在疫情之前就已出現端倪。大韓化妝品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8年韓國化妝品出口增長率為26.7%,到2019年驟降至3.6%,創8年以來新低。

韓妝對華出口增長率的衰減則來得更早,2013~2017年的5年中平均對華出口增長率為66%,2018年降至20%,2019年只剩下14%。

2017年前後,薩德事件和「限韓令」被認為是韓國化妝品在國內遇冷的開端。薩德事件發生後,中國赴韓遊客數量銳減,中國消費者對韓國商品也產生了抵制情緒。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中國本土美妝品牌開始崛起,同時,日系美妝品牌重新回歸消費者視線,歐美品牌在中國的知名度也大幅提升。這些競爭對手的發力,讓韓妝在中國市場逐漸失勢。

傳統打法失效

在產品上,平價韓妝曾一度以「快」取勝,在2016年就能將產品研發周期縮短到4~6個月。要知道,當時美妝產品的研發周期普遍在一年左右。

但是,這一優勢已經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國產美妝品牌超越。完美日記就保持著每個月5~6款的上新頻率,能即時直接地得到市場反饋,更快地調整產品方向,更敏捷地抓住消費者口味。

隨著消費升級,韓妝也不再擁有價格優勢,在品質和妝效方面的問題反而不斷被詬病。

比如,在小紅書上,悅詩風吟的多款產品被吐槽「雞肋」。然而,同樣是主打平價和自然功能,日系產品的口碑則好得多。有行業人士認為,平價日妝在品牌定位、產品創新和擴張步伐上,都更貼近中國市場和消費者。

另一方面,韓妝曾多次被曝出質量問題。2017年,國家質檢總局檢驗出愛茉莉旗下品牌蘭芝(LANEIGE)有3款產品中含有易引發感染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2018年,韓國食品藥品安全局披露的不合格產品中涉及愛茉莉旗下8個化妝品品牌,共13種重金屬銻超標產品,包括遮瑕棒、眉筆等熱銷單品。

韓妝在國內真正失守的,還在於渠道。

一直到2018年,悅詩風吟還憑藉開設大量Road Shop(路邊店)獲得了高速增長,但此後業績便一路下滑。而這兩年,正是本土美妝品牌拔足狂奔的時間,也是國際美妝品牌布局線上、加速數位化轉型的時期。

相對而言,歐美品牌近年來在與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合作上,顯得更為積極。比如歐萊雅集團與天貓共創研發的新品「零點面霜」,成為2019年雙11期間銷售額過億的單品。

歐萊雅、雅詩蘭黛等頭部品牌通過與「天貓全明星計劃」的合作,還打造了銷售額過千萬的明星爆款。今年618期間,淘寶&天貓美妝類目銷量排在前幾名的基本也都是這些國際大牌。

更不用說本身就從線上渠道起家的國貨美妝品牌們。它們深諳線上新玩法和消費者心理,利用電商平臺和數字媒介打破銷售渠道和傳播渠道的界線,以「黑馬」之勢完成了對韓妝品牌的彎道超車。

同時,在「國潮」興起的背景下,年輕一代消費者對國貨青睞有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國潮」作為表達自我情懷和文化態度的新消費形式。

2019年騰訊發布的《國貨美妝洞察報告》提到,國產美妝品牌已佔據國內56%的市場份額;42%的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國產美妝,有九成的消費者表示未來會反覆購買國貨美妝產品。

能否自救?

其實,為了挽回頹勢,韓妝品牌不是沒有努力自救。

2019年下半年,愛茉莉太平洋集團開始加速數位化變革。例如,將高端自然主義品牌芙莉美娜(primera)引入中國市場,並將天貓旗艦店作為首發陣地;同時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建立「駐貓辦」,通過與阿里打通大數據,洞察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進一步挖掘市場潛力。

2019年第三季度,愛茉莉太平洋的營收出現小幅增長,營業利潤增長42.3%。但這一復甦節奏被疫情打亂了。

不過,在品牌方面,相對悅詩風吟、伊蒂之屋等中低端品牌,高端韓妝品牌所受影響較小。

今年618期間,雪花秀(Sulwhasoo)和後(WHOO)進入淘寶&天貓美容護膚類成交額TOP 20之內,並成為僅有的兩個同比增幅在60%以上的韓國品牌,二者分別為愛茉莉太平洋與LG生活健康旗下的高端護膚品牌,都主打專為亞洲女性設計的自然配方。

這也說明,只有真正具備研發創造能力,才能建立起核心產品的競爭壁壘。

愛茉莉太平洋在疫情後加大了對多個品牌的電商業務投入,同時推進了在線下美妝集合店的布局。

8月14日,美妝集合店THE COLORIST(調色師)官方微博宣布,伊蒂之屋正式入駐調色師,目前已入駐21家門店。伊蒂之屋方面表示,這並不意味著品牌會放棄線下市場,之後在中國市場將以調色師集合店渠道為線下主要陣地。

THE COLORIST

據界面新聞報導,有接近調色師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還有其他韓妝品牌正在與調色師接洽入駐事宜,「伊蒂之屋入駐集合店並非個例,而是一種趨勢。」

今年年初,愛茉莉太平洋在上海開出品牌集合店ARITAUM(愛莉達恩)的中國首店,不僅覆蓋了集團旗下進駐中國已久的蘭芝、呂、IOPE等品牌,還帶來了Aritaum、EASYPEASY、HANYUL、LIRIKOS和SOON+等全新品牌。

愛茉莉太平洋也在此次財報中提到,未來還會推進雪花秀、悅詩風吟等品牌進入美妝品牌集合店。

此外,加碼新流量平臺也不失為韓妝的一種自救方式。曾經,韓國化妝品靠著代言人+韓劇的「活廣告」 打天下。但是,這一營銷方式在如今的95後甚至00後消費者看來已經嚴重過時。

他們更願意接受來自抖音、小紅書、B站等平臺上小眾彩妝博主的種草,以及電商平臺帶貨主播的直播。這也是完美日記、花西子、橘朵等國貨彩妝品牌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不過,對於韓妝品牌來說,新渠道也許能提供翻身的機會,但對品牌的持續創新和營銷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相對較低的彩妝領域,想把失去的消費者找回來,絕非易事。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相關焦點

  • 銀行股也有春天 - 專欄 -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國泰君安證券研究(ID: gtjaresearch),創業邦經授權轉載。據8月10日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累計實現淨利潤1.0萬億元,同比下降9.4%。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 2020年,韓妝殺回來了?
    有著濃重韓妝標籤的Whoo後,記憶中早已隨著「韓流」退潮在我們視野裡消失了多年。然而今年,這個主打中高端護膚市場的品牌頻頻出現在天貓雙十一、618美妝TOP10榜單中。今年,Whoo後的「天氣丹花獻禮盒」還成為了史上首個破10億GMV(成交總額)的單品。
  • Whoo後天氣丹套裝雙11預售額破5億 韓妝在中國又可以了?
    都說韓妝式微,Whoo後、雪花秀的亮眼數據背後,韓妝在中國市場的命運發生了哪些變化?CBNData消費站試圖用數據進行拆解。   韓妝雙11爆發背後:瘋狂投直播,集中火力攻單品   可以這麼說,Whoo後今年雙11的表現,基本得益於直播。
  • 韓妝現關店潮,走大眾路線的單品牌店不香了
    其中,悅詩風吟加盟店數量由765家減少至750家,伊蒂之屋由370家減少至321家,菲詩小鋪由479家減少至270家,而其他如自然樂園、得鮮、思親膚、謎尚等在中國市場有一定知名度的韓妝品牌,也出現了加盟店關店增加的現象。韓國全境單品牌化妝品店的整體數量下降,也印證了關店潮趨勢的出現。
  • 都說韓妝不行了,天氣丹、雪花秀雙11為什麼能賣這麼好?
    都說韓妝式微,Whoo後、雪花秀的亮眼數據背後,韓妝在中國市場的命運發生了哪些變化?CBNData消費站試圖用數據進行拆解。韓妝雙11爆發背後:瘋狂投直播,集中火力攻單品可以這麼說,Whoo後今年雙11的表現,基本得益於直播。
  • 愛優騰的海外戰事 - 專欄 -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轉自羅超頻道,作者甘洛奇,創業邦經授權轉載。近日騰訊宣布在泰國上線視頻流媒體服務「WE TV」,這是騰訊視頻出海的第一站,「WE」也是騰訊業務出海的核心品牌,如WeChat。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 韓妝SKINFOOD被謠傳撤離中國市場,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怪誰?
    韓妝SKINFOOD被謠傳撤離中國市場,運作十年總不接地氣怪誰?她強調,近年來韓妝遇冷,思親膚作為一個廣告投放面窄的「小眾」韓妝,長期依靠自然銷售,在寸土寸金,租金、人力成本高企的北京百貨業,著實面臨成本過高、扣點太低的尷尬。因此在部分百貨的合同到期後,一些專櫃將主動陸續撤出。
  • 賭徒的鍍金時代 - 專欄 - 創業邦
    圖片來源unsplash編者按:本文來自秦朔朋友圈,作者秦朔,創業邦經授權轉載。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 【特寫】韓妝品牌3CE正式進入中國,商標被搶註的它準備撥亂反正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公布的《2017年6月進出口動向》,2017年上半年韓妝出口創下22.9億美元的紀錄,同比大漲19.4%,但對中國市場的出口額同比下跌6%,僅為7100萬美元。除了2017年2月「薩德」事件直接造成的中國遊客銳減的影響,韓流在中國的逐漸退潮以及消費者需求的改變,使得韓妝對中國消費者的吸引力開始下降。曾經是韓流女孩的曾牧山也逐漸少用韓妝了。
  • 怎麼找正品韓妝貨源批發公司?手把手教你如何看韓妝批發公司真假
    怎麼找正品韓妝貨源批發公司?手把手教你如何看韓妝批發公司真假 《電商法》出臺,可害苦了以往做代購的和那些做實體店做免稅版的,很多人在國外拿的貨根本進不來,而店鋪的消費者卻等不及,在這個大環境下,很多店家開始尋找國內正品韓妝貨源批發公司,也就是正規的專櫃貨(韓妝又稱一般貿易貨)。
  • 遲來的韓妝「本土化」
    文/五月過去,與韓劇頗有淵源的韓妝在馳騁中國市場時,選擇的代言人均是清一色的韓國歐尼和歐巴,韓星代言的韓妝品牌在中國一時風光無兩,甚至很多本土品牌也不惜花重金請韓星代言。但在「薩德」事件愈演愈烈的今天,連街邊的「韓式半永久」店都開始甩掉「韓國」的影子變成了「半永久」之後,韓妝品牌也開始了後知後覺的變革,比如越來越多的韓妝品牌邀請中國本土明星代言。可以說,在國際化的今天,倚重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的韓妝,這波本土化浪潮,來得有些遲。
  • 韓妝代購直郵 足不出戶享受真正的韓國購物
    當然,尤其韓國人的好肌膚讓國人對韓國的化妝品大受追捧,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代購一族的出現,讓韓妝的購買更加便捷,也更加優惠。  為什麼韓國化妝品的代購如此走俏呢?筆者為此也走訪了一些消費者和從事代購工作的賣家。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資深買家和賣家的心聲吧!  在微信朋友圈泰深韓妝(微信:ListenXiaMo )是在中高端消費人群中最受歡迎的一位韓妝代購賣家。
  • 韓妝太火,看這幾位在美國做韓妝電商生意的人怎麼說
    韓劇大火,對於韓國彩妝流行的推動功不可沒  但這樣的潮流已經勢不可擋地出現在歐美,2014 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就在寫韓妝在美國的流行——生活方式網站 Refinery29 的美容總監 Megan McIntyre 表示,韓妝改變了她們對護膚的看法,當看過韓國女人對護膚的投入後,對新技術很好奇。"
  • 誰是BB霜、雙色口紅等韓妝走紅的助推者?
    誰是BB霜、雙色口紅等韓妝走紅的助推者?來源:聯商網2017-02-08 10:45韓妝幾乎啟蒙了1990年前後出生的一代女性。她們的成長伴隨著韓劇的流行,而在她們懂得護膚、開始化妝的大學時代,性價比高的韓妝也成了首選。
  • 韓妝有多難用?我可以吐槽三天三夜!
    尤其是對待韓妝,很多人都表示出非常統一的立場:「從不用韓妝,都是辣雞!」「躲開韓妝就躲開一大半雷了!」「最近一年才慢慢發覺韓妝真的很雞肋…以前盲目跟風買了一堆大辣雞,現在想想真的很蠢…」「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把韓妝捧上天 一點都好用 歐美系的護膚品真的是沒有雷 最差也是雞肋絕不會爛臉。」
  • 光刻機近況 - 專欄 - 創業邦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半導體風向標(ID: gh_256cabfe335b),創業邦經授權轉載。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
  • 濟州島公主志宣歐尼,測評只為分享韓妝好物
    市面上的韓妝品牌數不勝數,各種韓妝單品更是多如牛毛,如何才能淘到真正質量好並且受到韓國人民喜愛的韓妝產品,最有發言權的自然是韓國歐尼了。如果你熱愛follow韓國流行美妝趨勢,那麼一定不能錯過這位專攻韓妝測評的美妝博主——志宣歐尼。
  • 微商一手貨源 韓國直郵 韓國代購 韓妝代購!
    越來越多的韓國代購,韓妝代購出現。朋友圈很多賣韓國化妝品的,大部分代理們找的上家都不靠譜。找到一個可靠的微商韓妝一手貨源才是重中之重。   小C美膚微商團隊是國內韓妝貨源第一團隊。一直在站韓妝信息的最前沿,能夠準確的獲得最新的產品信息。國內經過專業認證的韓妝貨源供銷渠道,絕對純正的韓國直郵貨源,能夠保證充足的正品供貨,旗下經營多種國內外知名品牌產品:LG、伊思蝸牛,愛茉莉,後WHOO,雪花秀,蘇秘呼吸,赫拉,IPOE,愛麗小屋,悅詩風吟、AHC、春雨、JAYJUN、蘭芝、SP-68魔術褲等。
  • 2018韓妝大猜想:競爭升級,「精英」品牌或將高速成長
    ,不管是層出不窮的新穎產品還是隨之颳起的單品牌店風潮,又或是薩德問題導致的韓妝市場的顯著低迷,使得韓妝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充滿了未知性。  CBO資深記者 唐雅倩  隨著中韓關係的回暖,韓妝的再度升溫似乎已經不再遙遠,但長達十數個月的薩德風波,讓不少缺乏競爭力的韓妝逐漸淡出了中國市場,由此,韓妝的競爭進入升級階段,真正具備調性且懂市場的韓妝或將在2018得到加速發展。
  • 韓妝市場遇冷 伊思母公司零售額下滑四成
    在國內行情尷尬的韓妝整體業績也不樂觀。  冰寒表示,韓妝曾因為韓劇和韓國明星而成為一時的潮流,但目前韓妝定價在中等水平,產品專業形象有所滯後。同時,中國市場基本上可以看做是韓妝的主要海外市場,本土美妝品牌以及國際美妝品牌不斷搶佔國內市場份額。在時尚新潮的衝擊下,韓國美妝從「風尚潮流」逐漸變為「平價」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