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門霍夫發明了世界語,至今少有人知,英語卻成了事實上的世界語

2020-12-12 回首淘歷史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中,說明了人類起源的三大階段:遠古猿階段;半人半猿階段;猿人和智人階段。時隔幾億年直至今日,人類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代代相傳。

據記載,人類有多達7000多種語言,2000多種文字。太多的語言和文字,導致各地方人類無法正常溝通,容易產生矛盾、隔閡,從而也會影響世界的發展。

公元1887年,歷史上的今天,柴門霍夫博士發明了世界語。這位出生于波蘭,祖籍為猶太人,從小就很有語言的天賦的博士,全名為: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因當時波蘭被俄國沙皇統治,固取了此名。

在柴門霍夫童年時,在他的印象裡,沒有所謂的人,當地居民只有俄羅斯人、波蘭人、日爾曼人和猶太人這四種人。每種人都說著自己的語言,每種人之間的關係也不好,即使沒有敵意,見面也無法溝通。

對這種現狀認識,一直折磨著柴門霍夫幼小的心靈,所以當時就暗暗發誓,等長大以後一定要消除這種隔閡,讓大家,讓世界的人都能成為「一家人」。

在柴門霍夫28歲那年,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發明了世界語。世界語是一種計劃性語言,以拉丁字母形式書寫,總共有28個字母。一個字母發一個音,每個字母讀音長短不變,每個字母都有發音,書寫和讀音也完全一樣。

每一個單詞的重音固定在倒數第二個元音上面,就像漢語拼音裡面的聲母、韻母。掌握了這些字母的發音以及拼讀,就可以讀寫所有的單詞。柴門霍夫創造世界語的初衷,就是希望人類能藉助此語言,達到能互相溝通,消除隔閡,消除戰爭,實現和平、平等的人類大家庭。

世界語被譽為「國際普通話」,從創立至今已有140多年之久,傳播了近120多個國家。據相關資料顯示,世界語用於母語的僅有2000多人使用,作為第二語言的有16萬人使用,說白了,也就是那些對語言愛好者才會去研究使用。

這個比起如今使用英語和漢語的人數,簡直是天壤之別。英語被全球67個國家定為官方語言,作為第二語言的有117個國家在使用,當今電腦以及網際網路的基礎語言也是英語,全球使用英語做網站的超過75%,柴門霍夫博士雖發明了世界語,但英語卻成了事實上的世界語。

世界語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原因在於其背後沒有強大國家來做推廣。1887年那時波蘭經常遭受戰亂,甚至多次遭滅國之災。世界語在波蘭誕生,但在波蘭都沒有得到全面普及,更何況其他國家。

在看當時的英美帝國,無論是軍事、經濟、科技等,都比波蘭強,加上英美帝國的霸權主義,在世界各地都有殖民地,並強迫當地人學習英語,所以英語也很快被推廣開來。

加上當時各民族都在強烈捍衛自己地母語,排斥其他語言,讓他們接受世界語,來放棄母語,這顯然是不太可能,不像英美帝國,帶有強迫的成分。

世界語沒有得到世界使用,不單單是以上這些原因,還有其他語言本身的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柴門霍夫博士創造世界語的精神可嘉,也讓世界人民認識到世界通用語的重要性,相信以後會有一種更加實用,傳播更快更易學習的世界語來替代。

本文由回首淘歷史原創,首發百家號

相關焦點

  • 你知道世界語嗎?-柴門霍夫,世界語,語言 ——快科技(驅動之家旗下...
    世界語(Esperanto),又稱「希望語」(Esperanto在該語言中的意思即「希望」),舊譯萬國新語、愛斯不難讀、愛斯沛攬拓,是最為廣泛使用的人工語言。波蘭眼科醫生柴門霍夫歷時10餘年的努力,1887年創立了這個語言的基礎。
  • 柴門霍夫 世界語的起源
    柴門霍夫 世界語的起源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博士 世界語的起源,是和一個人的傳記不可分離地聯繫在一起的,對於這個人說來,世界語永遠是他唯一和全部的生活目的。他的父親M.柴門霍夫是現代語教師,出生于波蘭希伯來人的家庭。年輕的柴門霍夫,怎樣對國際語發生興趣,沒有任何歷史比他自己在那封引人注意的《關於世界語起源的一封信》中,講述得更好了。那封信是他用俄文寫給波羅夫克而由V.G.譯為世界語,登載於一八九六年第六期及第七期《國際語》(Lingvo Internacia)雜誌上的。
  • 世界語推行133年了,至今僅1000萬人學過,漢語適合做世界語嗎?
    所謂世界語,即是針對各國語言存在的弊端,一種人為發明的最適合供全世界各國人交流使用的語言文字。世界語的發明者是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柴門霍夫本身就是一位語言天才,他精通波蘭語、德語、俄語、希臘語、法語、英語、拉丁語等幾乎所有歐洲大語種。
  • 世界語為何沒有流傳開?柴門霍夫為此寄予厚望,後來如何銷聲匿跡
    後來因為英國隨之而起,打敗了當時強盛一時的西班牙,英語也成為了世界上的通用語,現在之所以英語還是世界通用語言,主要是因為美國的緣故。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種語言,被稱為世界語,而且是由一個人創造出來的。這個人叫做柴門霍夫,一個猶太裔的波蘭人,猶太人的歷史非常的曲折,自從歷史中的猶太帝國兩次覆滅之後,猶太人就流落到了世界各地,一個沒有國家的民族,就好像一個沒有家長的小孩,受到的歧視和欺負不在少數,柴門霍夫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少年的時候就經常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世界上各國各民族都屬於一個種族,都有人類的文明,為何就不能和睦相處呢?
  • 世界語推廣133年,至今僅1000萬人掌握,漢語有希望成為世界語嗎
    《說文解字·序》: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世界語發明者叫柴門霍夫,他出生在波蘭東部的一個小鎮上,父親是一位語言老師,柴門霍夫也是一位語言天才,小時候就學會了波蘭語、俄語、德國,中學時期又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英語
  • 世界語是一門什麼樣的語言?
    我們需要十六條規則!--柴門霍夫說之後,柴門霍夫也放棄了他對語言的控制權,把這門語言完全交給世界語的使用者去發展。柴門霍夫和他的追隨者們開始用這門語言翻譯、創作、通信。比如柴門霍夫自己就將著名波蘭作家艾麗查·奧若什科娃的小說《瑪爾塔》(又譯《孤雁淚》)翻譯成了世界語。2年後,學習世界語的人數就超過了1000人。世界語協會和俱樂部也在世界各地興起。
  • 南腔北調|蔡元培寄予厚望的世界語,如何銷聲匿跡?
    沒錯,就普及程度而言,英語確實稱得上國際通用語,但它並不是發明出來的語言,至少不是被某一個人發明的語言。像其他大多數語言一樣,英語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擁有悠久的進化歷史,經過了很多代的演化和變異。世界語則不然,它有點兒像計算機程式語言,屬於無中生有的人工語言,它的語法、寫法和讀法,都是人為設計的結果,而不是自然形成的。這門語言的創立者名叫柴門霍夫。
  • 「科普」世界語,一種比英語更簡單的語言
    溯 源1887年,時年28歲的波蘭人柴門霍夫發明了世界語。1859年,他出生于波蘭東部的一個小鎮,父親是當地一位語文教師。柴門霍夫是一位語言天才,童年時代就學會了波蘭語、俄語、德語,上中學後,又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法語、英語、烏克蘭語。
  • 中國應該用世界語替代英語,成為國際普通話
    01世界語的發明人叫柴門霍夫,是生活在19世紀後期的一個波蘭猶太人,自己是個醫生。柴門霍夫長大的城市,是一個叫「比亞韋斯託克」的地方。它位于波蘭東部,臨近白俄羅斯。那裡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民族混居。柴門霍夫回憶說,自己的故鄉是一個俄語、波蘭語、德語族群「雜居且互相仇恨」的城市。在這樣的城市長大,讓柴門霍夫成為了一位掌握很多語言的人。
  • 世界語硬幣的故事
    其實這種想法早已有人付諸實踐了:100多年前,俄國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有感於俄國人、波蘭人、日耳曼人、猶太人因語言不通而產生的隔閡和誤解,決心創立一種通用的語言,他花費十年光景,最終創立了世界語。柴門霍夫博士《第一本書》(Unua Libro)首部世界語教科書那麼,世界語究竟是什麼樣的?
  • 「世界語」的世界——巴別塔,亦或是烏託邦?
    而他最沉浸的地方,大概是「世界語」的世界。這門由波蘭眼科醫生柴門霍夫創立的國際輔助語言已有127年歷史,作為一門人造語言,它以中立標榜,不屬於特定民族和國家。儘管叫做世界語,但是熟練掌握它的人屈指可數,全球大約只有1000多人以它為母語。在中國,經歷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熱潮後,現在的「世界語」學習也漸漸變成了一個圈子內的活動,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視線。
  • 世界語:133歲的「人類語言大家庭」新成員
    有沒有哪一天是全球各個角落都有人在慶祝的?7月26日,便是一個這樣的日子。133年前的今天,波蘭眼科醫生柴門霍夫將自己多年潛心創造的語言——世界語以圖書的形式公之於世,於是每年的7月26日都多了一重紀念:世界語創立日。
  • 為什麼人造的世界語無法流行?
    用英語的話,中國人肯定不幹,畢竟世界上母語是漢語的人是最多的;但如果按人數,用漢語,那外國人又不會同意了。在很多人看來,世界上語言不統一,主要就是這個問題,無論是用哪國人的母語,對其他人來說似乎都不公平。一百多年前,一位叫做柴門霍夫的波蘭醫生就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了。
  • 「世界語」愛好者聚合肥
    2011年12月25日 01:55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昨日下午,第九屆全國世界語大會在合肥市圖書館召開,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世界語愛好者自費前來參加。
  • 世界語在中國|界面新聞 · 正午
    這個青年就是世界語創造者柴門霍夫博士。1887年,柴門霍夫出版了《Espetanto博士:國際語·序言及讀本》,公開發表了他的國際語方案,把這種語言叫做Esperanto,意思是希望者。二十世紀初,一些俄國商人和留日留法的中國留學生將世界語傳入國內。「世界語」這個詞,採用的是日本的譯法。王艾這才明白,原來世界語不是好多語言,而是一種人造語。
  • 傳說中7天就能學會的世界語到底是什麼鬼?
    文章來源網絡、世界語世界語是波蘭醫生柴門霍夫博士(名字聽上去像是音樂家)於1887年創造的一種語言,至今已129年。20世紀初,當世界語剛傳入中國時,有人曾把它音譯為「愛斯不難讀」語,也有叫「萬國新語」。
  • 世界各國用最多的語言 除了英語還有個 但很多人都沒聽過
    隨著歐美文化的強勢發展,如今很多人都在學習英語。但是也許不遠的未來這種情況就會改變,因為一種名為「世界語」的語言已經發展100多年,說不準將來有可能取代英語的統治地位。世界語是波蘭籍猶太人柴門霍夫博士於1887年創立的一種語言,旨在消除國際交往中的語言障礙,令全世界各個種族膚色的人民都能在同一個人類大家庭裡像兄弟姐妹一樣和睦共處。
  • 世界語已推行133年,至今僅1000萬人學過,漢語能代替世界語麼?
    然而,以目前的趨勢來看,誰也無法預計這一天會何時到來,不過關於世界人民的交流問題,其實早在133年前,就有人把「世界語」創造出來了。1887年,猶太語言學家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創造出了「世界語」,這是一門人造語言,沒有任何文化背景,他創造這門語言的目的,也是為了消除人類交往的語言溝通障礙,讓全世界各民族、各種膚色的人像兄弟姐妹一樣和平共處。
  • 字在·圖文大賽 全世界說的同一種語言,世界語為什麼沒能普及?
    很多時候,雙方都是用零零散散的幾個英文單詞溝通,畢竟英語可以說是世界上比較通用的語音。即使你不是母語國家的人,也多少都學過一點英語。但大家會不會覺得這很不公平,憑什麼是我們要去辛苦學人家的語言,英語國家的人天生就可以毫無障礙地在世界各地說英語,全世界人都要配合他們。相信有為這種事情苦惱的人一定都想過吧,要是全世界都只說一種語言那該有多好。
  • 「世界語比英語用處還大」
    雖然不是協會的編制人員,但是繫於對世界語的感情,在接受Hi廣州採訪的時候,對於協會發展所面臨的困難,他很是直截了當,並認為「世界語比英語用處還大」。人物簡介林力源(1944-) 江西南昌人,廣東省世界語協會現任會長。1979年向胡國柱學習世界語,曾在黃石市世界語協會擔任領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