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鬼畜的抖肩舞又火了。
抖音、B站、微博上,幾乎所有高校都聞風而起,在各自的官方帳號po出了翻拍版本,演員均為各自學校的戲精學生,故事情節也做了本地化改編,但依舊沿用原版視頻《coincidance》的魔性音樂和抖肩舞。憑藉洗腦的節奏和搞怪的面癱表演,這支舞很快引發了翻拍狂潮,一時間風頭無兩。
為什麼說抖肩舞「又」火了呢?因為這首歌及其抖肩舞MV早在2017年就發布了,當時在Youtube上就火爆了一陣,國外網友也紛紛表示很上頭。
隨後臺灣一家醫院的醫護人員對此進行了翻拍,隨著視頻的流傳,越來越多人發現了舞蹈的魔性,平日裡嚴謹的科研工作者、教師、職場人士,都開始「抖」了起來,這是抖肩舞在中文網際網路世界的第一次大面積傳播。
點擊播放 GIF 1.9M
點擊播放 GIF 0.5M
時隔兩年,這支舞又開始火爆,是源於11月初西安一所高校舉行視頻大賽,其中一組參賽選手通過翻拍這首《Coincidance》獲得了特等獎,後視頻被發布到社交平臺,藉助娛樂號投稿的方式獲得了曝光。
身為資深網絡衝浪選手的大學生們,自然迅速get到這波潮流,這就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各種版本。原版視頻目前在B站播放量已經達到358萬,彈幕中「慕名而來」、「萬惡之源」、「萬佛朝宗」頻頻刷過,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一支舞蹈多次引發病毒式傳播,可見是多麼有毒。在TOP君看來,這其間的原因有三:
輕快動感的節奏、簡單易學的動作,使得它有快速被大量複製的可能性。縱觀以往的「江南style騎馬舞」、抖音海草舞等,都具備這個特點。
毫無表情的面癱式表演、「突然出現」在任意場合的快閃式形式(歌名「coincidance」是「coincidence」的改寫,後者有「巧合」、「突然降臨」的意思),本質上是一種荒誕藝術。原版視頻中,外交官因為加入了抖肩舞就取消了戰爭命令,這想想也是太滑稽了。用這種無釐頭的方式去解構複雜的命題,譏諷間夾雜著無奈,這迎合了當代青年人的群體情緒—— 既然都這樣了,那就不如跳舞吧!
歌詞的故事性和畫面的任意性,為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發揮空間。每個高校翻拍基本都會通過改編歌詞來展現母校獨有的風景、建築和校園生活,其間也穿插著極易引發共鳴的大學生圈層文化。像華中科技大學翻拍的視頻中,就被知乎網友扒出來很多梗。
既然抖肩舞為大學生提供了創作空間,自然也可以為品牌提供發揮的餘地。而且,它擁有可以感染年輕人的情緒和藝術形式,不失為品牌IP人格化、品牌與年輕人溝通的好途徑。
1)品牌植入
原版視頻中,場景從印度家庭、荷蘭車站切到德國、波蘭景區,空間跨度極大,高校的翻拍視頻中也是圖書館、宿舍、教室等多場景切換,所以可以通過設置大量有趣的場景來植入品牌。且前文也提到」coincidence」意味著場景的任意性,因此基本不會有生硬突兀的感覺。
在具體編排情節的時候,可以通過場景、或者演員的穿著、道具,為品牌做露出展示。四川大學的翻拍版本中,女主角因為極富表現力受到網友好評,她的著裝和身前掛的玩偶就被很多觀眾詢問。
此前抖音平臺也發起了一個#c位抖肩舞#話題,汽車維保品牌「德車車」就順勢做了一波營銷,視頻中小姐姐在汽修店裡,手持扳手跳起抖肩舞,精準傳達出品牌信息。
去年年4月,達能集團旗下高端水品牌Aoraki也通過集結高顏值KOL,在地鐵出口、共享單車上跳「抖灰舞」,傳達品牌的「環保」、「純淨」概念。
2)利用歌詞講述品牌故事
現有翻拍中基本上都採用「原版音頻+改編字幕」來講述自己獨特的故事,如上文中華科的例子,通過改編歌詞,展現出「關山口男子職業技術學院」的獨特風貌,詼諧有趣且沒有違和感。
上個月《野狼disco》正火的時候,滴滴也通過改編歌曲的方式宣傳「安全出行」,並在微博發起#安全帶disco#話題挑戰賽,獲得了6987.4萬閱讀和3.2萬討論量,為品牌贏得了關注度和美譽度。
3)品牌聯合互動,battle舞技
原版視頻以兩位熱愛跳舞的青年——「Kiki」和「Chuchu」為主線,講述他們battle舞技、逐漸成為舞蹈屆idol、並感染身邊親朋好友乃至外交官的故事。
這個故事藍本為品牌互動提供了很好的框架。品牌兩兩battle,並呼朋喚友,可以上演一出如同當初「杜蕾斯表白」的戲碼,聯動引爆社交話題。
若是同集團的子品牌,有與視頻角色呼應的「親緣關係」,就更能如德芙般順滑地套用這個模式了。
此外,這些tips也適用於校招時期的企業文化傳播,通過歌詞講述企業文化、介紹部門和職位,並有舞蹈和互動來展現職場、員工風貌,可以很好地贏得學生群體好感。
以上就是TOP君拋磚引玉的幾個建議,寒冬將至,這波流行在學生群體的熱潮是時候出圈了,品牌們快「抖」起來吧。
點擊播放 GIF 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