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問我:孩子上私立「貴族學校」好,還是上公立「普通學校」好?並且說很糾結,要我回答一下。
為說理嚴謹起見,文章開頭之前,首先明確兩個前提。
第一,題主所謂的私立學校應該定位為學費很貴的那種,即是俗稱的「貴族學校」(下面提到的私立學校,專指此類),而一般大多針對農民工子弟的私立學校不在此列,因為這類學校的學費遠遠比不上「貴族學校」。
第二,所謂的教學質量,應該理解為狹義的教學指標,即是考試成績,換言之,就是優秀率或升學率。
其次才來分兩個問題分別作出下列分析。
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教學質量高嗎?
這個問題,不可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目前大多數私立學校而言,一般情況下,私立學校要比一般的公立學校教學質量高,但不排除有不少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也是槓槓的。遠的不說,在筆者身邊,尤其是所在的鎮街,有幾所小學是實打實的名校,是被群眾廣泛認可了的。
那麼,為什麼私立學校比一般公立學校教學質量要高?
我認為是由下面幾個因素決定的。
第一,私立學校的辦學條件和師資力量都是很好很強的,這就為其教學的高質量提供了保證。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辦學也是一樣的。優越的辦學條件和強大的師資力量,都是靠大手筆投入換來的。他們不但花巨資建校舍、買設施,而且還不惜重金高薪聘用優秀教師。這是保證教學質量的硬體和軟體,也是他們為什麼能夠吸引到那麼多人選擇去讀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私立學校的辦學有更大的自主性,教育教學理念也比較先進,因此在教學的管理上更為貼近教學實際,更具科學性。
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管理,使之更能發揮教育教學的主觀能動性。為吸引生源,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保障教學成績兩方面,不少私立學校兩手都抓得不錯。當然,也有少數學校會偏向後者,因為它才是目前判定教學質量的關鍵。
第三,私立學校對教師的管理、考核、評價和獎罰更加嚴格,並且以教學成績作為第一指標。
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重罰之下必少惰人。教好了會有重獎,教不好會丟飯碗。教學壓力和重金獎勵之制度下,學校教師工作的責任心和積極性得以充分發揮,加之他們原本就是教師中的「佼佼者」,所以出好成績是理所當然的。
第四,過去政府特別照顧和支持,允許其「掐尖」招生,和之後出現的招生的「良性循環」,這是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一般情況下,生源是決定教學質量的最關鍵的要素!之前政府為吸引社會力量參與辦學,都分別給了不支持,最關鍵的支持就是「默許」其可以「掐尖」招生。這雖然在近幾年飽受質疑,但過去一直以來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對公立學校而言是極大的不公平的。當然,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從去年開始,小學取消面試釆取搖號,小升初取消「掐尖」招生改用搖號,這種情況有所改觀,但政府對私立學校的支持,以及他們之前靠「掐尖」等換來的種種優勢和成功的品牌建設,其影響是深遠的,不會因搖號而在短期內完全消失效果。
第五,私立學校大都很會做廣告宣傳,且已深入人心,形成共識。
在好成績面前,私立學校往往不談「掐尖」招來的生源「收入」,而是強調優質的「產出」。這就很容易「誤導」人輕易地認為他們的教學質量是靠先進教育理念、大手筆建設投入、高薪聘請名師和先進教學管理等等而得來的,因而就「理所當然」地認為他們的教學質量真的很「牛逼」。
其實,私立學校所謂的「高的教學質量」,起碼超過60%以上的原因是受益於「掐尖」招生的「政策福利」的。這個反而是我們的家長所容易忽略的。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送孩子去讀很貴的私立學校?
這種情況,第一,需要結合公立學校來一起談。
實質上,自從私立學校出現的那一刻開始,他們就與公立學校形成了一種不公平的競爭,而競爭往往又是「此消彼長」的。過去尤其是私立學校出現之初,他們佔盡了辦學的天時、地利和「人助」(政策支持)的條件,短期內就把一般公立學校給「打趴下」去了,這是事實。
這樣,就直接影響到家長的選擇。在家庭經濟允許的前提下,要在兩者作出一個選擇,私立學校就有了「天然」和「人為」的兩重優勢,所以,人們選擇放棄公立學校而選擇私立學校,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家長們的幾個主觀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①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中國家長們對子女教育的普遍願望,而選擇一所教學質量高的學校,無疑是實現這種願望最好的途徑。
②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已發展到了極為高級的階段。尤其是那些祖輩幾代人都沒有良好教育條件的家庭更是如此。為了孩子的未來,家長們肯花血本而在所不辭。
③盲目的從眾心理和虛榮的攀比心理。在條件允許下,別人的去了自己的不去就非但很「說不過去」,而且也很「沒面子」。這又是很重要的兩個原因。
最後,給家長們的三點建議。
當我們要在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作取捨的時候,還應該考慮一下下面3點建議:
①看清本質不肓從。要充分了解和對比自己所擁有的「非公即私」的兩個選擇。若孩子就近入學的公立學校是屬於有口皆碑的好學校,就沒有必要選擇私立。若不是,才退而其次選擇私立。
②量力而行不攀比。私立學校學費超貴,對於一般家庭是不小的壓力,切莫為了所謂的「面子」而苦了「現實的自己」。
③尊重孩子不迷信。既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又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並最貴就是最好的。孩子喜歡的願意的,或許才是最適合孩子的。
結論
學校教育作為孩子成才的重要條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儘管如此,但決定孩子成才的關鍵因素還是孩子自身的「素質」所決定的。這裡的「素質」,可理解為孩子的天資和後天努力。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不少從普通學校走出來的優秀孩子,就是明證!
深度丨「補課剛需」與「禁止在職教師有償補課」之間的悖論邏輯
以「愛的名義」,還有多少「不當教育」,正在毀掉我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