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HO(世衛組織)統計,全球每年都有81萬人因肝癌而離世,並且我國佔全世界的45%-50%,給我國的醫療增加了很大的負擔。
肝癌具有「隱匿性高」一特點,患上後,在早期基本很難發現,很多時候發現時就已是中晚期了,多半已失去最佳治療機會。
而說起肝癌的主要發病原因,與我們平時的飲食習慣有著較大的關聯。
52歲的老劉是一名農民工,在河北打工,11月中旬的一天,老劉像往常一樣去上班,而在工作的時候,突然腹痛難忍,被工友緊急送往醫院。
檢查後發現其甲胎蛋白高達497ug/L,被診斷為肝癌晚期。
得知結果後,老劉懊悔痛哭,其實在之前就有出現過右腹部疼痛的情況,但忍忍就過了,為了省錢也沒去醫院看過。
根據工友闡述,老劉平時從不抽菸喝酒,生活上很是節儉,很多食物發黴後,他也捨不得扔,將發黴的部分去掉,剩下的還繼續食用。
醫生聽後嘆息:「無知!老劉常吃的食物中所含有一級致癌物質,比砒霜的毒性還高出68倍,怎麼能經常吃呢!」
老劉聽後痛哭:「原來是節儉的習慣害了我自己,呼籲大家別再食用黴變食物。」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五穀雜糧以及水果、蔬菜,若存放時間過長,或是環境潮溼等,都易引起食物出現黴變的跡象。
而食物發黴後,其中所含一級致癌物——黃麴黴毒素,其在1993年被WHO(世衛組織)定義為一級致癌物,攝入1毫克就可能引發肝臟發生癌變,而攝入20毫克,可能會直接丟掉性命。
提醒:除了黴變食物外,這2種食物也請你少吃
第一:醃製食物
醃製的鹹菜、鴨蛋、五花肉等,均受到大眾的喜愛。
但勸你適量食用,切勿多吃。
食物經過醃製後,其中會產生出一種有害物質,也屬於致癌物,名為亞硝酸鹽。
而肝臟以分解代謝毒素為主,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由經肝臟去分解,隨後產生亞硝酸胺,容易導致肝組織纖維化,並破壞肝細胞完整性,誘發肝病。
第二:久泡菌類
木耳、香菇、銀耳、等菌類,都是我們餐桌上經常可見到的,這幾種菌類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極為豐富,但若食用方法不正確,很容易損傷肝臟。
若在食用前泡發時間超過2小時,其中非常容易滋生出米酵菌酸,此物質具有較強的毒害作用,容易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增加患肝病的機率。
身體出現以下異常,或是肝臟已受損,早做檢查
◇ 右腹部疼痛——肝內腫瘤牽扯所致;
◇ 皮膚發黃——膽紅素堆積,無法排出;
◇ 異常出血——凝血因子減少;
◇ 食慾下降、消瘦——肝臟分泌膽汁量不足;
◇ 指甲黑斑、凹凸不平——肝血不足;
◇ 乏力、睏倦——膽鹼酯酶減少。
想要保護肝臟健康,可以從這2個方面下手
研究人員發現,人參皂苷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調節免疫力,破壞病毒的致病能力,強健體魄!
當然,人參皂苷還具有豐富的抗癌功效。目前人參皂苷已經廣泛用於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等多種癌症的輔助治療。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高茸參的科學研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60年代,科學家從人參等五加科植物(包括西洋參、三七等)中提取出一類活性成分——人參皂苷。高茸參因人參皂苷含量遠遠高於同類參而出名,其人參皂苷不僅具有人參的功效,即固本扶元、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等。眾多研究表明,高茸人參皂苷具有抗癌活性,可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還可以改善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幫助修復神經損傷,改善失眠症狀,緩解人體疲乏等。
老一輩常說「冬季不補,春季受苦」,意思是如果在冬季不及時進補,不積累一些營養在身體裡,等到春季回暖時,疾病就會趁虛而入,一些民間的老傳統還是有大智慧在裡面的,冬至馬上就要到了,願大家健康順利渡冬,平安喜樂迎春。
● 作息方面
不想肝臟受損,作息習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肝臟的最佳排毒時間是在晚上,大約從23:00開始,至2:00結束高強度排毒模式。
若常熬夜,容易使毒素堆積肝內,不利於毒素的排出,會增加肝臟病變的機率,且受損的肝細胞以及肝組織也無法在夜間進行自我修復,加重受損情況。
平時若能堅持早睡早起,對肝臟而言再好不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