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又一車企投身無鈷電池

2020-12-15 騰訊網

聚焦無鈷電池等前沿領域 長城汽車組建專家團

長城汽車首批「科技長城專家天團」8月3日正式亮相,長城旗下16位汽車行業專家組成「專家天團」,藉此將以用戶為中心,零距離、透明化展示科技長城的硬核技術實力。此次專家團聚集了長城在整車造型設計、動力總成、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新能源五大領域的專家。值得注意的是,專家團將聚焦無鈷電池等新能源前沿領域。

福建省推出「電動福建」建設3年行動計劃

據《福建日報》報導,為積極營造有利於汽車消費的市場環境,日前,省工信廳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電動福建」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強化產業基礎能力建設,堅持加快新能源汽車、儲能電池和新能源裝備推廣應用,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電動福建」。

廣州發布氫能產業規劃

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30)》(以下簡稱《規劃》)發布會,正式提出打造「一核、一樞紐、三基地」的產業布局,瞄準建設大灣區氫能產業中心、網絡樞紐和氫能交易中心的戰略定位。廣汽集團近日也發布了試製成功的首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Aion LX Fuel Cell,並將於年內開始示範運行。

打造「中國氫谷」濟南繪就「路線圖」

日前,由濟南市發改委起草的《濟南市氫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正式印發,旨在助力濟南打造全國領先的氫能產業應用示範基地,推動氫能產業向規模化、集群化、高端化發展,率先將濟南建設成為氫能城市。到2022年,新建氫能相關技術研發平臺3個以上,新建氫氣檢測平臺1個以上。全市建設加氫站6座以上,推廣應用公交車、物流車、環衛車等氫燃料電池汽車600輛以上,氫能產業年產值力爭突破100億元。

重塑科技常熟基地竣工 大功率燃料電池產線投產

8月3日,重塑科技常熟產業化基地竣工投產儀式在常熟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舉行。基地坐落於開發區內的常熟氫能源汽車產業園,佔地面積超過105畝。該基地將專注於氫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基地內擁有面積為12500平方米的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車間,並建有2條先進生產線,首期規劃年產能為200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

鋰電池溶劑龍頭石大勝華獲私募大佬馮柳布局

8月3日,石大勝華公告稱公司已無實控人,同時還披露了十大股東,私募大佬高毅資產馮柳管理的「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赫然在列。全國社保基金一一三組合,以及王牌基金經理周應波管理的中歐時代先鋒亦重倉持有該公司股票。鋰電池溶劑領域,石大勝華具備電池級碳酸二甲酯年產能7.5萬噸,全球市佔率高達70%,佔該領域龍頭地位。

光華科技:在動力電池後裝與福田歐輝達成戰略合作

光華科技8月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力科技與福田歐輝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動力電池後裝提升領域內開展合作,福田歐輝在其現有約4萬臺新能源車輛中,將符合後裝提升標準的動力電池包交由中力科技處置;並共同建立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網絡,保證廢舊動力電池有序回收與規範處理。

恩捷股份:鋰電池隔膜短期內不存在被替代風險

恩捷股份在互動平臺表示,到目前為止,鋰電池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下遊廠商通過材料、工藝的改進持續提升鋰電池的性能。目前鋰離子電池是消費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主流選擇,鋰電池隔膜作為保障鋰電池安全性的核心組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短期內不存在被替代的風險,公司會持續關注相關技術的發展。

濰柴動力已建成2萬套級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產線

濰柴動力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新能源技術研發和商業化落地,已建成2萬套級產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生產線,配套公司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公交車已批量投放市場。

特斯拉開始製造世界上最大的儲能電池

美國公用事業公司太平洋天然氣電力公司(PG&E)和特斯拉已經開始在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縣建設一個電池儲能項目,該項目可能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池儲能項目之一。這個182.5 兆瓦/730 兆瓦時的儲能系統將在莫斯蘭的PG&E變電站的33塊混凝土板上安裝256臺特斯拉Megapack電池。該項目定於明年初完工,計劃在第二季度全面商業化運營。

梅賽德斯-奔馳與中國寧德時代深化動力電池合作

德國梅賽德斯-奔馳與中國寧德時代5日宣布深化雙方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的合作。其中,明年上市的續航裡程超700公裡的全新梅賽德斯-奔馳豪華純電轎車EQS將配備寧德時代電池模組。同時,雙方將共同推動德國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發展。

寶馬4.9億元投入動力電池開發

日前,寶馬集團獲得了來自德國聯邦政府和巴伐利亞州6000萬歐元(約合人民幣4.9億元)的撥款用於電池研究,並計劃在慕尼黑附近的帕斯多夫建立其試驗電池生產基地。據悉,這項獲得資助的研究項目是「為電池組創建一個封閉且可持續的材料循環」,用於開發、測試和生產鋰電池。該項目旨在支持歐洲的電池生產。

華僑大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華僑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吳季懷教授課題組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研究進展。通過無燒結工藝製備的板鈦礦型TiO2介孔支架,可獲得均勻覆蓋、無孔洞的高質量鈣鈦礦薄膜。良好的能級排列以及載流子傳輸情況共同促進了器件性能的提升。最終,優化後的PSC實現了21.75%的PCE,並且具有良好的紫外光穩定性。

欣旺達上半年業績同比下滑 三季度有望迎來拐點

8月6日晚,欣旺達發布半年報。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115.10億元,同比增長6.02%,歸母淨利潤588.23萬元,同比下滑97.43%,扣非歸母淨利潤下滑0.66億元,同比下滑140.79%,基本符合市場預期。隨著全球手機大客戶新機型的發布,公司消費類業務到三季度有望迎來持續增長。

廈門鎢業旗下廈鎢新能正式「叩門」科創板

廈鎢新能8月4日披露招股說明書顯示,擬募資15億元用於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廈鎢新能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前身為廈門鎢業下屬的電池材料事業部。

相關焦點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3期:「百萬英裡電池」來了!時間就在9...
    山東: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產業聚集區日前,山東省工信廳發布《山東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3年,在山東省重點區域打造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產業聚集區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8期:特斯拉「百萬英裡」新電池系與...
    這一合作有望在特斯拉「電池日」上宣布。此前有報導顯示,特斯拉發明了一種新的電極技術(單晶鎳鈷鋁電極),能讓電動汽車的全生命周期續航裡程達到100萬英裡(160萬公裡),並使電池成本降低到100美元/KWh以下,讓特斯拉的電動車售價能低於燃油車水平。這一電極技術離不開加拿大電池專家傑夫·達恩,以及特斯拉收購的麥克斯韋(Maxwell)的工作。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5期:中國電池企業成歐洲香餑餑 大眾...
    這一合作也成為梅賽德斯-奔馳致力於實現其「2039願景」碳中和目標的又一重要裡程碑。電站採用寶駿E100、寶駿E200研發階段的退役動力電池搭建,這一創新探索,開啟汽車企業經濟轉型新賽道。布局10GWh動力電池基地國軒高科柳州合資公司落地國軒高科將在柳東新區投資建設1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並向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多車型平臺提供適配的動力電池系統。
  • 替代鈷電池成主流?無鈷電池未來通向何處?
    月,格林美及下屬公司與嘉能可就動力電池原料粗製氫氧化鈷中間品的採購和雙方長期合作等相關事宜籤訂了戰略採購協議。原協議申明未來五年(2020—2024),嘉能可將向公司供應不少於61,200噸鈷金屬的鈷資源(粗製氫氧化鈷原料)。如今,雙方不僅延長了合作期限,採購數量也增加了一倍多。當下,新能源汽車正在顛覆世界汽車工業的格局。未來,作為車用動力電池關鍵原料之一的鈷資源將成為全球戰略性緊缺資源。快速發展的新能源市場對鈷資源的需求增量巨大。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0期:電動車PK燃油車的拐點將至?
    36場主題報告演講從動力電池材料、動力電池的開發及應用、動力電池發展的思路、動力電池測評標準,未來數字儲能技術等話題切入,對鋰電池產業技術的發展進行全方位解析和探索。LG化學是韓國最具代表性化學企業,目前,該公司已是大眾、通用、福特、戴姆勒、沃爾沃等多家車企的電池供應商。福特和寶馬召回PHEV 三星電池或為「根本原因」8月11日,福特曾宣布因為車輛存在起火風險,將召回Kuga PHEV,福特告知車主不要使用電源為車輛充電。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1期:首個嘗鮮國產200萬公裡續航電池...
    插混起步 比亞迪將為福特供應動力電池日前,工信部官網公布的一組福特銳際PHEV車型申報圖顯示,其動力電池來自西安眾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這正是比亞迪旗下全資子公司。據悉,這次是比亞迪首次與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達成電池供應協議。有外媒預測,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不排除福特進一步擴大使用比亞迪電池,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以及純電動車型。比亞迪「黑科技」刀片電池在重慶璧山量產長96釐米、寬9釐米、高1.35釐米的單體電池,通過陣列的方式排布在一起,就像「刀片」一樣插入到電池包裡面。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蔚來100kWh電池方案發布 寧德...
    據悉,領湃新能源屬於上市公司達志科技旗下的動力電池板塊,於2020年4月研發成功第一款產業化電芯,研發中心也將於今年年底開始逐步投入使用,以滿足產業化項目、前瞻項目研發需求。  寶鑫電子三期一段年產5000噸鋰電銅箔項目投產近日,靈寶寶鑫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三期一段年產5000噸鋰電銅箔項目順利開機投產。
  • 鈷材料價格一度瘋長,動力電池企業試圖找到無鈷路徑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大幅退坡,讓車企和動力電池企業皆受到衝擊,主機廠紛紛進一步壓縮動力電池成本,這對動力電池供應商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作為電動車鋰離子電池的關鍵原料,鈷材料由於資源稀缺性,加上不少寡頭礦產公司正在大量囤積鈷,價格不斷上漲。
  • 前瞻鋰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期:全球最大鈷業公司叫停全球最大鈷礦...
    嘉能可是全球有色金屬行業的「統治者」,在能源產品和金屬磁軌2大板塊有廣泛布局。其中金屬礦產主要包括銅、鋅、鈷、鉛、鎳、鐵鉻合金、金、銀等,在鋅、鈷、銅3個領域最具統治力。過去5年中,他們先後通過產量控制和貿易控制,成功使鋅、鈷、銅的產品價格從低位開始不斷攀升,其中鋅和鈷的價格掌控堪稱經典。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12期:為國產特斯拉做準備!LG化學4.17...
    今年9月下旬,LG化學曾與特斯拉達成採購協議,雙方商定,未來國產版的特斯拉Model3將使用南京LG化學生產的NCM811動力電池。LG化學南京工廠於2018年7月籤約落戶,10月開工建設,總投資20億美元,主要生產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和小型電池。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23期:2020年第一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
    2020年第一批新能源車推薦目錄:磷酸鐵鋰電池回暖日前,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20年第1批)》,共有140款車型入圍,其中純電動車型135款,插電車型年產10GWh 國軒高科電池項目落戶柳州1月18日,國軒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年產10GWh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正式落戶廣西柳州市柳東新區。國軒高科成立於1995年,並於2015年5月成功上市,是中國動力電池產業最早進入資本市場的民族企業,經營範圍包括鋰離子電池及其材料、電池、電機及整車控制系統的研發等。
  • 從能量密度競爭中回歸:動力電池進入無鈷時代?
    然而當前動力電池產業對魏軍隊建設的影響不如王傳福。比亞迪葉片電池已經量產,而蜂窩能源的無鈷電池離量產還有一年的時間。從長遠來看,中國動力電池的霸主寧德的評價完全不同,後者帶來了更大的衝擊波。NCM811電池的鎳鈷錳比為8:1:1。因為鈷很貴,他約佔動力電池總成本的10%。同時,相關數據顯示,按照之前電動汽車的發展速度,如果不考慮回收利用,全球鈷將在消耗殆盡。因此動力電池巨人正在開發鈷的替代品。令人驚訝的是,第一家發布無鈷電池的公司是成立僅兩年的蜂巢能源公司。蜂巢能源成立於。有人認為蜂巢能源的目的是在特斯拉電池日釋放無鈷電池之前製造影響力。
  • 繼首發無鈷電池後,蜂巢能源電池日還釋放了哪些信號
    圖片來源:蜂巢能源官方01.電池熱失控系統性解決方案2020年,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安全事故頻發,全球範圍內多家車企因電池安全問題啟動召回程序。動力電池安全問題已成為橫亙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製圖人:億歐汽車分析師 樸正浩在材料層級,蜂巢能源無鈷產品率先落地,其在「去鈷」的同時,提升了動力電池的安全性。
  • 前瞻鋰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1期:從動力電池到造車 2家外企欲聯手搶...
    目前國內電池企業中,真正具備車規級的生產研發製造管理能力的企業不超過5家,而LG化學、三星、遠景AESC、吉利衡遠、蜂巢能源等一系列具備車規級開發製造能力的企業的的回歸和介入,將會推動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進一步迭代升級。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國產兩巨頭「嘴炮戰」白熱化
    《氫燃料儲能產業規劃》將發布 氫燃料車迎發展機遇 據《科創板日報》消息稱,氫燃料儲能產業規劃正在開展編制工作,預期將於2020年內發布。根據《規劃》,2025-2035年期間,加氫站和氫燃料車均有程度不同的規劃建設/生產數量。
  • 中國科學院黃學傑:動力電池無鈷正極材料的技術研究
    正式講之前,我先說一下我工作的兩個地方,第一個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固態離子學研究組,我在那裡工作30多年,從組員到組長,主要是從技術研究做到應用研究,往產業轉移技術,支持產業的發展。做無鈷也做得比較早,97年我發的文章,活是96年幹的,那個時候是把無鈷的鎳酸鋰搞清楚。待會我講25年之後,無鈷鎳酸鋰有新的變化。
  • 深度報告:動力電池未來幾何?
    全球範圍看,歐洲本土系蓄勢待發,有望成為中日韓之後的第三大動力電池產業集群。 【報告正文】1。 汽車電動化加速帶來動力電池發展機遇 1.1 長期看,汽車電動化趨勢毋庸置疑 環保要求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
  • 從能量密度競賽中折返:動力電池跨進無鈷時代?
    蜂巢能源背後的老闆是長城汽車,所以也有人稱是魏建軍發動了無鈷電池衝擊波。有意思的是,王傳福和魏建軍,南北對峙多年的自主品牌車企,已經由過去的發動機、變速箱的競爭,變成了動力電池的競爭。然而,對眼下動力電池產業的衝擊,魏建軍畢竟不如王傳福老道。
  • 新能源車的動力電池回收是個偽風口?
    圖片來源:車東西8月1日,《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正式實施,媒體大肆宣揚動力電池退役潮即將到來的氛圍,而車企、電池廠,以及環保產業相關企業則也紛紛高調布局,動力電池回收領域一時間人頭攢動,好不熱鬧。
  • 全球動力電池戰場「風起雲湧」
    另一方面,國際動力電池大單接連落地,包括中日韓電池領先企業都獲得了大額訂單,表明國際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在升溫。技術方面,在德國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79家中國鋰電企業組成了最大的外國特遣隊,向全球展示其最先進的產品和技術。其中,寧德時代推出了全新的CTP高集成動力電池開發平臺、超級快充技術、超長電池壽命以及電池自加熱&BMS技術等硬核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