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時,先是對我做了一個總體評價,然後結合具體事例和數據,直接指出了我在履職中的三方面不足,包括本地脫貧攻堅存在短板、環境汙染出現反彈等,問題一針見血、直指要害。」
回憶起接受省委主要負責人黨內政治監督談話時的情景,安徽某市委主要負責人仍感到如芒在背。今年以來,安徽省委積極履行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在該省紀委監委協助下探索實行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制度,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集中開展的談話中,該省省市縣三級黨委共談話4861人次,其中省委開展談話70人次(中管幹部21人次、省管幹部49人次),省轄市黨委開展談話724人次,縣(市、區)黨委開展談話4067人次。
一對一談話讓政治監督看得見、有抓手
建立黨內政治監督談話制度,是安徽破解市縣黨政一把手等「關鍵少數」監督難題的關鍵一步。
「剖析楊振超、陳樹隆、周春雨等案不難發現,問題大多發生在他們擔任省轄市黨政一把手崗位之時。」安徽省紀委監委政策法規研究室主任柯常松說,如何強化同級監督和一把手監督,一直是紀檢監察工作的薄弱環節。「今年中辦下發《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規定》後,我們結合深化『三個以案』警示教育,協助省委制定了《開展黨內政治監督談話辦法(試行)》。」
「省委書記找市委書記談,市委書記找縣委書記談,上級黨委抓下級黨委,突出的是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產生的是以上率下的示範效應。」安徽省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主任孫自權告訴記者,黨內政治監督談話每年一般不少於1次,時間安排在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前,主要採取一對一談話方式,並安排專人全程記錄,「指出問題的同時,談話人也會聽取被談話幹部的說明和意見建議,在互動交流的氛圍下把情況談清楚、講明白。」
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突出談話的政治性、嚴肅性,將其與一般的工作性溝通性談話、誡勉談話、廉政談話區別開來,在布局談話內容時,主要聚焦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推進作風建設、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等4方面情況,而非一味追求面面俱到。
多名參與談話的幹部表示,黨內政治監督談話讓政治監督看得見、有抓手,對加強政治建設意義重大:「過去總說『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軟』,現在開展的這種監督方式有力有效,較好地解決了以往政治監督不經常、不規範、不精準的問題。」
突出問題導向,找準麻筋直擊要害
如何提升談話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安徽省紀委監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鄭斌告訴記者,正式談話前,省紀委監委會提前梳理匯總省直各單位提供的綜合考核、選人用人、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材料,結合日常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時掌握的情況,對各地各單位政治生態狀況和領導幹部個人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研判,用大數據為談話對象精準「畫像」,會同省委組織部形成初步談話提綱。
「問題導向是我們設計談話提綱時的重要原則。」鄭斌說,考慮到今年是第一次開展談話,問題不宜過多過散,談話提綱中一般僅包括3至4個問題,但每個問題都要做到切中肯綮,「不痛不癢的問題一概不提,要提就提那種能戳到領導幹部『麻筋』的」。
位於安徽東部的天長市連續6年被評為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眾多民營企業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主動力。然而,前幾年,該市部分領導幹部與企業老闆交往親清不分,利用手中權力謀取私利,嚴重影響政治生態。這一情況被作為主要問題列入談話提綱。
「前幾年發生的一些案件說明天長市在構建親清政商關係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要引以為戒,進一步修復政治生態,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你作為市委主要負責人,必須給予重視,既要鼓勵幫助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又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引導幹部堅守紀律底線。」開展政治監督談話時,滁州市委主要負責人向天長市委主要負責人當面點明問題。
有的省級領導幹部履行「一崗雙責」不夠有力,對分管部門「關鍵少數」幹部的教育管理監督不到位;有的市委書記、市長幹事創業精氣神不佳,面對轉型發展步伐緩慢、歷史遺留問題複雜多樣等困境存在畏難情緒……一系列直指痛點的辛辣問題,讓紅臉出汗的效果更加顯著。
「以前搞監督時總有顧慮,怕問題講得不準,下級或同級輕則不服氣,重則生怨氣。這次有了大量數據和事例作為支撐,開展談話時心裡底氣很足,接受談話的幹部也都認為問題點得很準、很服氣。」一位市委書記說。
建立「兩報一看」機制,督促做好談話「後半篇文章」
在柯常松看來,政治監督談話決不能一談了之,督促做好「後半篇文章」才是關鍵:「對談話指出的問題,一方面要求談話對象在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上作深入剖析,第一時間制定問題、舉措、時限『三清單』;另一方面,將整改情況作為省委『三查三問』的重要內容,與日常工作結合起來,加強跟蹤督促,推動形成閉環。」
在5月14日開展的政治監督談話中,安徽省委主要負責人向黃山市委主要負責人指出,該市在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推進相關創新舉措方面還存在不足。黃山市委高度重視談話指出的問題,紮實開展「融杭接滬突破年」行動,與杭州市累計交流互訪1800餘次,建立交流機制190項,推進合作事項471個。據悉,在近期舉辦的第二屆黃山發展大會上,總投資近500億元的99個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其中來自長三角區域的投資企業佔比達65%。
在持續推動理念接軌、做好規劃對接、加強產業協作的同時,該市聚焦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創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共同保護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我們積極開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完善『六大體系』,抓實『十大工程』,推動生態補償試點向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建設升級。」黃山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市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完成新安江流域3700多家企業排汙權確權,同時加快開展上下遊資金、產業、人才等多種補償,健全縱向生態補償機制。
「對於領導幹部而言,這次談話是一次政治上的全面檢視,能夠讓大家正一正腳步,深入思考後重新出發。」該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已聯合省委組織部建立談話後續整改「兩報一看」機制,將省委開展政治監督談話情況專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中央組織部,於今年年底前將中管幹部整改進展情況統一上報,並適時開展整改「回頭看」,確保立行立改、真改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