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中學習生活(文/郭文京)

2021-02-24 牟國文學

    我的初中學業是在大隊辦的初中完成的,大隊初中只有兩個年級,一個年級一個班,我們班27名學生,且都是男生,號稱和尚班。1971年底初中畢業時,公社分配9個高中名額,我有幸被推薦上了高中。

   1972年元旦過後,走進了鄄城第八中學的校門,開始了高中階段的學習。學校設在董口公社駐地,距家有十二華裡左右,和到鄄城縣城一樣遠。

   當時,全縣每個公社基本上都有了高中。鄄城城裡的是一中,箕山公社是二中,什集公社是三中,舊城公社是四中,林濮公社是五中,左營、鄭營、引馬、閆什口公社是幾中都記不清了,總之,全縣共有十個公社,也就有十處高中。

八中共設六個教學班,每個年級三個教學班,每班生源定額五十人。已招四個年級,一、二級已畢業。我二哥在三級三班,我是四級二班。

   入學時,由於八中還在建設階段,宿舍還沒有全部建好,晚上只能暫時住在公社衛生院裡,條件較差,離學校也比較遠,下晚自習後去那裡,黑燈瞎火的很不適應。由於年齡小,沒有長期離家生活過,入校後特別想家,雖然我和二哥同在一個學校裡上學,並且能夠天天見面,但依然解決不了想家的問題。

   1972年春節過後,宿舍建好了。三間平房,中間東西留一過道,北面是通到東西兩頭的大通鋪,南面也是大通鋪,只是在中間門口處被隔開。被褥是從家裡帶的,一人一床被子,一床褥子。面料有自織的,有買的印花棉布的,五顏六色。每人的活動空間不到80釐米,冬天雖然沒有暖氣,但大家擠在一起,也沒有覺得冷。搬回校區後,不用來回跑了,也不太想家了,感覺生活、學習都走上了正軌。

   高中和初中一樣,上學繳費比較少,每學期繳學雜費兩元,每月繳夥食費兩元。學校食堂負責熱飯,提供早、晚稀飯,中午、晚上供應一種大鍋菜,如果晚上稀飯是鹹湯,就不再供菜了。主食是窩窩頭,或者從食堂購買,或者從家裡帶。星期天下午去上學時背上一包窩窩頭,能夠吃三天。吃的時候在學校的食堂裡熱一熱,吃完了到星期三下午課外活動時再回家去背。吃飯就在食堂前面的空地上,每個班劃定一片地方,每班分七個組,每組七個人,一個組一份菜,用搪瓷盆或者鋁盆盛著,大家圍在一起,蹲下吃完就走。回民學生單獨用餐,不和我們在一起,老師有教工食堂。

  高中第一年,我和二哥同在一所學校學習,周三回去的時候有時我回去,有時二哥回去。母親特別的疼愛我們,那時候白面很少,一般是在春節時才吃點白面饅頭,平時父母他們也捨不得吃,但當我們背飯時,母親都加點白面、蔥花油鹽蒸成包皮子饃,吃起來相當好吃,甚至不吃菜也行。這年入冬,母親還操心,花了六十多元錢,為我們兄弟二人各作了一件新大衣,因為我不喜歡黑色,就做了件藍色的,二哥做了件黑色的。冬天白天上課穿著,晚上蓋在被子上面,光鮮不少,也暖和不少。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吃的窩窩頭都是地瓜面做的,包村幹部在家吃飯時,母親也做一些包皮子窩窩頭,但我們無福享用。上小學的時候,常常上午放學了,可家裡午飯還沒做好,飢腸轆轆的我只能從饃筐子裡拿個昨天剩下的窩窩頭,殼漏裡放上一小撮鹽粒,然後再放點油沾著吃,等到飯做好以後再一塊吃飯。其實,母親、姐姐做的窩窩頭都很好吃的,但是再好吃的東西,擱不住一天三頓地吃、常年累月地吃。那樣的話,你就會覺得再好吃的東西也不好吃了、吃傷了。

  最難吃的窩窩頭是高中時學校裡做的雜交高粱面窩窩頭,剛做好的時候還好點,軟軟的,還能吃下去。只要一剩,再加熱的話,是外面黏、裡邊硬,要多難吃有多難吃,餵豬都不吃,更要命的是吃後還便秘。所以,只種了兩年的雜交高粱就被淘汰了。

   最好吃的窩窩頭是母親餵小雞做的高粱豆子窩窩頭。每年的春天,母親買了小雞以後,頭幾天餵泡過的小米,然後就開始做高粱豆子窩窩頭,每次也不做多,只做兩個,嚼碎了再餵小雞。有時候饞得很了,我就偷偷地掰上一小塊嘗嘗,那個香啊,而且是越嚼越香,一輩子都忘不了。可惜,現在賣的都是加了白面的發麵窩窩頭,雖然柔軟,但不夠香,再也吃不上母親蒸的死面高粱豆子窩窩頭了,讓我終身遺憾。

   剛開學時,學習不是太緊張,學校除了正常組織教學活動以外,還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要求,經常組織我們參加一些學軍、學農活動。夏天到農村稻田裡插秧,冬天到軍屯參加軍訓半個月。

   軍屯是個回民村,在學校北部,相距十多裡,集體經濟發展得比較好,有不少村辦企業,村民做生意的也不少,是公社乃至全縣的先進典型。

   除此之外,學校還組織成立了一批學習小組,如物理小組、化學小組等。我喜歡物理,就參加了物理小組。物理小組共有四五個同學,下午課外活動時間開展活動,活動地點就在物理任課老師(張冠卿)的宿舍裡。剛開始活動時先學習了一些無線電常識,後又學習了幾種收音機電路。其中一種就是放大電路,其功能是將弱小電信號放大,基本元件就是一個三級管。當時家裡有一個小喇叭,即有線廣播,由於信號弱,聲音不大,經常聽不清楚,我就從老師那裡拿了一個三級管,裝到小喇叭上,一試果然效果不錯,聲音大了不少。

   那時的高中學制也是兩年,在校學習時間比較短,轉眼高一就上完了。到高二時,年初,周恩來病倒,毛澤東作出了讓鄧小平復出的最後決定。二月初,鄧小平接到中央正式通知,奉調回京。二十日,鄧小平一家在江西鷹潭乘福州到北京的特快列車。

   回到北京。鄧小平回北京後,周恩來於三月十日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著重討論了鄧小平給毛澤東的信和毛澤東的重要批示。隨後,中共中央作出了關於恢復鄧小平黨的組織生活和國務院副總理職務的決定。

   鄧小平二次復出後,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開始對各個行業進行整頓。教育戰線最大的變化就是招生政策調整:一是招生時間改為暑假;二是實行入學考試;三是將我們的畢業時間由1973年底,推遲到了1974年暑假。

   政策調整後,學校開始抓學習,並且分了快慢班,把一些學習吃力的同學集中到了一班,一班一些學習好的同學,分別充實到了我們班和三班,我還在二班,老師也進行了重新配備調整。語文老師:董信芳老師,全縣最好的語文老師,後調到鄄城一中,第一批特級教師,此後又任鄄城縣政協副主席;數學老師:趙憲昌老師,後調入菏澤教師進修學院;物理老師:張冠卿老師,後調入菏澤教師進修學院;化學老師:劉心武老師,號稱兩不帶。劉老師任課多年,化學教得滾瓜爛熟,上課時從不帶課本和教案。還有其他一些老師也都不錯,過去多年都記不清了。由於學校對學習抓得越來越緊,全校的學習氣氛也逐漸濃烈,我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漲,在高二這段時間裡,還是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為以後考大學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考試是檢驗學習成效的一種方式,所以從小學到大學,每隔一段時間老師都要組織一次考試,來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但對於學生來說卻都不願意考試,特別是不願意閉卷考試。高二上學期,一些同學向老師提出,是不是將閉卷考試改為開卷考試。老師採納了學生的意見,將物理考試由閉卷改為開卷,考試可以看書、看作業和筆記,只是要求不能相互交流、抄襲。試捲髮下來以後,大家將試卷看了一遍,瞎子吃芥末瞪眼了。原來是試卷比閉卷考試時難多了,每道題不下一番功夫都做不出來,就像我這樣學習比較好的答題都非常吃力,學習一般的和比較差的就更不用提了,只能看不能做,對閉卷改開卷考試很後悔。最後一道大題,我利用物理知識怎麼也做不出來,最後不得不用數學的方法解答。成績下發後,大部分同學集中在四十至六十分之間,唯有張進忠和我得了九十八分,特別是我用數學方法解答物理試題,獲得了物理老師高度讚賞,學習信心更加增強,學習也更加刻苦努力。總之,我在高中階段,學習一直在進步,名次逐漸靠前,進入了級部前五名。

  1973年暑期招生,高中新生入學實行考試入學;大學新生入學,也實行了推薦加考試,這在文革十年中屬唯一的一次。可是時間不長,政策很快被改變。起因是:遼寧考生張鐵生,1968年從興城縣初中畢業以後,來到本縣白塔公社棗山大隊插隊。憑藉一向突出的表現,張鐵生當上了生產隊隊長,也贏得了1973年參加大學招生文化考試的機會。然而,在最後一場理化考試中,整張試卷題他只會做三道小題,其餘一片空白。成績一公布:語文三十八分,數學六十一分,理化六分。雖然成績比較差,但足以說明他當時並未交白卷。因為他自知理化成績不好,就在考卷背面給領導寫了一封信,原文如下:

尊敬的領導: 

   書面考試就這麼過去了,對此,我有點感受,願意向領導上談一談。本人自一九六八年下鄉以來,始終熱衷於農業生產,全力於自己的本職工作。每天近十八個小時的繁重勞動和工作,不允許我搞業務複習。我的時間只在二十七號接到通知後,在考試期間忙碌地翻讀了一遍數學教材,對於幾何題和今天此卷上的理化題眼瞪著,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我不願沒有書本根據的胡答一氣,免得領導判卷費時間。所以自己願意遵守紀律,堅持始終,老老實實地退場。說實話,對於那些多年來不務正業、逍遙浪蕩的書呆子們,我是不服氣的,而有著極大的反感,考試被他們這群大學迷給壟斷了。

   在這夏鋤生產的當務之急,我不忍心放棄生產而不顧,為著自己鑽到小屋子裡面去,那是過於利己了吧。如果那樣,將受到自己與貧下中農的革命事業心和自我革命的良心所譴責。有一點我可以自我安慰,我沒有為此而耽誤集體的工作,我在隊裡是負全面、完全責任的。喜降春雨,人們實在忙,在這個人與集體利益直接矛盾的情況下,這是一場鬥爭(可以說)。我所苦悶的是,幾小時的書面考試,可能將把我的入學資格取消。我也不再談些什麼,總覺得實在有說不出的感覺,我自幼的理想將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了,代替了,這是我唯一強調的理由。 

   我是按新的招生制度和條件來參加學習班的。至於我的基礎知識,考場就是我的母校,這裡的老師們會知道的,記得還總算可以。今天的物理化學考題,雖然很淺,但我印象也很淺,有兩天的複習時間,我是能有保證把它答滿分的。自己的政治面貌和家庭、社會關係等都清白。對於我這個城市長大的孩子幾年來真是鍛鍊極大,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觀的改造方面,可以說是一個飛躍。

   在這裡,我沒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麼基礎知識和能力),我感覺並非可恥,可以勉強地應付一下嘛,翻書也能得它幾十分嘛!(沒有意思)但那樣做,我的心是不太愉快的。我所感到榮幸的,只是能在新的教育制度之下,在貧下中農和領導幹部們的滿意地推薦之下,參加了這次學習班。 

       白塔公社考生 張鐵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在信中,張鐵生訴說了自己在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發生矛盾時的心理衝突,發洩了他因不忍心放棄集體生產而躲到小屋裡去複習功課,而導致文化考試成績不理想的不滿情緒。

  但實事求是地說,從張鐵生的信來看,一個1968年的初中畢業生,時隔五年以後還能寫出這樣高水平的信來,足以證明他的文化程度確實不錯,一般的考生寫不出來,他絕對不是「白卷」英雄。

  七月十九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張鐵生的信。編者按說:「張鐵生的理化這門課的考試,似乎交了白卷,然而對整個大學招生的路線問題,卻交了一份頗有見解、發人深省的答卷。」

   八月二十日,《人民日報》又轉載了張鐵生的信,並加了編者按:七月十九日,《遼寧日報》以《一份發人深省的答卷》為題,刊登了一位下鄉知識青年的信,並為此加了編者按。這封信提出了教育戰線上兩條路線、兩種思想鬥爭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確實發人深思。 

   毛主席關於「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間選拔學生,到學校學幾年以後,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的指示,發表已經五年了。教育戰線的鬥、批、改,正在繼續深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堅決執行毛主席的指示,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搞好無產階級教育革命。 

  隨後,全國各地報刊紛紛轉載,張鐵生一夜之間成了名噪全國的勇於交「白卷」的反潮流英雄。從此以後,各項整頓陸續停止,各項政策又恢復到了原點。然而,儘管政治形勢,輿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我們的教學工作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學習依然抓得很緊。

  1974年1月,全國開展了大規模的批林批孔運動。批林批孔運動是1974年1月18日經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批准,在文化大革命中發起的一次以批判林彪和孔子兩個人為主題的政治運動。「批林批孔」的「林」是指林彪,「孔」是指孔子。毛澤東把批林和批孔聯繫起來,目的是為防止「復闢倒退」,防止否定「文化大革命」。    

   1973年7月,毛澤東在對王洪文、張春橋的談話中指出,林彪同國民黨一樣,都是「尊孔反法」的。他認為,法家在歷史上是向前進的,儒家是開倒車的。

1974年1月18日,毛澤東批准王洪文、江青的要求,由黨中央轉發江青主持選編的《林彪與孔孟之道》,「批林批孔」運動在全國開展起來。這個運動從1974年年初至同年6月,歷時半年左右。批林批孔運動開展以後,學校基本上處於半停課狀態,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寫批判文章,或者到公社駐地大街上刷寫大標語。

   1974年春節過後,學習已不是第一位,學校在組織學生開展好批林批孔運動的同時,又組建了幾個學習小組,我被安排在照相組。學校購買了相機,建設了暗房,並安排數學老師趙憲昌進行指導。其實,照相是一項相對比較簡單的技能,主要程序是:對焦、調光圈、看表情、曝光、勾兌顯影液、定影液、衝洗膠片;膠片做好後,再衝洗照片,程序是:將相紙附在膠片的後面進行曝光,相紙曝光後,放在顯影液裡進行顯影,顯影后再放到定影液裡定影,晾乾後就可以了。關鍵之處是要掌握好曝光時間,時間長了太黑,時間短了不清晰。學習了大約兩個星期,我們就基本上掌握了這門技術,但不夠嫻熟,有些關鍵環節掌握不好,特別是曝光時間,顯影液、定影液配製比例。遺憾的是,當時沒有多照幾張照片,給自己留個紀念。

   到了四月份,整個大的形勢短期內不會有新的變化,學生正常學習已不太可能,在學校裡越來越不好組織管理,學校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就決定不再等到暑假畢業了,而是提前兩個多月畢業了。高中畢業以後,同學們各奔東西,掀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事物總有兩面性,有弊就有利。雖然從小學三年級到高中畢業都在「文革」中度過,耽誤了一點學業,虛度一點了青春,但寬鬆的學習環境,充裕的課外時間,使我們身心得到很好發育,從而提高了動手能力,培養了自學習慣,密切了與勞動人民的關係,增強了社會認知能力,這些都是當今應試教育所難以企及的。

相關焦點

  • 文\劍客李愛民 || 我的高中生涯 ——致永遠的澠池一高一塊學習生活的同學們 (河南)
    ——致永遠的澠池一高一塊學習生活的同學們                          文\劍客李愛民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日,當我最後一次傾聽縣高中校園悠揚清脆的鐘聲,凝望校園東矗立的實木門樓,青色的圍牆,平坦的操場,心頭不由得一陣酸楚,淚水奪眶而出。
  • 程小純強調高中古詩文學習,選好學習材料很重要
    如今,在經歷了中考的「洗禮」後,很多學生普遍對語文興趣不濃、熱情不高,加之高中其他科目難度很大,使得語文的重要性進一步下降;而語文的重難點古詩文,學生的水平更為堪憂。 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程小純表示,缺乏積累、上課消極、學法機械,成了古詩文學習的三大不利因素。
  • 我的高中生活!
    年前和幾個高中好朋友小聚一下,聊了聊大家讀研的近況,互相吐槽;聊到了優秀的同學去復旦,去浙大讀研;也聊到了找對象這個嚴肅的問題。突然感覺又回到了高中,是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熟悉的是眼前的人還是那波人,陌生的是好像沒有了那種一心撲在學習上的感覺,心好像變雜了。從高中到大學到研究生我的學習效率好像一直在下降,很懷念高中死磕一道數學題2個小時,那種感覺很美妙!
  • 【追憶似水年華】商恆:我的高中生活
    當高中畢業走出校門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六年後要回憶自己的高中生活,並且寫下這些文字來記錄它。回憶起高中生活,我會覺得那段生活經歷已經算是時代洪流中的碎屑,既沒法回到當年簡單快樂的時光,也沒法與現在的高中生產生共鳴。雖然我自己一直覺得心理還停留在18歲的時候,但是身邊的一切都在提示我時光飛逝,我已經不太適合自稱是小孩子了。
  • 日本高中的學習生活是你想像中的那樣嘛?
    我相信有部分想去讀日本高中的留學生都有這麼一個念頭:   「   日本高中生活是不是和動漫裡的一樣?   先簡單說說去日本高中讀三年下來的收穫:   三年畢業後已經能很好融入日本的生活和學習節奏,一些現在已經升入高二的留學生都表示平時跟班裡日本學生聊天
  • 回憶我的高中生活
    回憶我的高中生活張步連
  • 我在高中的生活跟經歷與體會
    1 高中時光轉眼就要結束,三年高中生活一恍而過。回想起這三後年的時光,感慨頗深。高中三年的經歷對我人生影響重大,將會永遠的記在我的腦海中。 從剛步入高一時,好像什麼都不懂,做事直來直去。到進入高二,快速成長的一年。進入高中最後一年的學習生活,是高中生活最充實的一年,也是人生的轉折點與另一起點。三年的學習中,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經歷了三年時光,我漸漸懂得了學習對我尤為重要。
  • 陳年舊事:我的高中生活
    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每到高考,我就自然聯想到我的高中生活。我上高中時,是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1980年,我由大辛莊聯中考取了束鹿縣位伯高中,我記得當初的錄取分數線為261分,我考了265分。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分數那麼低呢?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 【我的高中生活】陳小倩:陪伴
    高二的遠足旅行,班旗迎風飄揚剛進入高中時,我了解到我是班上為數不多的縣民族中學的學生,大多數的同學來自縣實驗中學,自卑感肆意滋生,孤獨感也讓我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夠好,初中還算拿的出手的成績在高中面前不過一張薄紙。直到遇到我的室友們,在我需要時毫不猶豫伸出援手,即使我多次笨拙的問出最基礎的問題,她們也會不厭其煩的給我講解。
  • 我和女兒的高中生活
    現寫下此文,既是我和女兒高中四年的生活簡單記錄,也是對她高中生活的紀念。自小學到初中畢業,女兒學習成績一直不是最優秀的,初中時大多數考試也就是班裡前十的位次。記得初三上學期期末考試後,學校舉行大型表彰會,表彰全校期末前100名學生,女兒是主持人,卻不是受表彰的。那年期末後的寒假是她第一次在假期裡認真學習,春節後初三的一模考試,考了全校第一。也就是因為這次模考,讓女兒和商城結下了緣分。
  • 怎樣儘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
    面對已經即將近一個月假,即將上高中的你,心裡是不是有點迷茫這個暑假應該要做什麼?或許你中考考得很好,已被保送到高中最好的班級,或許你中考發揮失常,沒有考入你理想的學校。。但都請記住,高中又是一個新的起跑線,你不能直接就輸在了這個暑假!   高中對你們來說是學習的一個新的起點、人生的一次新的考驗。
  • 李冀平 | 我的高中生活
    回想著昔日讀書的生活,幾多憂傷,幾多歡喜,幾多失落,幾多豪情,從我心頭湧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無悔於我的求學之路,因為在這條道路上我奮鬥過,拼搏過。而最讓我心存留戀,把我的夢想放飛的,便是我的高中時光。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幾個考入孝中的初中同學騎著自行車,綁著放有日常用品 的木頭箱子,馱著行李來到了夢寐以求的孝中。
  • 這不可能是我的高中生活
    難道我上的是一個假高中?難道我過得高中生活也是假的?難道……「在一個普通的城市裡,一班普通的男子高中生過著普通的日常生活。想像機動戰士和冒險故事,放學後交女朋友的方法,對女生的裙子充滿幻想,在家講恐怖鬼故事,與女生同行被誤會,以及遇上文學少女的小插曲,這一切都是男子高中生的日常生活。」額……好吧,除了女裝其他的確實很普通個鬼嘞!你以為我沒上過高中啊?冒險?交女朋友?在家講鬼故事?遇上文學少女?這些是啥?有這些嗎?不存在的!請問我們的高中除了學習和遊戲還有什麼嗎?
  • 高中一年級新生如何讓自己儘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
    還有十多天就要開學了,許多初中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高中,即將開啟高中階段的學習。作為步入大學的最關鍵一環,高中階段的學習對於每位高中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現在在各地高中錄取率並不高,許多地方不足50%,所以能夠進入高中學習,學生本身的基礎知識積累還是很紮實的。但是有不少學生進入高中之後,學習成績下降很快,這對於學生和家長而言是一件很煩惱的事情。
  • 一個70後的深情回望:我的高中生活……
    文:古岸雲沙昨晚請高中語文老師吃飯,好多年不見,仍然一見如故。以前沒和語文老師聯繫時,就認識三個人,一個是我的大爺,他是我們高中一年級的班主任,一是老董哥,謝天謝地我嫁給他了(要不嫁給他,估計也丟了),再一個就是閨蜜蓮心了。昨天說起好多人好多事,恍若有點印象,才記得自己確乎是上過高中的了 。我所記得都是最細微的感受。而非別人嘴裡的誰誰,只要與我無關,一概選擇性忘記。
  • 【原創】如何成功邁好高中學習生活第一步
    【導讀】我寫這篇文章目的有三個:     一是幫助學生儘快適應高中學習生活,正確走在成人與成才的路上;     二是給家長一些建議
  • 高中英語優秀作文:我的生活態度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中小學英語作文>正文高中英語優秀作文:我的生活態度 2014-03-27 21:25 來源:網絡 作者:
  • 高一新生如何快速的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使自己變成學霸
    曾經聽到過很多沒有很好適應高中學習生活的學生家長對老師說著這樣的一個情況:我小孩在初中的時候成績是可以的,經常能夠得到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的表揚,怎麼到了高中就退步了呢?言外之意是高中的教師沒有把他的小孩教育好。如果能夠冷靜全面的去看待這個問題,我們就能找到導致學生成績退步的最可能原因。那就是學生沒有適應高中的學習和生活。
  •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高一新生的重點關鍵詞:目標、學習、生活
    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高一新生的重點關鍵詞:目標、學習、生活高中階段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階段,而高一是高中的起點,高一新生邁好高中的第一步,需要準確定位,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就可以為今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 我的高中生活(序言)
    在2018年的8月,正值暑假,夏日炎炎,烈陽高照,就在中考幾天後,接到了高中錄取通知書,儘管沒考上好的高中,就普通的那種民辦高中,我心想:就這樣吧,高中就高中,在哪兒都一樣,我懷著這樣的心理來到這所高中報名,原本以為是一位嚴厲的那種,有皺紋的那種女老師,(因為在印象中所有班主任都是那種),然而眼前的這位班主任是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