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貢普職融合班學生在學習小家電維修。 本報通訊員 楊夢魂 攝
本報記者 陳怡希
視點
近年來,我省對標對表控輟保學目標任務,聚焦重點工作,堅持精準施策,加大輟學學生勸返力度,控輟保學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自2019年秋季學期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以來,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義務教育輟學學生累計有效勸返16058人,勸返率達97.10%;建檔立卡貧困戶輟學學生累計有效勸返4512人,勸返率達98.95%。
普職融合破解保學困境
走進福貢縣普職教育融合班,300餘名輟學勸返的孩子們在美容美髮班、摩託車維修班、電工實訓班裡重新開啟了自己的求學之路。「我以後想在縣裡開個美髮店。」「我以後想到昆明的汽修廠找工作……」他們在普職班裡增長了見識,學到了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能。這些曾經因種種原因輟學的孩子們,也漸漸找到了方向,有了夢想。
受思想觀念、自然條件、資源配置、保障能力等多種因素影響,我省一些地方防止學生輟學新增和反彈的任務依然很艱巨,保學的形勢依然很嚴峻。「保學是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要務,『保學保不住,控輟就是形式主義』,保學的效果和質量將決定控輟保學工作的成敗。」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楊林在全省控輟保學第12次調度會上道出了當前保學工作的重要性。
由於輟學時間較長、基礎知識薄弱、知識鏈條斷裂,一部分隨班就讀的復學學生和學習困難學生基本上聽不懂老師講課,厭學情緒比較高,課堂上「形亂神散」。部分隨班就讀的復學學生帶有社會不良習氣,難以融入班級集體,難以找到自我存在感,甚至不願接受學校管理。隨班就讀的勸返復學學生差異性很大,需要建立個性化教育機制,但由於個性化教育、關愛幫扶和心理健康疏導等工作需要反覆做、長期做、用心做、耐心做,學校的管理成本、教師工作量都相應增加。此外,義務教育階段還有一些學習困難學生,因教學吸引力不夠、綜合活動開設不足等多種原因,產生新增輟學情況。復學學生學習興趣培養難、行為習慣管理難、個性化教育難成為我省「保學難」最突出的問題。
全省各地對勸返復學學生主要採取隨班就讀方式進行安置,相比較而言,隨班就讀的保學效果遠遠不如集中安置。普職融合班更能適應復學學生的需要、更能穩住復學學生。
針對大部分返校學生基礎差、底子薄、語言不通、不願入學、難以融入的困境,福貢縣結合學生實際,在全省率先開辦了普職教育融合示範學校,為全縣適齡少年輟失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職業技能搭建了一個有效的平臺。普職教育融合班通過開闢「第二課堂」,開設了人工智慧、美容美髮、摩託車維修、電工實訓、中餐烹飪與中式麵點、種植養殖業6個專業,以理論教育為主、職業技能教育為輔,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歸屬感,確保學生「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
目前,全省已有14個州(市)採取普職融合教育方式安置勸返復學學生。根據「集中管理、提供食宿、因材施教」要求,讓孩子們學一技之長,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開闢了一條控輟保學與升學就業並舉的新路子。
分類指導實現「精準化」勸返
為抓實控輟保學工作,我省緊扣「一個不能少」的原則,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舉措,針對不同的輟學原因,因地、因家、因人施策,讓勸返 「精準化」。
針對因學習困難而輟學問題,實施分類精準安置,根據勸返復學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計劃,通過插班、單獨編班、普職融合、個別輔導等多種方式,切實做好分類安置工作,防止「一刀切」和「一返了之」;設立控輟保學教學改革試驗項目,以項目為抓手,推動、帶動、指導各地深化教學改革,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開展教研支撐行動,通過健全省、州(市)、縣(市、區)、學校四級教研體系,加強教研機構人員配置,實施教研機構評估和能力提升計劃,創新教研方式,提升教研效果,發揮教研對保學的支撐作用;開展個性化教育行動,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制度,開展教師「一對一」幫扶、同學「手拉手」學習幫扶。
針對因外出打工而輟學問題,不斷加強協作合力勸返,教育部門與公安、人社、市場監管等部門建立協作勸返機制,及時相互通報輟學學生外出打工、依法查處等信息;加強縣外就讀學生排查,通過排查,精準鎖定失學輟學、就讀無學籍等重點群體,對失學輟學的學生做好勸返工作;加強縣外就讀學生的審批管理,及時與流入地教育部門做好定期交流和反饋工作,引導、指導輟學學生在流入地就讀並做好學籍建立,及時做好學生回返後的學籍更新工作。
針對因早婚早育而輟學問題,協助民政部門做好早婚早育輟學的綜合治理,積極做好宣傳教育、法治教育、健康教育等工作,防止早婚早育新增輟學,做好早婚未育未孕學生勸返復學和精準安置,有效遏制早婚早育輟學;加快補償教育政策設計,研製出臺補償教育管理辦法。
建立健全「控輟保學」長效機制
健全雙線聯控聯保機制,要求各地認真履行政府控輟保學法定職責,健全政府及有關部門、學校、家庭多方聯控聯保責任制,落實「雙線四級」責任,落細「一縣一方案」「一校一方案」「一人一方案」。完善監督考核問責機制,對控輟保學工作開展常態化的專項整治、督導檢查和考核。鼓勵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評估機構、公益組織等參與控輟保學工作,構建多元保學提質體系。
健全定期專項行動機制,在春季和秋季開學的關鍵節點,開展控輟保學專項行動。鞏固專班會議和調度會議機制,強化問題意識和落實整改,統籌規劃全省控輟保學,研究、協調、解決控輟保學的重要問題。切實運用好「視頻核查」和「動態管理」兩個信息系統對重點區域、重點群體進行不定期核查,不斷優化系統的功能,提升系統的服務效率和核查工作的精準度。加強中小學學籍管理,及時登記更新學生輟學復學信息。用好「四查三比對」,精準摸排輟學學生情況,實現部門數據共享,實行工作檯帳動態銷號管理。運用「網際網路+」控輟保學新模式,加快推進控輟保學信息化,積極探索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控輟保學,運用信息技術打通戶籍、學籍、扶貧「三大」數據壁壘,實現控輟保學「兩本」臺帳的有機融合。
同時,健全依法控輟治理機制,加強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切實增強廣大群眾的法律意識,引導廣大群眾尊重和保護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加大對非法辦學行為的依法打擊。全面推進控輟保學「四步法」,提高「四步法」第三步和第四步的執行率和執行效果。認真研究「四步法」執行規範和執行標準,確保「四步法」程序合法,加強對「四步法」執行效果的監督,提升依法控輟保學水平。
此外,通過改善基礎教育辦學條件、加強義務教育學校師資保障、積極推進教育教學信息化等方式,健全辦學條件保障機制。