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繼承、結構、用筆方面考察,徐朝江小楷功底較紮實,一件小楷作品,能寫得如此從容不迫,不激不厲,不溫不火,實非易事。其楷書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古樸秀逸,法度嚴謹,結構外舒內斂,結字寬博,形態略扁,取橫勢,以獲氣勢開張之效。其次,用筆乾淨利落,起筆、收筆果敢,行筆自然。徐朝江小楷中的「大味」是:有一种放寬心境的沉穩,有一種勁健,有一種不事雕琢的秀逸。在其長篇小楷作品中,他做到了首尾關顧、氣息貫通不滯,顯示了他心態平和、穩操勝券和無我的境界。
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雖然魅力還在,卻在功利心的驅使下,早已失去了它原來的味道。書法是古代讀書人的必備技能,卻無人能真正以書法為職業,更未曾有過所謂的職業書法家。到了當今書壇,尤其是在中國書協成立以後,儘管書法作品與傳統審美習慣漸行漸遠,書法卻儼然成為了一種產業,一大批職業書法家湧現出來,真可謂名利雙收,風光無限。
於是,最有發言權的中國書協在書壇的地位越發變得尊貴,越發變得權威。對於大多數書法愛好者,或者想憑藉書法養家餬口的人來說,在書協組織的各種比賽、展覽中獲獎、入展,進而獲得書協會員的身份,便成為了他們最實際的奮鬥目標。種為了國展貼身打造的強化訓練班應運而生,摸清了那些書協評委審美習慣的書法人,充當了國展入展的引路人,不菲的收入使得這樣的培訓活動成為了一種另類的盈利模式。不得不承認,這些所謂的書壇權威,在輔導學員創作作品時,的確總結出了一系列應付評委審美的高招。其中廣為人知的一點就是:埋頭苦學歐體很難入評委的法眼!
儘管田氏兄弟的書法教育成績斐然,甚至稱得上是當今的一大文化現象,但是學田楷者幾乎無人能在書協組織的各種活動中有所收穫,也極少有人能憑藉田楷贏得書協會員的身份,這是不爭的事實。當然,學習傳統的歐楷與規範美觀的田楷還是有著諸多差異,書風自然也不盡相同。但是,我們看看歷屆國展脫穎而出的楷書作品,地地道道的歐楷作品可謂鳳毛麟角。
徐朝江卻是個例外!
我們翻開徐朝江的學書履歷,只能用平淡無奇來形容。小時候就是因為家裡寫春聯也找不到人幫忙,一氣之下自己提筆開始了習書歷程。一本《九成宮醴泉銘》,徐朝江一練就是十餘年。找過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師傅,雖然對徐朝江的學習產生過很大影響,但是遠遠談不上名師指導。2013年4月份,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首屆楷書作品展」在重慶秀山縣開展。組委會一共收到稿件8000餘件,經評審,獲優秀作品的作者僅10人,入展的作者共295人。而徐朝江就是這十位中的一位。他也是安徽省參展書家中唯一獲獎的一名。
小字磨性,大字抒情。小楷終究是用來磨練我們的性格,我們的耐心,我們的品質。小楷的感覺是工整、認真、清新、虔誠。在審美藝術上,小楷雖然不能產生像大草那種或激烈或瀟灑、或顫動或狂暴的審美變化,但它卻是表達書法者性情的上乘形式。#藝惠藏#
當代兩位畫壇大師黃永玉和範曾誰的畫作藝術價值高?
國畫大師範曾書法欣賞——深度解析書法家人品與書法的有關係?
畫壇巨匠範曾書法賞析——人品好的人書法水平一定好麼?
範曾書法賞析——人常說字如其人,書法水平跟人品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