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英語降為副科,把物理升為主科?聽起來不錯,數學也很差咋辦?

2020-12-11 惜手裡

剛改革開放時,我們不知吃了某些大國多少虧,偶爾隨便一顆零件就可以向你漫天要價。20多年前,看到電腦上的硬碟基本都是外國產的,心中當時就有一種很不好的感覺。如今殘酷的現實再一次告訴大家,自己不創新、科技不發達,國力不強大,總想著「拿來主義」很危險。

有錢可買人家的新產品,看上去能省去許多研發環節,費錢不多,划得來。但如果人家一旦變臉,拐著彎制裁你,你可能就就要屈服或花上更大的代價。真到那時,英語不管學得多好也恐怕沒啥大用處!

最近幾年因為看到中國崛起很快,美國之流就不樂意了,拼命想卡住我們的脖子,並做下一系列不齒卻也是「生意場」上常見的做法:先是把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接著又把中國的13所高校列入了實體清單;還有,在美國的指使下,加拿大充當馬前卒,公然逮捕孟晚舟後拒不放人,前一段時間又聲言要驅逐3000多名中國留學生……

其實像某些發達國家,美、英、法、德、日等,人家科技發達,他們一般也不強求全民都來學外語;學外語也不是不可以,但必要中考、高考裡佔主角——喧賓奪主似的。

非英語系的國家學英語的辦法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必修必考、必修選考、選修選考。法俄是選修選考,要求最低;日德是必修選考,英語相當於美術、音樂、生物等小科目,考試不作硬性要求,更不強制性,而在我國,從小學三年級到大學,卻是必修必考,還與語數同等分數,這就有點過了。

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我國曾將英語作為高考的必考主科,似乎也說得過去。因為剛剛恢復高考的時候,又遇上改革開放初期,我國正急需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一些圖紙與說明書得一看就懂,那時把英語作為主科,以引起全民重視,對我國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

40年改革開放,中國已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今非昔比了,全民學英語的弊端已經越來越凸顯,還要不要把英語作為與語文、數學同樣地位,值得深思。

其實我們學英語的目的都是為了考個高分

絕大多數人學英語,主要是因為它是主科,考試必考,佔分很高;有時考試英語不及格還直接不錄用,比如考研,所以逼著學生都來學,家長也無可奈何,只得高度重視,甚至不惜花大價錢找培訓機構。那個楊舒萍,倒是在國內就學得了一口流利的英語,說的卻是美國的空氣比中國的甜,聽著唞就有點噁心起來。

很多人都是被迫學英語的,自己根本沒有一點興趣,費時又費力,最終卻敗在這一科上——每年都有許多學生在中考或高考中因它而一敗塗地。而有些人英語學得好,卻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

我有一個侄子的兒子就是這樣,這輩子就吃盡了英語的虧,常常只考30或40多分,最終實在學不下去了,英語太拉後腿,幾無回天之力。

沒必要這麼重視,別設那麼重的分

英語其實本質上是一門語言,是一門工具,需要的時候別聽得懂(會交流)就夠了。好比小孩學說話,錯誤連篇又有什麼關係,大人還是能聽懂;還有些學生寫語文作文,多少錯別字,其實並很不影響表達。本來只要聽得懂、或說出來別人能聽懂就行。但中國的考試偏偏就專考那些毫無意義的語法與單詞。

就像考駕照,拿到了當然有助於我們的生活;但如果有人不準備買車或者買不起車,那拿駕照就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就是這樣,拿了駕照卻沒車開。

如果在英語上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反而影響了其他學科的學習。學了幾十年英語,卻聽不懂、不會說、中國式英語(啞巴英語),還可能一輩子都用不上。

英語降為副科,有些學科就可能變成主科

作為中國人,語文擺在第一的位置是必須的!當前我國的高考改革正從「3+3」到「3+1+2」,不斷處於修正之中,因為這個模式的設計本身也不是很科學。但如把物理變成主科,把英語變成副科,貌似問題容易解決。

兩彈一星,各種飛行器,發動機設計等都跟物理有關——可見物理的重要性,其對於國家科技的創新、工業的發展、國防的強大都息息相關;還有,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物理知識一般也用得上。

要不採用這樣的辦法:學文科的就多注重語文與歷史;學理科多注重數學、物理與化學。如果語文特別好的,數學差點沒什麼關係;物理或數學特別好,語文差點可以原諒……想當初,錢鍾書就因為語文好,還有曾經的北大羅家倫校長,也是語文好——但數學就相當爛。

省得有數學不好的同學會說,我數學(物理)太差了,希望把它變副科!

相關焦點

  • 如果數學,英語降為副科,物理,歷史能升為主科?聽聽老師怎麼說
    但是不管怎麼改,其中語文,數學,英語三大主科的地位都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改變的就是其他六科如何組合的問題。 實行之後,曾出現棄物理的現象。物理在初中的時候還比較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難度一下子增加不少,很多學生聽物理課就像在聽天書。考試100分也就考個二三十分或者四五十分。以前文理分科,選理必須學物理,沒辦法。現在有了自由選擇的權力,乾脆就不選物理了。而物理這科有比較重要,為了糾正這種現象,就開始實行3+1+2.
  • 英語即將降為副科,物理升為主科?家長拍手叫好
    ⅱ英語為什麼要變成副科?我們都知道,我國恢復高考後就把英語作為主科考察。因為我國那個時候剛剛改革開放,經濟急需發展,學外語可以更好地學習外國的先進科技,把英語作為主科,可以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非常有必要的。
  • 教育部:英語即將降為副科,物理升為主科?家長拍手叫好
    相信大多數人學習英語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可能就是考試要考,並且是作為主科來考,不學不行,他們學英語並不是真正的喜歡英語。出於這樣一個目的,大多數人是學不好英語的,他們被迫來學習英語,沒有任何興趣地來學英語,並且大部分人都沒有學好。他們把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自己不喜歡學的內容上,並且英語可能自己一輩子都用不上。
  • 高考選科:英語降為副科選修,是時代的要求,是明智的選擇!
    把英語降為副科,可以節約國民在英語學習上的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學習英語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中國需要崛起,離不開科學技術,離不開自主創新,靠模仿終究不行。狠抓基礎教育,從物理化學抓起,建議把物理和化學放到小學四年級,內容可以簡單,突出重要性。把英語降為副科,把物理化學升為主科,會更好地推動國家的發展。近一年多的中美貿易戰,讓國人清楚地認識到發展科技的重要性。數學物理化學這樣的基礎學科,對國家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高考選科:英語降為副科選修,是時代的要求,是明智的選擇
    把英語降為副科,可以節約國民在英語學習上的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學習英語收效甚微,得不償失。中國需要崛起,離不開科學技術,離不開自主創新,靠模仿終究不行。狠抓基礎教育,從物理化學抓起,建議把物理和化學放到小學四年級,內容可以簡單,突出重要性。
  • 有不少人建議把英語設為副科,那麼數學能不能也設為副科呢?
    數學也改成副科?大數據真是挺厲害的,前兩天剛就網友的提問:「如果把英語變成副科,物理、化學提升為主科,會對國家產生什麼影響?」,寫了一篇文章。今天系統就又給我推薦了一個類似的問題:有不少人建議把英語設為副科,那麼數學能不能也設為副科呢?真是醉了。
  • 網友:應把英語降為副科、理化做主科,這個建議,我只能同意一半
    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挺有意思的辯題:把英語降為副科、理化調整成主科,對國家有何積極意義?這位網友的用意,應該是比較明顯的。在現在的階段,尤其在美國科技封鎖和打壓的情況下,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增強科技實力,是當前一段時間的重中之重。
  • 觀察:英語降副科,物理變主科?
    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也是一門很「無用」的學科,近年來,關於將英語降為副科的聲音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像鄭強教授這樣的專家,俞敏洪也曾經公開表示,應該降低英語的難度,促進公平。將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情了,之前曾經把俄語當成過第一外語。
  • 教育部:英語即將降為副科,物理升為主科?家長:早該如此
    相信大多數人學習英語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可能就是考試要考,並且是作為主科來考,不學不行,他們學英語並不是真正的喜歡英語。出於這樣一個目的,大多數人是學不好英語的,他們被迫來學習英語,沒有任何興趣地來學英語,並且大部分人都沒有學好。他們把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自己不喜歡學的內容上,並且英語可能自己一輩子都用不上。ⅱ英語為什麼要變成副科?
  • 英語即將降為副科,物理升為主科?家長:早該如此
    相信大多數人學習英語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唯一的目的可能就是考試要考,並且是作為主科來考,不學不行,他們學英語並不是真正的喜歡英語。出於這樣一個目的,大多數人是學不好英語的,他們被迫來學習英語,沒有任何興趣地來學英語,並且大部分人都沒有學好。他們把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自己不喜歡學的內容上,並且英語可能自己一輩子都用不上。ⅱ英語為什麼要變成副科?
  • 有人提議把英語變為副科,同時把數學也變為副科,有人贊同嗎?
    看到有人提議把英語變為副科,我也想問問,把數學變為副科,有人贊同嗎?為什麼要把英語變為副科呢,很大可能是有人覺得從他個人的角度來看,大部分人學習英語沒有用,浪費時間,於是就主張取消英語主科的地位,變為選修。然而,在學校裡數學成績不好,也就是不喜歡數學的人來說,也主張把數學降為副科。
  • 英語降為副科?我舉雙手反對
    導語最近網上關於是否應當在高考中把英語降為副科、減少其成績佔比的討論進行得沸沸揚揚,我也來說道說道。令我震驚的是支持這個提議的人竟然佔大多數,實在有點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似乎又在意料之中。我們在高中所學的所謂三大主科,語文數學英語,在高校中作為專業的話,選擇的人少之又少。反而是其他佔分比小的,如理化生等所謂副科,衍生出了絕大多數熱門專業。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學這三大主科?正因為它們是基礎學科。一棟高樓如果地基沒有打好,坍塌是遲早的事。做學問同樣如此,如果基礎學科學不好,想往上走是難上加難。語文學不好你敢去寫書嗎?
  • 若物理歷史變為主科,英語變為副科,結果會如何?老師說出實情
    隨著新高考模式的實施,英語是否應當成為主科存在也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爭議。很多人認為英語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講,在聽、書、讀、寫等方面的學習和精進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對英語的重視就意味著對其他科目忽視。
  •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
    英語學不好和用不到,應該降為副科,你認同嗎?聽聽老師怎麼說當前高中科目設置情況當前,普通高中課程文化課包含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9大課程。其中語數英是主科,高考分值佔比大,學生學習時間長。比如數學,一周一般6節課或者7節課,高考數學150分。其餘6科被稱為副科。
  • 將英語降為副科,有人說是明智之舉,對學生而言不見會有好的影響
    隨著上個世紀80年代,祖國走向國際化,英語在中國的地位也隨之見高,尤其是李陽英語的出現,曾一度掀起中國全民學英語的熱潮。在教育裡,英語隨著也站在了主要地位,與語文、數學並駕齊驅,成為三大主科之一。一、將英語降為副科,拉下神壇,有人說是明智之舉大家都知道,從小學到大學都要學英語,由於英語一直處於主科地位,因此學習一門外語,對中國的學生來講,便要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甚至是財力。英語培訓機構的火熱便足以證明這一點。
  • 英語存在三個不能被降為副科的理由,你怎麼看?
    你贊同把英語降為副科嗎?你覺得數學也有這個必要嗎?筆者審了半天這個問題,咋老覺得發問者含有一種辛辣的諷刺意味在裡面呢?當今社會上,對於英語一直作為學校教育的主科耿耿於懷、詬病良多,這其中被口誅筆伐最多的就是其學無用,尤其是那些參加工作後沒有出過國門、沒有與外國人交流過、沒有用到查閱國外資料的人,對他們個人來說,英語真的就是其學無用!但是又何止英語呢?對於普通平庸者來說,物理、化學、甚至數學等各門功課,幾乎都用處不大。所以,發問者弱弱地問了一句「你覺得數學也有這個必要嗎」,筆者覺得特別有意思。
  •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真的那麼重要?把英語降為副科,可行嗎?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英語真的那麼重要?把英語降為副科,可行嗎?大家都知道,我國從改革開放之後,為了對外交流的需要,一直很重視英語的教學,並在中小學把英語提升到與語文、數學並列的必學必考的主科,無論文科理科,英語都很重要。
  • 2021年把英語降副科,物理變主科?老師:對兩類學生影響大
    英語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也是一門很「無用」的學科,近年來,關於將英語降為副科的聲音越來越高,其中不乏像鄭強教授這樣的專家,俞敏洪也曾經公開表示,應該降低英語的難度,促進公平。將英語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是改革開放之後的事情了,之前曾經把俄語當成過第一外語。
  • 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看老師怎麼說
    若把英語降成副科,物理歷史成為主科,結果會怎樣?看老師怎麼說自從新高考模式實行以來,一直都有很多網友都提議把英語降成副科,然後把物理歷史等科目變成主科,因為他們覺得英語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在畢業之後都是用不到的。所以在上學期間佔據大量的學習資源學習,是不是有點浪費呢?
  • 如果把英語變為副科,把物理作為主科,對國家有何意義?
    想一想,我們的英語學習是不是也存在這個問題?全民學英語,不管以後用到還是用不到;因為在英語學習上耗費了過多的時間,結果其他學科沒有學好,被擋在了大學或者好大學之外;學了十幾年的英語,不會說英語,聽不懂英語,一輩子都用不到英語……既然如此,英語為什麼不能變成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