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收了 20 個快遞。"
"我收了 16 個。"
……
雙十一之後,"尾款人"們成了收件人。比如之前因為買了 900 多件產品而上了熱搜的伊能靜,這兩天拆快遞估計都拆到手軟了吧。
伴隨快遞而來的是成堆的紙盒子、泡沫紙或者塑料包裝袋,"浪姐"伊能靜說,紙箱都是秦昊的,還讓他記得垃圾分類。那麼,你的快遞箱子又屬於誰呢?
"我家小區的快遞站都成山了,收紙箱的夫妻每天都要忙到半夜,都是今年雙十一的戰果啊。"有多少人這兩天的感受,是和杭州網友"你不知道我是誰"一樣?
11 月 16 日夜,杭州城東楊柳郡小區,晚上 7 點多,52 歲的重慶人李娟(化名)在一堆回收來的紙箱中整理,"要把箱子裡的垃圾拿出來分類,這一個小區就夠我們忙活一整天了。"
位於城東的楊柳郡小區,是這一帶比較大的小區,李娟去年經她妹妹介紹,專門負責起整個小區的廢品回收,"往常一天能有個 200-300 斤,雙十一多一點能到 400-500 斤。"
一般李娟負責收拾整理,愛人魯大哥負責開著電瓶車去小區裡回收廢品。
起早貪黑忙一天
一個小區就整理出近 400 斤紙箱
"我們的回收價,紙箱子五毛錢一斤。"
說話間,魯大哥就載著滿滿一車快遞紙箱回來了。" 20 分鐘就能收滿一車"
李娟的整理間是一個約 30-40 平的空地,堆滿了回收回來的紙箱、泡沫盒以及其他包裝盒,魯大哥剛收回來的廢品被卸在空地與道路的交界處,李娟的身後是一堆她已經收拾了一天的廢紙箱。
垃圾分類、拆箱子、疊好,李娟弄好一個箱子只需要 10 秒,"紙箱一斤能掙 2 毛錢。"李娟說,最貴的廢品是泡沫盒,一斤能賣 1 元,"但我們要一次性裝滿至少四麻袋才會有人來收,一般一兩周才能賣一次。"
雙十一期間的晚飯一般要等到晚上 9 點才有空。魯大哥夫婦當天的晚飯是幾個饅頭:"還要繼續弄。"
4 天一車,一車 2 萬斤
被回收廢紙箱最終歸宿在富陽
晚上 11 點,李娟和魯大哥將一車的廢紙箱裝車,準備去往宣家埠的一家廢品回收站。"平常我們都要忙到 12 點、1 點,今天帶你去看看,就早點下班。"晚上的氣溫比較低,李娟裹上了一件棉衣。
15 分鐘後,我們到了廢品回收站。
"今天來的還算早嘛",因為經常來,廢品回收站的大姐和李娟夫妻兩都認識,"平時他們都是最晚來的。"大姐說,李娟是老客,特意給她們留的門,等她卸完貨就下班了。
這家廢品回收站開了五六年,規模相對比較小,附近部分小區的貨都會送到這邊來,經過壓縮機壓縮成垛,然後統一裝車,"一垛有 2000 斤,一車能裝 10 垛。"
"平常一周一車,雙十一三四天就能滿一車,"大姐說,滿一車壓縮好的廢紙箱會運到富陽一家造紙廠,"一垛能賣 1500 元左右,算上路費、油費,掙不到幾個錢。"
李娟將電瓶車上秤,算上車重" 794 公斤"。下了秤,魯大哥從一側用力一推,貨就卸在了倉庫。空車再上稱,最後一算,一共 318 公斤。
"昨天沒來,這是兩天的量。"李娟說,這一車可以賺 400 多塊錢。
晚上 12 點,李娟和魯大哥準備回到筧橋的出租房,"早上 6 點多就要起來的。"
對於李娟和魯大哥來說,雙十一併不是買買買的剁手節,而是日常生活的繁忙。
他們有個兒子,大學畢業工作了。
李娟早些年做早餐生意,那時候收入還不錯,後來因為要照顧兒子讀書就不做了。"去年妹妹說這邊小區正好有空缺,我就過來了。"
但這活"比做早餐累多了",因為工作量大,李娟每天都要彎著腰工作 10 多個小時,到了晚上腰酸的不行,"現在年紀也上來了,再幹一段時間也幹不動了。"
"他本來是做電工的",李娟說起魯大哥滿是歉意。"今年年中,我媽媽生病,我得回重慶,可這邊的活卻不能沒人做,他二話不說就辭了工程隊的活來了。"
這個雙十一他們什麼都沒買,捨不得錢。
但愛笑的李娟說,以別的方式參與了雙十一,"快遞多了,紙箱也多了,收入也多一些,當然也更累了。"
來源: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