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不打?能否在「棍棒教育」和「賞識教育」中找到平衡

2020-08-27 曉雪老師

有家長在頭條提問:孩子不聽話,打還是不打?我想沒有父母忍得住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不打,所以我認為孩子不聽話,可以打。我支持適當的體罰。

我們現在的教育,有些「矯枉過正」,具體表現在「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等教育形式上。

中國教育在經歷了「棍棒教育」、「灌輸教育」之後覺醒,轟轟烈烈搞起了「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倡導民主、平等,講究寓教於樂。這本無可厚非,確實值得每個教育者去思考,去貫徹。

但我們在執行「賞識教育」「快樂教育」的過程中,有點過了。

於是,出現了家長管不了,老師不敢管的現象。孩子在家庭裡被寵得肆無忌憚,動不動以「自由」為幌子要求家長不要幹涉自己的事。

在學校,只要與老師發生肢體接觸,有學生甚至學會了訛詐老師,代表性的行為就是說老師體罰了,要去醫院拍片。這其中,有家長推波助瀾。

家庭和學校的雙重放縱,最後真正受傷的,是受教育者。近年來,頻繁出現的未成年人自殺輕生現象,或誤入歧途走上犯罪不歸路現象,應該警示:我們的教育出現了問題。

在「賞識教育」「快樂教育」大行其道的教育情勢下,出現這麼多的青少年心理脆弱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體罰,從來就是跟教育聯繫在一起的。古時,家裡廳堂上有「家法」在側,私塾先生的桌上有「戒尺」擺著。對於古訓,我們應辯證對待,不能一股腦的認為都是糟粕。當今法治社會,或許我們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指導和規範家長和教師的懲戒權。

我們能否在「棍棒教育」和「賞識教育」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能約束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又能保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考驗著教育者的智慧。

我是曉雪,熱愛基礎教育,很開心與您交流教育問題,發現教育現象,誠懇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棍棒教育如何運用才有效
    外婆和媽媽都拿嘉嘉沒辦法,只能通過用衣架打、和威脅用針扎的方式來讓嘉嘉吃飯。以上兩個案例都是長輩為了解決眼前的問題,讓孩子乖乖聽話配合,從而採取了簡單粗暴的「棍棒教育」,但他們的孩子成長了嗎?其實不然。
  • 孩子不聽話就挨打?「棍棒教育」對他的影響,遠比家長想的嚴重
    自古以來父母對子女的家庭教育就十分嚴厲,名門望族中更是有「家法」一說,時至今日雖然這一說法逐漸銷聲匿跡,但還是有不少家長秉著「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對犯錯誤的孩子實施肉體上的懲戒。很多人覺得,只要是自己的孩子想怎麼教育都可以。
  • 棍棒教育:打出五道傷痕,也打壞了孩子的成長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這都是很常見的教育理念。「棍棒」教育的核心就在於,父母覺得孩子被打了才長記性。最可怕的是,「棍棒」教育的延續性。不論是父母從他們的原生家庭感受到教育方式還是父母從「棍棒」教育中看到的「效果」,都容易讓家長對「棍棒」教育產生認同。
  • 成長故事之五:拋棄「棍棒教育」,從賞識和平等交流開始
    我今天向你保證,今後再也不打你不罵你了!(兒子驚奇、詫異、不解)父親:請你原諒爸爸,兒子!雖然我們當時決定生你的時候,是沒有跟你商量、沒有徵求你的意見,但是,請相信,我們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是希望你快樂幸福的!(兒子表情異樣,想笑而不敢)父親:以前罵你打你,是因為我們覺得你太淘氣,太調皮,不聽話,恨鐵不成鋼。現在看來有時也不一定對,你說呢?
  • 國際不打小孩日:讓棍棒教育的惡性循環在我們這裡終止
    終於有一天,青年成為了爸爸,擁有了與當年施暴者一樣的身份,但像是中了魔咒一般,面對孩子他同樣高高舉起了手掌,猙獰的面孔與當年的父親如出一轍。 「棍棒教育」,是一個恐怖的惡性輪迴。  暴力的手段也許會讓孩子暫時屈服,卻絕對不會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 孩子打不得?了解兒童行為特點後發現:棍棒教育不可或缺
    對於很多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輕爹媽來說,&34;是過時的糟粕,認為在教育孩子時打孩子是錯誤的行為,有這種想法的很多爹媽,對於孩子的行為特點可能並不了解。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棍棒教育和孩子的行為特點。對於這種衝動想要打孩子的想法,很多爹媽事後都會追悔不已,不斷反省自己。但其實在了解過孩子的行為特點後,會發現有時候棍棒教育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孩子的行為特點以及棍棒教育的必要性。
  • 國際不打小孩日:外國家長如何教育不聽話的孩子
    這個特殊的節日是由美國民間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於1998年發起的,因為節日的英文名稱中「spank」一詞就是我們講的、最直接的懲罰方式「打屁股」,所以也有人將這個節日翻譯成「無巴掌日」或「拒絕體罰日」。  傳統的教育觀念總是講「棍棒底下出孝子」,因而大家小時候估計都挨過父母的棍子。那麼,這種教育孩子的方式在其他國家的家長當中是否也常用呢?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最笨的父母才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子女如何教育一直都是很多家長心裡的一個大問題,每個父母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棟梁之才,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會慢慢發現孩子身上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讓父母十分頭疼。以前很多家長在面對搞破壞、調皮搗蛋的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去打孩子。
  • 育兒有難點,棍棒和賞識教育難握分寸,掌握中立性態度很重要
    有些父母在孩子耍小脾氣哭鬧,不聽話的時候往往感到無力,暴躁中就容易採取棍棒教育,以批判性的態度來教育孩子,但是結果往往並不理想。有些家長稱讚狼爸的教育方式,因為在狼爸的棍棒教育之下,四個孩子三個上北大。
  • 別讓棍棒教育毀了孩子的健康成長
    "棍棒底下岀孝子",這是過去許多家庭的傳統教育方式。有些父母認為用棍棒來教育孩子,孩子就會很乖乖地聽話,將來也會成為一名孝子。我認為這種父母有這種思想觀念真的很傻,用棍棒打孩子,孩子可以乖乖聽話,可有沒有想過?棍棒下的孩子,身心健康容易受影響。當今社會的父母,還有多少家庭的孩子受到用棍棒挨打的教育方式?還有多少孩子受到父母用挨罵的教育手段?
  • 我為棍棒教育正名
    好多家長會問專家,老師:「為什麼我全都按照你的方法教育孩子,你的孩子教出來那麼優秀,而我的孩子教出來那麼不聽話呢?」我看了那些說棍棒教育不好的,大多是說父母經常打,犯錯就打,不聽話就打,舉例的無非就是這些,我想問下,打孩子是不是就是棍棒教育?或者經常打孩子的才是棍棒教育麼?還是兩個都算?那些專家們,你們先弄明白,有些父母打孩子,棍棒教育孩子是孩子在做了非常錯誤的行為下,不服管教,依然我行我素,這種孩子不打,留著過年嗎?
  • 孩子不聽話,打還是不打?該下手還是得狠點心!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多年輕家長都有了自己的教育想法,有的人認為,孩子不聽話應該打,只有棍棒才能讓孩子長記性,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有的則認為,孩子不能打,小孩子沒有是非對錯觀念,犯錯很正常,經常打孩子對小孩子性格影響大。
  • 孩子不打就不聽話?失控的父母贏了孩子,平靜的父母贏得孩子
    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不打他就會不聽話,甚至他們會覺得孩子的那種不聽話就必須要用打來讓孩子服從自己,這樣子他們以後才不會再放,其實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棍棒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01「棍棒」教育可能會帶來以下的幾種弊端第一,損害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不打就不聽話?失控的父母贏了孩子,平靜的父母贏得孩子
    其實小林所遇到這種情況,相信很多家長也曾經遇到過,大多數家長都有被自己的孩子煩到特別想動手的時候,孩子「惹人煩」這件事情是確實存在的,但是父母的應對措施卻不一定只有「打」這條出路。可能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不打他就會不聽話,甚至他們會覺得孩子的那種不聽話就必須要用打來讓孩子服從自己,這樣子他們以後才不會再放,其實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棍棒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的不利。
  • 教育孩子時,應該採用何種方式,是「棍棒教育」還是「賞識模式」
    在涉及到教育這個行業之前,很多人都在問同樣一個話題,孩子究竟應該怎麼教育,我認真想了很長一段時間,我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品格,溫潤的孩子,用棍棒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怯懦,而那些暴躁的孩子採用寵愛式教育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囂張。
  • 不打不罵,一樣可以讓孩子乖乖聽話
    中國人教育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棍棒之下出天才」。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挨過多少家長的罵,挨過多少家長的打。打罵教育有時確實是可以把孩子當下的問題解決了,但是之後卻會出現更大的問題。一旦家長覺得這種方法可行的時候,就會形成習慣,每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對孩子進行打罵。如果家長忽略孩子出現問題的根本而一味的打罵孩子,這是非常可怕的。對於家長來說,如何教育孩子也是一門學科,孩子身上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原因的,家長就應該要對症下藥。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家長第一時間應該先反省自己,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聽話?他是不聽誰的話?孩子不聽話到底有什麼原因?
  • 是快樂教育、棍棒教育還是賞識教育?我終選擇因材施教
    在教育孩子方面,始終存在三種不同主導方式:一種是「快樂放養式」,倡導「發揮孩子天性」;一種是「虎爸狼媽型」,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另外一種是「賞識型」,建議「多誇多鼓勵」。對於三種方式,支持者各執一詞,認為自己的方式很好,並言之鑿鑿,拿出很多事例論證,仿佛只要用了其中方法,則未來可期,孩子必將成為與眾不同的人物。但是對於個中理論,也自然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 家有不聽話的熊孩子,打?還是不打?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
    知乎上有個熱議的話題叫「五六歲小孩非常不聽話,打了怕給他留下陰影,不打他仍不聽話,家長應該怎麼辦?」很多家長在底下討論,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總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一天24小時有20個小時處於想揍孩子的階段,但是又怕打孩子會給他造成心理陰影,認為爸爸媽媽不愛他了。
  • 「國際不打小孩日」,現在還有用棍棒教育孩子的嗎?
    今天其實是「國際不打小孩日」 ,估計有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節日,不過這倒是確確實實存在的。這個節日是從美國發起的,1998年開始有這個節日,到今天已經有眾多的國家參與,也勉強算得上一個國際性的日子了。這個節日是幹嘛的?其實看名字就知道了,就是這一天不能打小孩。棍棒是不是好的教育方式?
  • 南懷瑾:教育孩子們該打還是不該打?
    那麼究竟什麼是教育?怎樣的教育方法更適合現如今的時代?對此,南懷瑾老師也曾提出疑問,教育孩子究竟該打還是不該打?縱觀歷史長河華夏五千年文明,我國的教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學校教育形態的誕生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那時還只是簡單的教習射御、傳授書數罷了。而最早的私塾教育則是由至聖先師孔子向弟子們傳授知識所開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