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黑森林 Into the Woods(2014)
黑森林有一個村莊,三個經典童話按照既定脈絡展開:飽受壓迫的灰姑娘(安娜·肯德裡克 Anna Kendrick 飾)想參加國王的舞會,但是壞心眼的繼母和姐妹們想盡辦法折磨她;傑克(丹尼爾·赫特斯通 Daniel Huttlestone 飾)將那頭不再產奶的白色乳牛當做朋友,而媽媽卻命令他將牛賣掉;小紅帽(莉拉·克勞馥 Lilla Crawford 飾)裝滿好吃的麵包,一蹦一跳朝著外婆所在的黑森林深處走去。小紅帽剛剛離開,邪惡的女巫(梅麗爾·斯特裡普 Meryl Streep 飾)突然出現,她對麵包師(詹姆斯·柯登 James Corden 飾)施以可怕的詛咒,除非他在三天後能準備好四樣東西:白色乳牛、紅色鬥篷、金黃色頭髮以及黃金鞋。在命運的驅使下,童話人物聚首黑森林
突然想起一句歌詞「童話裡都是騙人的」;這部電影告訴我們灰姑娘和王子相愛了,但最後還是分手了,原因是王子見一個愛一個;小紅帽雖然把狼引來了,但她自己卻唱看到了更美好的東西,好奇害死貓啊;巨人捕手傑克一再偷東西,殺了男巨人,最後還把人女巨人也殺了,是不是很殘忍。最令我深刻一幕的就是幾個人一直在推諉究竟是誰的錯,推來推去最終還是開局每個唱的wish,希望這個希望那個,為了實現願望不擇手段,充滿欺騙、暴力,所以最後結局告訴我們想要實現願望一定要付出代價的。
劇情不停神轉但就是沒想到在復仇的巨人出現後竟然還更加狂放的起來…兩小時的片簡直用完了兩天的表情quota…得童年多孤獨缺愛才會對童話這麼大仇?ps.女巫目送女兒和情人離去時的那段唱出大王心聲無誤, 最近很流行扔石頭以小秒滅大嘛!囧尼大灰狼也太醬油了。黑童話我最喜歡!梅姨演的好精彩,裡面的音樂也很贊。開篇略微無聊可是後面越來越好看。唯一不太喜歡的是小紅帽長了一張邪惡的臉。
其實,電影處處在講道理,在勸世。小紅帽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沒有經受住德普大灰狼的誘惑,造成了人生慘劇;傑克媽媽要求傑克去鄰村集市賣掉已經老到不行的奶牛,以便迷惑買主獲得高價;灰姑娘的王子接連三天晚上和她跳舞竟然認不出灰姑娘的模樣,同一件事竟然可以發生三次?不禁讓我懷疑起了王子的智商;王子拿著不水晶的金鞋子尋找灰姑娘時,為了讓女兒穿進那隻鞋子狠心切掉女兒腳趾頭的後媽縱然是夠了,灰姑娘做了人生大贏家之後為什麼還要啄瞎人家的眼睛,腳趾頭都被切掉了,這樣真的大度嗎?不知不覺勸世變成了吐槽。
故事開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麵包師想生猴子,傑克小夥想牛有奶,灰姑娘想去舞會。結局怕人看不懂還扣上了高大全的標籤說要得到夢想就要失去一些東西之類的。然後影片使勁的想黑主角們,不僅僅是王子公主沒能在一起的問題了,主角們本身也有各種道德問題。傑克小哥窮就算了,爬上去了還一而再的偷東西。然後麵包師各種騙傻傑克。小紅帽自己吃了多少不給錢的麵包。每個人都有問題所以最後是會遭到報應的。
這是個發生在黑森林的故事,故事裡,每個人物都是一個線團,他們按照各自的軌跡前行,糾結,相遇或是別離。我從客觀矛盾和主觀意願來分析。 麵包師夫婦沒有孩子,就好像樹開花不結果,這客觀上是不自然的。於是他們想要知道為什麼沒有孩子,怎麼才能有孩子。這是主觀意願。然後梅姨出現,給了答案和方法。夫婦就磕磕絆絆進入森林了。這是完全成年人的狀態,矛盾不可忽視,連主觀意願也是順應矛盾而存在的。這是人類的發展階段,謂之成熟季。
和繼母以及姐姐們生活的灰姑娘,得不到父母姊妹的親情,青春少艾渴望愛情而沒有機會。就好像一個人渴了沒有水喝。這構成了一個客觀上的矛盾。她希望參加哪怕一夜的王子舞會,這是主觀上解決矛盾的意願。然後她禱告,被施予魔法,有了舞裙和鞋子,要步行穿過森林參加舞會。這是人的成年初期——矛盾和意願糾纏不清,這是及其重要的分叉路口,謂之成年。
梅特爾·斯特裡普繼續著她的搶鏡表現,顯示了自己寶刀未老,什麼都可以玩得轉的能力。約翰尼·德普的"醬油"大灰狼仍延續著蒂姆·伯頓作品中神經質質、舉止略微浮誇的形象,也很驚豔。其他演員們的表現也不錯,小朋友們要略好於大人。除去了暗黑特質的故事內核,這個片子中的黑暗元素變成了荒誕、神經質、搞怪的元素,陰鬱的背景被處理成刺激性元素,不至於嚇到孩子,從這一點上講做得還是不錯的。把灰姑娘、小紅帽、長髮公主、傑克與魔豆這四個已經成為經典的童話故事進行重組搭配,還要處理好多線敘事,本身已經很不容易。所以呢,這個電影為了把故事講圓也採取了「故事不夠事故湊」的方式,大灰狼很快推出舞臺、木匠的妻子墜崖身亡、長髮公主找到歸宿就消失、王子跟灰姑娘告別,最後剩下的人組成了一個新的大家庭。這種用「事故」做減法的方式是童話故事常見的處理手段。所以,這樣處理也能接受。
每當談起電影的時候隨口便是伍迪艾倫,大衛芬奇,史蒂芬金,弗蘭克·德拉邦特理以及查德·林克萊特,而總是忽略了伴我長大的迪斯尼,從小紅帽到灰姑娘到豌豆公主以及長髮姑娘,每一個故事回憶起來都有不下二十多年的記憶,這就是迪士尼的魅力。整部影片童話在前,現實在後,用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展現理想和現實的生活,雖然後半分的情節有些支離破碎,但就是影片意圖傳遞的那樣——這就是『生活』不是麼?—— 一劑五味瓶,說不清也道不明。
否則又能稱作生活?那些試圖在影片後半段找尋深刻說教的看客們還是算了吧,為什麼一定要期望道理呢,就像易普生筆下的情節一樣,處處都在寫實主義,揭露家庭、法律和宗教的醜陋面,而始終只談症狀未開良方,因為他知道道理、方法無論從縱切面還是橫切面都是運動且變化著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劑良藥可以治百病,也沒有一個時代的方針能夠用在另一個時代。將多個曠世典故融合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考驗想像力的巨大難題。小紅帽將大灰狼的皮做成了皮衣、灰姑娘是一個故意將水晶鞋留給王子的心機婊、麵包師的老婆跟王子出軌,這類暗黑童話簡直太對胃口了。可是最後又有人說「要小心地給孩子講童話,因為他們會聆聽它。」,這不正是我們對殘破世界的一絲希望嗎!
格林童話本來就比較暗黑,這種顛覆改編很棒啊!而且糅合四個故事也更精彩,暗含很多性和黑暗的暗示啊。心疼女巫和巨人,他們才是無辜的!錯的明明是JACK!EM萌萌噠,王子對唱太搞笑!長發美但白眼狼!灰姑娘略心機。其實這種表演形式我還蠻喜歡,歌也好聽,不過似乎為了和諧沒有太發散開
如我所見,黑森林是每個人心中的一團迷霧,成長,成熟,挫折,背叛,親情,友情,三觀……,當你迷茫時,你就會走進他,有的人深陷其中,自我流放,及時行樂麻醉自己……有的人掙脫彷徨,感悟人生,找到方向,哪怕前方已是懸崖,也是最後的明悟。惡無盡惡、善無盡善,生活的真實,自在人心,當你走入黑森林,又是否會再見晨曦呢?以舞臺劇的形式呈現,更顯抽象及客觀。好劇,在於內涵。
特效不可謂不炫目,四個經典的童話故事。只能說還是更適合話劇。小樹林裡發生了很多河蟹和狗血的事情,人物性格特點改的挺逗得,可憐我的童年回憶啊,三觀又毀了 劇本就更是槽點多多,這明明就是效仿於媽的改編方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