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民窟:巨星的搖籃

2020-12-11 網易體育

貧民窟的Pelada:最純粹的街頭足球

提起巴西足球,世人會馬上想走街頭足球。而實際上,由於城市化的進展,人口和車輛的增加,上個世紀上半葉甚至一直延續到上世紀中期的街頭足球日趨罕見。至少在城市中心,在富人區,街頭足球已然絕跡。而只有在郊區,在貧民窟,街頭足球的一線血脈尚存。相比外面的足球,貧民窟的足球更隨性,更自由,也更野性

去年10月中旬,一部反映貧民窟足球的紀錄片在巴西公映,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好評。這部紀錄片名為《Pelada, Futebol na Favela》,翻譯成中文就是《Pelada:貧民窟足球》。Pelada這個詞不好翻譯成中文,它的大概意思是足球愛好者間的一場"足球賽",沒有裁判,沒有越位,人數可多可少,對服裝沒有和場地沒有任何限制,輸贏或許也在意,但更重要的是為了娛樂而展開的野路子足球賽。

在葡語裡,關於這個詞的來源也沒有定論。Pelada的詞根來自葡語的"皮,皮革",足球是用皮革做成,與皮革有關的Pelada就成了業餘足球賽的代稱。用作形容詞,Pelada還有"光禿禿"之意。野路子足球賽,比賽場地可能就是一塊或堅硬或鬆軟,上面寸草不生的土地。因此Pelada一詞指是的這種場地,也隨之借指在這種場地上踢的業餘足球賽。

還有一種說法,用作形容詞,Pelada也可以指人光著身子。買不起隊服,而且是臨時湊足兩撥兒就開踢,為了使兩方球員有所區分,一撥兒人乾脆躲掉上衣,光著膀子踢。這樣說來,Pelada一詞指的是光膀子足球賽。不僅光膀子,還有光腳踢的呢。家裡窮賣不起球鞋的,乾脆就光著腳踢。反正是在土地上,也沒有小石子或碎玻璃碴子,巴西窮孩子的鐵腳板和硬腳頭,就那樣日復一日、無冬歷夏地練了出來。

再轉回到《Pelada:貧民窟足球》這種在巴西國內引起巨大反響的紀錄片。這片紀錄片由Trator Filmes公司出口,導演是阿萊士?米蘭達。影片反映了裡約和聖保羅貧民社區的足球運動,片子時長80分鐘。據該片導演阿萊士?米蘭達說,"我決定反映貧民窟足球的本質,片中也揉合了音樂和土場足球球隊的力量。"除了反映貧民窟孩子渴望踢足球的強烈願望,場邊觀眾的激情,該紀錄片還採訪了羅納爾多、內馬爾、萬佩塔、路易松、路易斯?法比亞諾等成名桑巴球星,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是小時候也家境貧寒,出生和成長於貧民窟或貧民區,也是踢著Pelada長大。

貧民窟的孩子們也喜歡足球,這一點有在裡約熱內盧舉辦了幾年的"貧民窟杯"為證。裡約熱內盧的"貧民窟杯"足球賽共有80支球隊參賽,其中64支男子足球隊,16支女子足球隊。所有80支球隊都是業餘性質,球員來自裡約各貧民窟,共有2000名孩子參賽,年齡段為15歲至17歲。今年是世界盃年,裡約貧民窟杯足球賽照常進行。

貧民窟足球,或者擴大到貧民足球,它與富人區的足球有著本質的不同。貧民窟的孩子更無拘無束,更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踢球的功利性弱,更多地是為炫技和享受快樂。與富人家庭出生的孩子不同,貧民窟的孩子吃過苦、受過累,他們踢得更頑強,也更有血性。遇到困難,富孩子可能會知難而退,但貧民窟的孩子,除了踢球改變人生和命運別無他途,他們會更堅強,更不服輸

當代足球變得越來越功利,越來越全球化,越來越趨同。各種風格在一點點地消失,足球踢得越來越程式化,越來越千人一面。而在裡約熱內盧和聖保羅的大大小小的貧民窟裡,在物質匱乏的貧民區,還有著一群人數眾多的窮孩子、苦孩子,踢球改變人生依舊是他們最華麗的夢想。或許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巴西足球快樂、輕靈、崇尚個人表現的球風才得以傳承。【詳細】

相關焦點

  • 貧民窟綻放的足壇巨星夢
    一面是高樓環繞的城市群,一面則是錯落林立的貧民窟。貧民窟烏煙瘴氣,汙垢橫流,但居住在這裡的每一個孩子都心如明鏡。他們擁有相同的足球夢,期盼未來的某一天,用自己的雙腳改寫命運改寫人生。從貝利到羅納爾多,再從羅納爾多到內馬爾,在基督像的庇護下,無數貧民窟的夢想在此綻放。
  • 貧民窟走出來的六大巨星,詹姆斯、杜蘭特均為單親家庭
    貧民窟走出來的六大巨星,詹姆斯、杜蘭特均為單親家庭 在我們看的NBA比賽裡,有很多球星都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孩子。他們只因為籃球,把他們的人生徹底改變了,我們今天來盤點NBA六大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巨星。
  • 貧民窟裡的超級巨星,加內特13歲開始打工,詹姆斯沒見過親生父親
    但是也有一些球員出身貧寒,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從貧民窟中走了出來,成為了NBA裡的超級巨星。貧民窟裡的超級巨星第1位(排名不分先後)凱文-加內特加內特從小是在單親家庭裡長大的,他從小跟著自己的母親一起生活,但是他的母親無力來撫養加內特和他的妹妹。而且在母親重組家庭以後,他的繼父對他們兄妹並不好。
  • NBA從貧民窟走出來的6大球星,詹姆斯 杜蘭特均是單親家庭!
    英雄不問出處,好多NBA的巨星,都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他們憑藉自己的天賦與努力,最終在NBA搏出一片天。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NBA五大從貧民窟走出來的巨星!阿泰斯特阿泰斯特,一個出身於紐約皇后區貧民窟的「壞孩子」,在充斥這毒品與暴力的環境下長大。阿泰有5個兄弟姐妹,擠在一個1940年建的老房子裡,在阿泰很小的時候,就要為養家而奮鬥。在阿泰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此後阿泰性格大變,變得有點乖戾暴躁,好在不久後,阿泰接觸了籃球這項運動!
  • 貧民窟裡的有志青年 走下山可能就是白領
    別看他們現在住在貧民窟,但走下山來的人可能就會變成一名白領,所以當地朋友形容,這些貧民窟裡有志向的年輕人,就是一群「等待改善住房條件的市民」。   由於巴西城鄉差距擴大,貧富懸殊,失業、貧困、治安惡化等社會問題集中,不少低收入群體從貧困地區農村流入裡約這樣的大城市,居無定所,又買不起房,因此只能投奔貧民窟,這使裡約市各處都會有貧民窟。
  • 貧民窟三部曲之一|地球將布滿貧民窟
    最近一次看到「貧民窟」在媒體上大量曝光,主要是在裡約奧運會期間。裡約的貧民窟可謂聲名遠揚,如果你沒有看過「上帝之城」,那也至少在「裡約大冒險」中看過這個上帝懷抱下綿延不絕的山坡之上的貧民窟。一開始你也許感到震撼而意外,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群人、什麼樣的政府,可以容忍一座龐大的貧民窟佔據這個國際大都市的半壁江山。
  • 達拉維貧民窟Dharavi Slum:真實的《貧民窟百萬富翁》
    我們也有自己的貧民窟,雖然這些貧民窟的居民很多並不是來自馬尼拉。 由於菲律賓很多省份的工作機會稀少,農民工湧入城市尋找工作,負擔不起馬尼拉高昂的生活成本,很多人就會住在貧民窟的房子。 確實,這些貧民窟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貧窮」與「悲哀」,但這些並不是你看到的全部。在這裡,你還能看到「生存」和「希望」。
  • 貧民窟走出的巨星-卡梅隆·安東尼,當初他離總決賽只差兩場
    籃球改變了他的人生,使他從遍布暴力犯罪的貧民窟擺脫出來進入大都市,他一躍成為百萬富翁,有很高的曝光度,並且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籃球運動員同場競爭。第三個賽季他的數據已經來到場均26.5分,已經可以進到得分榜第七名,排在他前面的有科比、艾佛森、詹姆斯、阿里納斯、韋德、皮爾斯、諾維茨基,或許他的同伴詹姆斯韋德過於優秀,使他顯得不那麼突出,實際安東尼也已經成為NBA的巨星。
  • 裡約暗面紀實:貧民窟的黎明
    在裡昂那多的眼裡,來自貧民窟或是來自高尚小區,行人的身份輕易可辨,從穿著,化妝,乃至體型、膚色。他清晰記得兒時母親帶他走這條路去高尚小區裡為 人家打傭工的種種經歷。隨著裡昂那多,筆者穿行在貧民窟荷西尼亞的大街小巷。像絕大多數裡約的貧民窟一樣,荷西尼亞位於半山腰上。在白天,沿著主幹道蜿蜒而上,你會震驚於它的繁華熱鬧,似乎看不出這和一個普通的小鎮有什麼區別。
  • 百年歷史的貧民窟觀光
    聯合國數據顯示,全球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城市居民生活在貧民窟裡,而且這一數字正在飛速增長。馬尼拉豐富的文化遺產為它源源不斷地吸引著遊客,但他們之中有些人則為別的東西著迷,他們想要離開安全的歷史文化中心,一睹這個城市的不平等狀況。菲律賓的旅行社便和巴西、印度的旅行社一樣,辦起了「貧民窟旅遊」,帶著遊客們穿過貧民窟,看看這些最貧窮、處於社會邊緣的地區。
  • 《古墓麗影9》貧民窟怎麼過 貧民窟過關方法介紹
    貧民窟過關方法介紹 2020-03-23 16:10:19 冒險遊戲AVG 人氣值:加載中... 古墓麗影9貧民窟怎麼過?貧民窟是遊戲內的一大片區域,想要順利通過還是比較麻煩的,下面就帶來古墓麗影9貧民窟過關方法介紹,相信可以幫助玩家順利通過貧民窟。
  • 他發起了食物應急捐贈,疫情下肯亞貧民窟怎樣了?
    但非洲的狀況則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尤其對貧民窟的居民來說。讓我來仔細地跟你說說吧。■ 瑪薩瑞的貧民窟青年。肯亞貧民窟的情況很危急,而另一些肯亞人的境遇也並沒有好到哪兒去。■ 在瑪薩瑞貧民窟,一些家庭得到了中國好心人的捐贈。
  • 廣州韓後是製造明星的搖籃
    廣州韓後是製造明星的搖籃 發布時間:2018-08-06 11:06:53      來源:中國網   廣州韓後對於明星的塑造來說,韓國技藝可謂是整形界的
  • 「貧民窟」英語怎麼講?
    slum:貧民窟;棚屋區。He grow up in a slum.他在一個貧民窟長大。This place is no better than slum.這地方與貧民窟差不多。She who was born in a slum with a goodlooking face and a tall slender figure.她是個生於貧民窟,長著一張漂亮臉蛋,身材苗條的女孩。
  • 非洲最大城市貧民窟:政府修公寓給貧民窟居民,月租65元卻還被嫌
    人們對於貧民窟的印象,可能就是髒亂差和各種各樣的棚屋了。雖然說在我國很難看到那種由棚屋形成的貧民窟,但是在非洲,這樣的貧民窟幾乎在每個國家都能找到。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基貝拉,作為目前非洲最大的城市貧民窟,基貝拉位於肯亞境內。
  • 旅行~貧民窟下的活死人
    來源微信公眾號丨廣東易籤文來自丨Deep.Hwang貧民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尤其世界的幾大貧民窟非常臭名昭著。可能很多人回問,為什麼貧民窟都需要旅行,為什麼要去消費他們的貧窮,為什麼要去這些髒亂差的地方體驗所謂最cool 的旅行,還有千萬個為什麼。疾病、安全估計成為了最多人心中的疑問。貧民窟旅遊意義何在?
  • 城中村與百年前的西方貧民窟
    我國的城中村與19世紀西方的貧民窟具有較多相似性,二者都是以進城農民為主的流動人口低成本居住區。簡要比較19世紀前後西方國家的貧民窟問題與當前國內的城中村問題,指出城中村問題將具有長期性,社會問題和流動人口問題是解決城中村問題的關鍵。【關鍵詞】 城市化 貧民窟 城中村 流動人口一 城中村與貧民窟貧民窟又稱貧民區,對應的英文為slum或squatter。
  • 「日本最大貧民窟」釜崎——大阪封殺反映貧民窟電影(圖集)
    因為該片拍攝的內容中涉及到了日本的貧民窟。據媒體報導,貧民窟是日本官員痛恨的眼中釘,官員們為了保住政績不惜動用手中權力將這些貧民窟從地圖上抹掉。太田信吾的《脆弱》展現的貧民窟叫釜崎,位於大阪西成區,現在的名字叫萩之茶屋。
  • 秦暉:「城中村」還及不上「貧民窟」
    有趣的是,由於我國不承認有「貧民窟」,slum(英語「貧民窟」)一詞也成為禁忌。我國這一時期對「棚戶區」的官方英譯是「squats」或「squatter settlement」。然而實際上,在英語中,slum一詞雖然是指貧民窟,但通常指的是合法存在的貧民窟。
  • 中國「房奴」和印度「貧民窟主」
    住在印度「上海」孟買貧民窟裡的人,簡易搭起房子,就可以擁有產權,成為印度第一大都市的居民,過上快樂的生活。而相比之下,國內北上深杭一線城市的居民,卻背負著沉重的房貸,每周加班,平時當我們在嘲笑印度貧民窟的落後,可能貧民窟的居民也在嘆息我們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