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更多網絡文學大神「歸巢」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

2021-01-07 華聲在線

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為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接牌。田超 辜鵬博 攝

華聲在線11月25日訊(記者 謝添翼)11月19日上午,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上,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為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接牌。

「通過今天的掛牌,讓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級的網絡文學示範基地落戶到湖南、落戶到馬欄山,它一定是我們新的一個起點。」餘豔表示,網絡文學小鎮掛牌後,要一點一點地做出成效來。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築巢」長沙馬欄山,位於長沙學院對面,臨近湖南廣電大樓、月湖公園,包括網絡作家創作區、文學沙龍交流區、網絡文學企業孵化區、網絡文學展廳等區域。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項目於2018年3月啟動,2019年1月29日中國作家協會下發批文,成為繼浙江後第二個「國字號」的網絡文學示範基地。中國作協和省委宣傳部共同做指導單位,與長沙市、開福區形成省、市、區三級共建。今年7月31日,中國網絡文學小鎮首批網絡作家正式入園,妖夜、流浪的軍刀、憤怒的香蕉、丁墨、中秋月明等30名網絡文學大神入駐,引起了各大媒體的關注。

據統計,目前,國內各主要網站的湘籍作家超過50萬人,活躍的有2萬多名,湖南網絡作家協會有會員1500多人。年收入1000萬元以上的有十來人,年收入100萬元以上的約200人,年收入20萬元以上的約500人。一批「大神」級網絡作家如夢入神機、妖夜、蝴蝶藍、血紅、丁墨等在國內外影響廣泛,在中國作協網絡文學排行榜、網絡文學雙年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網絡文學新人獎以及全國「網文之王」的「五大至尊」「十二主神」「百強大神」等評選中,湘籍作家名列前茅,多位湘籍作家還榮登「中國網絡作家富豪榜」榜單。

「我們這個小鎮的項目,目前主要是做IP孵化,把網絡文學作家的一些作品變成文化產品:一本書,可變成遊戲、動漫、電影、電視等。」餘豔透露,長沙市委市政府已經把這個小鎮的項目納入長沙市文產三年行動計劃,網絡文學小鎮將會緊跟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步伐,後面的發展將會更順、更快。

相關焦點

  •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落戶長沙 首批網絡作家入駐
    7月31日,30餘位網絡作家歡呼著走出長沙地鐵3號線長沙大學站,坐落在月湖公園畔的「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正式迎來了首批網絡文學湘軍,這也標誌著湖南網絡文學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據悉,「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是第二個「國」字號網絡文學示範基地,由中國作協和湖南省委宣傳部共同指導。
  • 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出爐 四大數據帶你讀懂中國網絡文學產業
    近日,2016網絡文學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出爐,全方位、全景式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的市場環境、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作為業內領先的正版數字閱讀平臺和文學IP培育平臺,閱文集團以數據解讀的形式,交出了一份權威報告和一張產業全景圖。在這裡,你可以通過四大數據讀懂中國網絡文學產業,發現其遠超想像的廣闊未來。
  • 橙瓜見證·網絡文學20年報告十大奇幻大神
    橙瓜見證·網絡文學20年報告十大奇幻大神分別是愛潛水的烏賊、滾開、靜官、藍晶、亂世狂刀、羅森、說不得大師、跳舞、煙雨江南、雲天空(按首字母排序)。  愛潛水的烏賊    羅森  資深網絡文學大神作家,繁體書暢銷名家,中國玄幻武俠啟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代表作有《風姿物語》《白銀之歌》《萬界天王》《碎星物語》等。其《風姿物語》開始連載於1997年,對其後的網絡文學影響深遠,被不少作家與學者看作是網絡文學真正的誕生標誌作品。
  • 中國網絡文學能否撕掉「二等文學」標籤?
    來源:半月談歷經20多年飛速發展,網絡文學拓展了當代中國文學版圖,甚至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銳代表。在走過繁華喧囂之後,網絡文學不得不重新自我審視:面向新時代,要以怎樣的面貌繼續前行?既往網絡文學以玄幻、仙俠、武俠等題材為主,當前正向現實題材創作發力。
  • 湖南網文大神的工作室長什麼樣?他說:這會是網絡文學版的「迪士尼」
    7月31日上午,長沙地鐵3號線開通了中國網絡文學小鎮的專列。一個擁有網絡作家創作區、文學沙龍交流區、網絡文學企業孵化區、網絡文學展廳等辦公區域的中國網絡文學小鎮,在上個月底迎來了網絡作家的入駐。現在,中國網絡文學小鎮僅是一棟只有上下兩層的長弧形建築。這只是中國網絡文學小鎮的「首期的窗口」,「正兒八經的鎮」將在不久的將來另外擇到合適的場地再建。「它是要為長沙的文創產業貢獻GDP的。」有關負責人透露,未來的那個「正兒八經」的鎮,有可能在後湖,也有可能在別的地方。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是網絡文學界第二塊掛「國」字牌的基地。第一塊掛「國」字牌的,是杭州的中國網絡作家村。
  • 大神、匠人還是碼字工?——網絡文學作家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這種敘事後來成為男頻網文的絕對主流,這些「大神」作者也作為網絡文學的代表性人物,逐漸被主流文壇認知、接受。其中,唐家三少作為「小白文」的頂級作者,不僅在2018年與天蠶土豆雙雙登頂「中國作家富豪榜」(唐家三少以1.3億版稅排名第一,天蠶土豆1.05億排名第二),更成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標誌著這一代的網絡文學「大神」在商業市場高度認可的同時,也受到了主流文學界的接納與重視。
  • 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史:從「遠古大神」到「修仙的學霸」
    從第一家網絡文學網站誕生起,網絡文學已歷經20年的發展。在這20年間,它經歷哪些變化,又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變化?未來,它將如何繼續吸引讀者?4月27日,在陸家嘴圖書館·融書房舉辦的「陸家嘴讀書會」上,閱文集團內容運營總經理楊晨解答了這些疑問。在讀書會上,他細數網絡文學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
  • 網絡文學,正伴隨一代人成長(青春派·網絡流行文化下的年輕人①)
    網絡作家曹毅是個80後,山東淄博人,2004年開始在網絡上以「高樓大廈」為筆名進行創作。經過十幾年的打拼,他已經成長為中國作協會員、閱文集團白金作家,2015年版稅收入超過2000萬。根據起點中文網上的統計,「高樓大廈」迄今已經累計創作1500多萬字,堪稱「大神」級作家。
  • 《創始者說》:繪就一張中國網絡文學發展地圖
    這些腦海中朦朧的問題,在我翻開《創始者說:網絡文學網站創始人訪談錄》(邵燕君 肖映萱主編)時,都出現在書的前言中。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問題:這些人的性格如何影響了網站的基因,又如何影響了中國網絡文學的樣貌和走向,等等。四年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邵燕君就是帶著這一長串問題,帶領著她的學生們,走近了網絡文學神秘的創始者。四年後,這本訪談錄呈現在大眾面前。
  • 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啟動,《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 發布
    原因在於,創作和閱讀故事始終是全人類共同的精神文化追求;網際網路「人人可創作」的模式使每個人都有實現創作夢想的可能;而移動網際網路,讓網絡文學作品能第一時間觸達全球讀者。基於以上特點成長的海外網絡文學原創,既承襲了中國網絡文學的特色,也有各國家、地區的本土特點,能夠進一步吸引各地本土作者和讀者。
  • 鳳歌、滄月、步非煙、priest入圍第四屆橙瓜網絡文學十佳武俠大神
    在網絡文學發展的20年間,誕生出了許許多多不同類型的小說,其中武俠小說扮演著不容人忽視的角色。武俠小說也是網絡文學發展起來的源頭之一,影響深遠。雖然武俠小說已經不如之前那般輝煌,但其影響依然在。眾多熱愛武俠的作家用他們的奇思妙想為我們勾畫了一個個充滿俠氣的熱血江湖。
  • 2018年網絡文學行業報告
    表 3 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發展歷程相比國內,國外文學出版行業比較完善,紙質閱讀仍佔主導,網絡文學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業務聚焦在數字出版和閱讀模式的創新。近幾年,國內網絡文學出海勢頭強勁,中國網絡文學內容精品在國外傳播力度和範圍擴大,促進了國外網絡文學讀者群體的發展。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12月10日上午,在中國電影家協會指導下,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編劇研究院、中國影協編劇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發起的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主題論壇——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研討會在三亞海棠灣舉辦。如何將近年來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得失進行總結, 開啟更多討論方式和研究手段,進行網絡文學IP影視化相關探討,對於主管單位了解專業評論、制定政策,為今後的學術研究提供資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系主任等十餘位業內人士針對未來潛力IP類型、網絡文學改編方法論、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價值和規律等進行了探討。
  • 遵義網絡文學那些人那些事兒
    隨著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網絡文學以1998年誕生的《第一次親密接觸》為標誌,在短短22年時間裡,成長為擁有註冊作者近2000萬、作品2600多萬部、用戶4.5億以上的新文藝形式,為繼承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全民人均閱讀時間做出了貢獻。
  • 網絡文學發家史
    網絡小說自從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在步入移動網際網路後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同任何行業一樣,網文也無法避免興衰的規律,儘管目前網文市場仍然如日中天,各種漫改、電改也層出不窮。但不可否認的是網文的品質近些年每況愈下,因此這期特別來聊下網絡的文學的興起以及未來將走向何方。1、追根溯源文學寫作在中國一直以來就有這個傳統,其中人所眾知的就是四大名著。
  • 王蒙: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昨日,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傳統作家與網絡作家對話」活動第二場在佑聖寺十月文學院舉行。由於83歲的著名作家王蒙到場,這場關於網絡文學的對談顯得格外有趣味。著名作家、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表示,中國的網絡文學發展經歷了兩個時段,第一波出現在2000年前後,當時他最深刻的感覺是,有許多在傳統媒體從業的同事去了網站工作,一批網絡小說開始湧現,他自己也開始嘗試在網上連載長篇小說。到了2008年之後,中國的網絡文學迎來了又一次迅猛發展的態勢,而且延續至今。
  • 網絡文學孵化交易服務平臺首亮相中國網絡作家村
    網絡作家們的福利來了3月20日網絡文學孵化交易服務平臺迎來首秀為更好地服務網絡作家,中國網絡作家村全力打造的新推介模式——網絡文學孵化交易服務平臺正式亮相了!此平臺擬打造一個集網絡文學作品創作、項目孵化、版權交易、作品改編、互動交流、影視動漫遊戲衍生開發等為一體的完整的產業生態鏈,讓更多優秀網絡作品落地生花。3月20日下午,網絡文學孵化交易服務平臺第一期活動——"文思集創"推介會在中國網絡作家村·天馬苑舉辦,吸引了眾多網絡作家以及影視公司前來參加。
  • 吸取東方經典元素 網絡文學平臺有了更多洋寫手
    日前,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舉辦。這一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兼具的網絡文學盛會,展現了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來自各國的網絡文學作家、編輯、譯者和產業合作夥伴等與會,就網絡文學出海成果、IP生態發展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等主題,展開探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海外的網絡文學原創作家們。
  • 白燁:網絡文學應該學會縮寫
    ,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 。【編者按】騰訊文化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創意寫作中心、復旦大學中國當代創作與研究中心、南京大學中國新文學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寫作中心五所高校寫作機構聯合推出「騰訊文化·騰訊書院文學獎」。生於1952的白燁,主導了80後作家、網絡作家加入作協;對當下流行的網絡小說也能說出門道。
  • 網絡文學的「蛋糕」是怎樣做大的?靠的是作者與平臺的合作
    人是很容易遺忘的,有興趣者可以翻閱一下當年各網絡文學網站提供的制式合同,就會發現,那實在已無法用「霸王合同」來形容——網絡小說的一切衍生品收益皆歸網站所有,作家連抽成的權利都沒有。即使如此,當時中國網絡文學每日創作數量卻高達4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