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標星「無道不孤」 收穫有態度的旅行
每周一三五 11:30按時推送
當我在為這次孟買之旅做功課的時候,我看到了一篇關於「來到孟買必須做的事」的博客,這是一位著名的美國旅行博主寫的。
裡面列出的種種體驗,唯獨只有一樣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他建議人們不要參加孟買的「達拉維貧民窟之旅」,因為在他看來,「貧窮」不應該以任何形式成為人們的「娛樂消遣」。
顯然,這是一個善意並富有洞察力的提醒,參加貧民窟之旅的人們不應該受到某種誤導:我們誰都不是擁有特權的階層。
近年來,貧窮旅遊受到了很多爭議,印度的貧民窟、巴西的貧民窟迎接了一波又一波的遊客。反對和質疑的聲浪不斷,相當一部分的反對者認為,貧窮旅遊讓當地居民像是動物園中的動物一樣被獵奇觀賞。
同時,遊客長驅直入他們的小區,甚至踏進他們的住處,對著居民或環境猛拍照,都是侵害居民隱私的行為。加拿大某大學教授則質疑,「你希望讓人們每隔一兩天就停在你家門外拍照,然後觀察你的生活嗎?」
他認為,貧窮旅遊真正的目的是讓西方遊客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更加滿足。「這讓我內心肯定了我有多幸運,而這些人有多麼不幸。」
我在菲律賓的首都馬尼拉長大,那是一個擁擠的城市,貧富之間也有一道鴻溝,這點和孟買很像。我們也有自己的貧民窟,雖然這些貧民窟的居民很多並不是來自馬尼拉。
由於菲律賓很多省份的工作機會稀少,農民工湧入城市尋找工作,負擔不起馬尼拉高昂的生活成本,很多人就會住在貧民窟的房子。
確實,這些貧民窟裡有著各種各樣的「貧窮」與「悲哀」,但這些並不是你看到的全部。在這裡,你還能看到「生存」和「希望」。
我希望在達拉維也能找到同樣的東西,超越那部好萊塢電影《平民窟的百萬富翁》中,對貧民窟所描繪刻板印象,這就是為什麼,還未出發,我已經對這次旅行充滿期待!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達拉維之旅
孟買,印度通往西方的門戶,它早已改頭換面,成為一個現代化、自信的商業大都市。這裡承載著無數富人和窮人的希望與夢想。
但隨著每天成千上萬的移民湧入,該市近2000萬居民中的一半被迫生活在貧民窟,夾在城市的縫隙之間。
這些貧民窟中最大的一個叫達拉維。這裡有100萬居民,是世界上人口第三大的貧民窟,居住面積僅有1.75平方公裡。
我在網上報了一個3小時孟買達拉維徒步之旅,我的導遊Dinesh是一位達拉維的居民,他給我講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貧民窟生活實錄。
這是一個2-6人的小型旅行團,費用僅約460盧比(約6.5美金)。
導遊Dinesh
由於媒體對貧民窟的描述,很多西方國家認為,貧民窟就是貧窮、毒品、犯罪和文盲、甚至各種傳染性疾病的起源地。但是像Dinesh這樣努力工作的居民,並不認為自己很窮。
對於他們來說,貧民窟是一個可以提供低收入住房的地方。事實上,我在前一天還參加了一個孟買美食之旅,導遊也是住在達拉維的居民。
他在貧民窟甚至經營著一家屬於自己的旅行社,他還有一輛車,並去過東南亞許多國家旅行。
這些親眼所見的現狀和事實,完全顛覆了「貧民窟」一詞在教科書上的含義。
Dinesh告訴我,達拉維的居民並不喜歡那部好萊塢的著名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大家不喜歡,不是因為它不真實,而是電影只描繪了達拉維的其中一面。
這也許就是西方意識形態中的「偏見」和「短視」,要把貧民窟與「絕望」和「骯髒」對等。
Dinesh希望通過帶領一個又一個達拉維旅行團,消除遊客腦海中的刻板印象,還原一個真實的達拉維。這裡有你西方電影中看不到的一面,那些積極生存,充滿希望的瞬間。
達拉維有兩個部分,一個是商業區,一個是居民區。處於對當地居民的尊重,我們的關注點主要是商業區。
塑料回收
汙水渠和泥濘的小路間,數千棟瓦楞鐵皮房子接踵比肩地擠在一起。這裡的供電時有時無,也缺乏安全的飲用水(事實上,任何水源都短缺)。
然而,儘管如此,在這種極為艱苦的環境下,達拉維卻孕育了印度最大的收舊利廢產業之一。據估計,這裡大約有20%的居民從事不同的垃圾處理工作。
塑料回收,是達拉維最大的產業之一。在狹窄的道路兩旁,昏暗的棚屋裡以及髒亂的倉庫的屋簷下,一堆堆的城市垃圾高高聳立。
舊電子元器件以及雜亂交錯的電線有如腸子一般在一臺臺舊冰箱、一摞摞壓平的硬紙板以及各類成堆的塑料製品中間蜿蜒著。
這一片混亂當中卻蘊含著秩序。男人、女人、還有孩子從早到晚不停地工作,給這些城市垃圾分類、匯總、拆解、重組,形成一個永無止歇的非正式供應鏈。
當塑料垃圾被運達貧民窟時,它們會被機器分解成更小的碎片,還會根據顏色和不同的材質被做出分類。
那些細小的碎片被清洗乾淨,然後放在屋頂上等待晾乾。乾燥後,塑料會被染色,然後融化成長絲,在水中冷卻。
這樣做可以使絲線變硬,更容易切割成更小的芯塊。我猜想,這些被切割好的廢品應該是按照重量再賣給製造商。
塑料回收的整個操作過程還不足以讓我感到大開眼界,隨後我驚訝的發現,這些用於處理塑料廢品的機器,全部是在達拉維製造和組裝的。
孟買城市中高達80%的塑料都被達拉維回收並利用。這意味著每天大約有4-5噸的塑料在這裡進行加工。
Dinesh補充說,當印度向其他國家出口商品時,海運貨櫃會裝滿垃圾回印度進行加工。
皮革製造
和回收塑料一樣,皮革製造業也是達拉維的另一大產業。事實上,他們還是孟買最大的皮革製品出口商。
各種切割下來的動物皮膚會先用鹽醃製保存,再運到Chennai鞣革。之後再進行清潔、乾燥、染色、熨燙和壓花。
你見過貧民窟擁有自己的Logo並被印在皮革製品上嗎?Dinesh帶我去了達拉維的一家商店,那裡出售的商品都是貧民窟生產的皮革製品。
這是本次旅行中最讓我驚訝的部分之一,我完全沒有想過,會在貧民窟中看到這樣的商店。
除了手提包,他們還生產皮帶、夾克、錢包和其他皮革製品。
一步一房
貧民窟最窮的地方
儘管Dinesh熱情地向我展示著達拉維積極的一面,但他確實也帶我去了極有可能是貧民窟中最貧窮的地方。
我們穿過一條只能通行一人的小巷,這些狹窄的小路匯聚起來,就像編織了一張龐大的網。
用Dinesh的話說,我們腳下的每一步,就有一座房子。這意味著這個地區每一處住宅的面積大概只有一個成年人行走距離的寬度。
我們默默地走過這個區域,小心翼翼地不觸碰到任何低垂密集的電線,還有那些家庭的隱私。
畢竟達拉維只是個居民區,不是旅遊景點,這裡的居民和世界上任何角落的人們一樣,需要得到相同的尊重。
事實上,在旅行的大部分時間裡,拍照和攝像都是不允許的。所以我只能用錄音機來記錄Dinesh的口述。
穿過貧民窟的這片居住區,我能明顯地感覺到Dinesh的情緒在發生變化。
看到整個家庭居住在如此狹小的空間,我的內心很難平靜下來,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快地穿過這個區域。
在3個小時行程快結束的時候,Dinesh帶我們去了貧民窟的陶藝區。達拉維是孟買最大的花盆批發商。
這些漂亮的鏤空雕花陶罐在一條繁忙的路邊等待出售。
在這裡,Dinesh還問起我關於一段網上瘋傳的菲律賓pagpag視頻(pagpag是指在垃圾中回收食物,pagpag經銷商從擄愛餐的購買袋裝垃圾,把沒有食用的部分清洗乾淨,再以每袋0.05美分的價格出售。馬尼拉貧民窟最窮的人會購買這種食物然後用油炸的方式,做給家人吃。)
我告訴他這是真的,或許你很難想像,在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每當垃圾車從垃圾場顛簸駛出時,它留下的是貧民窟裡人們一天的食物,也是他們唯一能活下去的希望。對他們來說,光是活下去,就已經拼盡了全力。
從這裡,我們跳上了一輛麵包車,它把我們帶到了地鐵站,在那裡,我和Dinesh揮手說了再見。
關於達拉維的真相
每年創收10億美金的貧民窟
向下滑動查看更多
根據有關數據估算,達拉維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裡571428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貧民窟之一。1995年 ,印度政府通過了《貧民窟改造法案》,以阻止更多貧民窟的產生。印度政府保留了這些土地的所有權,在貧民窟內建造任何房屋都不會被拆除,也不會有人被驅逐。
孟買大約有2000個合法的貧民窟,45%的孟買人就生活在貧民窟中,總計約900萬人口。但是和其他貧民窟不同,達拉維表現出一股強大的生產力。隨著人口增加到100萬的時候,許多產業開始在達拉維運作起來。
這裡有1萬多個不同的行業,其中最大的是塑料回收、皮革製造和制陶。這些產業每年創造約6.65億至10億美金的收入。對於一個貧民窟來說,這顯然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繼《貧民窟改造法案》之後,貧民窟改造當局項目正在進行中,該項目旨在發展和改善貧民窟內的生活條件。開發商正在達拉維購買整棟一到兩層的住宅,將其拆除,並建造幾層樓高的公寓樓。原來的居民可以免費搬進這些新公寓,而開發商可以免費出售所有新建的公寓。
更有趣的是,貧民窟裡也有學校,達拉維的識字率高達69%,是印度文盲率最低的貧民窟。
點擊開啟你的定製之旅
# 不孤旅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