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營商業運載火箭首次成功入軌 突破背後有哪些不為人知故事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7月26日消息(記者侯豔 劉天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25日),由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長安歐尚號運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按飛行時序,將兩顆衛星及有效載荷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民營運載火箭成功入軌「零的突破」。

通過這次發射,星際榮耀至少創造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歷史上的兩個「第一次」: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運載火箭首次成功發射並高精度入軌、中國民營商業航天首次一箭多星發射入軌。那麼,這一突破的背後都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民營航空今後又該如何發展呢?

此次發射的雙曲線一號遙一運載火箭採用三固一液的四級串聯構型,是截至目前我國民營航天起飛規模最大、運載能力最強的運載火箭。此次發射攜帶了航天科工空間工程發展有限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學的兩顆衛星,搭載了多個載荷及配重。

據星際榮耀方面介紹,本次任務圓滿成功表明星際榮耀全面掌握了運載火箭總體及系統集成、固體及姿軌控動力、電氣綜合、導航制導與控制、測試發射、總裝總測及核心單機等軟硬體核心技術,具備了運載火箭系統工程全流程、全要素的研發與發射服務能力,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基本閉環,正式啟動商業運營。

星際榮耀總裁助理姚博文表示,入軌能力是衡量民營商業航天或者航天企業的金標尺。「一個企業是否能被稱為航空企業或者火箭企業,一定要具備入軌能力。這次不僅完成了中國民營商業航天的首次成功入軌,也同時使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繼美國之後唯一一個具有民營企業可以研製運載火箭並成功發射的國家。」

商業航天的探索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項高技術、高風險、高投入的事業。此前,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曾有兩次發射失敗。2018年,我國首枚民營商業運載火箭「朱雀一號」成功點火,火箭飛行380秒後三級發動機出現異常,發射失敗。今年3月27日,民商航天OS-M火箭再次折戟。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民商航天項目質量安全組面臨巨大壓力。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民商航天質量安全組火箭系統質量師劉嶽國說:「火箭進場之後,我們進行了全流程跟蹤,從測試、總裝到加注,每一個環節都是質量監管的範圍,我們就是要發現問題,把這些問題和隱患解決在地面。」

姚博文表示,每一次成功發射的背後都是對上萬種甚至更多種失敗可能性的排除。「在整個火箭發射過程中會出現1萬個甚至更多導致發射失敗的原因,能夠讓一個運載火箭成功入軌發射,需要把這1萬種可能性都排除掉,最終得到唯一一個可以成功發射、成功入軌的可能,這就是它的難度所在。」

航天專家龐之浩說,這次入軌發射表明我國民營航天開始具有真正的業務運行能力。龐之浩表示:「這次是我們民營航天公司研製的運載火箭,首次包括太空飛行器也就是衛星送入軌道,這表明我們民營航天現在已經開始逐步成熟了,已經能夠進行業務運行了,這條路是走得通的,增加了民營航天的信心,也增加了客戶的信心,也看到了未來民營航天的前景。」

星際榮耀成立於2016年10月,2017年8月正式投入運營,是提供運載火箭研製和發射服務解決方案的民營企業。近幾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導支持下,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數量正在激增,並且不斷取得技術突破。龐之浩說,民營航天企業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發展民營航天,利用國家之外的資本來運作,不是說光是國家投資,這樣可以調動更多資金進行航天服務。第二,民營航天一般要講究低成本、高速率,民營航天一般利用成熟的技術,要降低進入太空、利用太空、開發太空的成本,因為它是要賺錢的。它們要求速度快、研製周期短、成本低,這樣有可能把航天成本逐漸降下來。它們也大膽採用一些新技術、引進新人才,這樣可能發展更快一些。」

龐之浩指出,運載火箭入軌發射只是民營航空發展的第一步,要想獲得可盈利的商業發展,要想更好地開發太空,後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先是應該從一次成功到成熟,再走向發展液體火箭、大型液體火箭、可回收火箭,這樣逐步就發展起來了。另外把整個成本越降越低,這樣門檻低了以後,可能有更多衛星等待發射。因為門檻低了,研製衛星的人也能夠發得起衛星,這樣更好開發太空。」

姚博文透露,接下來星際榮耀還將構建由固到液、由小到大的運載火箭型譜。「2020年,我們會有雙曲線一號運載火箭5到8發的發射任務,在2021年,我們將會進行雙曲線二號小型可重複使用液氧/甲烷變推力火箭的首飛。」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二枚民營運載火箭發射成功,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四川在線記者 寧寧11月7日15時12分,星河動力(北京)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星河動力)自主研發的「穀神星一號(遙一)簡陽號」商業固體運載火箭(以下簡稱「穀神星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順利將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天啟11星精確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
  • Space Launch Report:2019年中國火箭入軌發射已達31次 或再登頂...
    印度、紐西蘭和歐洲各完成6次,其中歐洲的6次任務中有一例失敗。另外,日本成功入軌2次,伊朗2次發射嘗試均以失敗告終。1月11日,中國航天2019年首次發射實現開門紅。1月11日1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中星2D」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進入預定軌道。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298次飛行。
  • 中國民營火箭新戰績!「穀神星一號」成功入軌500公裡太陽同步軌道
    ,也是全球從公司成立到實現入軌所花費時間最短的民營火箭公司。 這次成功發射,是中國民營火箭行業第一次能夠投入實用。星際榮耀在 2019 年 7 月 25 日的發射,是所有的中國民營火箭企業第一次入軌成功,當時火箭軌道高度為 300 多公裡高的近地軌道。
  • 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飛天:未來瞄準重複利用
    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 國內民營火箭企業達41家,短期角逐商業模式,終極競爭廉價發射
    比照國內外商業航天曆程,前期失利未必是壞事,這是中國民營航天探索太空商業的必經之路。更難的挑戰也許還在後頭。02大商業太空時代說起民營商業太空之路,人們馬上會聯想起美國兩家最著名民營航天企業的老闆——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和Blue Origin(藍色起源)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無獨有偶,這兩人少年時都有一個太空夢。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拉開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序幕
    央廣網北京5月6日消息(記者陳欣 張棉棉 吳媚苗 見習記者郭鵬)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5月5日下午六點,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約489秒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7 07:11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西昌10月17日電(記者 許晟)10月17日0時1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 盤點穀神星一號首飛成功亮點!
    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接下來,跟著小太一起盤點本次商業發射有哪些亮點:火箭「穀神星一號」首飛任務代號:I believe i can fly,載荷天啟十一號。首次發射軌道高度500km,軌道傾角97.4°,射向191.6°。
  • 航天三江商業航天產業「十三五」發展紀實
    這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出新任務和新要求。 航天三江審時度勢,聚焦航天重大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發展急需,充分利用自身在固體運載火箭領域的技術優勢,著力加強航天前沿性、顛覆性和替代性技術研究,積極開拓商業航天市場,助力我國航天事業發展。
  • 美國客機成功發射運載火箭,指揮室一片歡呼,幾秒鐘後一片哀嘆
    近日,馬斯克的SPCE X公司成功發射載人「龍宇宙飛船」刷屏,這次發射被認為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私人公司完成的載人航天發射,也是成本最低的一次載人發射,美國在時隔9年之後再次獲得載人航天發射能力。事實上,美國商業公司在太空領域的探索並非限於如此,就在5月25日還有一場意義重大的試驗。
  • 長十一送雙星入軌監測高能天體爆發,發射11連勝!
    長十一送雙星入軌監測高能天體爆發,發射11連勝!本次發射任務有三大亮點:亮點1 海陽固體運載火箭生產基地總裝測試的第一枚火箭順利升空。本發任務的火箭發動機、結構殼體、電氣產品等直接運抵海陽市,歷時35天左右,完成全箭總裝、測試等工作。
  • ...到「神經系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航天電子產品「大百科」來了
    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從箭載計算機到慣性導航設備,再到遙測產品和傳感器、變換器以及機電組件等航天電子產品,其強大、穩定、可靠的性能,助力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開啟空間站建設階段的問天新徵程。這不,高大上的產品介紹來了!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大推力「無級變速」陝西造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翟羽佳) 在圓滿完成探月工程後,今天(12月22日)中午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釋新聞|長徵十一號首次成功海上發射,火箭為何「下海」?
    6月5日12時06分,我國在黃海海域使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成功完成了「一箭七星」海上發射技術試驗,這是我國首次在海上進行航天發射,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為我國快速進入太空提供了新的發射方式。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我國成功發射銀河航天首發星 2020-01-17 1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長五B運載火箭首飛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拉開序幕
    5月5日18時0分,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文昌航天發射場起飛,將所搭載太空飛行器精準送入預定軌道。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以下簡稱長五B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迎來了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開門紅」,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也為後續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 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起飛,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