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2020-07-26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對於家長來說,孩子的每一個小變化都像是一個裡程碑一樣值得記錄,不管是第一次看著媽媽微笑、第一次咿咿呀呀的說話還是第一次翻身、第一次走路……孩子的每一個「第一次」好像都會為父母帶來無限的喜悅!

不過,孩子的「第一次」也是很多父母的「第一次」,那麼如何應對就成了考驗家長的一個個小難題了。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孩子在4歲前可能會遇到的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你做好準備了嗎?

第一次做家務

一兩歲左右寶寶就會因為好玩而「第一次」模仿家長「做家務」,拉著拖把滿屋子跑、把疊好的衣服翻出來再團起來「假裝」疊衣服……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就是在「胡鬧」,所以會在孩子第一次做家務時制止甚至吼孩子。還有些家長心疼孩子,覺得「用不著讓孩子做這些事」,所以總是拒絕孩子做家務的想法。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馬蒂·羅斯曼教授在經過25年的跟蹤調查後得到了一個關於孩子做家務的研究結果:

他和研究人員發現:如果一個孩子從3、4歲的時候開始做家務的話,他們未來更有可能比同齡人在人際關係、學習、事業和經濟能力方面擁有優勢。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古時候就已經有「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名言警句,前段時間,教育部還印發了《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將勞動課變成了大中小學的必修課。作為家長更應該從孩子第一次做家務的時候就鼓勵他,並且安排一些他可以勝任的小家務任務,讓孩子從小就體會到作為家庭成員應該負的責任。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第一次闖禍

從孩子學會爬開始,就會越來越好動。而且4歲前孩子要經歷大運動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等一系列運動類敏感期,所以孩子會格外熱衷於做一些翻東西、亂跑亂跳、扔東西等動起來的活動。

好動的孩子難免會有「第一次」闖禍的時候,也許是碰倒了凳子、打碎了花瓶或者弄撒了牛奶……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但如果家長抓住這樣的小事,狠狠地批評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害怕「犯錯」,或者說害怕「承認錯誤」。這時候孩子就可能會為了不被批評而去說謊

家長的教育應該溫和一點、簡單一點,要告訴孩子做錯的是「亂跑、亂跳」,而不是抓住結果批評孩子闖了禍。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第一次發脾氣

孩子在2-3歲時會開始萌發自我意識,明確了「我」的存在,並且進入「寶寶叛逆期」,很可能會有第一次發脾氣的經歷。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會因為想要得到認同而發脾氣,家長不應該因為寶寶發脾氣就覺得孩子「不聽話」、「欠收拾」。而是應該適當的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適當讓寶寶試一試自己做決定

孩子第一次發脾氣,也就是第一次感受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就應該要教孩子如何正確表達和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尤其是要接受孩子有脾氣這件事。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第一次自己睡覺

如果按照孩子的生長規律來看的話,3歲前孩子可以和家長同屋不同床,3歲後就可以和家長分房睡,不管怎麼樣都需要經歷第一次自己睡覺

其實,很多家長在打算讓孩子獨立睡覺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孩子不敢一個人睡怎麼辦?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家長可以提前和孩子說好,告訴他:「自己一個房間睡覺是長大的表現。」,家長還可以每天給他講好睡前故事,等孩子睡著之後再關燈離開,等孩子適應了自己睡覺之後也就不會一直害怕了。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除了這些第一次之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會有無數的第一次是需要家長用心陪伴,用心對待的。

給大家分享一套適合1-4歲孩子的《寶寶成長第一次》繪本。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這套繪本選擇了寶寶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闖禍、第一次自己睡覺、第一次自己克服困難、第一次做家務、第一次發脾氣、第一次被欺負、第一次走丟作為故事的8個主題通過這些成長瞬間的小故事,教寶寶勇敢、積極的面對人生中的第一次。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故事是以小老鼠喬治為主角,他和很多孩子一樣,喜歡吃糖但是不喜歡刷牙、生病時害怕看醫生、晚上不敢自己一個人睡覺……


孩子4歲前,這4個成長中的「第一次」很關鍵,你做好準備了嗎?


但喬治並沒有一直逃避,他在故事中勇敢的完成了第一次刷牙、第一次自己睡覺、第一次自己克服困難……在這樣貼近生活的故事中,孩子會很容易有代入感,更容易從書中學到好的習慣、養成好的性格。


這裡是水兒媽媽育兒分享,在這裡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往期文章:

孩子學拼音時分不清「p和q」?我用一個小故事,一下子讓娃記住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抓住2-8歲關鍵期,多做這幾個練習

為什麼要給6歲前的寶寶看「翻翻書」?除了好玩,這4個好處更實在

相關焦點

  • 孩子入園前,家長要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入園焦慮的產生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正處於習慣、性格等多種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而且又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生活,幼兒園好比一個小社會,當孩子第一次步入社會一定會出現諸多不適,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孩子產生入園焦慮。
  • 孩子最好4歲前跟父母分床睡,除此之外還要做好這4個方面的準備
    我們大家也都知道的,寶寶小時候都是跟父母或者跟著老人睡,隨著年齡增長需要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就是這個時候要讓寶寶與大人分床睡了。那麼問題就來了,寶媽們可否知道孩子幾歲分床睡,對孩子比較好?想必這也應該是困擾諸多寶媽的一個大問題,專家表示跟寶寶分床較佳的時間段是在3-4歲的時候,過早或者過晚的話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提升孩子「數學思維」,6歲前的這4個關鍵階段,你都抓住了嗎?
    大家好,這裡是關注孩子成長問題,讓孩子放心成長的囡囡育兒筆記。一項對35000名美國、加拿大以及英國的學齡前兒童的分析表明,從小培養孩子數學技能,能讓他們擁有巨大的優勢。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顯而易見的一個好處,就是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學習數學這一門學科的時候會同齡的孩子更輕鬆,同時取得好成績。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孩子從小養成的思維模式,如:更強的邏輯思維、歸納總結能力、觀察性、分析性、判斷性力、創造性。
  • 幼兒園新生開學,家長要做好4個準備,別耽誤了孩子
    ,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身體成長和幼兒園生活。安安媽覺得老師的做法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自己沒有在孩子去幼兒園之前教他一些東西,導致孩子不知道怎麼做,家長確實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於是,安安媽也開始重視了對孩子的入園前教育。重視孩子的入園前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並不意味著老師就要負全責,家長也必須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
  • 6歲前孩子4個階段最關鍵 父母「錯愛」將誤一生
    (2)沒有快樂的童年  心理學認為,他所有的古怪行為,都可以從他的童年經歷中找到答案。  1993年在「當代傳奇」頒獎禮上,他說:「我根本沒有童年。沒有聖誕節,沒有生日。那不是一個正常的童年,沒有童年應有的快樂!」  他的父親在他5歲時,將他和4個哥哥組成「傑克遜五兄弟」樂團。
  • 產前做好這4個準備,連醫生都會誇你聰明,你知道都是啥嗎?
    導讀:產前做好這4個準備,連醫生都會誇你聰明,你知道都是啥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產前做好這4個準備,連醫生都會誇你聰明,你知道都是啥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第一次約會時,女人會從這4個方面「考察」男人,男人請做好準備
    所謂知己知彼,只有了解女人在第一次約會的心思,才能按照這個心思進行準備,儘可能地給女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次約會時,女人心理有這4個「小九九」:01他的外表怎麼樣? 帥氣、高大的外表是加分項,但如果男人實在不具備,女人一般也不會強求的。
  • 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前,家長要做好這4個準備,娃才能更快適應
    孩子進入幼兒園學習前,家長要做好這4個準備,娃才能更快適應有的父母因為要忙於工作,所以在孩子2、3歲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這個時期的孩子還很小,過早的就把他們送到幼兒園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 孩子應該3歲還是4歲上幼兒園?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也不行
    關於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一般分為3歲和4歲兩種,有的家長認為3歲的時候孩子的大腦基本發育完成,也有的家長就覺得三歲早了一些,多讓孩子玩一年,4歲的孩子發育更成熟一些再上幼兒園更好。但其實從專業的兒童教育的角度來看,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主要取決於能力而並不只是看年齡,不滿足這3個要求幾歲上幼兒園也不行。
  • 記憶力發展黃金期是2-4歲,3個方法讓孩子超群,5歲前培養
    導讀:記憶力發展黃金期是2-4歲,3個方法讓孩子超群,5歲前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記憶力發展黃金期是2-4歲,3個方法讓孩子超群,5歲前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擔心娃在幼兒園照顧不好自己,家長就多操點心,做好這4點準備
    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寶寶第一次脫離家長的照顧,而且還要融入集體,家長擔心寶寶不適應,擔心他的安全,是完全合理的。結果妙妙開學後,當媽的表姐被秒打臉,雖然一個人在家清閒自在,可是一顆心卻定不下來,不停地想女兒在學校裡會遇到哪些問題,接女兒回來後,也會問個不停。可是妙妙僅僅是一個不滿四歲的小女孩,很多問題根本就答不上來,能答得也說得語焉不詳。
  • 智商高的孩子,這4個特徵很明顯,4歲前就能看出端倪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這4個特徵很明顯,4歲前就能看出端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這4個特徵很明顯,4歲前就能看出端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在孩子的3-6歲,請做好這關鍵的4點
    3~6歲的孩子正處於所謂「精力旺盛年齡」,身體的一切機能都生氣勃勃地向各方面開始發展。他們喜歡與人親近,喜歡接觸社交生活;只不過富有傲慢、自信和獨立的反抗意識而被人認為喜歡反抗。他們非常喜歡任何事都嘗試,不論是錘子、剪刀、鞦韆或三輪車,他都可以自如地玩耍或使用。對他們來說,這世界上的事仍然多半是陌生的,為了想了解,他們會不厭其煩地去追究,並且有股窮追不捨的精神。
  • 孩子是否聰明,3歲前的4個表現就能看出來,全中的孩子是天才
    導讀:孩子是否聰明,3歲前的4個表現就能看出來,全中的孩子是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是否聰明,3歲前的4個表現就能看出來,全中的孩子是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請告訴孩子:初一太關鍵,必須做好這4大準備!老師和家長好好看
    孩子小學畢業前後,要經歷一個「小升初」的適應過程。「小初過渡」順利與否,直接影響著孩子升入初中後的學習和成長。因此,每位家長都要對孩子升入初中後將要面臨的變化有所了解,並做好相應的準備。下面是我們給家長的4點建議和準備,請大家為孩子收藏,並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 孩子吵著養寵物?飼養前須符合4條件,做好7大準備
    大多數幼兒都喜歡和小動物玩,但這並不代表小孩適合養寵物。1~3歲的孩子還在學習認識這個世界,沒有足夠的認知能力可以養寵物,除非家中原本就有寵物,否則要讓孩子飼養寵物,最好等孩子滿5歲以後再說。養寵物前應檢視孩子是否具有吃飯、倒水、用毛巾擦乾身體、洗澡衝水、用梳子梳頭等生活技能,確保孩子有能力照顧寵物。寵物吃喝拉撒睡的特性與人不謀而合,幼兒可以從照顧寵物的過程練習自己需要的生活技能。當孩子有能力照顧寵物,養寵物才有意義。4.具備一定的心智成熟度孩子的心智必須具備一定的成熟度才能好好照顧寵物,並從中獲得啟發和成長。
  • 3歲就該上幼兒園了嗎?園長:沒做好這些準備,4歲入園也是受罪
    帶孩子的辛苦家長都深有體會,每個家長都盼望著早點把孩子送入幼兒園,什麼時間送孩子上學呢?大多數家長都選擇在孩子三歲的時候,這個年齡送上孩子上幼兒園,在家長心裡就是最準確的時間。但三歲真的是送孩子上學的最佳時間嗎?
  • 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該如何做好引導工作,這4件事很重要
    每個人的一生當中,都會經歷很多個第一次。對於所有孩子來說,第一次有太多無法抹去的回憶,而第一次鬧出的笑話,也是記憶深刻的。女兒第一次來月經,媽媽該如何做好引導工作,這4件事很重要!而且女孩來月經時間有早有晚,當女孩看到身邊的同學都來月經了,而她卻沒有,可能就會心生恐懼,媽媽們提前做好科普工作,能夠減輕女孩的心理負擔。如果月經16歲還沒來,最好帶孩子去檢查下。
  • 孩子出生的前幾個月我遇到了4個棘手的問題,新手媽媽提前準備
    懷孕的時候總以為生完孩子就可以卸貨了,生完了之後才發現,原來生孩子才是真正困難的開始。累不是從懷孕開始,是從生孩子開始。和帶孩子相比,懷孕的那段時間真的是人生中還比較幸福的階段。嬰兒的難帶大部分集中在小月齡寶寶,也就是半歲前的寶寶身上。
  • 升入小學前,孩子要做好這4種準備,上小學後更容易適應
    孩子馬上就能上學了,家長都會非常開心,因為這意味著孩子向著優秀又邁出了一步。同時,家長也會非常擔心,害怕孩子不能適應小學的學習方式,於是拼命的教孩子學習識字。但是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做好知識儲備這麼簡單,還需要具備適應校園生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