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德思:高達90%的中國論文投向了國外期刊

2020-12-16 人民交通網

此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發布了《2018科學與工程指標》(2018 Science Engineering Indicators)報告。應美國國會要求,該報告每兩年發布一次,旨在向總統和國會報告美國的科學、技術和工程發展水平,並與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綜合比較。該報告關於中國的科技發展、研發投入、論文產出等情況作了詳細介紹。艾德思綜合報告內容認為,中國的科技進步成果喜人,但喜憂參半。

1.關於人才培養

根據報告內容,在全球750萬獲得S&E學士學位的學生中,中國佔比高達22%。2000年至2014年見,中國獲S&E學士學位的人數增長了350%以上,增長速度遠超其他國家和地區。關於博士等科研人員,2008年的科研人員數量是2000年的兩倍以上,之後持續快速增長。

2.關於科研投入

報告認為全球研發活動仍集中在北美、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其中,美國研發支出最大,其次是中國,中國於2015年研發投入首次突破4000億美金。關於研究類項這塊,中國的基礎研究只佔總支出的5%左右,美國是17%,但2015年中國的基礎研究投入高達210億美金。84%的研發支出被直接投入材料、生產設備、系統和方法的生產和開發,包括原型機和工藝過程的設計和開發等,究其原因在於中國是一個製造業大國,為保證國際競爭力,對應用技術的投入要更為重視。

3.關於高科技產值

S&E教育和研發投資帶來了高技能的勞動力和新的科技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投資也以產品、服務和工藝流程的形式促進經濟活動,S&E知識愈發成為促進市場生產的關鍵要素。2016年全球範圍內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總額達2.6萬億美元,以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為主導。其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國,佔全球份額的24%。然而,由於中國的許多出口產品都由從其他國家進口的零部件組成,就出口和貿易順差附加值而言,增值不多。後面依次是歐盟(17%)、美國(12%)和中國臺灣(11%)。

4.關於論文出版物

自2003年以來,中國的S&E出版物數量增長了近5倍,但出版物絕對數量增長的背後卻是高達90%的國內論文發表在了國外期刊。來自錢江晚報援引《科學和工程指標報告》的內容稱,2016年中國發表的學術論文已經超過42.6萬份,相當於國際總數量的18.6%,這一數據已經超越美國,讓中國成為學術論文數量的第一大國。但另一組數據表明,2018年中國發表的29萬餘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是目前最知名的科技文獻檢索系統之一)論文中,只有8.82%的論文發表在中文期刊上。

援引人民日報的消息,2013年我國科技期刊達到4944種,數量僅次於美國;但與國際頂級期刊相比,無論是權威性還是影響力,均相距甚遠。據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新聞報刊司司長艾立民調研認為:「我國科技期刊的平均影響因子低於國際總體平均值,更遠遠落後於美、英、德等學術期刊出版強國。」2013年我國作者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收錄23.14萬篇,同年被收錄的科技期刊為139種;2012年,這兩個數字分別是16.47萬篇和135種。「論文增加了40%,而期刊只多了4種,這說明我國優秀期刊和優秀論文之間的差距不斷在擴大。」

這種差距短期難以彌補,未來一段時間,國內論文國外投的現象只會熱度不減。但國外期刊數量的穩定導致僧多粥少,大批國內學者的科研論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為此,國內研究人員需要及時找準期刊,把控論文質量,與專業的服務機構一起合作以提升投稿成功率。

 

 

艾德思(EditSprings)創立於美國學術科研重鎮波士頓,攜手當地科學家及雜誌期刊編輯,專為非英語母語國家科研學者提供優質SCI論文編輯和各類相關學術全程支持服務。論文由精通中英雙語、學術背景深厚、投稿經驗豐富的外籍華人同行資深編輯翻譯,突出原意,忠於原文,質控團隊把關後,再經英語母語編輯潤色,幫助研究人員跨越語言難關。此外,編輯逐條分析文章存在的問題後,推薦3本合適的期刊,在投稿前就能規避可能引起拒稿的問題,精準定位,加快投稿進程和命中率。

()

聲明:

1、凡本網註明「人民交通雜誌」/人民交通網,所有自採新聞(含圖片),如需授權轉載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83008

相關焦點

  • SCI論文翻譯潤色,認準艾德思
    原標題:SCI論文翻譯潤色,認準艾德思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除了具備雄厚的科研實力,還應有將自身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科研論文,供全世界的同行學習交流的能力。
  • 艾德思:論文潤色絕不等同於論文代寫
    此外,為了防止被查,有商家在商品描述上寫著論文檢測,實則是進行論文代寫。艾德思作為一家專注於論文潤色服務的機構,對論文代寫一直以最嚴厲的態度予以拒絕。任何正規的論文服務公司都不會提供代寫服務。論文潤色與論文代寫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單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論文潤色是在已有原稿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包括語言表述、格式框架、行文邏輯以及語言翻譯等。
  • 艾德思淺談SCI論文潤色的必要性
    但是由於近兩年國內少數潤色機構捲入學術不端事件,有大量SCI論文被撤稿,造成大家對SCI論文翻譯潤色畏之如虎。艾德思,作為SCI論文服務業內知名機構,在這裡為大家科普一下「為什麼SCI論文需要被潤色」,讓大家對於潤色有一個更為清晰直觀的認識。1、什麼是SCI?
  • 一流二流論文投國外,國內科技期刊怎樣留住高水平論文
    前不久,在北京舉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33次學術討論會上,我國科技期刊「多而不強」困境引發熱議。中國科協組織編纂的《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藍皮書(2017)》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辦的科技期刊數量已達5020種,總量僅次於美國和英國,位居世界第三。
  • 中國人寫的好論文,大多發表在國外的期刊上?
    2018年,中國高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機構共發表SCI論文41.82萬篇,相比2017年增長5.7萬篇,增長率15.78%,是世界SCI論文總量6.8%增速的2.3倍。然而,這些來自中國的好文章,卻大多發表在了國外的期刊上。
  • 中國學術界向國外電子期刊繳納數十億「論文版面費」?
    人民網5月19日電 「開放存取(OA)模式下的『論文版面費』是一筆赤裸裸的暴利,我實在想不出它需要什麼成本。」福建師範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學院講師林賢祖曾在《學術界每年向國外「進貢」數十億論文版面費,驚心觸目》文章中如此描述。該文將中國大批作者向國外電子期刊繳納的「天價」版面費推向公眾視野。
  • 論文,發國內期刊還是國外期刊?—新聞—科學網
    據統計,2016年,中國學者發表的期刊論文數已經接近100萬篇,SCI期刊論文也達到30萬篇,論文總量穩居世界第一,SCI論文數居世界第二。 SCI期刊中文名是《科學引文索引》,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出版的一個期刊文獻檢索工具。
  • 超90%高水平論文投國外 國內科技期刊路在哪—新聞—科學網
    國內科技期刊還處於初級階段 平均影響因子低於國際總體平均值,更遠遠落後於美、英、德等學術期刊出版強國 「我國每年產出數百萬篇學術論文,90%以上的高水平論文投向了國外期刊!」前不久,在中國科協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第十屆科技期刊發展論壇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發言語驚四座。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中國科學報9月16日消息,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提高,但很多中國期刊評價不高;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國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面對中國期刊在國內研究界逐漸邊緣化的態勢,如何摸清定位實現破局?
  • 九成SCI論文「出逃」國外 中科報:中國期刊亟待逆風翻盤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科學報9月16日消息,中國SCI論文發表數量位列世界第二,但超90%發表在國外期刊;中國期刊的影響因子逐年提高,但很多中國期刊評價不高;對比國際期刊的「秒回」,一些中國期刊的審稿時間長達9個月……面對中國期刊在國內研究界逐漸邊緣化的態勢,如何摸清定位實現破局?
  • 艾德思:SCI論文翻譯潤色公司怎麼選 這幾點必須知道
    SCI論文翻譯潤色公司怎麼選?建議從這幾方面看。有哪些靠譜的sci論文潤色公司,艾德思來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因為這大概是每個想要潤色的科研人想要知道的。SCI論文潤色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讓一篇語言不流暢的中式英語論文變成「高大上」的SCI論文。那麼如何在良莠不齊的SCI論文潤色公司中選擇最靠譜的那幾個呢?
  • 2012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020篇 80%發表於國外期刊
    原標題:2012年中國發表SCI論文4020篇 80%發表於國外期刊  2012年,SCI收錄的176個學科領域中的高影響力期刊論文總數中,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數為4020篇,其中80%的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這是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協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數據。
  • 論文發表期刊的影響因子多少合適
    在選擇期刊時,一般都會看它的影響因子,是評判期刊的重要標準,但並不是唯一標準。許多作者在選擇期刊時不知道影響因子多少合適。事實上,在這個問題上,主要取決於作者單位的要求。雖然一般而言,影響因子搞到期刊影響力大,但也不能把影響因子與論文質量等同起來。
  • 如何準確投稿醫學論文期刊?
    NO⊱FIRST⊰如何準確投稿醫學論文期刊?近年來,科研人員的投稿意識發生了很大變化,越來越重視所投向期刊的質量及其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希望自己的論文能被權威檢索系統收錄,讓更多的同行了解,以擴大自己的學術影響。
  • 記者調查:中國學術界向國外電子期刊繳納數十億「論文版面費」?
    「跨越式」發展勢不可擋 中國不應自絕於學術開放進程 OA期刊在過去數年間取得的「跨越」式發展,似乎誰都想從裡面分得一杯羹。「但一些無德出版商忽視學術規範,隨意發表任何交足費用的論文,負責任的同行已經列舉了出了無良出版社名單。」牛登科表示。
  • 2012年八成中國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新聞—科學網
    2012年,SCI收錄的176個學科領域中的高影響力期刊論文總數中,我國科技人員發表論文數為4020篇,其中80%的SCI論文發表在國外期刊上。
  • 學術期刊惡性循環:好文章流向國外 國內多剩人情
    好文章流向國外,剩給國內的多是一些人情稿件,又不乏抄襲作假之流  人情論文將部分科技期刊推入惡性循環  「輕者給予3~5年不允許刊發其論文的處罰,情節嚴重者,將以適當方式予以公布,終生不刊用該作者的論文,通報國家基金資助部門,並轉請有關部門進行處理。」
  • 國外頂級期刊發論文技巧拿走不謝
    這裡說的國外頂級期刊,是貨真價實的頂級期刊,比方說《腫瘤生物學》雜誌。隨便去查查就知道,這本雜誌是國際腫瘤及生物標記物學會(ISOBM)的官方期刊。 如何才能夠更方便地在這家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呢?他們有一個在我們看來弱智到極點的程序漏洞,名字叫做「同行評議制度」。
  •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
    sci期刊論文發布投稿的方法有什麼?sci期刊投稿方法都是有很多種多樣的,假如是創作者自身投稿sci期刊,能夠挑選期刊官方網站直接根據電子郵箱投稿就就行了,而假如是挑選根據月期刊網向sci期刊投稿,那麼能夠根據二種方法,(1)QQ或手機微信直接推送稿子;(2)電子郵箱投稿。
  • 中文學術期刊的論文,還有沒有用?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中文學術期刊還有用嗎?》,主要討論了中文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中國每年發表的SCI論文數量,全世界第二,但是這些論文有90%多都發表在國外英文期刊上。例如,中國的中文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雖然每年都在很慢地提高,但是很多中文期刊的評價和口碑還是很差。例如,部分中文期刊審稿時間太長,處理論文稿件的速度明顯低於國際期刊的平均處理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