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巖 施學霞
連日來,本報持續報導了周口市太康縣楊廟鄉吳楠楠、吳適可姐妹倆靠撿垃圾搜集書報雜誌建起圖書館一事,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而在焦作,針對農村中小學校圖書欠缺的現狀,焦作市圖書館採取「走出去」策略,主動在一些基層學校、兒童福利院、特教機構、社區、廠礦等處設立圖書館外流通點,滿足了讀者尤其是孩子們的讀書需求。
受惠於「館外流通點」
這所山區學校生均圖書超30冊
4月17日下午2時45分,南太行山間,沁陽市常平鄉山路平學校內,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上課,朗朗讀書聲不時響起。教室內,學生大都不多,但都乾乾淨淨,尤其是窗臺上設置的「書香小屋」,擺放著成摞的各種書籍,引人矚目。
山路平學校教室內的書籍
在「書香小屋」,不少帶著焦作市圖書館標籤的圖書十分新潮,貼合學生閱讀。說到這些書籍,孩子們也都表示「愛看」。
焦作市圖書館的圖書,為何會大量出現在沁陽這所山區學校?
「我們是市圖書館建立的館外流通點之一,圖書館每學期都會給我們配送圖書,供學生們免費借閱。」山路平學校圖書管理員毋靜說。
毋靜說,學校的圖書流通點建立近5年來,焦作市圖書館每次配送的書籍大約1000冊左右,每學期都會更換。
山路平學校流通點內配送的書籍
學校教學樓2樓的一個大房間,是學校的圖書室,門口還專門掛有「焦作市圖書館館外流通點」牌匾。在屋內,焦作市圖書館的圖書被特意放在一個專櫃內,上邊各種教輔、社科、文學等書籍種類很多。
毋靜說,焦作市圖書館配送來的圖書,他們平時都會分發至各個班級,並輪換閱讀,一般一個學期都會閱讀完畢。
山路平學校老師在整理流通點書籍
「除了焦作圖書館的圖書,也有社會上的愛心人士、沁陽市新華書店的圖書捐贈。現在我們學校的圖書存量大約5000冊,一個學生合到了30多冊。單純從圖書配比這塊來說,我們學校學生們的閱讀需求是實實在在滿足了。」她說。
設立館外流通點
焦作市圖書館在陸續鋪開
該校校長閆開介紹,山路平學校是常平鄉僅有的2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之一,但在校學生僅160人,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
「沒有流通點之前,我們學校的圖書閱讀較少,有了流通點,我們學校的圖書閱讀大為改觀。同時,在流通點的感召下,社會上關愛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也在提高,最終可以說徹底改善了像我們偏遠山區的閱讀問題。」閆開說,平時,因為一些書籍閱讀量大,出現圖書破損,圖書館都圓滿照顧解決了。
除了山路平學校,焦作市圖書館在學校建立的館外流通點還有博愛縣寨豁鄉小學。該校也位於太行山區,位置偏僻,只有40名學生。在圖書館館外流通點建立之前,閱讀圖書也是老大難問題。
也正是看到了這個問題,焦作市圖書館相關負責人說,自2011年新館開館以來,該館採取「走出去」策略,通過館外流通點的做法,盡力去滿足這些孩子們的閱讀需求。
據統計,目前,該館已經先後在修武雙廟小學、博愛寨豁小學、沁陽山路平學校、修武七賢鎮韓莊完全小學等4個山區學校建立了山區學校館外流通點,並建立了焦作市兒童福利院、焦作市特殊教育學校等2個特殊人群館外流通點,以及24個社區、廠礦、軍營館外流通點,還有32個學校班級「螢火蟲」讀書角,8個分館,定期開展閱讀推廣活動。
「通過開辦圖書館館外流通點,一方面滿足了讀者尤其是偏遠地區孩子們的閱讀需求,也讓圖書館的書籍得到了充分利用,可以說是雙贏。」該負責人說。
他說,為保證孩子們的閱讀質量,該館會及時收集「館外流通點」單位的意見,及時挑選、更新、增減圖書,「通過多方互動、交流,讓書籍活起來,把流通點這件好事做得更好。」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王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