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文學能否撕掉「二等文學」標籤?

2021-01-11 新浪科技

來源:半月談

歷經20多年飛速發展,網絡文學拓展了當代中國文學版圖,甚至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銳代表。在走過繁華喧囂之後,網絡文學不得不重新自我審視:面向新時代,要以怎樣的面貌繼續前行?

既往網絡文學以玄幻、仙俠、武俠等題材為主,當前正向現實題材創作發力。但相較於傳統文學,網絡文學若要躋身大眾視野,恐怕還需以更積極的態度和更高質量的作品吸引讀者和市場關注。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創作,更需要高質量生態。在實現傳統優勢題材創新升級的同時,出現更多爆款現實題材作品,已成為網民、創作者共同的期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

高歌猛進,大而不強

網絡文學以受眾覆蓋面廣、創作者數量龐大以及傳播渠道多元等優勢,不僅在我國文學版圖開疆拓土高歌猛進,還有不少作品在海外成功圈粉,勢頭正盛。有學者稱,網絡文學是網絡時代文學的主要樣式,網絡文學發展是中國當代文學的重要議題,甚至代表文學的未來。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目前超過4.6億,創作者數量在兩年前就達到了1755萬人。《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提到,海外中國網絡文學用戶數量達3193.5萬。中國網絡文學內容多元化表現顯著,已形成都市、歷史、遊戲等20餘個大類,200餘種細分類。

然而大而不強的問題不可迴避。一位經常在App上追更的讀者表示,網絡小說通俗易懂、不用燒腦,每天在地鐵、公交上看網絡小說純屬打發時間,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對讀者來說,日更陪伴不可或缺,但這也恰恰造成部分網絡文學作品內容拖沓、不斷注水的現象。文字層面缺乏美感,故事層面生編硬造,情節設計缺乏新意,讓網絡文學走入同質化怪圈。脫離現實的玄幻俠氣,讓不少讀者在一個虛擬世界中短暫獲得了快意恩仇、敢愛敢恨的體驗,可畢竟無法掩蓋創作水準普遍不高的硬傷。

創作隊伍水平直接關係到作品質量。玄幻題材小說這種由想像製造出的虛擬體驗一旦成為普遍的創作手法,很可能會「跑偏」。一些網絡作家以撰寫網絡小說為生,甚至出了校門後並沒有參加工作,接觸社會的時間少之又少。足不出戶的創作,勢必是會枯竭的,這是網絡文學創作需要破解的問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

撕掉「二等文學」標籤

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學並非對立關係,這在一些專家學者的討論中早已達成共識。但當前社會各界對網絡文學的認識和研究還不深入,「二等文學」的標籤似乎還很難撕掉。主管部門曾公開表態,網絡文學在取得突出成績的同時,還存在「三俗」、歷史觀價值觀錯誤、引導扶持力度不夠等問題。

網絡已與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發展,網絡文學也已通過影視化改編等形式走進大眾生活。要想獲得更大發展,「網絡性」不能再被網絡文學創作者作為停滯不前、內容局限的藉口。用更精良的創作重塑網絡文學形象是當務之急。

關鍵一步,是讓網絡作家走出低頭創作的封閉環境。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副主任何弘介紹,增強網絡作家的身份認同感,讓其認識到自身創作的社會責任,是作協等組織正努力的方向。當前已有部分省市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在創作引導和服務方面為網絡作家創造更好的環境。

走出「網絡性」對網絡作家的局限是重塑形象的必要條件。網絡作家月壯邊疆曾在基層組織工作多年,在一線積累了大量素材。她把這些素材寫進作品,這些帶著基層溫度的故事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月壯邊疆表示,通過深入現實生活,藉助網絡文學的形態和平臺將其傳遞給讀者,不僅給作品賦予了更強的生命力,也讓創作者更清楚地意識到自己擔負的責任。

越南首都河內丁禮街的一家書店裡擺放著中國網絡文學《盜墓筆記》和一些其它小說的越文版。新華社記者 章建華 攝

重塑形象的另一個關鍵,是要讓社會看見網絡文學的深層價值。熱門網絡文學作品的影視化改編、周邊產品設計製作甚至主題娛樂項目花樣翻新,足以證明網絡文學的魅力。《慶餘年》等作品的IP影響依然火爆,《都挺好》衍生出的「蘇大強故裡」受人追捧。重視網絡文學的文化價值和之後延伸出的文旅價值,更能刷新社會對網絡文學的認識。

3

轉型:提升價值內核

提升網絡文學價值內核的最關鍵一步是拉近與現實的距離。在一些網絡文學評獎活動中,越來越多現實題材作品脫穎而出。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研究員肖驚鴻認為,現實題材網文作品正處於上升階段,在脫貧攻堅、社會治理、先進位造業發展等方面都有精品湧現。隨著網絡作家和讀者對現實題材關注度日益提升,更多作品將百花競放。

「網絡作家應該走進社會,去感受社會的脈搏,發現更多故事。」網絡作家蔣勝男說,深入現實是現實題材創作的根本,網絡作家只有多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從現實中汲取創作力量,才能寫出優秀的現實題材作品。

善水等網絡作家說,加強現實題材創作引導,提升作品質量,要讓網絡作家更清楚地認識到什麼是現實題材。網絡作家和網民一樣,都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細胞,本身就具有接觸生活、感知生活的便利,如果有關部門和機構能加強對網絡作家的培訓引導,讓大家更清楚創作的範圍邊界,或許會對現實題材創作更有益。

在此基礎上,網絡作家也期待有更多機會接觸部分讀者感興趣卻通常難以觸及的「現實」。網絡作家最後的衛道者等人表示,部隊、消防、醫療、教育等題材很受讀者關注,但往往對創作者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有深入地體驗和採訪,才能確保作品以內行視角呈現相對準確的細節。對此,如果有關部門和組織能幫助網絡作家走進一線採訪觀察,打破創作障礙,或者多組織一些基層採風活動,將對現實題材創作起到直接幫助作用。

對成長於網絡的創作者來說,還要克服本領恐慌。網絡作家對提升創作水平有期待,除了自身努力,更需要外部的支持。目前中國作協等機構正在致力於搭建網絡作家培養、培訓平臺,江蘇、浙江等省也在網絡作家培訓交流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

當然,網絡文學在向以現實題材為主的轉型過程中,勢必要經歷陣痛。一些網絡作家表示,現實題材作品往往篇幅少,連載時間短,獲得讀者持續關注比較難,平臺在收益分配上也缺少相應的鼓勵和傾斜。同時,市場對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作品還缺乏足夠的認識,一些作品在IP轉化中還難與仙俠、玄幻、武俠等題材匹敵,獲得較多關注和廣泛認可的「頭部作品」還是少數。如這些問題得到緩解,現實色彩更豐富的作品繽紛湧現,或許將帶領網絡文學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春天。

來源:《半月談內部版》2021年第1期 原標題:《當現實照進未來,網絡文學大轉向》

半月談記者:史競男劉碩

相關焦點

  • 當現實照進未來 網絡文學大轉向
    歷經20多年飛速發展,網絡文學拓展了當代中國文學版圖,甚至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銳代表。在走過繁華喧囂之後,網絡文學不得不重新自我審視:面向新時代,要以怎樣的面貌繼續前行?既往網絡文學以玄幻、仙俠、武俠等題材為主,當前正向現實題材創作發力。但相較於傳統文學,網絡文學若要躋身大眾視野,恐怕還需以更積極的態度和更高質量的作品吸引讀者和市場關注。
  • 吸引更多網絡文學大神「歸巢」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
    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為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接牌。田超 辜鵬博 攝 華聲在線11月25日訊(記者 謝添翼)11月19日上午,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上,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為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接牌。「通過今天的掛牌,讓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級的網絡文學示範基地落戶到湖南、落戶到馬欄山,它一定是我們新的一個起點。」餘豔表示,網絡文學小鎮掛牌後,要一點一點地做出成效來。
  • 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出爐 四大數據帶你讀懂中國網絡文學產業
    近日,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爐,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的市場環境、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作為業內領先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閱文集團以數據解讀的形式,交出了一份權威報告和一張產業全景圖。在這裡,你可以通過四大數據讀懂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發現其遠超想像的廣闊未來。
  • 網絡文學,10年修成正果?
    「中國網絡文學經典10年高峰論壇」舉行,大批網絡寫手成就夢想日前,由磨鐵圖書、磨鐵中文網和《超好看》雜誌聯合舉辦的「中國網絡文學經典10年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滄月、南派三叔、蕭鼎、匪我思存、蔡駿、江南聚首北大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12月10日上午,在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下,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發起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題論壇——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研討會在三亞海棠灣舉辦。 「能否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同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是決定網絡文學改編作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標準。」
  • 網絡文學與影視劇融合共生
    (第三屆網絡文學+大會「網絡正能量文學新高峰「論壇)2019年8月9日上午,由國家新聞出版署、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新聞出版局)、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 王蒙: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昨日,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傳統作家與網絡作家對話」活動第二場在佑聖寺十月文學院舉行。由於83歲的著名作家王蒙到場,這場關於網絡文學的對談顯得格外有趣味。此次對話代表傳統文學的是王蒙、邱華棟、大頭馬,代表網絡文學的是管平潮、亂世狂刀、瘋丟子。他們的年齡跨度從「30後」到「90後」,由於年齡的差異,他們對網絡文學的參與和體會各不相同,因此在對談開始時,主持人便讓幾位作家都講一講,自己是什麼時候接觸網絡文學的。「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 《創始者說》:繪就一張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地圖
    這些腦海中朦朧的問題,在我翻開《創始者說:網絡文學網站創始人訪談錄》(邵燕君 肖映萱主編)時,都出現在書的前言中。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問題:這些人的性格如何影響了網站的基因,又如何影響了中國網絡文學的樣貌和走向,等等。四年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就是帶著這一長串問題,帶領著她的學生們,走近了網絡文學神秘的創始者。四年後,這本訪談錄呈現在大眾面前。
  • 塔讀文學IP星球主題展位亮相第四屆網絡文學+大會
    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將於9月4日——6日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舉辦。集原創文學籤約、分發、版權衍生為一體的網絡文學平臺——塔讀文學已經連續四屆亮相中國「網絡文學+」大會。
  • 從電影和網絡文學看中國文化「走出去」
    隨著中國資本進一步深度參與到以好萊塢為代表的全球性文化商業協作體系,能否在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之後,也生產、創作出能夠正面講述中國故事,正面提升我國國家形象的文藝作品,將是在「走出去」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電影全行業面臨的殘酷洗禮。
  • 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系列評審揭曉
    在9月16日下午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閉幕式上,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相關負責人揭曉了「中國網絡文學二十年系列評審」結果,發布了影響和推動中國網絡文學發展歷程中的「二十件大事」、「二十部優質IP作品」和「二十個關鍵詞」。
  •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落戶長沙 首批網絡作家入駐
    7月31日,30餘位網絡作家歡呼著走出長沙地鐵3號線長沙大學站,坐落在月湖公園畔的「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正式迎來了首批網絡文學湘軍,這也標誌著湖南網絡文學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據悉,「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是第二個「國」字號網絡文學示範基地,由中國作協和湖南省委宣傳部共同指導。
  • 以法律保護之劍,為網絡文學護航|網絡文學+「版權」論壇
    以網絡文學為主,當下文字版權保護遇到了怎樣的難題?創作者、平臺方各自有怎樣的困惑?如何才能建立起更良性的文字版權保護機制?為解決這些問題,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作為平臺,邀請政府領導《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相關法律解讀》主題分享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銀良2.《牢築版權保護之盾,為網絡文學發展注入活力》主題分享北京網際網路法院 副庭長 張連勇 3.
  • 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啟動,《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 發布
    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啟動,並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呈現出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並以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為研究樣本,首次披露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
  • 黃豔明:我與網絡文學的二十年
    不知當時其他文學網站經營者的心情如何,但我們最開始實施收費制度時心情是忐忑的,因為之前反對的聲浪太大,以至於我們很懷疑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第一個月過去後,有從其他網站跳槽過來的主編告訴我,晉江的收入比她之前所在的網站強很多,而她說的那個網站當時在業內排行也是靠前的。那一刻,我們的心才算踏實了。這意味著晉江的作品價值被認可了,網站的生存有了希望。
  • 網絡文學發家史
    網絡小說自從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在步入移動網際網路後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同任何行業一樣,網文也無法避免興衰的規律,儘管目前網文市場仍然如日中天,各種漫改、電改也層出不窮。但不可否認的是網文的品質近些年每況愈下,因此這期特別來聊下網絡的文學的興起以及未來將走向何方。1、追根溯源文學寫作在中國一直以來就有這個傳統,其中人所眾知的就是四大名著。
  • 你好,能否推薦幾個網絡文學網站_澎湃新聞-ThePaper
    X 你好,能否推薦幾個網絡文學網站
  • 當哈利波特遇上孫悟空 網絡文學出「海」弄潮
    「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 11月16日啟幕,由上海市出版協會、閱文集團主辦,首次邀請來自英國、義大利、波蘭、新加坡、巴基斯坦、菲律賓等國作者、譯者,以及韓國、泰國網絡文學企業代表參與,堪稱世界範圍內網絡文學盛會。  驚喜且奇妙,中國網文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網絡文學「注水」嚴重 「文學注水肉」成代名詞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網絡文學曾被樂觀者譽為「新文明的號角」,也曾被悲觀者斥作「言語的垃圾」在熱鬧、爭議和疑問中,網絡文學已經走過10來年,「注水」的隱憂一直以來都是揮之不去又難以迴避的一道傷疤,而最近,「文學注水肉」一詞也成為網絡文學的代表名詞。文學為何被注水?人們又如何評價?中國之聲連線新聞編輯田娜,關注詳細情況。
  • 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研究報告
    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估算:根據艾瑞諮詢中國網絡文學盜版損失模型核算,2019年中國PC端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縮減至17.1億元,同比2018年下降24.7%,延續了此前下降趨勢;2019年中國移動端網絡文學盜版損失規模為39.3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10.4%,呈現出反彈跡象;2019年中國網絡文學總體盜版損失規模為56.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