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印度稜背龜

2021-02-08 龜鱉商情




中文學名:印度稜背龜

拉丁名:Kachuga tecta

英文名:Indian roofed turtle

別名:屋頂龜、稜背龜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爬行綱

亞綱:無孔亞綱

目:龜鱉目

科:地龜科

屬:稜背龜屬

種:印度稜背龜

分布:分布在印度北部,孟加拉,巴基斯坦。 

性格:溫順和善,膽怯。

易患病:腐皮、腐甲

 


  印度稜背龜的外觀非常好看,就像是一隻綠色的小青蛙,年幼的印度稜背龜背甲的顏色最為豔麗,背部中間的突起也是鑑別的最重要標誌,這也使得其非常容易辨認。


  高聳的背甲,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高聳。龜殼高起,呈蓋形,龍骨在第三節脊骨的結節完結。龜殼呈橄欖色,幼龜有一些黑點,尤其是在頭三節脊骨的後邊。成年的龜殼較為一致。胸甲呈橙色或紅色,有黑點,邊緣褐色及有黃色外邊。頭部黑色,顎部及兩側橙色。頸部黑色而有黃線,四肢呈深橄欖色及有黃點。龜殼長達9寸。雄龜體型偏小,尾長且粗,洩殖腔孔在背甲後部邊緣之外;雌龜體型較大,尾短且細,洩殖腔孔在背甲後部邊緣之內。印度稜背龜體型大小懸殊,通常雌龜為雄龜的兩倍大。





  印度稜龜分布在巴基斯坦及印度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及印度河,且也在默哈訥迪盆地出沒。它們是較為寂靜的龜,棲息在較靜的河流、池塘及水箱中。它們也會在半鹹水的海岸出沒。河床柔軟及有豐富水生植物的環境很適合它們居住。印度稜龜會在早上曬太陽,可以幫助它們保持體溫及合成維他命D。





  印度稜背龜背甲上一圈粉紅十分搶眼。應該是高背龜屬中最亮麗的一種。印度稜背龜一直被冠以難飼養的名分,因為印度稜背龜是很難適應環境的龜種,在長期的運輸過程中會導致龜龜的不適應,所以一不小心,就會導致疾病甚至死亡。



  在飼養稜背的環境布置中要注意兩點,首先,稜背總歸是膽小的品種,所以完全暴露的飼養環境勢必會造成個體緊迫,同時,稜背相當的喜歡曬背,基於這兩點,在是飼養中就要有適當的躲避場所,比如帶洞穴的沉木或者在水表面種些浮萍,總之要讓他們覺得安全。其次,一定要有曬背的陸地,可以不用很大,他們不是多喜歡在陸上爬,他們只是需要一塊地方擱置他們的腹甲,然後享受日光。這裡著重指出的是,愛曬背的品種如果不提供陸地,長期浸泡在水中,勢必會導致腐皮爛甲,所以可以說,提供曬背的陸地,是預防腐皮爛甲的重要前提。

 



  人工飼養下,印度稜背龜喜暖怕寒。水溫24℃左右時,能正常進禽水溫20℃以下有停食現象;水溫18℃以下停食、少動,隨溫度逐漸下降,龜進入冬眠期。長時間生活在水溫10℃以下,龜易死亡。





  印度稜背龜食性比較偏向雜食性,對於食物的選擇沒有特別挑剔,一般水龜飼料,葉菜,死魚,死蝦和冷凍赤蟲,麵包蟲等都能接受,可以適應肉類食物、素食及一些龜糧,所以飼養上不用很麻煩,但是這是一種對溫度很敏感的龜,若是環境溫度不合適也會導致其拒食。


  印度稜龜是雜食性動物,主要吃鳳眼蘭等水生植物及蟹等動物,它們亦會吃腐肉。印度鋸背龜是變溫動物,所以對環境溫度的變化反應靈敏。它的攝食、活動等均受環境溫度的影響。由於印度鋸背龜新陳代謝所產的熱有限,它們又缺乏保留住體內產生熱的控制機制。為了克服這一缺陷,印度鋸背龜靠的是找涼或熱的地方來控制每天體溫的波動。在飼養龜的人工小環境溫度與自然棲息地相一致時,才能保證印度鋸背龜生理和心理健康。

 

  

  

  飼養印度稜背龜的環境與一般水龜的環境相同,半水半陸,不需要特別的布置。只要進口個體沒有被感染髮病,飼養的難度並不高。


  稜背龜幼龜很容易遭受水生黴菌感染,加上對新環境的適應力較弱,一周內的死亡率高達八成以上。能夠養到現在的個體恐怕不多。在購買時要特別注意是否有感染徵狀,幼龜最好先單獨飼養,並施以魚用抗黴菌藥物預防感染,等到適應期過後再與其他龜混養。印度稜背龜是非常容易生病的龜,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只能儘量保證環境的健康,讓印度稜背龜適應。


【編輯:叮叮】

【本文由龜鱉商情編輯報導,歡迎各大平臺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龜鱉商情】

您看到的正是別人想要的,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馬上進【龜鱉超市】選購!

↓↓↓

相關焦點

  • 每天認識一隻龜:雙棲系列•星點水龜
    通常在野外,很難在木頭上發現曬背的星點水龜,因為它們通常都很機警,而且在野外星點水龜都是成群活動的,很少見到單獨行動的個體。 所以在人工飼養的條件下,要在星點水龜的飼養環境中布置較多的躲藏空間,可以採用浮島,沉木或是增加水草等方法,同時儘量避免單獨飼養一隻。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西部錦龜
    根據背甲的大小及龜體的品相有一些差距。錦龜背甲的長度為10-25cm,屬小型水龜。至於和別的水龜混養,也並不是很穩妥和理智的決定,因為水龜基本都是「肉食主義者」,養在一起如果沒有充足的食物,或者飼養空間過於狹小的話,容易發生互相撕咬,其結果就是品相的損壞。西部錦龜尤其喜歡咬對方的尾巴,如果去市場上看看,許多斷尾巴或沒尾巴的西部錦龜其實都是群養、混養的受害者。因此建議還是單獨飼養。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中華花龜
    中華花龜屬於入門級的水龜品種,雖然野生個體數量稀少,但是經過人工繁育,市面上見到的人工繁育個體卻很多,中華花龜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水龜品種,在大陸也比較容易買到。中華花龜是比較常見的水龜品種,飼養與護理也不會很複雜,但是中華花龜的飼養要注意一些細節上的問題,這樣可以避免龜龜發生疾病,也可以保證其健康成長。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甜甜圈龜
    甜甜圈龜下巴上的寬條紋構成一個倒「Y」字,有時候還有黑色的鑲邊。腹甲為黃色,至少在其前部有一處大型的深色圖案。腹甲上的圖案在成年後往往會褪色。雄龜擁有更為顯著的尾部,腹甲可能略帶凹陷,而雌龜往往長得比雄龜更大。購買時可以儘量挑選一些健康的小龜,小龜的顏色往往比大龜更好看一些,大多數人飼養這種龜都是為了好看,而只有小時候的龜才能滿足這一要素,但是小龜很容易生病,所以飼養要注意。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日本石龜
    頸中等長,成體日本石龜背甲為黑色(似石灰),幼龜背甲棕黃色(暗青),背甲長橢圓形,有一條脊稜,稜呈深黑色,幼龜背甲後緣呈鋸齒狀,成龜不明顯。成體的背甲長度為13-18cm。雌龜比雄龜來得大。而雄龜則有個長尾巴。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密西西比麝香龜
    壽 命:50歲左右  密西西比麝香龜體長7.6-13.7 cm。這是一種性情活潑易怒的小型水龜,頭部有兩條淺色的條紋,下顎和喉部長有觸鬚。背甲光滑,或者有三條稜突,高隆而修長,沒有鋸齒;顏色棕橄欖色至深灰色,常常因披覆著一層藻類而顯得模糊不清。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東部錦龜
    屬:錦龜屬分布區域:北美洲繁殖方式:卵生壽 命:30~40歲左右  東錦的飼養方式與巴西龜差不多,而且外觀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判斷東錦最好的方法就是背甲的周圍有一圈紅色的花紋,而巴西龜沒有。背甲的長度為4-10英寸(10-25 cm),屬小型水龜。其背甲光滑,呈扁平的橢圓形,通常在錦龜的東、南、西三個亞種之中,顏色最深,深褐色接近黑色的,同時是所有北美洲發現的龜類中唯一一種背甲盾板排列成行的。和大多數盾板相互交錯排列的龜不同,它前面的椎盾實際上和肋盾排成一行。這種物種特徵使得它成為現存龜類中最容易鑑別的一種。
  • 每天認識一隻龜:雙棲系列·三稜黑龜
    習性:三稜黑龜的習性與黑山龜類似都屬於水龜,但是三稜黑龜卻更為接近陸棲。  三稜黑龜數量不多、分布也不廣泛,屬於潮龜科黑龜屬的一員,在我國僅分布在福建及貴州,在國外分布於尼泊爾、印度及孟加拉,背甲上有明顯的三根龍骨,龍骨顏色較淺。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花面蟾龜
    性 格:膽小   花面蟾龜蟾龜屬中體型較大的一種,其背甲長可達35釐米。通常來說背甲的顏色是黑色或是深色,一般來說,龜背甲顏色的深淺與陽光的照射程度有關,但是花面蟾龜的背甲並不會因為陽光的變化產生變化,而且這是一種不喜歡曬太陽的龜。  花面蟾龜的背甲灰褐色,呈橢圓形,頂部扁平。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黃肚紅耳龜
    該龜生長較快,在相同養殖條件下快於紅耳龜,繁殖季節在5~10月;雄龜的前爪明顯長於後肢爪。卵為白色,呈長橢圓形,重6~10克。注入溫度適宜的清水後再把龜放回水中。  有些種類的沼澤龜或水龜不太能適應完全換清水,但黃肚紅耳龜不久便能習慣於這種作法和給它帶來的幹擾。完全換水仍有一個缺點二會誘使彩龜加速排盡腸中糞便,把剛換過的水又弄髒了,所以最好在換水後不久察看一下養殖箱(池),把糞便清除。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中美擬鱷龜
    此龜種外型看起來比其它亞種更顯得霸氣十足,為四種亞種中數量最為稀少之龜種。中美種群的甲殼基本為黑色,而宏都拉斯種群的甲殼顏色則為棕色等顏色相對深得都有可能。人工飼養中美擬鱷龜是擬鱷龜四個亞種其中之一,數量並不是很多,也並不是很常見,成體比較大,屬於大型的水龜品種,個性兇猛並不適合家庭飼養,一些人會買來作為肉龜食用,繁殖較困難。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枯葉龜
    枯葉龜大概是世界上最獨特的龜,生長在南美洲亞馬遜河的一種龜,尤其在巴西、蓋亞那、秘魯分布最多。它的頭的作用是什麼呢?   枯葉龜怪怪的外形給飲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很多人都奇怪枯葉龜到底是怎樣吃東西的呢。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結論。
  • 每天認識一種龜:星點水龜
    星點水龜是一種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水龜,壽命在四十年左右,身上有不規則黃色斑點花紋,成體14釐米左右,屬於小型龜類。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北部黑瘤地圖龜
    分類:脊索動物門、爬行綱、龜鱉目、沼澤龜科、沼澤龜亞科、地圖龜屬、北部黑瘤地圖龜分布:美國阿拉巴馬西南部。飼養難度:簡單  北部黑瘤地圖龜的外觀就像所有地圖龜一樣,都有著地圖一樣斑斕的圖案,但是北部黑瘤地圖龜還是很容易辨認的,是因為它背部有著棘刺一樣的黑瘤,是它最明顯的標誌。  北部黑瘤地圖龜最大甲長19.1公分。前方椎盾的前緣部位有明顯的黑色瘤狀突起,且背甲上具有黃色細紋。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中華草龜
    烏龜的生長較為緩慢,在常規條件下,雌龜生長速度為:一齡龜體重多在15克左右,二齡龜50克,三齡龜100克,四齡龜200克,五齡龜250~250克,六齡龜400克左右。雄龜生長慢,性成熟最大個體一般為250克以下。
  • 傳說的獸原型探秘--潮龜!
    潮龜科的稜背龜屬也稱高背龜、鋸背龜,因獨特的外形特徵而引人注目,也是南亞的特產,共4種,如阿薩姆稜背龜(見上圖),多數種類產自印度及周邊國家,少數產於緬甸,更因產地的開發破壞而瀕臨絕境。印度稜背龜(見上圖),別名印度鋸背龜,甲長可達26.5釐米,背甲高聳並有小黑點,尤其是第三節椎盾特別,背甲中部龍骨終止於五邊形的第三椎盾一突出的結節上;腹甲黃色,幼體腹甲橘黃帶黑色斑;頭頂黑色,兩側為黃色;頸部黑帶細黃色細紋,分布於印度、巴基斯坦一帶,棲息於南亞的大型河流、流速平緩或靜水中。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南美蛇頸龜
    南美蛇頸龜的外觀形態與普通蛇頸龜差不多。一般雌性個體要大於雄性個體,最大可達40釐米。根據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蛇頸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南美蛇頸龜的主要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擁有長頸和粗糙不平的龜殼,尤其是年幼的品種。
  • 每天認識一隻龜:印度星龜
    易患病:猝死、肺炎、結石   印度星龜的背甲是很有特點的,看上去沒什麼特點的放射紋確實分辨這種龜的重點,印度星龜經常會發生隆背的現象,這種病態的現象會使其看上去更奇特,但是這也是飼養者儘量在避免的。  星龜是象龜科中最小的種類。依花紋的粗細又可分為印度星龜與斯裡蘭卡星龜。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佛州甜甜圈龜
    易患病:腐皮壽 命:50年左右   佛州甜甜圈龜的外觀與巴西龜相似,背甲的花紋是由黃色與綠色組成,不同的是,佛州甜甜圈龜渾身的顏色就只有綠色與黃色兩種,並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顏色變深。  甜甜圈和大多數美洲親戚一樣好動互動性也很不錯,沒有地圖龜那種神精質的性格,密西西比地圖龜和北部偽圖龜都是非常瘋狂的,抓住它們會不停地喘氣而且膽小,這點不如甜甜圈。大甜甜圈有種優雅之美,輕輕抓住它時它不會反抗而是乖乖的趴在手中,你可以摸摸它的腦袋。而不像地圖試圖攻擊你的手指,一抓上來就掙扎的一刻也不想安靜一會。
  • 每天認識一隻龜:水龜系列·東部網目雞龜
    東部網目雞龜屬於熱帶品種,在寒冷的地區也很少見。東部網目雞龜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