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發家史

2021-01-07 紅香君

這不是個沉默是金的時代,這是眼球經濟時代,這是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這還是屬於你我的時代。

網絡小說自從網際網路普及以來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在步入移動網際網路後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同任何行業一樣,網文也無法避免興衰的規律,儘管目前網文市場仍然如日中天,各種漫改、電改也層出不窮。但不可否認的是網文的品質近些年每況愈下,因此這期特別來聊下網絡的文學的興起以及未來將走向何方。

1、追根溯源

文學寫作在中國一直以來就有這個傳統,其中人所眾知的就是四大名著。我們能夠看到的古代保留下來的文獻大都是經史子集類用於教化世人的典籍,其中又有文人墨客留下來的詩詞歌賦,最後就是地各朝歷史等。真正被現代人所知的通俗意義文學作品是自元代才開始。

元朝因為是馬上得天下的蒙古人,與對被他們滅掉的重文輕武宋朝恰恰相反。在元朝讀書人的地位相當低下,甚至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醫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讀書人的地位比妓女都低就比乞丐高一點。因為社會地位降低,為了餬口有些讀書人則不在進行詩詞歌賦的創作,畢竟陽春白雪,曲高而和寡。為了生活他們開始走向社會下層進行通俗文學的創作,這些創作者們結合各地風俗文化和歷史上真實發生過的事件進行大量加工形成了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故事,這便是元曲的由來。

元曲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被被沿襲了下來,但直到元末明初才真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小說文學,關於這一點從四大名著的出現時間就能理解,我們通過四大名著的內容不難發現,這類文學作品大都有一定的現實依據可以參考,就算是西遊記中的人物以及故事形式都離不開古人信奉鬼神之說。今天我們認為這些只是虛無縹緲的鬼神故事,可在那個時代這可能就是普通人的真實信仰。

直到清末中國一度被所謂的西方列強入侵,可謂千年未有之變局。在這個時代「強國必先強兵,強兵必先強種,強種必先強武」的社會理念感召下,大量武俠小說橫空出世。其中尤以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開武俠之先河,後來金庸、古龍等將其發揚光大,這些武俠小說中所論述的俠義精神可謂影響了中國幾代人,這些人中就包括作為金庸鐵粉的當下網際網路大佬馬雲。

2、星星之火

表達是人的天性,不論你是行為表達、語言表達還是文字表達。表達的直接目的可能是為名或者為利,但這都是上層邏輯,其人性邏輯一定是為了傳播價值觀獲得認同。關於這點可參考馬斯洛需求理論,這和喜歡發動態的朋友渴望他人評價和點讚是一個道理。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但讀書人相較全體國民則比例非常之小,這就導致古代很多人都是文盲,如此一來社會閱讀量必然長期處於讀書人本身的圈子,加上那個時候交通、信息不便,因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社會的階層結構非常明顯。學而優則仕,讀書當官是所有知識分子的共識,可現實情況是大多數人皓首窮經半生最終都無緣仕途,除了識字什麼都不會,可謂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催生出了許多無業讀書人代人寫信,代人讀信,在酒館茶樓說書等社會底層職業。

自從新中國成立之後,政府積極開展了各地掃盲運動,徹徹底底提高了全民教育水平降低了文盲數量。這相當于于間接的擴大了讀者數量,經濟定律在這裡再一次發揮了作用,自改革開放後,書籍出版和閱讀量呈現指數型上升。

3、傳統之殤

人的任何行為都是為了獲得滿足,閱讀也不外如是。有人可能是為了學習知識、有人是為了打發時間、更多的人閱讀只是為了讓自己經歷一場從未有過的旅行,就像做場夢一樣。不說全世界就說全中國現有的中文出版的書籍加起來,一個人不吃不喝、不眠不休的看100年也看不完。

可事實是現在全民平均閱讀時間花都在新出的網文小說上,這個時間比花在傳統文學上高近百倍以上,為什麼經典文學作品竟然比不上快餐式的網文的小說?我認真思考過總結了三點:

一、傳統文學往往帶有一定的價值內核和表達某種思想,這種作品在閱讀中如果讀者沒有靜下心來以及一個相對安靜的閱讀環境是很難讀的下去,可能還會有理解障礙。

二、當前的社會特有的經濟環境,形成的有些社會觀念與傳統文學理念相悖,導致閱讀起來會有一定的牴觸情緒。

三、人的大腦偏向於追求刺激以獲得快感,網文小說往往以天馬行空的幻想,甚至可以說是意淫來故意滿足讀者。

4、異軍突起

在網絡媒體尚未大行其道之前,出版文學幾乎都是紙質傳媒由出版商發行,這其中涉及的宣傳、渠道、印刷、稿費的直接成本,這意味著如果發行書籍如果不暢銷,作者、出版商、發行商可能會面臨虧損的情況,為了儘量避免這類情況發生所有參與方在對作品本身的質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在網際網路在中國遍地開花之後,出版文學的傳統模式被打破,網絡發行除了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之外,幾乎沒有什麼其他成本,當然這個時候讀者也無需像購買紙質書那樣網絡閱讀基本免費,網絡作者本身這個時候大都也是出於興趣和表達欲來創造作品,用當下的話來說就是'用愛發電'。

其實用網絡文學來形容網文小說似乎有點過於抬舉了,但不管怎麼樣自從網絡小說的興起,社會又多了一條可以創造GDP的全新產業鏈。在經濟社會裡面,任何行業如果沒有足夠的前景和利潤是很難持續存在的,中國網文小說之所以越來越大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吳文輝』,他國內首創的章節付費閱讀模式給予有意願專職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提供了生活的基礎。

因為零門檻的入場標準,加上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約束,只要你有一臺電腦,不管你是足不出戶還是在環遊世界都能賺錢,乍一眼看上去似乎真的挺不錯。這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作家們』跑步入場。可哪有這麼簡單,90%以上的創作者的價值可能不過是為網文平臺貢獻了流量而已。

5、方興未艾

網文起初是由一群出於個人興趣的文學愛好者形成的小圈子,基本上都屬於文清。以被稱為行業標杆的起點中文網為例,2002年早期的創建包括吳文輝在內的都是玄幻文學的愛好者,白天上班晚上發電。在起點上線後不久就吸引了很多網文愛好者加入,隨著作者和讀者的規模與日俱增,抱著玩票心態的吳文輝等人此刻面臨一個選擇。

由於最初建站時不管是網站本身還是租賃的伺服器都比較簡陋,用戶數的快速增長已經讓站點不堪重負,此時要麼關閉網站,要麼持續投入,最終吳等人選擇了持續投入。這意味著從玩票心態轉到創業心態,為了實現站點營收他們必須得做點什麼。按照當時市面上已有的成熟模式大概可以分為3種:

1、站點接貼片廣告;收益有限且用戶體驗的下降容易流失到其他網文平臺

2、站點電子書代全本理售賣;當時盜版搬運嚴重

2、購買站點書籍版權;對資金需求較大

上述三種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問題,也許是基於吳文輝北大計算機專業背景的行業敏銳,在結合現實情況和網際網路創作的特性之後,吳創造性的開創了一種新的收費模式:『章節付費』,作者在上傳小說時每天更新幾章,讀者想閱讀這些最新的章節就需要付費。這樣既避免了作者直接上傳整本小說被搬運也實現了穩定的收入,由此起點從一眾網文站點中脫穎而出。

但上述的這種模式也有一些弊病,這裡列2個關鍵點:

1、需要用戶有意願有能力為此付費。

2、一本書就算按照章節付費但總有一天會完本,這個時候就可以整本搬運,現在已經演化出許多站點出現了更新一章搬運一章的情況。

有人可能會好奇為什麼會有搬運的情況,早期的搬運都打著免費閱讀的口號,因為沒有作者籤約、站點功能等其他設計。僅僅作為一個閱讀站點通過賺取網絡流量和站點廣告就可以產生收益。由於書籍的版權屬於作者,出於做這個人立場雖然許多人免費閱讀了自己的書,但同時也等於增加了作者的名氣和影響力,這和早期Windows盜版系統因為免費所以流行一樣。書籍的讀者多被漫改或電改的機會就大,那收益比閱讀要高得多。從這個立場出發作者通常不會去起訴侵權,就算起訴一來個人能力精力都有限,二來效果確實不大,這類網站只要換個域名就可重新來過很難杜絕。

在網文市場相對穩定和規範後後,許多搬運站大都轉型為了所謂的『渠道』,讀者通過這類『渠道』閱讀同樣需要按章付費,作家和這些『渠道』站點就從讀者的付費中進行分成。

6、如火如荼

網文市場的火爆來源於資本的入局,資本的瘋狂湧入主要是看中了近二十年的網文市場培育了一大批網文的受眾群體,這一批人經過歲月的蹉跎已成了目前中國的消費主力軍。網文在漫改和電改之後輕輕鬆鬆就可以收割這波人,美其名曰為情懷買單。

資本入局網文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對熱門網文的改編影視,以此打造成IP的現象級流媒體,畢竟僅靠網文本身這點收益資本是瞧不上的。要理解這個操作就得弄清楚這其中的關係。

漫畫、影視、遊戲才是真正賺錢的來源,而其中影視的傳播影響力是最大的。從上圖中不難看出,資本幾乎不會和網文作者直接接觸,而是對網文平臺的投資以此來獲得控制權。這就涉及一個重要的概念:版權。在中國逐漸面向世界之後不論是智慧財產權還是版權的意識都日漸完善,早些年在網絡影視方面國內的如:樂視、優酷、愛奇藝等公司都曾花重金採買影視版權,這個成本投入直接讓許多公司入不敷出甚至破產倒閉。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內做網絡視頻播放公司經過諸多嘗試,如自製劇、微電影、UGC等,但影視不論劇本還是拍攝,這都是很專業是事情,所以這類作品大多乏善可陳。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就是網絡播放平臺需要好的內容吸引用戶,而好的內容幾乎都來源於好的文學作品和好的劇本,而已有的好作品基本都已經被拍攝為了影視內容。

搞清楚了這一點,網絡視頻公司背後的資本們紛紛開始入局網文平臺搶佔資源。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未來才是最重要的,資本投資深諳此道,燒錢搶市場的大劇已經不止一次的發生在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7、為所欲為

國內的網文發布站點基本都是在那幾個固定平臺,這也是具備網際網路屬性後贏家通吃的基本操作,在社交和內容方面尤其明顯。在形成規模之後的網文平臺和其平臺作者的關係強弱懸殊,將本該自由的創作人變成老實的打工人已經是行業共識。

網文平臺的籤約方式雖然多種多樣,看似靈活,其實不管哪一種都在弱化作者和作品之間的關係。 資本是貪婪的,貪婪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不斷試圖通過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也就是所謂的利益最大化,它們只管自己腰包哪顧他人死活。之前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閱文合同』事件就是源於此。

當網文市場形成一條完整的利益生態鏈之後,已經淪為資本的遊戲,打著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幹的卻是殺雞取卵的勾當,最後只能是一地雞毛。商業對行業的驅動作用本來應該是積極正面的,可現實卻在不斷打臉。

8、不忘初心

上述雖然對資本的一些行為進行了指正,但一個巴掌拍不響,許多『作家』們自身也存在許多問題,我可以不怕得罪的說在近幾年出現的網絡小說中,絕大一部分不管是故事形式、寫作手法還是傳達的價值觀幾乎可以稱之為:垃圾。

也許有人會對此反駁,說中國古典文學作品已經過氣,不適應時代潮流等等。我覺得之所以有些作品被稱為經典,就是因為其所描述的人物,傳達的價值不論時代環境如何變化,我們總能夠在這些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人性的光輝。

閱讀一部好的作品就是一場自我的心靈淨化,不論網文也好傳統也罷,最終都需要回歸到本質就是作品。快餐文學是時代的必然這點不需要刻意改變,武俠小說的出現和火爆有特定的時代背景,現在中國正處在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刻,沒有什麼比能夠講好中國故事更有價值,更有市場。

9、勇往無前

現在是個流量經濟時代,網文也不可避免的被大量娛樂化。我們不難發現在今天這個市場上內容創作者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有機會,原創歌曲(周杰倫)、原創視頻(李子柒)、原創文學(天下霸唱)他們都通過自己的才能獲得了各自領域的成功。

在資本和媒體的刻意宣傳下,我們所處的世界消費主義盛行,這也是資本主義規則下的經濟必然現象,此處不展開論述。只需要知道人們當下對所熱愛的事物其消費意願比任何時候都強。

內容創作者並不生產具體的實物商品,他們更像造夢師,創造一個可以滿足人們精神的樂土。我想判斷一個創作者的優劣的唯一的區別便是這個夢是短暫的還是長久的,作品內核是經典和平凡之間的無法逾越的鴻溝。

也許有一天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終將歸於平凡。不想在熱鬧繁華中落寞立場,那便在人生高光時刻激流勇退,但如果理性已亡,那就娛樂至死吧。

相關焦點

  • 吸引更多網絡文學大神「歸巢」 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
    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為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接牌。田超 辜鵬博 攝 華聲在線11月25日訊(記者 謝添翼)11月19日上午,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開幕式上,長沙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陳剛為中國網絡文學小鎮授牌,湖南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餘豔接牌。「通過今天的掛牌,讓大家都知道,一個國家級的網絡文學示範基地落戶到湖南、落戶到馬欄山,它一定是我們新的一個起點。」餘豔表示,網絡文學小鎮掛牌後,要一點一點地做出成效來。
  • 獼猴桃的「弟弟」——奇異莓的發家史
    獼猴桃的「弟弟」——奇異莓的發家史 2020-10-19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網絡文學能否撕掉「二等文學」標籤?
    來源:半月談歷經20多年飛速發展,網絡文學拓展了當代中國文學版圖,甚至成為中國文化出海的新銳代表。在走過繁華喧囂之後,網絡文學不得不重新自我審視:面向新時代,要以怎樣的面貌繼續前行?既往網絡文學以玄幻、仙俠、武俠等題材為主,當前正向現實題材創作發力。
  • 以法律保護之劍,為網絡文學護航|網絡文學+「版權」論壇
    以網絡文學為主,當下文字版權保護遇到了怎樣的難題?創作者、平臺方各自有怎樣的困惑?如何才能建立起更良性的文字版權保護機制?通過大會,為網絡文學版權保駕護航。本次論壇於2020年9月6日上午9:30-12:00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會議中心靜明廳舉辦。論壇以「以法律保護之劍,為網絡文學護航」為主題,從五個維度進行主題分享:1.
  • 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啟動,《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 發布
    11月16日,2020首屆上海國際網絡文學周在上海浦東啟動,並發布《2020網絡文學出海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呈現出全球文化交流背景下網絡文學的發展趨勢,並以閱文集團旗下起點國際為研究樣本,首次披露海外市場分析及用戶畫像。
  • 建立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
    儘快搭建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評估體系,促進高質量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作品的誕生,形成健康的、良性的網絡文學影視化生態環境,迫在眉睫。 ,網絡文學改編佔比高達42%。如何將近年來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得失進行總結, 開啟更多討論方式和研究手段,進行網絡文學IP影視化相關探討,對於主管單位了解專業評論、制定政策,為今後的學術研究提供資料,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項工作。」 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系主任等十餘位業內人士針對未來潛力IP類型、網絡文學改編方法論、網絡文學IP影視化改編的價值和規律等進行了探討。
  • 高考志願填網絡文學?2017年三江學院漢語言文學(網絡文學編輯與...
    2017年三江學院漢語言文學(網絡文學編輯與寫作)二批本科面向以下省份應往屆高中畢業生投放指標:江蘇30,山西5,安徽5,福建6,廣東10,廣西7,四川15,貴州5,雲南5,計88人。三江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全國高校中設立的首個網絡文學編輯本科專業。
  • 網絡文學「注水」嚴重 「文學注水肉」成代名詞
    東方網2月21日消息:網絡文學曾被樂觀者譽為「新文明的號角」,也曾被悲觀者斥作「言語的垃圾」在熱鬧、爭議和疑問中,網絡文學已經走過10來年,「注水」的隱憂一直以來都是揮之不去又難以迴避的一道傷疤,而最近,「文學注水肉」一詞也成為網絡文學的代表名詞。文學為何被注水?人們又如何評價?中國之聲連線新聞編輯田娜,關注詳細情況。
  • 網絡文學與影視劇融合共生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開幕式暨高峰論壇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大會以「網絡正能量 文學新高峰」為主題,強調精品、突出融合,以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為推動網絡文藝健康發展、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 貪婪與卑鄙:麥當勞的發家史
    麥當勞的發家史充滿著卑鄙。雷不僅將創始人——麥當勞兄弟踢出了麥當勞,後來更是降低產品質量、拋棄了髮妻、還翹了朋友的妻子。可是麥當勞卻在他的努力下發展壯大,這或許就是商業吧,資本的原始積累通常伴隨著血腥與卑鄙。
  • 人民日報:網絡文學發展的新空間
    目前,如何提高中國大陸「網絡文學」的創作質量或生產水平已經成為網絡文學批評界討論的焦點之一。我認為,從技術化導向人文性與文學性,充分挖掘數位技術為文學提供的可能,以技術化道路開拓文學的審美空間、思想深度和人文價值,應該成為中國大陸網絡文學獲得質量提升的重要途徑。
  • 上海視覺學院攜手盛大文學設網絡文學專業
    原標題:網絡文學有了本科設置  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和盛大文學昨天聯合召開發布會,宣布雙方聯合創辦的「國內首個網絡文學本科專業」正式成立。作家王安憶、鄭彥英、唐家三少受聘兼職教授。網絡文學專業成立後,學校將整合雙方的優質資源組建師資團隊,著力培養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家。  據悉,課程設置除了高等院校必修的基礎課程外,還融合了國內外最實用、最有前瞻的課程,涵蓋小說與故事創作、創意與寫作等課程。課程教材將由業內專家及網絡文學知名作家、盛大文學一線精英共同編撰。
  • 論網絡文學存在的利與弊
    今天柔與韌讀書會第二期辯論賽開始,主題是「網絡文學」存在的利與弊。我作為正方一辯,首先開始發表自己的觀點,以下是我的發言稿:各位同儕、各位閱讀使者、各位老師,大家晚上好,我作為正方一辯,首先表明我方觀點:「網絡文學」存在利大於弊。
  • 王蒙: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昨日,第二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傳統作家與網絡作家對話」活動第二場在佑聖寺十月文學院舉行。由於83歲的著名作家王蒙到場,這場關於網絡文學的對談顯得格外有趣味。此次對話代表傳統文學的是王蒙、邱華棟、大頭馬,代表網絡文學的是管平潮、亂世狂刀、瘋丟子。他們的年齡跨度從「30後」到「90後」,由於年齡的差異,他們對網絡文學的參與和體會各不相同,因此在對談開始時,主持人便讓幾位作家都講一講,自己是什麼時候接觸網絡文學的。「我對網絡文學沒有生疏感。」
  • 網絡文學IP賦能歷程與現狀:網絡文學IP價值得以持續釋放,文化產業...
    原標題《2015年-2020年網絡文學IP賦能價值報告》 近年來,依託網際網路我國網絡文學取得了長足發展,逐漸在文學市場佔一席之地,尤其從2011年開始,隨著IP概念的興起,網絡文學IP的全產業鏈開發也蓬勃發展,形成了以IP內容為核心,跨媒介進行多元化版權開發的熱潮,由熱門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作品,如劇集、動漫、電影屢創收視新高,更在後續遊戲、線下實景娛樂、IP衍生產品等方面拓展出多種商業變現模式
  • 2018年網絡文學行業報告
    本報告從當前的時代特徵出發,對網絡文學行業的發展歷程做了全面的梳理,對網絡文學產業鏈特徵進行了全面解讀,對網絡文學市場的規模態勢及未來趨勢進行了分析和預測,並對國內外網絡文學行業企業進行整體畫像分析,對典型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核心競爭優勢進行了深度剖析,最後提出了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投資機會。
  • 白燁:網絡文學應該學會縮寫
    文學不像過去二三十年那麼單純了,文學變雜了、有很多新的關係,例如文學和市場,文學和資本,文學和傳播,文學和網絡,所以批評家光談作者和作品已經講不清楚了。一個與時俱進的批評家應該關注這個變化。騰訊文化:有一種評論家會認為我們還是要捍衛文學的尊嚴和藝術性,不能被大眾牽著鼻子走,您怎麼看這種態度?白燁:這也是一種態度。但同樣有一些人可能持另外一種看法。
  • 百億大佬發家史:「搶米大戰」之外的「扒仔」洗米華
    說起來,媒體對洗米華的風流韻事報導不少,但關於他的發家史卻很少有人提及。(風流史可以HKChannel後臺回復「洗米華」回顧)今天我們就來好好扒一扒這位「澳門娛樂大亨」的發家史。他在菲律賓拿到網絡博彩執照後,回到澳門開設網絡博彩業務。據了解,該網站提供的賭博業務花樣不斷翻新,更直播真人莊家開牌。2006年是澳門博彩業的重要轉折點,這一年,澳門博彩業總收入超過了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第一賭城」。通過網絡博彩業務賺得盆滿缽滿的洗米華也成為了「澳門賭場大亨」。
  • 現實題材網絡文學的讀者反應
    從讀者的交流和反應來看,現實題材網絡文學讀者的閱讀快感,建立在文學敘事符合歷史邏輯、生活規律和情感常態基礎之上,體現出對作品現實性的關注。現實題材網絡文學不僅產生了娛樂與受教並存的閱讀效果,而且推動了讀者的自我學習和教育。
  • 如何開鑿網絡文學「天然富礦」
    4月27日,第四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攜手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春季),首次採用線上分享的創新方式,以《網絡文學IP—影視改編的「天然富礦」》為主題,邀請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阿里大文娛優酷劇集中心總經理謝穎、騰訊影業、騰訊動漫戰略總監曹珉玥、晉江文學城副總裁胡慧娟發表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