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9年至2019年刑事犯罪變化首次寫進最高檢工作報告
20年來刑事犯罪變化背後的法治考量——1999年至2019年刑事犯罪變化首次寫進最高檢工作報告5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工作報告。按照慣例,最高檢年度工作報告只報告過去一年的工作,全國人大換屆時報告過去五年的工作。而今年,最高檢別具匠心,專門集中分析刑事犯罪20年來的變化,在附件中還用圖表清晰標註出20年來主要犯罪趨勢、走向。這種大跨度的縱向分析,在檢察史上尚屬首次。最高檢工作報告既是重要司法文件,也是司法政策的風向標,書寫著國家法治的進步,記錄著整個社會的變遷。
-
20年刑事犯罪數據變化為何首次寫進最高檢...
5月25日下午,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記者發現,今年的報告正文為近年來篇幅最短。1999年至2019年,檢察機關起訴嚴重暴力犯罪從16.2萬人降至6萬人,年均下降4.8%;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佔比從45.4%降至21.3%。與此同時,從嚴規範經濟社會管理秩序,新類型犯罪增多,「醉駕」取代盜竊成為刑事追訴第一犯罪,擾亂市場秩序犯罪增長19.4倍,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增長34.6倍,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增長56.6倍。
-
最高檢:今年前7個月批捕涉疫刑事犯罪5797人、起訴6755人
嚴格依法辦理涉疫案件 主動服務疫情防控大局今年前7個月批捕涉疫刑事犯罪5797人、起訴6755人 本報北京8月27日電(全媒體記者徐日丹)記者從8月27日召開的全國檢察機關「抓實業績考評、深化檢察改革、全面推進檢察事業高質量發展」電視電話會議上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檢察機關在抓好自身防控的同時,嚴格依法辦理涉疫案件,切實維護醫療秩序、防疫秩序、市場秩序、社會秩序,今年1月至7月共批捕涉疫刑事犯罪
-
最高檢工作報告,有哪些「第一次」?
5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最高檢工作報告。與前幾年的工作報告相比,今年的報告有哪些亮點和不同? 檢察履職戰疫情況單獨成篇,突出展示 2020年最大的不同就是我們遭遇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
-
最高檢:截至9月底全國共批捕涉疫刑事犯罪5335件6480人
中新社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高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楊春雷4日在北京表示,截至2020年9月底,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涉疫情刑事犯罪案件6393件8032人,審查批准逮捕5335件6480人。在當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楊春雷稱,檢察機關將維護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經濟制度作為履職重點。
-
最高檢:2019年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
【訪談實錄】最高檢:2019年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接受人大監督和民主監督,是檢察機關接受外部監督的重要內容。5月20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主任王松苗在做客「縱論『四大檢察』新格局暢敘『十大業務』新願景」最高檢廳長網絡訪談時透露,2019年,最高檢共承辦全國兩會建議、提案212件。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方面,王松苗介紹,最高檢推動建議提案辦理日常化,無論是實際辦理、還是反饋答覆,都更精心更走心更務實。
-
最高檢:1至7月批捕涉疫刑事犯罪5797人
今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為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嚴格依法辦理涉疫案件,維護社會秩序。1至7月,共批捕涉疫刑事犯罪5797人、起訴6755人。戰「疫」初期,對於因隱瞞旅居史等導致病毒傳播或者傳播風險的案件,公眾普遍喊打、要求從嚴。最高檢認為不能為了嚴而嚴,從一開始就嚴格把握法律政策,力防、糾正突破法律的「從重」「從嚴」「從快」。
-
上海,每18.5萬人就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8年度上海市博物館運營大數據新鮮出爐。 截至2018年底,上海市已備案博物館131座,以上海常住人口2420萬計,每18.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國有博物館99座,佔全市總量的76%,非國有博物館32座。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魯迅紀念館與陳雲紀念館均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黃金大盜」願主動交代,只因看了最高檢這個小短片……
正如最高檢黨組所指出的,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嚴重刑事犯罪的大幅下降,新時代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更高水平的要求,是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大背景。司法追訴、案件審理「案多人少」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也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推進因素。
-
2019年最高檢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綜述
將代表的眾智眾力轉化為做好檢察工作新動力2019年最高檢辦理代表建議工作綜述「建議承辦人認真負責的態度和紮實穩健的法律功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對面回應代表的詢問,點對點逐項梳理建議辦理成效,實打實地解決了我們代表提出的難題。」
-
最高檢首次面向公眾舉辦開放日 5天2.3萬人報名
在5天報名時間內,有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的23500多名人員報名,最後隨機從報名人員中選出參觀群眾。新京報訊 昨日是最高檢的「公眾開放日」,230多名公眾分4批走進最高檢。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歡迎致辭中,為大家科普了檢察機關的4大職能10大業務,並提及「崑山反殺案」、趙宇正當防衛案等。
-
2019年廣東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出爐:工學類碩士平均月薪最高
總體情況高校畢業人數前三:中大廣工廣大2019年廣東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共有57.2萬人,除去因休學、結業、肆業等未取得畢業資格的學生,實際參加就業的畢業人數為53.92萬人,比2018年減少了3362人,其中研究生2.73萬人、本科生26.08萬人、專科生25.11萬人。
-
2019年全國人均工資單出爐,私營教育企業平均工資50761元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90501元,比上年增長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3604元,比上年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2%。
-
2019年全國各省市人口出生率排行榜:12省市出生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上年減少5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是2000年至今的最低值。近期,民政部部長發文稱,我國總和生育率破警戒線,我國人口發展步入了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
-
最高檢工作報告全文:2019年辦理各類案件3146292件
月,共批准逮捕涉疫刑事犯罪3700餘人、起訴2500餘人,辦理相關公益訴訟案件2800餘件。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2020年5月25日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 軍各位代表:現在,我代表最高人民檢察院,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全國政協各位委員提出意見。
-
最高檢通報:2018年以來,起訴校園欺凌犯罪5750人
今天上午,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主題為「充分發揮未檢職能 推動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的新聞發布會。據通報,2018年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5.42萬人,起訴6.76萬人。據最高檢新聞發言人肖瑋介紹,未成人檢察工作是社會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做好、做實、做優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可以有力推動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構築起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強大網絡體系,保障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 最高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通報了近年來檢察機關推動加強和創新未成年人保護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主要情況。
-
2019年全國研究生招生91.7萬人,畢業64.0萬人
2019年,招收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10386人,佔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的9.9%,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招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47.4萬人,佔碩士研究生招生總數的58.5%,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全國普通本專科招生914.9萬人,比上年增加123.9萬人,增長15.7%,增幅較大。
-
最高檢:2014年至2019年,28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逮捕
這是6月1日最高檢發布的《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白皮書(2014—2019)》(下稱《白皮書》)披露的信息。《白皮書》全面梳理總結了2014至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工作。《白皮書》介紹,2014年至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審查逮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284569人,經審查,不批准逮捕88953人,受理審查起訴383414人,其中不起訴58739人(含附條件不起訴考驗期滿後不起訴),不捕率、不訴率分別為31.43%和16.70%,均高於普通刑事犯罪。
-
最高檢:防止刑訊逼供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民法典將於明年正式實施,今天(12月7日),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全國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會議上表示,要對標民法典精神,在刑事案件辦理中牢固樹立民事權利保護的觀念,平等、充分保障每一位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
-
2019年全國平均工資排名出爐 京滬津年均工資最高
隨著全國各地平均工資陸續出爐,從未來的收入角度看,答案漸漸清晰。據21世紀經濟研究院統計,截至7月6日,全國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19年城鎮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洞悉就業前景提供了新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